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影從業者而言,這是讓觀眾回到電影院的契機,也是提振士氣,讓更多大片有信心定檔的重要時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影院終于開始有了活躍的跡象。一位影院經理告訴深燃,為了國慶檔,他們特地招了8個兼職,之前為了節省開支,員工精簡到了4個,現在是“物資備足,人員齊備”。還有一名影管經理說,他們提前開了動員會,“讓大家做好艱苦奮戰的準備,真的忙起來,一個人當兩個人用”。
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國慶檔。
受疫情影響,全年重要的票倉之一暑期檔表現堪憂。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6月1日至8月31日,總票房僅73.81億元,相比2019年的177.77億元下降58.5%,是2014年以來表現最差的暑期檔。中秋節檔同樣不盡人意,3天假期總票房近5億,相較于2019年的7.97億,下降了37.3%。
對于電影院來說,虧損了大半年,就等著國慶這個大票倉解燃眉之急。對于電影從業者而言,這是讓觀眾回到電影院的契機,也是提振士氣,讓更多大片有信心定檔的重要時刻。
目前來看,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此次國慶檔共有8部新片上映。截至9月29日8點,國慶檔預售總票房達1.52億。這是去年9月28日就已經達到的預售數字,也不及2019年三部電影預售破億的盛況,但已經是近來不錯的數字。
電影數量較往年有增不減,但類型豐富程度明顯不及往年。
一名行業人士告訴深燃,由于《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兩支強片,將占據大部分票房體量,“中上等影片擔心進入后沒有生存空間,不敢搏一下。而動畫片受眾和主旋律有差異,所以出現了動畫片擁擠的情況。”
看起來類型分布不算完美,但總之,希望來了。
國慶檔看什么?
不論是點映還是參與觀影禮,不少人已經提前看了《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深燃和多位行業人士交流下來,其口碑都不差。
《長津湖》期待值是最高的。影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志愿軍連隊在嚴酷環境下奮勇殺敵的故事。據外媒報道,其制作成本近13億人民幣,是目前投資成本最高的電影。
它擁有國產電影的頂級配置。集齊了三大導演: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請來《我的團長我的團》《士兵突擊》等經典電視劇的編劇蘭曉龍出山,由兩大最能扛票房的演員,吳京、易烊千璽主演,都為這部片子的票房打下了基礎。
某影院經理弓水告訴深燃,“片子陣容、演員演技、故事完成度,都沒有問題”,兩大戰爭場面塑造得不含糊,值回票價,只是離“封神”還差口氣。
《我和我的父輩》是“國慶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執導。它的架構和此前在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相似,由四個導演分別執導的四個故事組成,都是試圖以小人物的故事展現大時代的變遷。
作為該系列最后一部,和前幾部有不少聯動的地方。比如章子怡拍攝的《詩》,和《我和我的祖國》里的《相遇》篇一脈相承;連續三部都參與執導的徐崢,和《我和我的祖國》里《奪冠》的“冬冬”一角演員韓昊霖成為了“父子”,沈騰的部分,則是《我和我的家鄉》里《神筆馬亮》里馬亮一角的延續,其中還與馬麗有再度合作。
前兩部片子分別斬獲了31.6億、28.2億票房,也為《我和我的父輩》的票房打下了基礎。
唯一的青春片《五個撲水的少年》,被視為這次國慶檔的變數之一。這翻拍自日本同名電影,講述的是五名性格迥異的高中男生,加入學校男子花樣游泳隊,進行一場“青春反擊戰”的故事。弓水根據從業經驗來看,片子體量不夠大,調性和國慶檔氛圍不搭,恐難激起水花。拓普數據給出的票房預估,也僅是7000萬。
而剩下的五部針對兒童的電影里,《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由童話大王鄭淵潔作品改編,講述的是一對兄妹結識了罐頭小人,開始的奇幻冒險。它的前作《馴兔記》,在2018年由同樣的班底打造為網絡短片,豆瓣評分達8.2,也給這部片子定下了基調。不過它面臨的問題是,“受眾是青少年,但這個IP只有80后略知,他們不一定會選擇觀看”,發行人士魏龍對深燃表達了擔憂。
剩下四部里,《大耳朵圖圖之霸王龍在行動》有IP打底,但體量不及《熊出沒》,剩下的《老鷹抓小雞》《探探貓人魚公主》《拯救甜甜圈》質量不一。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深燃,“往年國慶動畫片票房加起來只有1億多,今年加起來也差不多”,這一類型,還較難成氣候。
綜合下來,國慶檔戰績如何,還是主要看《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
什么造成了“最空國慶檔”?
微博上,一位網友發布了一張國慶檔電影截圖,畫面大部分是動畫片,他感嘆,這個國慶檔和他無關。這的確是往年國慶檔罕見的現象:主旋律挑大梁,動畫片競爭激烈。
2021年上半年,多個節假日電影扎堆上映。談及原因,電影制片人張雨對深燃打了個比方,商場做了周年慶活動,“營造出‘你必須得來,不然就虧了’的氛圍,那來的人就多,這是聚攏效應。類似的,在大流量檔期,人們娛樂時間充裕,頭部電影上映就會激活大盤,激活大家想去看電影的欲望。”
但這一次國慶檔,片子不僅沒扎堆,反倒豐富程度還不如往年,這是為什么?
