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廢品回收是個朝陽行業。
圖片來源:pixabay
在廈門中山路有一家很不起眼的烤魷魚店,這家店長時間保持20人排隊,1分鐘可以賣出2份烤魷魚。就算店里一天工作8小時,收入怎么得也有2萬,這樣一算,這家店年銷售小幾百萬不在話下。
小店如此,那些野心勃勃的創業者自然也看不上“拾荒”這門生意了。
90后海歸碩士辭職“拾荒”,月入最高達5萬!
但是,你看不起的職業,正在讓另外一些人享受到暴利砸過來的喜悅!
成都錦江某小區外,附近居民們每天都會排著隊到點位前賣廢品,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此刻正蹲在回收車里,一邊麻利的接過各類廢品,一邊不厭其煩的和大爺大媽們為了一毛兩毛討價還價的年輕人,是一位英國高校畢業的海歸碩士。
據媒體報道,原籍新疆的張某今年31歲。2010年,他到英國留學,本科念的是英國排名前30的名校萊斯特大學;隨后,他還在培養了前國際田聯總裁Sebastian Coe等人的拉夫堡大學順利拿下國際管理專業碩士學位。
碩士畢業后,他回到新疆工作,2019年通過人才落戶定居“分手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的成都。
到成都后,張某從事過一段時間的金融分析員,每天穿著筆挺的西服,坐在辦公室里為客戶制定金融理財方案。
然后有一次,他看到一篇談及回收廢品行業前途可期的視頻內容,就向成都當地的一家“互聯網廢品回收企業”遞交了求職申請,成了一名基層廢品回收人員。
入職后,經過張某本人的努力以及公司的扶持,他現在每月的收入穩定在2~5萬元之間——就算放在北上深廣這樣的一線城市,這樣的收入水平也還過得去吧?
靠自己的雙手掙錢,也沒什么好羞恥的!
這件事曝光后,很快在網上引發了很大的爭議,爭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這么高的學歷卻在收廢品到底值不值得?這個人是不是通過這種反差效果拼命炒作自己?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等幾個維度上展開。
當然,還有很多人都在問:他為什么能靠收廢品月入數萬?仔細分析一下,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找對一個平臺,這一點非常重要。
看上去,海歸碩士做“收廢猿”好像有些大材有用,也是對其海外多年留學經歷的反諷。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撥開包裹各種信息的那一層層迷霧就不難發現,張某在入職這家回收廢品的公司后,就跟公司簽訂了合作模式的協議,即公司從一開始就相信擁有高學歷的張某入職后能給這個職位帶來某種變化,所以歸根結蒂,正是自己的高學歷為自己獲得了公司提供獨家資源的機會,他才能每天固定在小區門口的點位和超市、水果店的點位前,等著大爺大媽過來送廢品。
說到底,他的高學歷讓平臺為他提供了壟斷式服務,他能每個月都創造出這么大的收益,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只有好的過程,才可能有好的結果,任何時候,個人在事業上的成績和個人付出絕對是成正比的。
張某說,他每裝滿一車紙板,就有數百元的收入,每天只要裝上四五車,月收入高的時候能達數萬元。話說得很輕松,但是背后付出的代價卻并不?。好刻煸缟?點起床,晚上凌晨到家,一天工作超16個小時。在社會越來越陰柔化,很多男士肩不能背,背不能扛的背景下,沒有一定的體力和耐心,真的很難將這么艱苦的工作堅持下來。
還有,過硬的心態是創造不可能的前提。
馬克.吐溫說:“讓你陷入困境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熟知的其實卻錯誤的事。”
其實這些年有我們身邊有不少人通過 “低端產業”創業致富,其中包括扎根農村8年多, 堅持在基層推行回收廢品的女碩士陳立雯,她幾乎以一已之力推動了農村垃圾分類入桶,在她的堅持下,很多沒有上過學的大媽都學會了垃圾分類,證明了環保理念跟素質無關;還有,北大才子陸步軒畢業后賣豬肉,當年曾經被很多人嘲笑,如今他的“屠夫事業”年產值高達20億,而那些當年笑話他的人又在哪里呢?
