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們的誕生,靠的絕不僅是運氣和捷徑。

圖片來源:蔡徐坤官方微博
《偶像練習生》席卷內娛市場的2018年,背后只有31家公司了參加了這場造團大賽。短短3年過去,待播的《青春有你3》參與公司已經達到了67家,足足翻了兩倍。另外還有50家左右的經紀公司向《創造營2021》輸送了選手。去重之后,今年至少有110家公司,加入了男團混戰。
但事實上,男團這盤蛋糕好吃卻不“好”吃。Nine percent誕生的轟轟烈烈,次年的Unine就已平平淡淡,創2的R1SE瓜田滿地,阿里系3只男團均渺無音訊。
國內的偶像經紀普遍玩兒的是快餐文化,但快餐也分品質高低與銷量多少。主動嗅到市場需求、洞察行業風口的經紀公司有著更完善的造星體系,成功幾率更大。被動跟風的經紀公司能走多遠主要靠運氣。不過無論是專業公司還是跨界公司,選擇在“偶練”割了第一波韭菜之后繼續入局,多少都有些堵的成分在其中。
鏡像娛樂統計,今年至少有58家經紀公司是首次參加男團綜藝(僅統計BAT網綜),其中3家同時參加了兩檔。至少有36家公司此前則參加過男團綜藝。也有15家左右的公司此前參加過兩次及以上,今年卻暫退江湖。還有超過110家公司此前僅試水過一次。
另外,鏡像娛樂還觀察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近60家首次入局男團綜藝的公司中,有近30家公司或廠牌成立時間不足兩年。數據證實,“愛豆”這一商品,依然是娛樂行業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近60家公司首次入局男團綜藝 影視公司、MCN機構混戰
在內娛市場,偶像普遍被認定為低門檻職業。雖然若達到蔡徐坤、孟美岐級別,仍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對于中腰部偶像來說,從練習到登臺,可能只需要兩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據了解,許多主營影視、音樂、活動策劃等業務,且機制相對完善的公司,并不需要耗費過多的精力去培訓練習生。只需要將旗下演員、歌手、網紅等新人稍加包裝,便可以報名偶像綜藝。因3大視頻平臺混戰,每年上線偶像綜藝2-3檔,每檔需要100+位練習生。市場儲備量嚴重不足,因此報名成功的幾率也并不低。
若藝人運氣好收獲了粉絲或流量,即便沒有出道,也可以在短期內迅速接商務賺快錢。若藝人沒有獲得關注,對于公司而言也不算是損失。
因入局偶像市場投入低、回報率快,即使自2018年之后市場再也沒有誕生第二個蔡徐坤,娛樂公司依然一窩蜂的向該賽道涌入……
1)傳統娛樂公司“供血”能力強
影視、唱片公司入局偶像賽道早已是行業常態。自《偶練》之后,歡瑞世紀、泰洋川禾、嘉行傳媒、環球音樂等行業知名娛樂公司便紛紛下場。當然,這類公司普遍志不在“團”。而是借助綜藝或限定團的流量優勢,為藝人日后的演員或歌手的職業生涯鋪路。
通過今年新入局男團綜藝的公司情況來看,行業知名娛樂公司供血能力依然不容小覷。
黃子韜的龍韜娛樂近年來投入大量心血在培養新人,2020年,龍韜娛樂首次入局女團綜藝,向《創造營2020》輸送了選手徐藝洋,卡位第八。
去年年末,龍韜娛樂成立了新人計劃“L.TAO +”,官宣了林煜修和鐘駿一兩位新人,前者參加了《創4》,后者參加了《青3》。林煜修曾在2019年以樂華練習生的身份參加過優酷的《以團之名》,但在節目中幾乎無鏡頭。
曾一手打造頂流TFBOYS、改寫內娛歷史的時代峰峻向《青3》輸送了選手俊濠,該選手出演過TFBOYS主演的電視劇《我們的少年時代》,也曾與易烊千璽、黃子韜合作過《熱血同行》。
雖然曾憑借天時地利人和建設行業里程碑,但隨著新風口的到來,TFBOYS難以被復制。時代峰峻旗下二代團經歷過改團名、換團員等動作,也依然沒有達到出圈效果。相對來說,視頻平臺則是更好的選擇。
郭敬明的最世文化首次參加偶像團體綜藝。旗下參加《青3》的何德瑞此前主演過網劇《青春萬萬事》,也于2018年參加過愛奇藝綜藝《演員的品格》。早已轉型為導演的郭敬明近年來游走于各大綜藝挑選演員,且擁有“愛豆臉”的男藝人正符合郭敬明的審美。此次參加男團綜藝,大概率也是為演員拓寬知名度。
