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鉆石礦,不在南非,也不在俄羅斯,而是在中國,在河南。

圖片來源:Pexels
國慶長假還沒正式到來,但是,全國各地男女老少已經開始“大出血”了。
“發小婚禮、同學婚禮、同事婚禮...... 已經排得滿滿當當了。”
“不是在婚禮現場,就是在去婚禮的路上。”
“假期過完,估計9月份的工資也‘隨’出去了......”
這幾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一個感覺:
每到五一、國慶這樣的婚禮黃金周,手里的請柬把假期安排得明明白白不說,隨出去的份子錢也總是多得讓人心里滴血。
不過,不光是大家感慨隨禮不易,看上去收錢收到手軟的新人們,實際上也只有“虧錢”的份兒:
中國人體面地舉辦一場婚禮,越來越貴了。
《2021 年中國結婚消費趨勢洞察》顯示,2020 年,中國平均每對新人的結婚消費已經達到了23.1萬元,是5年前的3.7倍。
而這一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2189元。
也就是說,為了讓整套婚禮的流程順暢地走下來,新婚小兩口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攢上個3年半。
而這,還不算婚前的彩禮、房產、購車,婚后的生育、教育等等一系列支出,分分鐘能掏空一家兩代6個人的錢包。
結婚成家的開銷已經這么大了,那何必把一場婚禮也辦得這么貴呢?
細數一下婚禮賬單,就會發現前3項中,“婚戒”赫然在列,儼然成為某種剛需,并且,占支出的比例還越來越高。
按照2020年的消費數據計算,這項開銷平均近2.8萬;
在市面上,一枚普通成色的1克拉鉆戒更是動輒5 - 6萬起步 ——
一枚小小的戒指,不當吃不當穿,使用率極低,卻要花掉普通人辛辛苦苦大半年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對于剛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來說,真的有必要下血本買枚鉆戒嗎?
01
究其原因,還是“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語實在是太洗腦了。
畢竟,“愛”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人們總想找點美麗又稀缺的物品來證明一下。
但問題的關鍵恰恰在于,這句無數新人繞不開的魔咒,不是因為鉆石稀缺,反而是因為鉆石供應量井噴式爆發才誕生的。
甚至于,求婚送鉆戒都不是啥西方的古老傳統,成為剛需也就這1個世紀都不到的事兒。
一切還要從150多年前說起,當時,寶石級別的鉆石確實是稀有之物,每年產量也就幾公斤。雖然暴利,鉆石商們也只能賺個小盆滿小缽滿。
但在1870年,巨大的南非鉆石礦被發現了,以當時落后的開采技術,每年挖個十幾噸出來都不成問題。
習慣了暴利的鉆石商,不可能走薄利多銷路子,不可能讓人人買得起鉆石。
為了自家東西繼續賣高價,全球幾大鉆石商聯合了起來,在1888年成立了戴比爾斯聯合礦藏有限公司(De Beers)。
之后的一個多世紀里,他們每年只拿一點點鉆石出來賣。全世界哪兒有新的鉆石礦出現,戴比爾斯就沖過去買買買。
總之,只要繼續保持市場的供不應求,維持大眾對鉆石稀缺的錯覺,鉆石價格就穩定了。
暴利生意穩了,戴比爾斯家族的子子孫孫也都能穩做人上人了。
上世紀巔峰時期,戴比爾斯在鉆石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80%。
而壟斷上游供給端,還只是操控了定價,要想讓更多消費者掏出真金實銀,更要緊的是講個好故事。
戴比爾斯開始花大價錢砸一件事:把鉆石和愛情捆綁起來。
就這樣,1948年,一個堪稱天才的“A diamond is forever”廣告橫空出世了。
這句話后來流傳到中國,就成了本段開頭那句讓無數國人男默女淚的“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盡管鉆石是一種會褪色、被切割、被粉碎,燒成灰燼什么都不剩的物質,并不能恒、久、遠。
但財大氣粗的財閥們,具有改變歷史的能力 —— 用鉆石套牢永恒的愛情。
深諳明星帶貨能力的戴比爾斯,在好萊塢愛情電影中大量植入廣告,贊助各種社會名流的婚禮,并邀請英國王室夫婦在公開場合佩戴鉆石首飾。
要的就是讓鉆石成為普通人心中的“白月光”,讓人心甘情愿掏空錢包。
更絕的是,這些鉆石玩家把鉆石行業的準入門檻和加工難度也拿捏住了,什么“五種切割辦”、“鉆石分級制度(4C)”的規矩也是他們定下的。
它想說誰的鉆石不行,誰就是不行,連講理的地方都沒有。
啥叫又當選手又當裁判員?這就是。
這一套連環組合拳打下來,慢慢的,小伙子們不送個鉆戒,都不好意思求婚了,鉆石的價格也順理成章地一路瘋長 ——
按照美國勞工統計局消費者物價指數,1960年到2016年間,美元累計通脹率為711%,而鉆石毛坯價格漲了1100%還多。
—— 也就是說,盡管鉆石礦越挖越多越來越不稀缺,但鉆石價格漲幅把美元通脹都甩出去好幾條街。
更離譜的是,這玩意雖然死貴,卻根本沒法保值。前腳買到手,后腳賣出去,一般只能收回10%的成本。
早在上世紀末,鉆石就已經被回過神兒來的海外消費者評價為“20世紀最大的營銷騙局”。
而彼時彼刻,得益于改開后我國經濟騰飛,鉆石飾品才剛剛開始成為國內婚嫁的必備珠寶。
并且,由于中國鉆石礦產極少,且多達不到寶石級,因此鉆石裸石幾乎100%依賴進口。
這可讓戴比爾斯等海外鉆石巨頭樂開了花。
根據Diamond Insight Report 2019數據:2017年,中國新娘獲得鉆石訂婚戒指的比例已經達到了47%,并保持上升態勢。
下面這張上海鉆石交易所的歷年數據,能更清晰看出這一點:
其實按理說吧,如今互聯網時代信息透明,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鉆石是不是智商稅”就會在網上引發一場沸沸揚揚的討論。
但問題在于,幾乎在所有普及鉆石是智商稅的內容下面,都至少會有一句這樣的評論:
“就算知道了鉆石是騙局,我還是會買。”
道理也很簡單,人家戴比爾斯近70年的洗腦式營銷也不是白干的,你女朋友就認鉆石,難道求婚的時候你要和她講道理?
