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說男人該不該化妝時,其實應該說,人該不該化妝。

圖片來源:Unsplash
作者:吳志奇
一位男主播在直播間畫著艷麗的口紅帶貨。
一位男明星在聚光燈下的白皙皮膚和湛藍美瞳。
一位掏出粉底、眼影、口紅、化妝棉在鏡頭前搖曳生姿的變裝博主。
當他們頻頻出現在手機屏幕上,人們或許已不再對一位化妝的男生感到詫異。
「中國男性審美覺醒,是 20 年來世界彩妝界最重要的變化」,品牌創意機構 Air Paris 中國區總裁Chris Krakowski 曾說。
事實上,現在男性美妝開始流行,是以另一種更輕盈和自然的形態。
當男生美妝被「妖魔化」時,越來越多的新品牌試圖打破性別的屏障,讓男生美妝回到「正軌」。
其實,無論美妝以哪種形式出現,人們只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好一點。
護膚、彩妝、醫美,男生美妝火了
當談到男士美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男生化妝。
其實美妝廣義上來說,涵蓋了以外界手段讓人變美的所有方式,狹義上來說,包括了美容和化妝,涵蓋護膚、彩妝、醫美等多個領域。
Air Paris 將男生美妝分為了五個不同的階段:
修飾:基本衛生項目(剃須、除臭劑、沐浴露、香水)
皮膚維護:基本舒適和外觀的基本物品(清潔劑、保濕霜)
基本護膚品:通用物品(防曬霜、抗痤瘡產品、化妝水、面膜)
高級護膚:專門產品(精華素、眼霜、補充劑)
顏色:利基化妝品(口紅、遮瑕膏、粉底、眉筆)
健康自然的男生護膚
護膚是大部分男士美妝品牌的主要類別,也是「入門級」的領域。
成立了 21 年的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終于在去年推出了男士護膚品牌珂岸,他們的品牌視覺就很「性別包容」,采用了中性的紅白風。
因為,男生同樣也會被肌膚問題困擾,比如三個核心的問題就是:出油多、黑頭多、毛孔粗大。
當人們以「硬漢」「粗糙」鼓吹傳統的男子氣概,用「娘炮」「婆媽」等詞抵觸男性護膚時,其實很容易掩蓋男生皮膚也會出現的問題。
另一個男士個護新消費品牌理然,則從產品到宣傳,都在努力剝離過往男性單一和片面的印象。
他們想讓護膚變成「理所當然」的事,不同的男性都能找到適配的產品,這些產品背后的「聲音」是:男性本該有更多的審美和選擇,也具有更豐富和多元的氣質。
這是理然做的國內首檔男性氣質主題博客「Man 立」中,主播史秀雄關于男性氣質的解讀之一。
當我們走向某個理想的形象時,其實也是在追求一種自我認同,這種認同自然不只一種。
簡便素顏的男士彩妝
當男生們從護膚走向彩妝,也面臨著更多的非議。
因為它的產品通常是很多人認為專屬于女性的粉底、眉筆、BB 霜、口紅、眼影、指甲油……
國內的男士美妝品牌大部分都有「彩妝線」,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隱形素顏」路線。
比如珂岸、理然、左顏右色、親愛男友等都推出了素顏乳/素顏霜,主打的功能就是一抹就提亮膚色,消除瑕疵(黑眼圈、大毛孔、痘印、脫皮等),而且無須卸妝,解決了男性認為化妝的最大問題之一:麻煩。
親愛男友也是國內新銳的男士理容品牌,他們的彩妝品類下還有一款 BB 霜,比起素顏霜能夠針對不同的膚質,掩蓋更深的瑕疵。
藍系在這一塊的品類更多一點,除了主打「裸妝」的 BB 霜,還有眉筆和美妝蛋。
最開始我不太會畫,有次同桌湊近問,我眉毛沒啥毛,怎么那么黑啊,說實話怪尷尬的。現在我的眉筆已經能畫出自然的毛絨感,也沒人再說我畫眉了。
另外,大部分品牌幾乎都會推出護膚彩妝的一站式套裝,就是為了讓男生越「懶」越好,理然創始人黃偉強曾表示:
男性有顯著的「全家桶購買習慣」,他們希望一個品牌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美國男性美妝品牌 Faculty 想要重新定義「男子氣概」,去年推出了黑色、灰色、深綠的指甲油和指甲貼紙,為給 Z 世代男性提供更多裝扮選擇,一經推出便很快售光。