除此之外,趙薇控股的公司普林賽斯,出品過《天坑鷹獵》、《不完美的她》等劇集的光芒影業,由新麗文化成立的藝人經紀廠牌-縈火叢傳媒等公司也在今年首次入局了男團綜藝。“偶像賽道是打開市場認知度的捷徑”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證明。
2)MCN機構向“外”兼容
除了傳統的藝人經紀公司之外,網紅經紀也試圖向更主流的市場兼容。自去年的林小宅、朱主愛等網紅參加了女團綜藝之后,該趨勢在今年也愈發明顯。
阿里影業與國內最大的網紅商業化公司天下秀合資打造的MCN機構“淘秀光影”,今年便向《青春有你3》輸送了選手牛在在。牛在在擁有300萬抖音粉絲,其短視頻主要以一人分飾多角的模仿和劇情為主。
無憂傳媒則向《創4》拋出了抖音擁有1000萬粉絲的時尚類網絡紅人-張欣堯。無憂傳媒盛產頭部網紅,包括 4700萬粉絲的“大狼狗鄭建鵬和言真夫婦”,4000萬粉絲的麻辣德子,以及3300萬粉絲的多余和毛毛姐等。
向《青3》輸送了一位選手的宸帆娛樂為“宸帆電子商務”旗下新成立的公司,創始人為初代網紅、王思聰前女友雪梨;星芒互娛派出參加《創4》的選手邵明明則發布過多首網絡單曲,但人氣相對一般;微粒文化則共有3位選手參加《創4》。
通過劉宇寧、馮提莫等網紅成功轉型藝人的案例來看,網紅經濟向“外”兼容存在一定的市場空間。尤其是近年來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新興業務成為主流,行業也急需有市場認知度的紅人出現。偶像賽道既能夠成為影視公司的捷徑,也能夠成為MCN機構的捷徑。
3)海外經紀公司大量入局
去年開始,偶像綜藝的舞臺上便常會出現海外小分隊。比如《青2》的蔡卓宜、七穗,《創3》的鄭乃馨、拉娜,其中來自泰國的鄭乃馨還成功加入硬糖少女303成團出道,這也讓行業看到了海外練習生存在的可能性。
今年,共有3家日本經紀公司、1家韓國經紀公司加盟《創4》;1家日本經紀公司、1家美國經紀公司加盟《青3》。
其中《創4》共計招募了15位左右的日本練習生。Avex輸送練習生共5位,該公司即為艾回集團,旗下擁有日本知名藝人濱崎步;星塵傳播事務所是日本最有影響力的藝人事務所之一,成立于1979年,旗下藝人包括常盤貴子、松雪泰子等,今年向《創4》輸送了佐藤永翔一位選手。
根據韓國偶像市場的打法來看,如EXO、BLACKPINK等團體均有海外成員的加入,其目的是為了攻占國際市場。以《創4》的布局來看,其吸收外來偶像文化、打造海外影響力的目標也顯而易見。不過,內地偶像市場的機制與日韓多有不同,騰訊將如何打好這張牌還需要拭目以待。
4)30家公司成立不足兩年
在新入局男團賽道的偶像公司中,還有30家左右的公司成立不足兩年。
根據企查查信息來看,這些公司大多以演出經紀、活動策劃為主營業務。也有部分是新成立的藝人經紀公司。甚至還有部分娛樂營銷公司、影視道具租賃公司加入。
比如STF的主公司宸梵文化成立于2019年。去年5月份,STF_Official官博發布的第一條微博就是練習生招募。今年,STF同時參加了兩檔綜藝,共計6位練習生;上海程夢文化也在2019年3月注冊成立后,火速推出男團“JULY LAB”,并在今年參加了兩檔男團綜藝。
另外,這些新成立的公司中還有多家為愛奇藝持股。比如刺猬兄弟、德漾娛樂、韶愔音樂和超級愛豆。不同于騰訊有專業的藝人經紀公司哇唧唧哇負責運營節目出道的團體,愛奇藝從《偶練》時期就在摸索團體運營方式。但愛奇藝此前成立的愛豆世紀在運營ninepercent期間飽受不專業的詬病,近三年中愛奇藝成立或投資經紀公司,或許也是在藝人經紀行業的進一步探索。
當然,坤音、覺醒東方等經紀公司在參加《偶練》時也不過成立2-3年左右。從2018年至今,隨著行業的成熟化穩定化,更給予了更多從業者入局的信心。短期來看,這股浪潮只會越吹越猛。
老牌公司“力不從心” 偶像持久戰難攻難守
對于有著其他成熟業務的公司而言,偶像可以作為附屬業務,成則進敗則退。但對于將全部精力用于偶像培養事業的公司來說,這筆投入并不是小數目。
鏡像娛樂統計,樂華、香蕉娛樂等至少36家有著相對成熟偶像機制的經紀公司N次出戰男團綜藝,但失敗概率也并不低。另外還有超過100家曾參與過男團綜藝的公司逐漸退出混戰……
1)36家老牌經紀公司持續應戰
