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童裝市場仍在高速增長。

圖片來源:Unsplash
近日,母嬰出口電商平臺PatPat 宣布完成5.1億美元的C+輪以及D輪融資。其中C+輪系列融資由今日資本、泛大西洋資本(General Atlantic)、鼎暉百孚聯合領投,SIG海納亞洲、Ocean Link、渶策資本等跟投。D輪系列融資由DST Global領投,泛大西洋資本(General Atlantic)、Ocean Link、GGV紀源資本等跟投。
此前,PatPat的投資方還包括紅杉中國、IDG、峰瑞資本等,股東陣容相當豪華,經過此次融資事件,PatPat成功躋身出海賽道里的明星公司,有望對標兒童版的3000億估值的SheIn。
據了解,PatPat成立于2014年,創立于美國硅谷,起初,目標用戶是為美國、澳洲和中東地區25-35歲中高收入群體。通過美國設計師將供應商提供的商品按照歐美習慣與標準做本地化修改,對產品圖片進行優化以提升產品形象,同時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以及和第三方物流進行合作,確保產品及時送達。
目前用戶已經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且根據對外公布的信息,2020年Q4中國出海品牌海外社交平臺表現力百強榜上,PatPat高居電商類目Top1及總榜Top 9,僅次于TikTok、華為、小米等品牌之后;而且PatPat在Facebook上的粉絲數為600萬+。
出海電商爆火背后
近兩年來,出海成為一個熱詞,并且頻頻成為資本圈追逐的對象。
其實出海之火并非偶然,就像興起于興起于歐洲的工業化、美國的互聯網在中國收割了一撥又一撥的財富。
如今中國電商的出海算是風水輪流轉。
首先,如果說整個疫情,受益最大的是哪個行業,兒研所Club覺得電商絕對算是其中之一。疫情的非物理接觸優勢,讓越來越多人看到線上購物的優點,整個疫情期間亦是線上購物人數不斷發育的階段。
這一點對于國內是這樣,對于電商沒有國內發達的國外亦是如此。
其次,國內電商賽道過于飽和。
發跡于2000年左右的電商,到今天已經經歷了前期的萌芽、高速增長、如今已經成為大紅海。
即使半路殺出來一個拼多多,如今的電商平臺已經成為流量的黑洞。不管是對有資金還是小型的創業者來說,在國內與天貓、京東、拼多多等火拼并非明智之舉。
另外,對于許多商家來說,流量越來越貴,潮汐涌進有交易,一旦停止買流量,交易規模就將大規模下降。
將產品賣到流量優勢更為明顯的海外市場,也是一條新出路。
再次,國內供應鏈優勢。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國內制造業積累了相當完善的供應鏈和強大的生產能力。
不管是女裝、童裝、童鞋、玩具等等,我國產品拿到海外都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這個時候,去國外打品牌,具有很強的優勢。
也因此,在電商并不是很發達的日韓、歐美掀起了一撥又一撥的出海熱。如今這個風口已經延伸到了東南亞、印度、非洲等新興的市場。
國內童裝市場仍有待挖掘
雖說,出海是一條不錯的選擇,但也并非所有創業者都適合走出海這條路。畢竟出海所涉及的供應鏈鏈條更長,同時還面臨本地化的難題。
不光是產品,還涉及到異地員工管理,要管理當地員工,比如印度、非洲地區的當地人也需要制作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
根據相關調查,我國童裝行業品牌化起步晚,從產業周期看,行業仍處在成長期階段,是目前服裝行業最重要的增長力量,尤其是近幾年該行業的市場規模實現了快速擴容,2015-2019年,中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速達到了14.32%,2020年受疫情影響行業規模有所下降,達到2292億元。
隨著多胎政策落實,我國童裝市場仍有望迎來一個快速增長期,市場規模也更加寬廣。
從市場規矩來看,目前國內包括巴拉巴拉、安奈兒、安踏等主要玩家。據了解CR3的市場占比超過了10.4%。國外的阿迪達斯、優衣庫等也表現強勁。
根據最新618童裝銷售排行榜以及2020年雙11童裝銷售排行榜,我們看到前在前面的品牌分別是:巴拉巴拉(森馬旗下)、安踏、Dave&Bella 、南極人、優衣庫、GAP。
1、巴拉巴拉
巴拉巴拉多年來一直占據著童裝第一的位置,根據2020年數據,森馬服飾旗下童裝業務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5%,與第二名相比,有3.1%的差距。
且近年來,森馬童裝還持續通過打造mini 巴拉巴拉、MarColor與Mongdodo等力圖做到0-14歲嬰童全覆蓋。
據了解,MarColor基于安全舒適、愉悅百搭的產品理念,更加專注于0-7歲兒童專業服飾領域;而Mongdodo打造的都市時尚風童裝則以“玩趣創意,彰顯個性”的理念進一步完善其兒童整體造型專家的角色;mini巴拉巴拉 則更關注在0-3歲領域的寶寶;
2、安踏
作為傳統運動品牌代表之一的安踏,近年來,在童裝領域也表現不俗。分別在今年618和去年雙11取得第二和第三的成績。
2021年3月,安踏發布了其2020年經營數據。數據顯示,全年公司營收355.1億元,同比增長4.7%,連續七年保持高速增長。經營利潤為91.52億元,同比增長5.3%;毛利率同比上升3.2個百分點至58.2%,為行業最高。此外,安踏電商業務銷售達到90億元,占比26%,同比增長53%。
安踏在童裝布局也較早。2008 年安踏體育憑借主品牌的優勢、進入成長性較高的兒童運動鞋服領域,推出 Anta Kids,2009 年收購 Fila 在中國的業務,其定位高檔運動時尚品牌;2015 年推出 Fila Kids,目標定位 7~12 歲高端兒童市場;2017 年 9 月收購童裝品牌KINGKOW,KingKow成立于1998年,是一個定位中、高端的著名的童裝品牌,專門設計和銷售0至14歲的小童及兒童的服裝及配飾,以優良的品質和獨特的設計著稱。
3、南極人
根據最新財報,南極電商業務高速發展,旗下南極人、卡帝樂鱷魚、精品泰迪等品牌在2020年合計貢獻了超400億GMV,同比增長30%+。
據了解,靠貼牌為生的南極電商如今的供應商達到1600多家,經銷商超6000家,店鋪超7300家。2020年南極電商在各電商渠道可統計的GMV超過402億元,同比增長超30%。
南極人品牌定位為全品類的新快消品,覆蓋品類較多,且主要圍繞大紡織、健康生活、大母嬰等系列。經典泰迪定位大母嬰產品,包括童裝、兒童用品等,增速僅次于南極人品牌。
我們看到,大母嬰系列在南極人的占比越來越高,增速也越來越快。南極人也是童裝市場一個不容小覷的選手。
綜上所述,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多胎政策促進下出生率,出海雖然很美好,國內市場也值得好好做。
本文轉載自兒研所Club(ID :eryansuoclub)已獲授權,版權歸兒研所Club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