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2019年間,其出貨量平均年增長率超過100%,AirPods的高成長性讓資本市場十分看好。

圖片來源:Unsplash
5.4克,這是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每只重量,小小的,存在感微弱。就是這么一個不起眼的“小玩意”,撐起了年營收數百億美元大生意。
AirPods被稱為蘋果在iPhone之后最成功的產品。若把它作為一項單獨業務來看,其營收規模也相當驚人,堪稱是又一個“商業王國”。
據統計,2020年僅AirPods這一種產品的營收達到了230.5億美元,僅次于資本市場“當紅炸子雞”特斯拉和奈飛,比優步和英偉達加起來還要多。若與其他科技硬件公司相比,AirPods去年營收規模大致相當于小米全公司當年總營收的60%左右。
不僅如此,AirPods還一度展現出高成長性:2017年至2019年間,其出貨量平均年增長率超過100%。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自2016年底推出后,2017年至2019年,AirPods的出貨量分別達到1500萬臺、3500萬臺、6000萬臺。
科技行業咨詢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計,2020年,AirPods的出貨量在全球TWS耳機的整體(2.33億)占比為31%,約為7200萬臺。
從被嘲諷到 “真香”
2016年9月的蘋果秋季發布會上,公司宣布新機型iPhone 7取消3.5mm 耳機口,同時推出AirPods無線耳機。
這是這款產品首次亮相。
蘋果官方很少提及研發AirPods的初衷。但有分析認為,這背后是公司對主要營收來源——iPhone銷量下滑的擔憂。這一年的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iPhone出貨量同比下滑15%。
這樣的情況下, “不影響iPhone價格但能提升收入”的AirPods無線耳機面市了——不隨機贈送、需要單獨購買,定價159美元(中國定價1288元)。
然而,這款被寄予厚望的產品,從一開始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美國主要媒體之一的CNN當時評價說:“AirPods就像是蘋果把過去有線耳機EarPods的電線割掉,然后將它們變成了超大的塑料耳環。真的有人會佩戴它嗎?”
英國《衛報》則赤裸裸地諷刺說:“AirPods無線耳機就像沒有繩子的棉塞。”
不僅如此,不菲的定價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無情“嘲諷”。2018年,一位來自邁阿密的大學生發布一條推文說:“剛買了AirPods就接到比爾·蓋茨邀請我吃飯的電話,成為1%的上等人感覺真好。”這則推文在短時間內收獲了1.5萬個贊,并被大量轉發。
這個梗的點在于,AirPods成為了高級技術和時尚地位的象征,并出現了“通過佩戴AirPods進行炫耀和裝X”的行為。
另一條廣為流行的推文是:“在2018年的十大富豪中,超過貝索斯、比爾·蓋茨等名人、排第一的,是AirPods用戶”。
一時間,各式各樣關于AirPods的“段子”多了起來,甚至在后來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并助推了AirPods的流行。
這樣一來,AirPods本身變成了“迷因文化”(meme,類似于流行梗)的一部分。在2019年的財報電話會上,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也直言:AirPods是一種文化現象。
當然,AirPods 讓眾多年輕人直呼“真香”的大前提,是無線耳機的發展大趨勢。畢竟,相比有線耳機,前者的使用更加自由,并且能夠實現更優質的交互體驗。
而AirPods成為無線耳機領域代表性產品的關鍵,在于蘋果對于重點技術的突破。例如,蘋果解決了當時的無線藍牙耳機傳輸不流暢的問題,率先實現了不延遲、不卡頓的順滑感和真無線立體聲,而且“打開充電盒就能識別連接、放入耳中便可自動播放”的設計更是一貫的蘋果式“貼心”,極大提高了無線耳機的易用性。
催生兩家千億市值中國公司
2016年底,在AirPods正式發布不久后,庫克評價該產品是“巨大的成功”。
AirPods的“爆火”還催生出一條規模龐大的產業鏈。兩家中國公司——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從中受益,一躍成為千億元市值的巨頭。
2017年,立訊精密憑借接近100%的良品率從英業達手中搶到了AirPods的代工資格。盡管立訊精密在當時迅速擴展流水線,但一時間產能依舊未跟上AirPods的需求。
特別是,伴隨著次年AirPods迷因流行,市場需求更加旺盛。2018年Q2的財報發布后,庫克表示,“我們在越來越多的地方見到了AirPods的身影......該產品相當熱門,我們正在努力迎合不可思議的需求”。