無痕變帥的男性醫美
除了護膚和美妝,近兩年,越來越多男性開始成為醫美的重要群體,你身邊可能就有男生做過微整形。
艾瑞《2020 年中國新白領消費行為研究報告》稱,醫美人群中男性的占比已經高達 30%。
他們做的手術,通常是植發、割眼袋、割雙眼皮,還有打肉毒素去皺,做熱瑪吉抗衰等等。
他跟愛范兒說,「每次我都選在小長假做,因為不太希望被人看出來」。
醫美機構的醫生也告訴他,來割雙眼皮的男生都希望做完不留整形痕跡,但女生會不同一些,有些會想要雙眼皮明顯一點,這樣化妝之后眼睛會更大更好看。
阿峰說自己身邊植發的男生朋友也有兩個了,「不問不知道,一問就是單身的鍋」,阿峰說:
誰想找一個年紀輕輕就禿頂的男朋友?但現在熬夜脫發的男生真的越來越多了。
除了悅美、新氧、更美這些較火的醫美平臺,一些男士理容品牌也開始嘗試涉獵醫美。
當人們認為醫美只有女生會做時,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世界上第一個接受現代意義整形手術的人,其實就是男性。
盡管現在,男生護膚、彩妝、醫美都還沒完全普及,但這股「男顏之風」已經卷起來了。
當男性審美意識開始覺醒…….
早上起床,洗臉,涂爽膚水、精華、防曬,畫眉毛,涂遮瑕膏;每天下班健身一小時,練四個器械;晚上洗臉、涂爽膚水、精華、面霜、眼霜,睡覺。
這是 32 歲的互聯網大廠員工小賀普通的一天。
他說自己在美妝上還是新手,不過老家同學聚會時,很多同學都已經有啤酒肚并開始脫發,他們經常會夸他還是那么年輕,身材也保持那么好,小賀笑著跟愛范兒說:
他們不知道我花了多少時間和錢。
像小賀這樣的男生已經越來越多——90 后、00后男生追求精致護膚,30歲以上的男生更注重如何抗衰老。
其實直到 20 世紀 20 年代,男士美妝才開始出現,那時外資品牌如妮維雅、歐萊雅、科顏氏、資生堂、曼秀雷敦等等,依次推出了首款男士系列。
那時男士美妝產品沒什么選擇,一眼望去都是黑白灰包裝,夾雜著海洋的藍、火山的紅、海藻的綠,還有一個肌肉模特臉上水花四濺。
但它們可以說也是男士護膚的「啟蒙導師」。
21 世紀開始,我國男士美妝市場幾乎都被這些外資品牌占領,國內本土男士美妝品牌才剛剛起步,比如雷帝、吾尊、銳度、杰士派等,但后來也沒掀起太大熱度。
直到近年來,國際大牌 Chanel、Armani、絲芙蘭都開始推出首個男士美妝系列,國內傳統全品類美妝品牌也推出男士美妝產品,一大批男士新消費品牌興起,「男顏」之風才真正吹了起來。
男生們也從基礎的清潔,開始嘗試護膚,并進階到彩妝、醫美。
中國男性美妝市場的火熱,可以在數據和報告中一窺:
歐瑞咨詢數據顯示,2016-2019年中國男士化妝品零售市場規模增速為13.5%,遠高于全球平均 5.8%;
工商部門數據顯示,2020 年男士化妝護膚領域相關注冊企業達到 3141 家,一大波男士護理新品牌出現;
CBNData 數據顯示,90 后、95 后已成為線上男性護膚品主要消費者,占比約 60%。
而推動男士美妝火熱的原因,除了「他經濟」發展、男性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也離不開這幾個因素:
1.電商平臺興起,讓下單不再尷尬
人們線上就能挑選產品,美妝柜臺不會再出現一個紅著臉走向柜姐,支支吾吾說幫女朋友買眉筆和粉底的男士。
2.社交媒體宣傳,顏值開始被重視
無論是在小紅書、抖音、知乎,甚至虎撲,各類男士護膚彩妝教程、科普、博主種草層出不窮,更別說打開微博,引入眼簾的廣告就是各個男明星代言的彩妝品牌。
3.社會觀念改變,性別刻板印象在消解
當「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的中年男性備受熱議;當男性「陽剛之氣」的定義被質疑和拆解;當「背靠黃土面朝天」的猛男不再是唯一標準;當一次次性別爭議后人們終于回歸人本身的權益——
讓人變得更好的方式,也不該被性別所限制。
美妝真的能「無性別」嗎?
