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產品多樣性強、消費基礎龐大,一碗米粉,孕育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最近,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三項米粉制作技藝上榜,其中就有當下火熱的柳州螺螄粉。近些年,從湖南米粉到螺螄粉,“嗦粉”成為一項大眾愛好。極具地域特色的米粉在地方乃至全國遍地開花,收獲了龐大的消費群體。
與此同時,一批以單品類崛起的特色米粉品牌開始展露頭角,并逐漸走向全國。如霸蠻、大弗蘭、俏鳳凰,都是有顏值又有口碑的餐飲連鎖品牌。
一碗小米粉千億大產業
作為典型的、具有單品爆款和新零售雙重屬性的“優質產品”之一,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米粉行業市場規模突破了1000億元。
事實上,在各地富有地方特色和風味的食用方法影響下,米粉派系林立。從地域上來說,湖南米粉、廣西米粉、江西米粉三大品類認知度較高。
因為米粉操作簡單、出品快,既可堂食,又適合外賣,在快餐賽道里優勢明顯。長期以來,以夫妻店、小鋪面為主的米粉門店遍布街頭巷尾。以疫情期間爆火的螺螄粉為例,根據《人民日報》報道,2020年,柳州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109.94億元、同比增長75.74%,網上店鋪超過2萬家;螺螄粉實體店從10年前的全國近5000家增至現在的1.8萬多家。
然而,“大而不強”也是米粉品類最為顯著的特征。米粉門店質量和管理參差不齊,行業內做大做強的企業極少,導致米粉品類難以形成強大的品牌優勢向全國范圍推廣。
不過隨著短視頻、直播興起,米粉細分品類接連在市場掀起熱潮。一些品牌及時把握機會,從門店環境、品類打造、服務等多個方面入手,推動“路邊攤”變為“放心店”,以連鎖門店的方式帶動地方特色米粉走出原產地。同時,還有很多品牌跨界入局米粉賽道,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五菱等,都上線過螺螄粉產品。
此外,一些品牌還受到資本的關注,在其助力下快速拓展規模和渠道。如北京的四有青年米粉,2016年剛開業就被估值3000萬并拿到投資,目前已經在全國設立超百家門店。
特色品牌展露頭角
從全國范圍來看,北上廣深、廣西、湖南等地坐擁最多米粉門店。在這些地方,也誕生了不少特色米粉品牌,他們用各自獨特的打法,向大眾展示米粉的魅力。
2014年,北大國際金融法碩士畢業的張天一和三個同學一起,在北京創立了霸蠻米粉。
最初的霸蠻,還叫伏牛堂,是一家位于環球金融中心30多平米的小店。高峰時期,這家小店創下日翻臺20臺的記錄。此后四年,霸蠻融資5次近億元。
2018年,品牌由“伏牛堂”更名為“霸蠻”,品類名稱為“牛肉粉”,同時配合新品牌名稱啟用全新Logo。如今,霸蠻已開設了60余家shopping mall線下直營餐飲連鎖體驗門店,主要位于華北京津冀地區。
霸蠻米粉自成立來,一直通過模式創新引領行業發展,采用“AI大數據+線上電商新零售+外賣O2O+線下連鎖體驗店”的餐飲新零售模式四位一體迅猛成長。霸蠻的品牌產品組合也十分多樣,包括堂食米粉小吃、外賣、盒裝零售產品。
大弗蘭首店開在深圳華強北九方購物中心,截止2021年5月,大弗蘭已在深圳開出20余家門店,并布局擴大到了深圳以外的佛山和北京。
今年3月,在深圳花園城購物中心,大弗蘭打造了全新旗艦店——大弗蘭star。區別于之前的大弗蘭,該店在手工米粉、湖南小吃的基礎上,增加了湘西燒烤的全新品類,市場反響良好。
2011年,設計師出生的吳天真在廣州創立了餐飲品牌“俏鳳凰”,并確立品牌戰略——美餐快食,意圖通過精品化、精致化的發展路徑將米粉這個“路邊攤”食品做成一個具有美學價值的餐飲品類。
圍繞鳳凰古城的苗家文化,俏鳳凰在門店裝修上下足了功夫:用刺繡和蠟染做成燈箱,苗族銀飾帽子改造成吊燈燈罩,將鳳凰最具代表性的刺繡、木雕、儺藝等手工藝品運用到門店軟裝中……具有苗家美學的米粉店,打破了湖南米粉路邊攤的固有印象。
上面例舉的米粉品牌,都主營湖南米粉。CEO品牌觀察發現,湖南米粉賽道里還有許多優秀連鎖品牌名聲在外。相比之下,廣西米粉、江西米粉,尤其是名聲在外的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影響力較強的品牌少了不少。
廣西米粉細分賽道之中,專注原湯牛肉粉的三品王在本地市場開出200+門店,專注于螺螄粉的螺鼎記在全國開店超500家;江西米粉品牌萬方園拌粉瓦罐湯開出120多家門店;定位成都米粉的羅罐中通過加盟開店300多家。雖然各品類米粉下存在不少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品牌,但因缺少創新點,難以讓人產生記憶點,知名度不高。
廣闊前景仍待深耕
米粉賽道是廣闊的,機會也很多。但是一個地方特色米粉品牌要走向全國并沒有那么容易,目前尚未有頭部品牌出現。分析個中緣由,CEO品牌觀察認為,要打破大眾心中“家門口的那碗粉最好吃”的印象,還需要解決幾個方面的問題。
*打破同質化困局
當下的消費者追求新鮮、特色,“顏值至上”更是Z世代的主導消費理念。因此,趨于同質化、沒有記憶點的米粉品牌往往缺乏吸引力,甚至會給消費者留下格調不高、廉價的印象。
例如,在門店、產品設計中,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并在傳統和創新中找到時尚特點,將其融入到產品和品牌調性中,就能形成獨特的品牌認知。
*盤活新運營時段
對于米粉門店來說,中飯、晚飯兩個時段是用餐高峰期,這兩個時段店內往往非常擁擠,而非高峰時段翻臺率極低。不難看出,米粉門店單一的產品結構決定了其消費場景。
例如,大弗蘭在“米粉+湖南小吃”的模式中,引入湘西燒烤,進一步增加了品牌休閑餐屬性。尤其是大弗蘭star店,還為消費者塑造了白天嗦粉,晚上擼串的消費場景,充分盤活宵夜這一時段,功能性更強,也更能滿足顧客所需。
*拓展零售渠道
對于米粉品類來說,轉入線上便使其成為地方特產。最典型的莫過于螺螄粉,去年疫情期間螺螄粉“一粉難求”頻頻登上微博熱搜,這讓不少餐飲人看到米粉食品零售的市場機遇。
互聯網時代,餐飲品牌擴大市場份額的手段不只有門店擴張和加盟等傳統方式。拓展線上零售渠道,能夠跨區域為品牌積累用戶,為門店擴張做鋪墊。
例如,今年6月,霸蠻華東首店落地杭州,門店位于國大城市廣場。其背后正是在于依托零售業務,讓霸蠻在華東等地擁有了基礎用戶。
品類品牌化,正在成為米粉品類的發展趨勢。打破原有的餐飲邊界,擁有高效餐廳運營的品牌必將突出重圍。未來,千億米粉市場中能否跑出更多特色創新連鎖品牌,值得期待。
本文轉載自CEO品牌觀察(ID:new_shop_),已獲授權,版權歸CEO品牌觀察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