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幾乎同時興起的社區團購相比,鮮花電商賽道日漸沉寂。

圖片來源:花點時間微博
“工作一忙,就沒有時間剪花、擺花。”像沈易這樣在北京東三環上班、單身多金、追求生活品質的女孩們,不知不覺忘了早餐,也忘了將剛剛快遞送來的云南鮮花插進花瓶的精致生活。
被同樣遺忘的,還有鮮花電商品牌,不過最近,它們又被投資者想起。近日,鮮花生活方式品牌“花點時間”完成C1輪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梅花創投、雙良玖創資本。這距離2018年3月的B+輪,已有兩年。
與幾乎同時興起的社區團購相比,鮮花電商賽道日漸沉寂。曾經的“鮮花電商第一股”愛尚鮮2019年黯然退市,花集網終止在中小企業板掛牌,花點時間身陷合同糾紛…… 接下來,鮮花電商的“花期”還有多長?
切中職場白領,鮮花電商興起
2015年,網約車燒錢大戰正酣,專攻商務租車領域的易到用車也在拼殺。朱月怡時任易到CMO,她回憶起這段時光稱,“它讓我的壓力大到每天不敢睡也不敢醒。那個時候,我甚至害怕別人跑過來拍肩膀安慰我。”
為了在競爭中保持清醒和必要休憩,朱月怡每周擠出一兩個小時插花。慢慢地,她注意到了鮮花電商。
那一年4月30日,朱月怡離職創業,成立鮮花生活方式品牌“花點時間”:“與其匆忙改變世界,不如溫暖少許心靈。”
傳統鮮花消費的場景較為單一,人們臨時在路口、超市或醫院門口的花店買一束禮花,送給戀人親友?;c時間則以“每周一花”的訂閱模式切入市場,試圖圍繞“生活需求”建立售價更低、消費頻次更高的商業模式。
花點時間線上銷量最好的是“99元包月鮮花”,消費者購買后,每周一或周六配送一束主題不同的鮮花上門,這擊中了一二線城市職場白領女性提升生活品質的心理,也引來了明星資本參與。
2016年11月,花點時間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組高圓圓的代言照片。高圓圓不僅是代言人,也是花點時間天使輪和A輪投資方。
在資本加持下,鮮花電商行業發展迅速。
2016年7月,愛尚鮮花在新三板掛牌,成為國內“鮮花第一股”。根據艾瑞咨詢在201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從上游種植基地,到下游配送物流,一條鮮花電商產業鏈基本形成。2B市場的平臺有宜花、花集網、花巴士、花卉貓等;2C市場上,花點時間、花加等品牌紛紛建立自己的垂直渠道,同時也在天貓、京東、考拉等大平臺上開設店鋪。
到了2017年,鮮花電商行業總體的市場規模比5年前擴大了10倍,達到124.1億元。新玩家不斷涌入,媒體紛紛預測誰會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獨角獸。投資圈更有人大膽估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
風口的消散
風來得快,去得更快。鮮花電商平臺大把燒錢、攻城略地的同時,也在迅速透支用戶的好感。
一支花從云南的花田里被摘下,到插進幾千公里外的花瓶里,最少需要2-3天時間。要保證花的新鮮和完整,中間需要經過采摘預冷、分揀加工、冷鏈運輸、設點分倉、末端配送,中轉帶來損耗。尤其是在多次裝卸的過程中,紙箱里的鮮花難免遭受第三方物流公司“粗暴”對待。愛尚鮮花CEO鄒小鋒曾表示,通常一批花從昆明到北京,會有30%被損耗。
怎么控制物流成本、降低鮮花的損耗,怎么保證消費者收花的時效和鮮花質量,都是問題。在鮮花電商最火的時候,網絡上出現的吐槽也不少:“實物與圖片相差甚遠”,“花的質量太差”,“收到的花已經不新鮮”……
與此同時,所有鮮花電商品牌都采取了同質的銷售模式,技術門檻低,缺乏護城河,競爭很快轉為單純的價格戰。愛尚鮮花掛牌那一年,半年就虧損了1900萬元。