在與深燃的交流里,多位業內人士都提到兩點原因。一個是兩部主旋律影片體量太大,片長太長。
按照往年,2019年、2020年國慶檔7天總票房均在40億上下,而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的統計,《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總票房預測分別在35億、15億以上,已經瓜分走大部分票房,留給其他片子的空間不多。它們也不敢與兩部大片硬碰硬。
更重要的是,影院也沒有空間可排。
根據豆瓣上的介紹,《長津湖》片長176分鐘,近3個小時,《我和我的父輩》片長達156分鐘,兩個半小時。兩部影片片長加起來,相當于2.7部《戰狼2》,3部《姜子牙》。
影院經理大齊也對深燃表示,10月1日他計劃用60%的空間排《長津湖》,35%排《我和我的父輩》,剩下的5%,塞一兩部動畫片,其他的就不考慮了。弓水甚至告訴深燃,有的動畫片,他甚至都沒有下載的打算。
其次,行業庫存不足的問題,也被提及。
此前張雨就告訴深燃,電影制作周期普遍在1年半左右,去年一整年,行業都處于疫情的震蕩里,停工停產導致作品供應不足,今年主要消化積壓電影,“大量新生產的作品,至少得到明年上半年”。
一位知情人士對深燃提到,原定檔國慶的某青春片撤檔原因之一,就和片子有修改沒制作完有關。
這的確是行業眼下的困境之一。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到,好片子不多,但制作完成的片子不算少,發行人士魏龍告訴深燃,他們有數據庫統計行業片子情況,“拍完未上映的影片,至少有300多部,每周上映4部,都夠了”。只是當下行業大盤低迷,多部片子票房不及預期,讓片方沒有信心將手中的影片拿出來。
一位資深行業人士也肯定了這一說法,坦陳自己手中就有幾部影片,但沒有上映計劃,還在等待時機。
這導致的結果是,動畫片擠滿了國慶檔。這是多重因素造成的結果,暑期檔因為疫情反撲,多部影片延遲上映,其中就包含《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其次,因為與主旋律電影目標受眾不同,動畫片能打出差異化;也有行業人士提到或和“雙減”政策有關,兒童沒有了補習班,有更多休閑時間娛樂。
一位參與到國慶檔動畫片發行的行業人士告訴深燃,“對于動畫片來說,要場次極難,就拼幾家宣發方的費用投入了。”
片方向影院投放這筆費用,就能在影院拿到相應排片占比,有了更多排片,才有機會撬動票房。王飛所在的影院位于上海,他對深燃表示,片方《老鷹捉小雞》給出的費用最高,達1500元,《大耳朵圖圖》給到的費用是800元,要的是10月1號8%左右的排片占比。王飛說,“影院只能接一部,多的也排不過來了”。
奧飛娛樂打造的動畫片《萌雞小隊:萌闖新世界》,遲遲沒有出發行通知,“行業默認為是撤檔了,退出了戰場”,魏龍表示。
在電影行業社群里,有人感嘆,這是史上最“空”的國慶檔。
行業何時能恢復?
“史上最空國慶檔”背后暴露的問題,和希望借此解決的問題一樣,都指向了“行業的信心”。
“電影行業幾乎每個月都在受到不同層面的打擊”,電影制片人老孫對深燃感嘆。打擊影響的信心,指向了資金端、生產端、播出端等產業鏈各個環節。
在資金端,資本在逃離。行業資深人士梁東告訴深燃,“資本是最敏感的,過去投資影視的資金,有很多來自二級市場和很多民間閑余的資本,能感覺到今年明顯在收縮,其次,很多成立的影視投資的基金,遠不如往年活躍,體量也在縮小”。
“今年翻車事件比較多,資本會有隱憂,覺得這個行業隱患太多了,萬一因為演員上不了,因為環境變化拍了上不了。資本謹慎,會反饋到很多不同項目的進度上”,老孫也表示。
在內容端,梁東告訴深燃,“暑期檔、五一檔,票房都沒有達到預期。”
這讓大家對手中已有的片子,抱以更謹慎的態度。
這帶來的結果是,電影總體供應量在變少。
傳導到電影院這一端,也讓電影院舉步維艱,數量收縮。雖然根據統計,全國還有1萬多家影院,但梁東表示,“幾大院線都還在收縮,基本壓縮了20%”,還有很多沒對外公布。這一系列連鎖反應也造成了行業人才的流失。一位從業多年的行業人士告訴深燃,考慮再三,這個月他離開了影視行業。東北、福建等地的影院,受疫情影響陷入停業狀態,不少人也還在做副業尋找出路。
這都不是行業的新問題,但還沒有解決的跡象。老孫就對深燃表達了困惑,“每年有很多電影節,這些問題大家每年都在提,但怎么解決?還是沒解決。”
怎么能讓行業變得更好?
這也正是行業人士尤其期待國慶檔,期待《長津湖》的原因。
梁東告訴深燃,“提振信心,需要大的頭部電影”,他以《阿凡達》的出現為例,當年直接促進了電影的熱潮,很多消失在小城市的電影院都開了起來,“其中的相當一部分觀眾,其實不止看大制作,也會看小成本、有個性的片子。頭部項目把他們吸引進電影院,由此可以篩選出電影的發燒友,他們的存在,會長時間支持電影進步和發展。”
“他們進來了,未來項目市場才會更有信心”,梁東表示,他會一直觀察《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的數據走向。“至少這兩部,大家在談論,在關注。這是好事,大家不關心,才是最可怕的。”
大片帶動市場,吸引觀眾進入影院,更多片方有信心拿出好片子,再吸引更多觀眾進入影院,以此進入良性循環,票房增長,資本涌入,行業才會有未來。
“對于大多數電影人來說,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這個國慶檔也已經成為拯救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希望大家能給這個行業一次機會,相信這兩部影片也不會讓大家失望。”一位影管經理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均為化名。
本文轉載自深燃(ID:shenrancaijing),已獲授權,版權歸深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