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變局之后,這個兩年銷售額3.6億、曾被Z世代稱為“新國貨代表”的橘朵,不僅自身陷入一場“身份危機”,關于新銳美妝品牌的下半場賽事,也引發關注和探討。

圖片來源:Pexels
新銳國貨品牌橘朵,被“國貨”所困。
事情起因,是橘朵母公司上海橘宜化妝品有限公司的一則股權變更信息: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7月16日,包括橘朵創始人鄭自躍在內的9名股東全員退出,股權變更后,上海橘宜由General Atlantic Singapore JD Pte.Ltd.(泛大西洋資本)100%控股。
這個信息經過曝光發酵,將橘朵送上微博熱搜。網友關注的焦點,幾乎都在于“國貨橘朵成純外資品牌了”。
對于網友的這個論斷,橘朵方面并不認同。7月19日,其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創始團隊仍是公司最大股東,并長期控制公司,橘朵仍然是國貨品牌。橘朵的回應網友依然不買賬,當網友質問“外部公示信息還能有假”時,橘朵回復:目前對外顯示的工商信息并非全貌,詳細信息會持續更新。
截至記者發稿,橘朵又進行了一次主要成員的調整,其中鄭自越從董事長兼總經理調整為董事長,其余仍未見橘朵給出更多所謂“詳細信息”。
一系列變局之后,這個兩年銷售額3.6億、曾被Z世代稱為“新國貨代表”的橘朵,不僅自身陷入一場“身份危機”,關于新銳美妝品牌的下半場賽事,也引發關注和探討。
橘朵的“新身份”
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2020年期間,“上海橘宜”共經歷了4次股權融資。
這期間,創始人鄭自躍的持股比例一直在減少。2019年,鄭自躍所持股份經多次減持,由51.84%減少為41.73%;2020年,他的持股比例減少到了36.0234%,但仍是公司最大股東。
而和鄭自躍減持相反的是,泛大西洋資本開始頻繁出現在投資人名單里。
企查查信息顯示,泛大西洋資本在“上海橘宜”共有3次增持動作:2020年9月底,其作為新增投資機構入場,認繳資本32.365萬元,持股24.177%;2021年5月,其持股增至80%,成為公司最大股東;7月,持股增至100%。
如此,按照企業外部公開信息,橘朵創始人團隊已全部退出,“上海橘宜”成為泛大西洋資本的全資子公司。
這一番操作,讓橘朵陷入“身份爭議”。
Z世代的反響最大。作為橘朵的目標用戶,Z世代可以說一手助推了橘朵的成功。針對橘朵股權變更一事,他們的聲音大多是這樣的:“不是國貨就不買了”“別再打著國貨之光的旗號騙錢了”……
隨后,橘朵很快回應了“品牌是否仍為國貨”的爭議,但在公開的股權信息面前,橘朵并沒給出具備說服力的證據,網友對其表態并不滿意。
一款單品撐起“國貨之光”
2016年,橘朵品牌創立,隨后憑借單色眼影切入彩妝市場。
當時,市面上的眼影盤多為固定幾種顏色的組合眼影盤。橘朵以單色眼影切入市場,不僅在產品上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性,產品色號可隨意搭配組合,同時價格親民,迅速打入年輕消費者市場。
單色+平價+國貨,這些詞精準擊中了Z世代的消費欲望,也加速了橘朵躋身新一代國貨美妝代表序列。
2017年,橘朵登陸淘寶,短短兩三年躋身熱賣彩妝品牌陣營;2018年7月,橘朵天貓官方旗艦店上線,當年“雙11”銷售額即破千萬。2018到2019兩年時間里,橘朵銷售總額約為3.6億元。
目前,橘朵品牌旗艦店有660萬粉絲,多個爆款單品月銷量都超1萬+,部分單品月銷量甚至6W+、9W+。
橘朵的成長,得益于踩中了國貨美妝的風口,但品牌發展到第五年,新國貨美妝賽道已變得擁擠,橘朵開始涌現出發展后勁上的不足。
比如,在今年6月的天貓彩妝/香水/美妝工具高交易品牌排行榜中,橘朵位居第18名,并無突出表現。
一位橘朵用戶告訴記者,這幾年定位“大牌平替”的新銳品牌不少,橘朵的性價比優勢越來越低,產品的亮點也不那么突出,能讓人記住的也就是眼影和腮紅。
