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買的商品背后,或許都是從“污染工廠”到“皮毛商場”轉變過程中實現的。

圖片來源:pixabay
11月8日一大早,代購從業者王云意就從廣州白云機場出發了。
她先坐飛機、再乘高鐵,然后又轉乘鄉村小巴,整整顛簸了一個上午,才終于在下午4點多趕到河南省中部的一個小鄉村。
她將在這里連續呆三天,一方面,她得在去村里的皮毛小鎮上采買雪地靴、羊毛衣褲等皮毛鞋服,為正在到來的“雙十一”備貨;另一方面,她還得通過現場實地考察、走訪,從村里1000多家皮毛鞋店中,最終挑選10家,作為自己的長期供貨伙伴。
不僅王云意,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發現,更多來自廣東、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的買手、代購和電商從業者,都會在秋冬季節紛紛涌入這個小村莊,一些直播達人、主播、網紅為了拿貨、發貨方便,干脆在村里租了房間——這直接帶動村里幾家甚至連星級都排不上的小公寓、小賓館的價格水漲船高,每晚300元至600元不等的房價,甚至比鄭州一些五星級酒店的房價還高。
而桑坡大街上一個不知名的奶茶店,一天也能賣出三五千杯奶茶,每天的毛利潤就有1萬多元。
這個村莊,便是位于河南省孟州市東部的桑坡村,雖然村里的總人口不過六七千人,但街上的各種皮毛門店卻有1300多家,這還沒算上村民們在網上開設的數千家電商網店。繁華的皮毛市場,不僅幫助桑坡村成為全球最大的羊剪絨加工基地、中國皮毛之都,還同時吸納了全國各地1萬多名電商、代購、直播、微商、快遞等各種從業人員云集于此。
甚至到了晚上12點,當附近的孟州市已經進入夢鄉時,桑坡村的大街上依舊燈火輝煌,此起彼伏的膠帶打包聲、來來往往的快遞員、買手們,讓這個小村莊顯示出與周邊村莊截然不同的繁華與喧囂。
不過,王云意等人不一定知道的是,僅僅數年之前,桑坡村還是河南省乃至國家環保督察組的重點污染關注對象。甚至連王云意正在逛的這些如今人來人往的皮毛店鋪,也是數年前多次被環保部門勒令關停、整改的污染工廠,并引起周邊村民不斷投訴、舉報。
當你坐在家里開始“雙十一買買買”時,一定不會想到,你買到手的很多商品的背后,其實都諸如桑坡村這般,是在悄然從“污染工廠”到“皮毛商場”轉變過程中實現的。
污染
驅車從孟州市區出發,向東走六七公里,當空氣中開始到處彌漫著羊膻味、路邊到處散落著碎羊皮時,便到了桑坡村。
據當地村民介紹,桑坡村有著悠久的皮毛加工史,甚至早在明成祖年代鄭和下西洋時,桑坡村的皮毛制品就已飄洋過海、遠銷異邦,并因此成為遠近有名的“皮毛之鄉”,不過,第一財經記者多方查找,并未從史料中查閱到相關記載。
一個有據可查的數據是,隨著改革開放,桑坡村的皮毛加工迅速壯大,“80年代,家家戶戶都有大小作坊,能做毛皮鞣制,老皮襖居多。”桑坡村黨支部書記盧風海說,到20世紀90年代,桑坡村的產品開始從老皮襖變成精美的羊剪絨,家庭作坊漸漸變成100多家皮毛加工工廠。此時,來自青海、寧夏等地的羊皮已不能滿足需求,桑坡村開始向海外尋找原料和市場。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羊皮數量,也逐漸從每年幾十萬張,增加到了幾千萬張。
“每年,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約5000萬張羊皮,其中的80%,都到了孟州。”孟州市一家規模排名前三的羊皮加工企業負責人丁小林說,此前,孟州市的進出口總額曾連續17年位居河南省縣域經濟第一名,這里面,桑坡的皮毛加工貢獻就很大。因為,桑坡村的皮毛生意“是‘兩頭在外’,一頭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進口羊皮,一頭把成品出口到俄羅斯、美國、日本等。”。
不過,與桑坡村的皮毛產業蓬勃發展相伴而生的,卻是巨大的污染。桑坡村從國外進口的,是生羊皮,必須要鞣制成熟皮,但一張生羊皮要鞣制成熟皮,卻需要耗費上百公斤水,中間還得持續添加使用多種化學制劑。
每年,桑坡村要鞣制、加工數千萬張生羊皮,由此造成的污染,可想而知。
附近村莊因此深受其害,一些村民甚至以“震驚中國的污染,焦作孟州桑坡村……”為題,不斷向上級反映、投訴。
2009年5月6日,桑坡村的巨大污染最終被媒體曝光,“所到之處河水污黑發臭,走在岸邊氣味幾乎讓人窒息。這些湍急的污水最終會流入十多公里外的黃河。”中央電視臺在當天的朝聞天下欄目中稱。
轉型
桑坡村100多家企業被勒令停工整頓,一些本就因2008年金融危機奄奄一息的企業,干脆退出了行業,剩余的企業,則被要求遷到附近的田寺工業園區等地。
同樣從桑坡村起家的隆豐皮草公司,也在自建污水處理廠后,遷往了孟州市產業集聚區,并逐步發展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羊裘皮鞣制加工企業。
丁小林所在的企業,也咬牙拿出了幾十年積累的財富,在田寺工業園區自建了污水處理廠,并于2009年底將皮毛加工廠遷居于此的同時,開始向下游進軍,成立了專門的鞋業加工廠,為全球客戶代加工羊皮鞋、羊皮毯等產品。
丁小林的同學王超,則干脆把皮毛廠關了,從隆豐皮草公司進原料,也開始加工雪地靴、馬丁靴等各種羊皮鞋。
