既然蘋果追求環保,并且用戶留有配件的情況確實存在,蘋果應該把所有配件都取消,只售賣 iPhone。為何還仍然保留著數據線?

圖片來源:Pexels
來源: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
作者:建國
10 月 23 日,第一批 iPhone 12 陸續到達用戶手里。相信各位已經知道,此次 iPhone 12 的包裝里,不再附贈耳機和電源適配器,配件僅剩一條 USB-C to Lightning 接口數據線。各位拿到的 iPhone 12 包裝盒內容和體積都相比以前縮水了不少,但整體來看,售價卻并未降低。
蘋果在發布會上解釋稱,該措施是出于環保考慮。蘋果產品營銷副總裁 Kaiann Drance 接受采訪時也表示,iPhone 12 具備大量新功能且定價合適,這點很具有吸引力。此外人們家里通常都有耳機和充電頭,甚至不止一件,所以考慮環境影響后,蘋果做出了正確抉擇,不給用戶增加“電子垃圾”了。
Kaiann Drance 說得沒錯,起碼對于老用戶來說是沒錯的。一位 iPhone 用戶準備賣掉手中的 iPhone XS Max 時發現,手機盒里的電源適配器和數據線根本沒有拆過,他只用 iPhone 罷了。
那么既然蘋果追求環保,并且用戶留有配件的情況確實存在,蘋果應該把所有配件都取消,只售賣 iPhone。為何還仍然保留著數據線?
數據線的意義
請大家思考一下,數據線對于用戶的意義是什么?無非兩個方面:第一,有線充電;第二,數據傳輸。
能量守恒使得在同樣功率下,有線充電比無線充電效率更高。iPhone 12 全系列提供兩種充電方式,20W 有線充電和最高 15W 無線充電(MagSafe),前者充電速度無疑更快,但你必須額外購買一個 20W 功率的電源適配器。巧合的是,功率為 15W 的 MagSafe 無線充電也需要單獨購買一個 20W 電源適配器。
對于 iPhone 12 來說,想要追求更快的充電速度,你只能選擇有線充電。蘋果自然是將這一因素考慮到其中,在包裝盒內保留了線纜。
蘋果為 iPhone 提供了兩種數據保存的方式,一是 iCloud 云端儲存,二是數據線連接電腦儲存。想必每一次更換新 iPhone 的用戶都對此深有體會——數據線可能不經常用,但到關鍵時刻,有線傳輸的效率一定高于無線傳輸。
又或者是你需要連接 iPhone 進行性能測試等等操作,此時的數據線是任何一種方式都無法替代的。
話說回來,雖然蘋果取消了附贈耳機和電源適配器,但那根數據線卻從原來的 USB-A to Lightning 全面升級為 USB-C to Lightning 規格,從根本上提升了有線充電的功率和與其它蘋果設備兼容的問題。
此前蘋果附贈的充電器功率輸出僅為 5W,被戲稱為“五福一安(5V/1A)”,充電速度極慢。直到 iPhone 11 系列,iPhone 11 Pro 與 iPhone 11 Pro Max 才贈送 18W 電源適配器和 USB-C to Lightning 數據線。充電頭網曾經測試 iPhone 11 使用原裝電源適配器與無線充電的時間對比,結果顯示無線充電都比附贈的電源適配器速度更快。"五福一安"不送也罷。
另一方面,由于升級到了 USB-C to Lightning 接口,iPhone 12 與 MacBook 等只提供 USB-C 接口的蘋果設備的連接已經沒有障礙。如果你仍在使用 USB-A to Lightning 接口的數據線,想要連上 MacBook,還需要額外的轉接頭。
數據線也會被取消
沒錯,未來的某一天,蘋果或許也將不再附贈數據線。倘若那天真正來臨,便標志著全面無線化的到來,打開這扇大門的不一定是蘋果,但極有可能是蘋果。因為全面無線化同時意味著智能手機沒有任何一個接口,這正是全行業的終極目標。
隨著 iPhone 12 的推出,蘋果也展示了一項全新的無線充電技術:MagSafe。它的功率達到了普通 Qi 標準無線充電協議的兩倍,為 15W,是目前 iPhone 所能獲得的功率最高、速度最快的無線充電。
該充電技術的名字來源于 2006 年蘋果同 MacBook Pro 一起展出的電源適配器插頭,由于其磁吸特性,充電插拔十分便捷,獲得了用戶好評。但隨著蘋果在 MacBook 上采用 USB-C 接口,MagSafe 淡出歷史舞臺。
如今 iPhone 12 上的 MagSafe 依舊通過磁性將充電器和 iPhone 緊貼在一起。蘋果通過在 iPhone 和 MagSafe 充電器無線充電線圈的周圍增加磁鐵,完成了充電器與 iPhone 的吸附效果。有媒體評價 MagSafe 的實現方案極具創意,因為它解決了過去無線充電容易松動、對不齊位置等問題。
更有一種聲音表示,這是蘋果給未來取消實體充電接口埋下的伏筆。
想要完成這個目標,蘋果首先就得把無線充電與無線數據傳輸的問題解決掉。從目前的行業情況來看,蘋果似乎已經有一定起步的基礎。
盡管蘋果在充電方面比較保守,提供最高的無線充電功率僅為 15W,但同期的 Android 廠商已經激進地將無線充電功率提高到了 80W,19 分鐘可充滿 4000mAh 電池。材料、散熱和峰值功率等等過去存在的問題,都在一一被改善。部分 Android 廠商的手機,無線充電速度比 iPhone 有線充電速度更快。
行業里存在一些成熟的高功率無線充電方案,蘋果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在 iPhone 上是否可行,在蘋果的標準里,充電功率不是第一要素。
