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的顏值焦慮,通常從眉毛開始。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人說“男人的消費力不如狗”,我朋友第一個不同意,昨天她向我展示父親節當天她爸曬出朋友圈“五十多歲,紋了個眉毛”。
紋眉的男孩越來越多,天貓618數據顯示男生紋眉人數從去年僅占10%升至今年的18%,增速超過女性。醫美消費線上化趨勢明顯。
男生的顏值焦慮,通常從眉毛開始。
“自從有了眉毛,整個人都精神了”
男生什么時候開了竅,突然想起修眉毛?或許是被相親對象刺激到:快修修您那連成片的眉毛吧。
姐妹經常跟我吐槽大街上迎面走來的陽光大男孩,看到迎風飄擺的眉毛之后真想給他買把修眉刀。
天貓618期間,男士紋眉消費TOP5的省份是:廣東、上海、江蘇、山東、浙江。靠紋眉提高財運和氣場,或許也是在搞錢圣地的日常迷信之一。
畢竟紋眉也算醫美范疇的小手術,又是表面麻醉、又是術后護理,曾經只是女為悅己或者悅己者容的手段,現在男生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變化在知乎上肉眼可見,2016年的問題是“男生化眉毛是件可恥的事嗎?”到2020年已經進化到“男生如何高效地打扮自己。”。
還有人把這里當成心靈樹洞,講述“人生初體驗”:“第一次去找托尼老師修眉感覺很羞恥,理發店其他女顧客都在偷笑。”
淘寶搜索關鍵詞“紋眉”也有男士專屬,買家秀里被女朋友安利的眉清目秀小伙,感嘆終于在紋眉之后變成精神小伙。
有一個皮膚管理能力比自己還強的男友是怎樣的體驗?“喝醉回來都睡半個鐘頭了,突然醒過來說忘了卸妝。”
男人變美了,也變強了,開始踏足舞刀弄針的醫美之路。
雖然女性仍然是醫美用戶的主體,但男性的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瓜分醫美市場不是夢。畢竟在艾瑞咨詢對中國新白領消費行為研究的報告里,19-22歲的男性醫美人群比例有22.4%,而同年齡段的女性只有12.9%。
男生為什么想變美?
為什么男生美起來比女生都瘋狂?其實這跟性別關系不大,主要因為有好處。
美麗覺醒始于“靠臉真的能吃飯”的當代互聯網故事。在短視頻平臺,顏值是行走江湖的利器,粉絲數和活躍度是“三觀跟著五官走”的佐證。
維權的小張因為在1818黃金眼上露個臉就做了微博頂流,憑借10秒鐘的微笑逆天改命的丁真簡直就是一夜成名神話。顏值的力量有多大?拉動理塘縣GDP,引發各省旅游局不要面子“搶人大戰”。
在20社的報道里,整形醫師陳世棟回憶男生審美的流變,“95后00后,比起彭于晏肯定更喜歡王一博這個型。”因為火的男藝人都走這個路線。
靠臉吃飯沒啥可恥的,比如這位大哥想要做賈乃亮同款鼻子結果做成大蒜瓣,尋求媒體曝光跟醫院battle,“我是靠臉吃飯的,一個月掙七八萬”。
比如“為了升職加薪去隆鼻”,因為算命大師說鼻子矮擋財運。把社會地位和事業跟面向掛鉤是中國特色。更美APP的創始人兼CEO劉迪曾說,越是職業生涯到達一定高度的男性越注重外表。
在城市畫報一期關于直男臭美的報道里,目目因為暗戀對象一句“你臉好大啊”而痛下決心投奔自己曾經嗤之以鼻的瘦臉針。
當然有個愿意帶你玩的女朋友也能事半功倍。在醫美機構時常發生的情況是“本來陪女朋友的,結果倆人一起做了水光針。”
順應男色經濟也好,增加性吸引力也罷,背后有股力量叫“女性凝視”。還認為不修邊幅等于男人味的已經被姐妹打入冷宮。
女生不會覺得化妝等于娘,而是拒絕“天天不洗腳不換衣服咧嘴都是味一口黃牙”的男生。“男人就是要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不然是不會有女人想娶你的。”
在小紅書一位五官精致、8塊腹肌的男博主的評論區,有位妹子表示“我承認你是有點姿色,但是再讓我刷半小時,我一定把你忘得一干二凈。”
男人的錢更好賺?