這一年,做耳機起家的中國企業歌爾股份也成為了AirPods的代工廠。據媒體報道,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分別負責AirPods約70%和30%的生產訂單。
加入“果鏈”讓兩家公司直接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在蘋果訂單的“喂養”下,立訊精密的營收逐年上漲,2017年至2020年,其營收從228.3億元飆升至918.7億元;歌爾股份的營收則從2018年的237.5億元增至了2020年的577.4億元。
良好的業績帶來了公司股價的提升。2019年和2020年兩年間,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的股票累積漲幅分別達到了600%和550%。
不僅如此,AirPods還憑一己之力帶動了整個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無線立體聲)耳機風口的到來。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數據,全球TWS耳機出貨量在2016僅為918萬臺,而到了2018年達到4600萬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4%。
這個市場的爆發是AirPods直接推動的結果。就在2018年,僅AirPods的出貨量就達到了3500萬,占整體的75%。若以159美元的定價計算,這一年AirPods的銷售額接近了55.7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AirPods還是一個利潤極高的生意。華爾街投行Wedbush分析師2019年時曾對《財富》雜志表示,初代AirPods每副毛利約為90到100美元。這意味著其制造成本大約在59美元到69美元之間。
競爭對手隨之蜂擁而至。2018年,華為推出了無線藍牙耳機FreeBuds;2019年,三星推出第一代Galaxy Buds TWS耳機;同年9月,亞馬遜發布旗下首款TWS耳機Echo Buds.......
此外,包括小米、OPPO、諾基亞等手機廠商;以及漫步者、索尼、愛國者、FILL等音頻廠商和愛奇藝、網易云、酷狗等軟件供應方,紛紛殺入TWS耳機領域。
全球TWS耳機市場品牌份額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2020年全球TWS耳機市場,整體出貨量達到了2.33億,同比增長78%。同時,該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TWS市場將同比增長33%,出貨量將達到3.1億的歷史新高。
領頭羊的隱憂
作為引領者,AirPods在TWS耳機市場的霸主至今難以撼動。
Counterpoint Research預計,2020年,AirPods的出貨量在全球TWS耳機的整體占比為31%。這是絕對領先的優勢,把小米(9%)、三星(7%)等廠商遠遠甩在身后。
不過,風光之下,一些隱憂已經埋下。若再把時間線拉長來看,蘋果在整體出貨量的占比正逐年降低,從2018年到2020這個比例分別為75%、50%和31%。
而根據上述機構的預測,2021年,蘋果在全球TWS耳機的整體占比將繼續降低,從31%下降至27%。這代表新玩家正在跑馬圈地中迅速迎頭趕上。
激烈的行業競爭已對蘋果產生了影響。近日,《日經亞洲評論》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由于行業競爭的加劇、產品銷售疲軟,蘋果計劃將今年的AirPods系列無線耳機產量減少25%至30%。
不過,在一些樂觀人士看來,AirPods今年的營收依舊可觀。
一方面,蘋果在高端TWS耳機市場少有敵手,而小米、三星等追趕者更多還是在中低端市場廝殺。
以小米為例,根據其旗下電商平臺小米有品信息,當前小米系列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價位在99元、199元不等。其中,價格較高的Air 2s顯示為特價359元,也遠低于初代AirPods的1288元。
另一方面,新一代AirPods即將上線,或將帶動AirPods系列的銷量提升。據外媒《今日印度》報道報道,AirPods 3將于近幾周內推出。此前,天風證券預測,AirPods 3將在今年三季度進入量產。
市場對AirPods 3抱有極大的期待,有媒體預測新產品將可能有新的外觀或支持主動降噪等新功能。而究竟能否回應這份期待,還要AirPods 3上市后的數據說話。
本文轉載自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已獲授權,版權歸霞光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