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電競不再是過去那個網咖+酒店的拼湊產物,而開始與劇本殺等業態相似,成為酒店瞄準的時代金礦。

圖片來源:pexels
電競酒店自從誕生起就一直存在爭議,無論是這個新概念住宿產品,還是其商業模式。近段時間,電競酒店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出口,不少酒店集團紛紛加碼“電競主題房”。例如,近期香格里拉集團與騰訊游戲、騰訊電競展開合作,聯合定制的游戲電競主題房正式發布。酒店集團以“電競房”的形式切入概念火熱的電競產業,邀請“正規軍”競相入場,是不是意味著“酒店+電競”進入了新的拐點?
酒店電競房“噴發”
據了解,香格里拉集團旗下酒店,首批共有五家,提供上百間電競、游戲IP主題房,分別位于北京嘉里大酒店、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西安香格里拉、成都香格里拉及海口香格里拉。
主題房分別以“騰訊電競”、《秦時明月世界》手游、《天天愛消除》、《歡樂斗地主》等電競和游戲元素為設計靈感進行設計,同時提供SKG按摩儀、RAZER雷蛇提供的全套電競設備搭配幻彩RGB燈光,以提升沉浸式游戲體驗。
雅詩閣有限公司中國區也與騰訊游戲和騰訊電競達成合作,將于2021年下半年起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陽以及大連等城市的旗下物業推出定制電競及游戲IP主題房,根據IP配備相對應圖形、LOGO的浴巾、浴袍、毛巾、床單等物料,重塑游戲同款的房屋布局。
除香格里拉與雅詩閣之外,在騰訊電競峰會上,凱悅、萬達、金茂集團也加入了“騰訊互娛數字IP酒店共創合作”。
除了與騰訊這樣坐擁諸多頭部數字游戲IP的資本方合作,不少酒店集團也選擇單獨設置出幾間電競房,以趕上電競產業的熱點。
譬如IU酒店的電競房,從硬件到軟裝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萬元級別的頂配專業設備、酷炫的3D立體環繞、智能呼吸氛圍燈系統等,為年輕人“開黑”提供了極佳氛圍;首旅如家旗下的YUNIK HOTEL也有電競房,契合YUNIK不只是一個提供住宿的地方,也是一個分享酒、咖啡、音樂表演、以及參與劇本殺的社交公共hub的特質;此外,格美集團旗下的青皮樹酒店、格盟酒店,也有電競房的配置。
自此,我們不難發現,酒店+電競不再是過去那個網咖+酒店的拼湊產物,而開始與劇本殺等業態相似,成為酒店瞄準的時代金礦。
酒店+電競,進入3.0時代
事實上,早在2018年,美國巴拿馬希爾頓就與PC品牌Alienware攜手,打造了一套以外星人設備為主題的酒店客房,其報價也遠高于普通客房房價。
而國內的電競酒店,也恰好始于這一年,此后,從蠻荒到火熱再到大集團入場,也歷經了3個關鍵時期。
1.0時期:熱潮來襲,混亂前行
2018年,伴隨著中國電子競技的頻頻奪冠,也讓國內電競產業得以崛起,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電競市場整體規模為706億元,到了2018年則達到近千億,處于高速增長期,而其用戶規模也在隨之飛速增長。
在此大背景下,出現了第一批所謂“電競酒店”。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統計,2018年全年,全國已登記注冊的電競酒店共有153家,而在此之前的4年,則僅有40家電競酒店。這也就意味著,短短一年時間里,電競酒店的數量就增長了近三倍。此外,這一時期還有不少電競酒店是以非正規“小旅館”的形式存在,并沒有所謂的營業執照,根據有關數據,2018年,全國上下各大城市共有800多家電競酒店。
不過,這一時期,90%以上的門店都呈現“非專業”狀態——它們位于大學城等年輕人密集的區域周邊,運營者也基本完全不懂酒店,所謂的“酒店”,更像是提供床位的高級網咖。此時的“電競酒店”,給人的感覺便是“混亂”,跟風而來的投機者眾多,但又缺乏引導制度。
2.0時期:電競酒店,洶涌而來
在1.0時期,盡管混亂,但也不乏對真正的“電競酒店”的渴求,因而,一批對標中端或經濟型酒店的電競酒店品牌在這一時期出現,并開始走上了規?;?、連鎖化的擴張道路。
這些電競酒店,既有傳統酒店統一的品牌標識、規范化的管理,以及基礎的酒店服務,也不乏專業的電競設備以及電競賽事的線下社交場景等。譬如較為知名的電競酒店品牌創電競、愛電競、5F電競酒店等,都是在2019或2020創立的。
這一時期,伴隨著不斷涌現的電競酒店品牌及其擴張,加之后疫情時代,使得電競酒店得以出圈,數量再次飆升?!吨袊姼偩频昴甓葦祿治鰣蟾妗凤@示,截至2020年11月,國內專業電競酒店數量已經發展至6863家。
不過,在這份報告中,還有不容忽視的一個點:2020年3月到11月,專業電競酒店平均月增速111%,而傳統酒店改電競客房的平均月增速則達到約130%。傳統酒店的入局,標志著電競酒店3.0時期的開端。
3.0時期:酒店集團,挖掘商機
專業的酒店集團入局電競市場,根據已有的訊息,大抵有三種形式。
一是直接推出電競酒店品牌。譬如格美集團旗下的格林電競酒店,作為旗下年輕消費市場的趨向之作,立足中端,在設計上也貼合電競潮流。
二是與電競品牌的跨界合作。華住酒店集團旗下青島棧橋美居酒店與雷神電競生態跨界合作,共同打造雷神電競酒店001號店,拓展酒店生態發展空間。
三是打造電競主題房。即前文所提的香格里拉、雅詩閣中國等與騰訊合作推出的電競房,相對而言,這一種跨界方式,更為穩妥靈活,但也因不夠深刻而在受眾上更難觸達。
火熱的電競酒店,到底活得怎么樣?