就像廢品回收,很多人或是礙于臉面,或是真的從心里瞧不起這個行業,不敢邁出創業的第一步,而張某踏入這個行業更多的是從市場潛力來做衡量,正如他后來所說的:“我覺得宏觀來說,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變化。像之前人們總提到什么本科或者碩士之類的去送外賣這些,像剛開始大家都接受不了,但現在不一樣了,只要在每個行業里,好好地去做,不在乎于你去做什么。”
所以,“做自己想干的事情,靠自己的雙手掙錢,也沒什么好羞恥的。”
看到了嗎,這個世界的財富分化是怎么來的?正如杜子建所說的:越窮、越沒有能力的人,越要面子;到頭來,所謂的“面子”有了,袋子空了。
垃圾堆里出富豪,你看不上的行業原來這么暴利!
說回廢品回收行業,從發展的眼光來看,毫無疑問,廢品回收是個朝陽行業。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二。
其一,中國經濟特別是電商互聯網深入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客觀上導致生活中產生的廢品變得越來越多,這是廢品市場不斷澎湃高漲的大環境。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回收業的營業額高達5000億美元!其中,我國從事再生資源行業的人員已達1800萬人,相當于每57個人中就有1個從業人員,這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其二,國家這些年不斷針對環?;厥粘雠_傾斜政策,直接推動了這個行業快速發展。
一直到去年疫情之前,因為電商互聯網發展帶來了旺盛需求,我國一直在不遺余力的進口大量的國外廢紙資源;但是,隨著國內環?;厥找庾R的增強,特別是去年年初疫情到來后,還大量進口國外的再生資源的風險變得越來越不可控,國外的這條線掐斷后,只能依靠國內資源來補齊原先的市場。所以我們看到,國家接連出臺了垃圾分類、廢品回收補貼等政策刺激廢品回收市場。
而根據以往的經驗,一個行業只要有了國家政策傾斜,那就是已經坐到了金礦上了,這時候身入其中的人,就只能恨自己沒有多帶幾個籮筐運金子了。
事實上,在廢品回收行業,近些年不僅涌現了很多像張某一樣的創業先鋒,更產生了很多有影響力的行業富豪。
格林美,大家都聽說了吧?
格林美的創始人許開華原本是中南大學的教授,后來,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到日本東京大學知名教授山本良一,在聽取了山本倡導的"地球的環境承載極限"思想后,許開華敏銳的意識到,作為一個礦產資源消耗大國,中國的礦產資源也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所以,回收電子垃圾,循環利用資源必定大有可為,于是,他成立了格林美。
如今,經過20年的發展,格林美不僅循環再造出銅、鎢等三十幾種稀缺資源,還成功生產出了新能源電池材料等多種高技術產品,公司一年的營收高達100多億,許開華也成為國內外聞名的 “破爛王”。
此外,中國首位女首富張茵,也是靠回收廢紙起家的。如今,張茵創辦的玖龍紙業,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造紙企業;還有,專門做手機回收的愛回收,就靠著回收二手手機這個單一的業務,就把公司的估值做到了25億美元以上。
是的,當你盯著阿里、騰訊這些明星企業時,那些你看不起的小行業卻照樣有人把產品做到了極致。
日本一家叫ABF(味之素)的味精企業,卻憑著味精附屬產品——堆積膜,卡住了全球芯片產業的脖子,年產值達100多億美元,他們的堆積膜生產不出來,臺積電、三星、蘋果都得歇菜!
在中國,有一家叫集友股份的工廠,靠著生產煙屁股包裝紙,年賺近億元!另外一家叫藍帆醫療的公司,憑著8分錢一雙的手套,居然年賺1.8億!
涪陵榨菜知道吧,人家靠著1元一包的榨菜,做出了180億市值的企業!
這些公司都有同一個特點:在自己的細分行業沉下心后,這個行業永遠也吃不完!
是的,這個世上,靠聰明獲勝的事越來越少了,盡管這個世界每天都發生變化,但成功的本質并不復雜:那些在飛速變幻的萬千世界中抓住底層的運轉規則的人,才能找到事業的新起點!
本文轉載自電商報(ID:kandianshang),已獲授權,版權歸電商報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