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人數的增加,反映了一個發展趨勢,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家庭結構在不斷演化,單身或者小戶型家庭占比越來越高。

圖片來源:Unsplash
“廣州離婚名額黃牛代搶每單600元”、“廣州2月離婚名額已全部約滿”的網傳話題沖上熱搜。
這些話題沖上熱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離婚登記增加了一項全新的制度,即“離婚冷靜期”,部分婚姻登記當事人放棄到場辦理離婚登記后,沒有及時取消預約號,造成預約資源被占用。廣州市民政局日前回應稱,遇到網上無法預約離婚申請的,婚姻登記當事人可通過撥打12349或婚姻登記處咨詢電話實行電話預約,也可到現場輪候辦理。
這看似個案,但離婚人數的增加,反映了一個發展趨勢,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家庭結構在不斷演化,單身或者小戶型家庭占比越來越高。
廣東上海浙江單身族最多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各省份2019年人口抽樣調查樣本數據發現,廣東、上海、浙江、北京的1人戶占比最高,表明這些地方單身群體尤其是年輕人多。東北地區4人以上(含4人)的“大戶人家”家庭占比普遍較低,相比之下,西南一些地區的大戶型家庭占比較高。
根據抽樣數據,31個省份中,有8個省份的1人戶家庭占比超過了20%。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以29.34%位居第一,上海和浙江也都超過25%,分列二三位。北京以22.26%位居第四。
這些地方年輕人多,一方面與年輕人口流入多有關。以廣東為例,數據顯示,2016年珠三角凈流入人口為2647.97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4.14%。從城市來看,珠三角的東莞、深圳、廣州、佛山外來人口眾多,東莞和深圳兩市的凈流入比更是超過50%,分別為70.34%和59.02%,外來人口明顯超過了戶籍人口,呈現出典型的倒掛現象。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廣東人口發展狀況分析指出,數量龐大的外來人口以及相對較高的自然增長率減緩了老齡化進程。
上海現有凈流入人口規模達到958.84萬人,位居全國第一。北京的人口凈流入也達到756.2萬人,北京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達78.12%,位居第一。
浙江的杭州、寧波等地人口凈流入規模也很大。根據統計數據,2017-2019年,浙江人口增量分別為67萬、80萬和113萬人,連續3年居全國第二位,僅次于廣東;人口凈流入量分別為31.3萬、49.0萬和84.1萬人,2017年和2018年列廣東之后,居全國第二位,2019年居全國第一。
一方面是大量流入的年輕人。另一方面,這些年輕人在大城市里,未婚比例也比較高。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經濟越發達、城市越大,結婚的年齡就推遲。比如北上廣結婚的年齡都會比中小城市高。
2021年1月9日,上海市婦聯主席徐楓在第二屆中國家庭發展研討會上發表“看見女性,看見家庭”主旨演講時表示,上海家庭正日益小型化、老齡化、少子化。上海市戶籍人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29.09歲,平均初育年齡30.29歲。
其次,單身不結婚的比例也多。胡剛說,城市化、生活水平提高后,生活道路選擇也更加多元化。“現在大城市選擇不結婚的人很多。”
2006年從武漢大學本科畢業、目前在武漢工作的周女士說,她所在的本科班上,大部分都是1983、1984年出生的,班上6個女生中,還有3個未婚。
有媒體報道,2018年我國的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有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會上升到9200萬。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這也是近年來結婚對數首次跌破1000萬對。結婚人數在減少,離婚的人數則持續增加。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離婚登記415.4萬對。不少人離異后,也會保持單身狀態。
有研究報告指出,除了餐飲和小家電行業外,單身人群“好看皮囊+有趣靈魂”的認知,還將推動健身、旅游、化妝品、寵物和職教等行業的高景氣發展。
31省1人戶家庭占比
東北大戶人家最少
若把3人及以下的家庭稱為小戶型家庭,哪些地方的小戶型家庭占比高呢?
數據顯示,小戶型家庭占比前10的省份分別是黑龍江、上海、遼寧、內蒙古、吉林、北京、天津、浙江、四川和山東。總體看來,主要是東北地區,以及沿海的三個直轄市和四川、山東這樣的人口大省。
這些省份分為兩種情況,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是由于外來人口多,單身一族多。另外發達地區的大城市的出生率較低,家庭結構規模普遍比較小。東北、內蒙古和山東、四川則是另外一種情況:這些地方年輕人口外流多,老齡化程度高,空巢老人也比較多。
其中,有5個省份小戶型家庭占比超過了80%,分別是黑龍江、上海、遼寧、內蒙古和吉林;東北地區最為集中。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分析,東北的家庭結構規模小,有幾個原因,東北在體制內的人比較多,企業以國企為主,很多就業人員是在國企、行政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執行得比較嚴格。同時,東北的工業化比較早,城市化率比較高。
另外,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家庭條件比較好的情況,生孩子的意愿也比較低。不婚和丁克家庭也比較多。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
數據顯示,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都位居全國后三位,人口自然增長率都為負數,也是全國僅有的三個自然增長率為負的省份。從少兒占比來看,黑龍江0~14歲年齡段的占比為9.97%,在31個省份中位列倒數第一;遼寧這一占比為10.2%,位列倒數第三;吉林這一占比為11.76%,位列倒數第六。
衣保中說,人口外流也是家庭結構小型化的一個因素?,F在東北到外地就業的比較多,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比較少。即使是東北幾個大城市的人口,很多也是來自周邊地區,和父母處于分離的狀態。種種因素導致這種小戶型家庭比較普遍。
東北之外,沿海發達地區中,大多數省份的小戶型家庭占比都超過了70%;只有廣東和福建低于70%,這與這兩地較高的人口出生率有關。比如廣東,雖然珠三角的深圳、廣州這些大城市擁有大量的外來年輕人口,擁有大量單身族、小戶型家庭,但是粵東的潮汕,粵西的湛江、茂名等地,人口自然出生率仍比較高,大戶型家庭很多。
從全國來看,4人及4人以上的“大戶型”家庭占比超過40%的有7個省份,分別是西藏、海南、江西、云南、甘肅、河南和新疆。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區,這些地方出生率較高,同時城鎮化率較低,因此大戶型占比總體也比較高。
31個省份小戶型(1-3人)家庭占比
本文轉載自第一財經資訊(ID:yicainews),已獲授權,版權歸第一財經資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