從電競酒店規模的擴張以及入局者的不斷增加,我們可以說,電競酒店的市場趨勢是向上的,而深入到每一家不同酒店、不同品牌中,則會看到火熱之下的不同活法。
首先是從投資端來看,“2年甚至1年就能回本”的傳說正在破滅。相較于傳統酒店“3年極佳、5年客觀、7年也能勉強接受”的回本周期,處于紅利期的電競酒店,正趕上“豬都能飛”的風口,但隨著越來越多逐利而來的新對手,同業之間競爭將日益激烈。從目前的一些現象中,可以看到,洗牌已經開始了。
譬如電競酒店數量數一數二的鄭州,就已因高密度而進入了價格戰,重點商圈的電競酒店房價可以達到1000以上,而位置較偏的酒店,則需要補貼搶客源。據智多云數據顯示,2021年前3個月電競酒店開業增速,不到去年1個月的50%。較之 2020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一季度增加門店整體下滑80%??臻g秘探也通過翻閱酒店產權網等相關網站的酒店轉讓信息發現,大多數的電競酒店轉讓,幾乎都發生在一年內。
有相關從業者指出,即使是頭部電競酒店,入住率也有明顯的下滑。光有噱頭而無更實實在在的盈利故事,資本們并不會貿然出手。
其次是運營端,不少電競酒店仍未找到自身合理的經營模式。有電競酒店管理者曾提出疑問——“如果說最先一波賣的是新奇,第二波賣的是性價比,第三波賣的是品牌。那之后,當這個市場達到第一次飽和的時候,大家拼的是什么呢?”
這無疑是所有電競酒店共同的疑問。走精品化路線、規范化管理的確是趨勢,但卻是整個酒店行業的大勢,而非電競酒店自身的小趨勢。
此外,還有一些仍停留在1.0時期的電競酒店,則因沒有規范運營而受到監管。疫情期間,不少電競酒店因疫情防控問題被關;近半年來,湖北、安徽多地有電競酒店因消防問題而被查封。
正如5F電競綜合體CEO高偉所說,電競酒店經過疫情期間的爆發式增長以后,會慢慢迎來洗牌,對“小型本土電競酒店品牌”會是一個考驗,在未來兩三年內將會淘汰掉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電競酒店,行業的形勢將會更加明朗。
可見,電競酒店發展到如今的第三階段,概念層面上的火熱已經到頭了,頭部與尾部的電競酒店,都難免有一種在瓶頸之前的“缺氧感”。如何趕在熱度消散前,占據一席之地,開始考驗著所有入局者。
未來,電競酒店市場勢必進入專業化的賽道,而生長于蠻荒時期,卻沒有及時成長起來的“電競酒店”,則會“死于熱潮”。而此時,恰恰是傳統酒店以專業化入場的良機。
酒店玩電競前的3個自問
伴隨著電競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勢必有越來越多的傳統酒店跨界“玩電競”,而在考慮怎么玩之前,這3個問題,有必要進行思考。
引入電競元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說在酒店引入電競元素是因為看到電競市場的火熱,那最好不要做,做了無疑是跟風。酒店做電競,就像“把女人比作鮮花”,第一個做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材。
傳統酒店做電競,要想得更為深刻,無論是噱頭、客群還是運營的出路,都必須能有作用到酒店自身的可能。
目前來看大多數傳統酒店引入電競的目的,就像劇本殺一樣,都是為了迎合年輕一代消費者,打造差異化產品,不至于與年輕一代消費者脫節。
正如萬達酒店管理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葉松指出,在未來,影響年輕人消費決策及復購率的重要因素將是多元化產品與強社區運營。而基于新一代消費者有著要特色、會社交、愛獨特的共同點,則成為酒店+電競的發力點。
不過,大多數酒店的目標,未必是所有酒店的目標,重點在于,酒店是否看清楚了市場背后的自身需求。
電競火熱能為酒店帶來多少流量?