蘋果并非沒有做相關準備,據 Wccftech 報道,蘋果于 2020 年 7 月獲得了一項技術專利,描述了一種具備雙向無線充電功能的電池背夾。以前的電池背夾是通過 Lightning 接口為 iPhone 進行供電,而蘋果獲得無線充電電池背夾的專利,也與此前曝光蘋果申請“一款完全沒有端口的 iPhone 設備”專利相吻合。另一項專利顯示蘋果將要在 MacBook 上裝入無線充電板,用電腦時就能給 iPhone 充電。
無論這些專利最終是否會成為現實,但反映出蘋果布局無線充電生態的動作。
關于無線數據傳輸,其實我們已經使用到了一些比較穩定可行的無線數據傳輸技術。例如 iOS 與 macOS 里的 AirDrop(隔空投送) ,它是一種基于藍牙和 WiFi(AirDrop does the rest using Wi-Fi and Bluetooth)實現的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通過低功耗藍牙技術發現對象,再用 P2P WiFi 技術進行數據傳輸,兩臺設備間距離不能超過 9 米。
到了 iPhone 11 推出時,蘋果給它加入了一個支持超寬帶(Ultra WideBand,UWB)技術的 U1 芯片,以幫助 iPhone 提升空間感知能力。在使用 AirDrop 時,只要將你的 iPhone 對準另一臺 iPhone,系統就會優先將文件發送給它,排序的規則是距離越近則優先級越高。
UWB 技術具備高速傳輸速率、發射功率低、保密性強等優點,其空間定位的特點被業界認為是下一個引爆物聯網的機會,尤其是當蘋果用上這項技術之后,UWB 得到了大型終端廠商的關注。小米最近也展示了 UWB“一指連”技術,用戶可以用手機指向某一個智能家居產品,并對其進行控制。不過 UWB 技術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占用帶寬過高,可能會干擾其他無線通信系統,并且傳輸距離通常也僅為 10 米。
其實早在 2006 年就已經基于 UWB 技術有了“邁向無線時代”的說法,不過時至今日這一目標還未完全實現。蘋果想要推動“無線時代”自然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不僅僅是充電與數據傳輸兩個方面,但各方證據表明,蘋果正在努力打造出“沒有任何接口 iPhone”,屆時蘋果不再附贈數據線就不是件怪事情了。
邁入無線時代前的生意
羅馬非一日建成,全面無線化也不能一蹴而就。
現階段保留數據線,是一種穩妥之舉。一方面是技術還未到無線化的成熟度,另一方面蘋果會抓住每一處產品的改變,達到商業目的。
近年來,蘋果循序漸進地在推動全面無線化,現在它們已經順利地砍掉了 3.5mm 耳機接口。2016 年,iPhone 7 問世,取消 3.5mm 耳機接口的同時,蘋果額外附贈了一個 Lightning to 3.5mm 的轉換頭。不過到 2018 年 iPhone XS 發布時,蘋果直接將轉接頭取消,用戶如果需要使用有線耳機,則需自行購買轉接頭。
蘋果為 3.5mm 耳機接口提供的方案是無線藍牙耳機 AirPods,這款耳機直接掀起了真無線立體聲耳機(True Wireless Stereo,TWS)的流行風潮,2019 年全年 AirPods 銷量達到了 6000 萬,其單品類營業額遠高于其它品牌 TWS 的營收總和。于是業內廠商紛紛跟進推出相應的 TWS 產品。而其它 Android 手機,也隨之砍掉了 3.5mm 耳機接口,朝著無線化邁近了一步。
接下來砍掉充電接口,僅僅是時間問題,不過在實現該目標之前,或許行業還將經歷不同的階段。
蘋果的 Lightning 接口是業內最為獨特的一種接口,多年間已經有很多聲音呼吁蘋果加入 USB-C 的陣營。如今除了 iPhone 之外,蘋果的其它設備也投入了 USB-C 接口的懷抱。
但隨著 MagSafe 的出現,業界猜測蘋果將要跳過實體接口的改變,直接砍掉實體接口。Lightning 的消失,意味著蘋果將失去一部分生意,但 MagSafe 的出現,又為蘋果填補了新的商機。
蘋果一開始就為 MagSafe 規劃了配件生態,想要用上 MagSafe,你需要額外付出兩筆錢,第一筆是 MagSafe 充電器,官方售價 329 元人民幣,第二筆是 20W 的 USB-C 電源適配器,售價 149 元人民幣,合計 478 元人民幣。
此外,MagSafe 官方配件還包含 MagSafe 皮革卡包、MagSafe 專用保護殼等等產品,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這些配件售價并不算便宜。
盡管未來第三方廠商也會跟進 MagSafe 的產品,價格相對更低,但在目前的空白期內,用戶只能選擇官方配件。并且開放 MagSafe 授權,或許還會成為蘋果收取 MFi(Made for iPhone/iPod/iPad)認證授權費的一大來源。蘋果可以通過 MagSafe 生態獲取可觀的利潤。
因此有理由相信,當我們真正看到蘋果不再附贈數據線時,蘋果還會推出更先進的配件供你選擇。
* 題圖來自 Wcctech
本文轉載自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已獲授權,版權歸PingWest品玩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