男生顏值覺醒主動求美,男性醫美市場正在變成一塊風水寶地。
不得不承認在醫美領域,男生的錢的確更好賺。雖然目前中國男性醫美消費者額比例只占11.12%,但貴在有發展潛力,更何況男性消費者平均客單價高達7025元,是女性的2.75倍。
一方面是男性醫美主打剛需,項目沒有女生那么寬泛,像他們最愛的雙眼皮、整鼻子、去眼袋、植發,比起女生更喜歡的瘦臉針、玻尿酸,不動則矣,一動就是大規模工程,而且一次性搞定。
另一方面男性剛需醫美項目真的很貴,比如動輒傾家蕩產的植發需求,一個毛囊10塊錢起步,填滿光潔的額頭得幾千個單位,那是成功人士的痛與淚。
而且男性醫美又不能完全照搬女性需求,完全是另一個掘金賽道。“最好看不出來”是男生們的普遍訴求,女孩們已經不會對打過玻尿酸的下巴遮遮掩掩,男生對“渾然天成”的要求更苛刻。
事實上,女性在審美認知程度上已經走在很前面,經歷過韓風、日系、歐美等各類風格的洗禮已經形成一套獨有和明確的訴求了。
男生卻因為開蒙太晚更簡單粗暴,簡單來說要么手無足措、畏畏縮縮,要么啥火整啥、不考慮自身情況。
一位整容醫生在接受新零售商業評論采訪時就提到這個問題,“男性患者容易出現審美兩極化——要么追求特別自然,要么追求特別夸張。
膚質不同,追求的效果自然也不同。男生皮膚粗糙,如果用女生醫美同樣的強度就沒效果;再比如男生面臨的皮膚問題主要是痤瘡和痘印,女生更追求美白和抗皺;
就算開個眼角,審美訴求不同開出來的形狀也有區別,女生想要細長、放大眼睛,男生想要眼睛有神,突出男性氣質。
最近播客貝望錄邀請過天貓功效護膚品類的負責人,聊到男性無論在護膚和彩妝的需求,都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大更復雜。
一瓶曼秀雷敦洗面奶承包一年四季已經是10年前了,現在男生根本不滿足護膚的基本需求,而且越來越細分。
就拿最發達的韓國市場舉例,作為全世界整容滲透率最高的地方,挖掘出多少能在男生身上動刀的地方?
2012年韓國就出現了第一家專門男性整形醫院“Man & Natural”。為了打差異化,男性醫美項目花樣繁多,大到只做男性胸部整形的醫院、專做男性鼻綜合的醫院,小到路邊的藥店男性專用的痘痘貼。
女生消費習慣貨比三家、謹慎決策,還能跟小姐妹交流心得,男生卻習慣快速做決策,而且也不好意思張口問,“跟兄弟討論這件事總覺得怪怪的。”
去年疫情以來,線下醫美機構、美容院加速擁抱互聯網。天貓醫美小二透露:
“天貓上的醫美機構數量激增,而網上咨詢、下單醫美服務產品,很好緩解了男生們的‘羞澀’。相比于線下交流無門,一些醫美產品、男士彩妝產品的評論區,甚至成為大兄弟們的小紅書。以平臺銷量最高的一款男士粉底為例,真實評論超過30多萬條。”
被坑幾十萬的男生不老少,“眉有辦法”的小吳表情包給想要文眉的男生敲響警鐘。比起經驗豐富、前輩眾多的女性,男生更需要專業指引,畢竟面對某些醫美銷售的狂轟濫炸很容易掉坑。
昨天“1.85億男生關注美妝KOL”的新聞上了熱搜,參與到男性專屬醫美產業鏈上的人也越來越多,有需求,生意就好做。
時尚博主@吃吃在接受采訪時說當時自己做的一期“醫療美容騙局”的視頻爆火,沒想到微博私信里男生的“訴苦”也不少。
男生想要變美總不是啥壞事,比起不注意形象還自詡豪放、有男子氣概的油膩男子,化妝至少養眼。
現在批評男性不注意保養、卻對女性外貌指指點點玩雙標的聲量越來越大,但是男生想變美也總是因為刻板印象別扭糾結。
在一項調研里相比女生,男大學生對身體消費是充滿矛盾心理的,一方面他們覺得身體形象越來越重要,但是又礙于性別觀念,寧可放任自流,也拒絕一切被扣上“娘和gay”帽子的風險。
《新周刊》曾采訪過一個因為牙齒而從小自卑的男生,整容變帥之后被父親指桑罵槐“在臉上動手術的男人沒有陽剛之氣。”
但是作為支持者的媽媽和班主任,卻讓他覺得女性對美確實更包容。
那些現實生活里因為化妝被打擊到的男生,在豆瓣小組里總能找到安慰“我不歧視,反而看到會化妝的男生很羨慕,畢竟本人手殘。”兩年前就有人在這里發起“可以接受男生化妝嗎”的投票,81%的人都選擇能接受。
《看上去很美》一書里,作者提到“美容整形手術在個人層面上實現了女性的賦權,在集體層面卻是對男性霸權的鞏固”。
在審美這件事上,男性掌握了主導地位,但在如何變美這件事上,女性有更多的斗爭經驗與發言權。
如果越來越多男性也開始意識到審美需求,親身體會審美壓力,是不是也能共情“顏值焦慮”?無論如何大部分女生還是很愿意“看熱鬧的”,畢竟男生變美,造福妹子:
“漂亮姐姐已經那么多,請讓世界充滿帥哥吧!”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