即便如此,污染仍不失冒頭。2016年時,中央環保督察組接到當地群眾舉報,當地皮革企業向廢棄土坑排放污染物,孟州市政府卻以皮革企業已經停產為由認定舉報不屬實。不過,隨后的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回頭看”時核查證實,孟州市南莊鎮田寺村、桑坡村的98家皮毛企業在2016年督察后又恢復生產,此次“回頭看”進駐前10天才緊急停產、應對督察。
焦作市主要領導隨后批示,孟州皮毛群污染問題由來已久,經歷了多次倒逼轉型,但仍然是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重點問題,必須不折不扣整改落實、治理到位。
到2018年時,桑坡村的100多家皮毛企業,要么被勒令關停,要么被要求重新整合,剩余10多家企業被集中到周邊的產業園區。
桑坡村年產值由25億元下滑到15億元,這個當年的“皮毛第一村”因此元氣大傷。皮毛加工眼看干不成了,50多歲的桑坡村民丁培然等人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
“羊皮不讓做,那就自己生產鞋。”無奈的桑坡人又撿起老祖宗的手藝,做鞋、制衣,自己生產,自己銷售。
丁培然看到女兒整天在電腦上玩游戲,他想到了淘寶。“別玩了,咱弄個淘寶店。”抱著試試的態度,爺倆開起了淘寶店。
第一年,丁培然在淘寶上賣出去幾百雙鞋。“買家有東北的、北京的、成都的,好像全國人都能買到我的鞋。”村里的人看丁培然家賺錢了,漸漸也都開起了網店。
此時,桑坡村又迎來一個新機會,當年從村里起家的隆豐皮草公司,在2017年前后成為世界知名雪地靴品牌“UGG”的代工廠,很多代購因此慕名而來,希望能直接從廠里拿到一些所謂的“UGG”正品——這當然不可能,于是,這些求而不得的代購、微商們,轉而把目光轉向了桑坡村的鞋店。這些同樣用真皮加工、樣式同樣新穎的雪地靴,開始逐漸從桑坡村郵寄到全國各地。
更多代購、微商、直播達人蜂擁而至。2018年時,桑坡大街上還只有10多家實體鞋店,到2020年11月時,已經被改名為“桑坡·記憶特色小鎮”的大街上,先后涌現出了1300多家實體門店,而且,這個數量仍在不斷增長中。
隱憂
2020年4月,王超把位于桑坡大街上的制鞋廠,改造加工成了一家共計有4層樓的商城,其中,一樓的80余間門面房,被他分別按位置優劣以2到5萬元每間的價格出租了出去,而臨街的位置最好的一間80多平方米的店鋪,則被他改造成了自營鞋店。“現在是旺季,每天的營業額都有10多萬元。”他說。
當年因為廠子污染被到處要求整改的廠老板,如今成了每月按時收租的包租公,提到這個身份,王超頗有些不好意思。
同樣正在轉型的,還有丁小林,現在,他一方面自建污水處理廠,為自己的皮毛廠服務;另一方面,又圍繞皮毛廠,在下游自建鞋廠,為一些全球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務;此外,他還把同樣位于桑坡大街的老廠房也進行了改造,成為規模比王超的商城規模更大的鞋業商城。
為了打造自有品牌,他也把自己商城位置最好的一樓門店,改造成了主打內銷市場的自有品牌的皮草專賣形象店。
“今年,因為疫情,外貿也很難做。”丁小林說,他希望能把這個店作為與國內顧客點對點溝通的一個嘗試,“收益還是虧損倒無所謂,那就只能慢慢的往前走、先摸索。”
如今,諸如丁小林、王超這樣的毛皮廠老板們,正在紛紛將當年的廠房改造成各種各樣的鞋服商城并對外招租。“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2.4億元,新改建商城24家,發展門店2100余間。”桑坡村委會在一份材料中稱,進入10月份以來,已經先后有1萬余名直播達人、帶貨主播、外地商家涌入桑坡,而每天前來購物、旅游的人數則達到2萬余人,小鎮呈現出燈火輝煌、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更造成孟州及周邊地區賓館一房難求,“預計今年交易額將突破20億元。”
但看著眼前不斷紅火的桑坡大街,一些桑坡村民的心里,卻有隱隱的憂慮。
一位要求匿名的村民說,從2018年到現在,桑坡大街的商業門店從最初的10多家,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就發展到了1000多家,發展太快了,很多服務和產業鏈都跟不上。
“譬如商品,有很多我們當地不會做,也是從外地進貨,但這些商品,價格比本地高,還可能出現假皮質、假冒品牌。”他說,這些年,桑坡之所以能成為國外代購、微商的打卡進貨點,一個是因為桑坡的鞋是真皮,另一個,是價格優勢,但現在,蘿卜快了就不一定有精力去洗泥,一旦“桑坡·記憶特色小鎮”里假貨、假冒品牌泛濫,就很可能會砸掉整個桑坡的品牌;另一個是,這些蜂擁而至的代購、直播網紅,本身就是逐利而來,目的是賺快錢,她們雖然能為桑坡帶來人流,但本質上,卻是在透支桑坡村的品牌,一旦桑坡本身名譽受損,這些代購、直播、網紅、微商就可能“作鳥獸散”,最終留給桑坡的,可能就是一地雞毛。(丁小林、王超為化名)
本文轉載自第一財經(ID:cbn-yicai),已獲授權,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