不少電競酒店“天天滿房”的戰績,無疑是個刺激,但對于傳統酒店而言,火熱的電競真的能帶來預想中的流量嗎?需從兩方面來看。
一是電競酒店的“滿房”能持續多久?根據同程旅行發布的《2020年電競酒店消費趨勢報告》,電競酒店受眾以高校學生和愛好游戲的職場新人為主,年齡主要集中在18歲到35歲,而其中,又有80%以上是男性。電競酒店的受眾,本身就極為狹窄。某電競酒店從業者指出,電競酒店客源70%來源于酒店周邊,很容易因入住率不達標而虧本。電競酒店尚且如此,僅僅是引入電競元素的傳統酒店,要想憑此獲得流量,算不上容易。
二是這些客群,真的是酒店想要的嗎?在電競酒店的貼吧中,最多的帖子是“拼房”,而在知乎上,也有用戶指出,“4-5人的開黑小組,如果一人達到200元一天,那恐怕不可能有人去的,如果壓縮到一組100元左右的價位或許可接受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平均一人只用掏20-30塊”。大多數電競酒店的房價,分攤到個人上,一般也是100多一個人,只是經濟型酒店的水平——這些電競酒店最廣泛的客群,能夠與傳統酒店的目標客群,尤其是高端傳統酒店的目標客群相匹配嗎?
相比起來,傳統酒店如果僅僅是做電競,對于消費者而言,性價比并不高。傳統酒店應發揮自身優勢,在空間、服務上另起高樓,成為新式“文化空間”的入口。
酒店會因為電競失去調性嗎?
對于電競主題房的推出,盡管香格里拉集團方面指出,是以特色創新的高端酒店產品吸引新一代的消費群體,也希望為不同行業的跨界合作開拓全新的思路。但以消費者的身份,我在看到房間圖片的第一印象,就是“不搭”——對于較為穩重的香格里拉而言,那些電競元素的抱枕、掛畫、拖鞋等用品,太過幼稚也太跳了。所謂“新穎的視覺享受”并沒有,“心生抗拒”倒是有的。
相比起來,走潮流路線的IU酒店和YUNIK酒店的電競房,倒頗為搭調。
不過,想得更深層一點,不難發現是酒店特質與電競元素融合上的差異。相比起IU酒店的電競房,更多是以燈光營造出“賽博朋克”的未來感,即符合IU酒店氣質,也匹配電競的互聯網特性。而香格里拉的電競房,則沒有跳出大多數酒店IP跨界的窠臼,IP元素的無腦堆砌,恨不得將IP圖案塞滿整個房間,屬于“香格里拉”的那部分特質、調性,則在IP擠壓中消失。
無論是電競元素還是其他的跨界元素,傳統酒店要保持住調性,需時刻記住自己的內核是什么。正如空間秘探在之前的稿件《奢華酒店,還有什么不敢做?!》中提到,不斷擴張版圖、持續跨界的安縵,但其擴張,并沒有讓安縵品牌“人設崩塌”,而是將安縵的哲學傳得更遠。好的跨界,必定是彼此成就的。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發表的一個觀點,未來是年輕人的,未來的用戶是愿意為美好買單的年輕人。年輕人選擇了“電競”這一業態作為時代的一個風口,也為酒店帶來了需求,但我們仍需警惕,電競是電競,酒店是酒店,電競究竟是游戲,還是美好,說不清楚。電競作為普世受到爭議的慣性,不會因為年輕人喜愛就輕易退卻,未來很有可能反噬商業,畢竟年輕人喜歡的并不一定都代表未來的價值正確,商業本來就有倫理。
不過,無論是電競酒店,還是酒店里的“電競主題房”,3.0時代新的一輪“洗牌”已經開啟,鹿死誰手,還未見分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只有把所有酒店元素做到極致,才能創造出更有價值的住宿產品,才能真正獲得持續的商業可能。
本文轉載自空間秘探(ID:MESPACE007),已獲授權,版權歸空間秘探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