關于「無性別美妝」,現在的男士美妝產品,可能并非最終的「烏托邦」。
在那個想象的地方,男士美妝不該只是「自然」「無痕」「偽素顏」,而是將過去所有女性專屬的化妝品界限打破,無論男女都可以放飛心中的野獸,選擇最渴望的形象,做最真實的自己。
只是打破界限的時間,現在還為時尚早。
性別偏見是個世界性難題,很多國家都仍然存在,珂岸總經理王瑞斌在接受愛范兒采訪時談到,「無性別化在中國會更難一點,畢竟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觀念就是男女有別」。
90 后已經開始掀起新的消費浪潮,但目前主導中國市場消費的還是 80 后和 70 后。
男性美妝在這兩代人眼中,并沒有那么重要,消除性別上的偏見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男士美妝領域雖然增速很快,但現階段大多數男生還是護膚新手,甚至分不清產品名,更別說看什么成分、用什么步驟。
實際上,護膚根本不應該分男女,而應該按膚質、地域等因素來劃分才科學。王瑞斌說道。
但現在大部分護膚品牌都是圍繞性別,劃分成女士護膚品牌和男士護膚品牌,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這本身是一種固化、傳統的思維,只是它一時半會很難改變。
關于彩妝和醫美產品,很多男士品牌也已經牛刀小試,不過在賣產品之前,怎么讓大多數男士接受美妝,并養成習慣,依然是高高橫亙的第一道柵欄。
所以,當人們期待完全沒有性別界限的美妝產品時,在這之前,首先還得在男性市場扎穩、扎深。
現在很多國外進口的男士護膚品牌,研究的不是亞洲/中國人的膚質特點,初期按不同地域人群來做好男性護膚產品,已經是一條很長的路。
現有男士基礎護膚的很多類目,在中國市場都沒有完全滲透,還有很多拓展空間。
關于最新的護膚科研技術,一些國際大牌都在初步應用時期,華熙生物也在實驗室階段,其中的成分都是一樣的,如果能同步應用到國貨上來,中國未來幾年完全有機會走出一個從功效、配方、活性物角度來看,都很不錯的男士護膚品牌。
現有的男士美妝品牌,也紛紛從自己的品牌定位,尋找著不同的突破口。
他們讓傳統男士美妝產品設計潮流化,講著打破性別偏見的觀點和故事,推行直接面向消費者(DTC )的模式,迎合也改變著男性的消費習慣,從護膚、彩妝、醫美,延伸到男性保健、全身護理……
無論從設計、宣傳、技術、品類、銷售模式等方面,男士美妝都有很大空間值得深研和創新。
起步總是艱難的。
這些男士美妝品牌都在靜觀其變,也在快速迭代。
同時,性別界限也在話題與爭議的邊緣模糊和流動。
當越來越多男生為新的美妝產品下單,其實他們也購買了品牌所傳達的多元審美、包容態度、悅己理念,投射了自己心中趨近的理想形象和生活方式。
當這種理想的感覺真正與性別無關,只與自己有關時——
無性別美妝才會坦然普及,男士美妝也就是時候消失了。
本文轉載自愛范兒(ID:ifanr),已獲授權,版權歸愛范兒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