“前有來者、后有追兵”之下,品牌如果缺乏持續爆品輸出的能力,無異陷自己于“日漸裸奔”的境地。
對下半場賽事做出布局,成為橘朵需要思慮的問題。
新品牌之困
泛大西洋資本的入局,或是橘朵的重要棋布之一。
據公開信息,泛大西洋資本為全球頭部的私募基金General Atlantic(泛大西洋投資集團)分公司,近年來投資身影十分活躍。
泛大西洋投資集團在美妝賽道較為著名的一起投資,是在2015年以5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美國彩妝品牌Too Faced。收購后,Too Faced在多個渠道銷量迅猛增長,并在2016年11月以14.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雅詩蘭黛集團。
Too Faced和橘朵相似,會營銷、了解年輕人、成長迅速。因此,橘朵這次股權變更,也被外界解讀為“想走Too Faced老路”。
一位橘朵品牌的分銷合作商則表示,這次投靠資本可能是為了融資,為公司長遠發展獲取更多的資金。
這是橘朵為代表的新品牌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在前期的“跑馬圈地”中,為快速打入圈層、獲得聲量,營銷幾乎都不惜血本。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很多國產彩妝品牌營銷費用占比將近60%-70%,且這樣的投入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
資料顯示,完美日記2020年營銷費用高達21.6億元,花西子每月營銷費用達2000萬元;也是在這一年,國產美妝品牌Apinkbaby、Dramo、仙蒂妮卡等因為難以融資,面臨清倉倒閉。
橘朵一位負責人曾在采訪中表示,橘朵這樣的國內新生的美妝品牌反應速度快,擁有很強的營銷能力,因此在國內迅速占領了線上先機。
“先機”之后,橘朵也不得不充分考慮市場競爭和成本壓力的關系。
脫去“國貨”外衣之后
然而,令橘朵沒有料到的是,融資事件會引來Z世代的反感。
相比于燒錢營銷,在這場年輕人的爭奪戰中,橘朵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國貨”標簽起了更關鍵作用。
Z世代選擇品牌的認知不再依賴傳統大牌,這讓兼具顏值和性價比的國貨美妝品牌冒出不少新銳。“國貨”標簽也一直是橘朵們的營銷利器,讓它們快速贏得年輕消費者的心理認同和親近感,也降低了對品牌的接受門檻。
但如果失掉了“國貨”這層罩衣,橘朵未來的路難言輕松。就像有位網友對橘朵的評價:“買橘朵,就是為了支持國貨。”
據阿里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4月,國貨彩妝平臺銷售額首次反超國際化妝品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記、珀萊雅位列前三。
“國貨”美妝依然前景可觀,但對于處在“成長步向成熟”生命周期的品牌而言,未來的競爭絕不僅在于營銷和親近感,專注投入研發,做出有品質、有氣質的產品,才是長跑選手的“穩定補給”。
比如生于“代工廠”的完美日記,開始打造自有的彩妝研發和生產基地;比如橘朵旗下推出的品牌酵色,拿下了一批Z世代中有消費升級欲望的用戶,它價格略高于橘朵、產品頗受好評,營銷還不多,但已經在社交平臺引來一些紅人的自發推薦。
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化妝品行業規模有3400億美元,預計2021-2025年間仍將維持11%的復合增長。
高景氣度面前,品牌的入局和出局依然會是常態。“新國貨們”的下一站在哪,也沒有標準答案。
本文轉載自天下網商(ID:txws_txws),已獲授權,版權歸天下網商所有,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