樂華無疑是偶像行業金字塔頂端的玩兒家。市場上共7檔男團綜藝樂華參加過5檔, 3檔女團綜藝樂華也參加過兩檔,且ninepercent、unine、火箭少女101等出道團體中也均有樂華的藝人在其中。
年初左右,樂華娛樂成立了新的練習生壹華娛樂,今年向《青3》輸送了唐九洲、張景昀和劉琦三位選手。作為內娛偶像市場首批吃螃蟹的公司,樂華曾以宇宙少女、UNIQ等偶像團體奠定市場地位。
但在內娛,偶像團體的市場空間遠不及具備一定流量的個體愛豆。樂華有了孟美岐、王一博等頂流之后,心思也不在造團而在于造星。去年,樂華的金子涵在《青2》卡位后,頻繁參加綜藝、電商直播等活動。或許對于樂華而言,有粉絲基礎的藝人solo比成團更有商業價值。
王思聰的香蕉娛樂每年都在全球發起練習生招募,并不缺選手資源。加上3檔女團綜藝,香蕉娛樂至今已經參加了7檔偶像綜藝。不過除了在2018年通過《偶練》、《創造101》推出尤長靖、林彥俊、傅菁三位藝人之后,其他4檔綜藝均在比賽中期遭遇團滅。可見市場競爭力激烈。
其他參加過4次男團綜藝的公司中,黑金計劃曾在《青1》贏得一個出道位,但因UNINE整體不溫不火,其偶像廠牌的認知度也相對一般,今年同時向兩檔綜藝輸送了共5位選手;好好榜樣除了去年《創3》的劉些寧之外,在男團陣列尚未推出知名度較高的選手,今年則同樣參加了兩檔綜藝;麥銳娛樂在經歷倒閉風波后“卷土重來”,向《青3》輸送了兩位選手。
哇唧唧哇因與騰訊的深刻綁定,也僅參加騰訊系的偶像綜藝。2019年的《創3》,哇唧唧哇旗下的X玖少年團中3位成員加入R1SE再度成團出道。今年,哇唧唧哇也派出了任胤蓬、張嘉元、付思超3位去年參加過《明日之子4樂團季》的選手。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哇唧唧哇藝人獲得出道率的幾率也更大。
在《偶練》時期憑借粉絲運營出盡了風頭的坤音在賽后可謂是歷經坎坷,坤音四子oner因樸凡的解約并沒有走到最后,2019年又經歷了音悅臺欠債風波,參加《創2》也并未掀起水花??梢哉f坤音目前雖然名聲在外,但旗下并沒有知名藝人。但坤音也不甘示弱,今年派出參加《青3》的5位選手中,有楊淘、麟壹銘兩位曾參加過《創2》。
整體來看,支撐老牌公司持續輸出練習生需要滿足行業地位夠大、藝人儲備量夠多、準備夠充分等特點。即使是“回鍋”選手,公司也有能力持續在其身上投入心血。但再多的投入成本,也需要收獲足夠的市場回報率才能夠完成良性循環。
2)超15家老牌經紀公司暫緩迎戰
而對于底氣不那么十足的經紀公司,暫時停下腳步積累資源或調整戰略,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覺醒東方在《偶練》期間也收獲了一波人氣,5位練習生賽后組成男團Awaken-F,也有過短暫的風光。但偶像市場的更朝換代迅速,除了頂流愛豆的粉絲有著足夠的粉絲基數和黏性之外,腰部及以下的愛豆很快會因為曝光率低而被后續的新人替代。
去年,Awaken-F成員左葉“回鍋”參加了優酷《少年之名》,加入“S.K.Y天空少年”成團出道。但在內娛市場上,S.K.Y天空少年的知名度與Awaken-F并沒有明顯的差異。
華影藝星曾多次征戰偶像綜藝,旗下藝人李紫婷、鄭乃馨陸續加入火箭少女101和硬糖少女303成團出道。但公司在男團賽道卻屢屢碰壁,參加過4檔男團綜藝,均沒有獲得關注;亞洲偶像工廠旗下廠牌AIF娛樂曾分別向《創2》和《創3》各輸送過5位練習生,但無論是征戰男團還是女團均反響平平;天浩盛世為《創2》輸送的3位練習生也同樣渺無音訊。
有過成功經驗的經紀公司尚且如此,那些僅有一面之緣的上百家經紀公司更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堅持。
總的來看,中腰部偶像普遍具備低門檻、快回報、高引流效果等特質,吸引眾多新老公司分切蛋糕。但與此同時,公司也需要用較高的長期維護成本,去經營這些僅有著短暫職業周期的偶像。對于成本不足的企業而言,盲目入局偶像賽道未必能換來理想中的回報。而若要打造有著較長職業周期、超高商業價值的頂流偶像,時間、金錢缺一不可。
“蔡徐坤”們的誕生,靠的絕不僅是運氣和捷徑。
附《青春有你3》《創造營2021》公司及選手信息表:
本文轉載自劇焦一線(ID:TVfocus),版權歸劇焦一線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