朱月怡表示,“到2018年,如果還不去做供應鏈就只有兩個結果,一是服務跟不上,二是經營效率無法保證。”
花點時間開始嘗試采用“產地直送”模式,在源頭上簽約合作花田,中間自建自動化加工流水線工廠,盡可能縮短物流鏈。2018年3月,花點時間獲得B+輪融資,其中部分資金用于供應鏈建設。
除了優化線上環節,鮮花電商不可避免地回到線下開設門店?;c時間此次C輪融資,也將用于建設供應鏈和新零售花店。在杭州市中心某商圈,記者看到一家花點時間的線下花店。店面不大,和普通鮮花門店相比并無太大差異。
供應鏈問題始終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據天眼查最新信息,2019-2020年間,花點時間相關公司與至少10個省份的物流企業發生過運輸合同等糾紛。
難以克服的物流痛點
疫情和直播賣貨更凸顯了鮮花電商供應鏈的脆弱。
2020年正月初二,昆明斗南花市大門緊閉。2月本來是花卉行業旺季,提供了行業四分之一的銷售額,但新冠疫情使交易叫停、物流中斷,花農損失慘重,鮮花電商平臺也迎來當頭一棒。
“2020年春節前夕,我們打算大干一場,但疫情突然來臨,真的是不知道該怎么辦。”朱月怡回憶。
疫情陰霾下,人們買花熱情減少,也擔心買花收花可能帶來的傳染風險。幾家鮮花電商調整策略,放棄了原本準備已久的情人節宣推活動,推出助農主題的低價促銷。
“當時看到云南鮮花爛在地里的新聞,心里挺難過,希望自己多少也能做點什么。鮮花也能給隔離的生活增加一點色彩吧。”消費者小五表示,自己當時看到花點時間的“助農戰役”,花29.9元買了昆明宜良的20支玫瑰花。
但尷尬的是,因為有限的物流資源被優先用于運輸醫療物資,平臺無法將鮮花及時送到消費者手中。從下單到收花,20支助農玫瑰在路上走了整整兩周后,才送到小五手中。“包裝比較簡單,最外面一層花瓣基本上都枯萎了,花瓣也掉不少”。
雖然花點時間的助農活動賣出了600萬束鮮花,吸引35萬用戶參與,但是對消費者來說,這更多是特殊時期的公益行為,鮮花質量堪憂再次勸退了一些用戶。小五在收到助農鮮花后決定,“還是在店里買吧,可以自己挑選,算下來價格更便宜。”
經歷疫情“大考”僅3個月后,花點時間又在直播賣貨上翻車。5月15日,羅永浩的直播間上架了“花點時間520玫瑰禮盒”。但是5月20日當天,羅永浩表示接到了大量用戶投訴,稱“花瓣已經出現打蔫和腐爛的情況”。
巨頭入局,鮮花電商未來在哪?
鮮花電商原本和社區團購同時興起,但少了點“運氣”。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前,鮮花電商的市場規模大于社區團購。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復活”線上買菜,蔬果生鮮對供應鏈時效性上的要求,也不如鮮花苛刻。
社區團購之戰如火如荼之時,鮮花電商正在沉默中艱難求生。但有趣的是,鮮花市場本身并沒有停止擴大的腳步,且從2020年開始吸引了不少電商巨頭的加入。
巨頭擁有更強的供應鏈和穩定重組的資金,將為鮮花電商賽道注入新血液,但對花點時間等垂直平臺來說,競爭將更加激烈。
餓了么和美團已經整合了線下花店,提供“送花”服務。今年3 月初,餓了么推出“買花送花瓶”活動,提高上萬家合作花店的門店復購率。去年京東也推出“京心助農”的鮮花線上直播帶貨,同時上線“京東花市”鮮花交易小程序整合線下鮮花門店。拼多多此前也發起“多多助農”活動,扶持自家平臺上的鮮花商家。
花點時間面臨的同行競爭也依舊激烈?;觙lowerplus的天貓旗艦店粉絲已經超過101萬,是花點時間粉絲數的近2倍。
朱月怡曾表示,賣花只是花點時間商業模式的第一步,終極目標是以此為入口,建立一種“無用美學”的生活方式。問題是,花點時間還能否等到開花結果的那天,成為吳世春期待的新獨角獸?
本文注轉載自天下網商(ID:txws_txws),已獲授權,版權歸天下網商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