更何況,這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找到別的更具有普適性的愛情信物。
——
發現了沒?
即使已經充分明白是智商稅,不少人也得掏空錢包買上一顆鉆戒。
這,才是鉆石營銷最恐怖的地方。
那么,只要人們對于真愛與婚姻的向往依然堅定,戴比爾斯通過鉆石向消費者造的夢就足夠穩固咯?
不幸的是,咱們河南企業的人造鉆石來了。
從此之后,海外鉆石巨頭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02
鉆石,不過是碳元素組成的石頭而已。而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碳元素。
如果人工模擬天然鉆石的結晶條件和生長環境,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鉆石。
實際上,這種技術60年前就有了。
1953年,瑞典的一家公司就已經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金剛石。
而鉆石,就是寶石級的金剛石。
不過,以當時的技術條件,這種高溫高壓合成法(HPHT)還并不能生產寶石級別的鉆石。
1963年,中國也成功合成了金剛石,和天然金剛石的數據完全相同。
這批珍貴的原石和科研材料,當時被轉交給河南鄭州的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三磨所)進行工業化批量生產。
而河南三磨所更是不負期望,不僅在短短2年后,就安裝完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金剛石的設備——六面頂壓機,還在1966年,就把國產人造金剛石產量突破到了驚人的10000克拉!
要知道,金剛石不僅廣泛應用于鉆探、打磨和切割,在光學領域、半導體領域、機械領域乃至量子科學領域都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
解決了中國人造金剛石問題的河南三磨所,不僅緩解了中國工業的燃眉之急,也讓中國企業開始在世界金剛石版圖中占有一席之地。
至于這種自主研發的六面頂壓機,此后更是成為了我國超硬材料合成的主導設備。
并且,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常用的兩面頂壓機,這種設備具有升壓、卸壓速度快,良品率高、可操作性強的優越性,單臺設備生產周期僅需24-32小時。
中國從1965年設計制造這種六面頂壓機,至今仍是生產人造鉆石的先進核心設備,并在行業內形成了技術壁壘。
更大的故事轉折,發生在2000年之后。
由于六面頂壓機的技術優勢,在全球訂單的孵化下,河南鄭州、許昌、商丘、南陽等地,形成了一個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全球最大人造金剛石產業集群。
目前,我國的人造金剛石原材料產量占全球的90%左右,并且,已經連續近20年保持世界第一。
而河南地區,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近80%。
當然了,比起做鉆頭,還是做鉆戒更賺錢。
在工業鉆石領域技術精湛的河南人,也開始把筷子伸向外國人的蛋糕。
2012 - 2015年這幾年間,人造鉆石開始在部分國家的時尚消費市場零星出現。
2016 年前后,我國采用HPHT(高溫高壓法)方法生產出的無色小顆粒鉆石也達到鑒定天然鉆石的4C標準。
此后,河南人造金剛石企業開始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到了寶石級金剛石上面,紛紛拓展業務線,嘗試小批量生產并銷售小顆粒人造鉆石。
要知道,雖然金剛石和人造鉆石的合成原理有所差異,但生產的工藝和所用設備基本相同,更何況,河南企業早就在HPHT法生產人造金剛石領域形成了壟斷,很容易切換到人造鉆石的生產。
2020年,全球人造鉆石產能高達600萬至700萬克拉,其中,約50%的產能都來自中國。
而在中國生產的人造鉆石,又有近80%來自河南。
這一年,光是河南的黃河旋風一家,其人造鉆石的產量就占到全球人造鉆石市場約20%,在高端人造鉆石的市占率更是高達50%以上。
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鉆石礦,不在南非,也不在俄羅斯,而是在中國,在河南。
并且,作為人造鉆石的最上游行業,原石生產商的毛利率是產業鏈中最高的,甚至能達到70%左右。
而在這方面,河南已經走出了包括老牌工業金剛石巨頭黃河旋風、中兵紅箭和豫金剛石,以及今年5月IPO過會的力量鉆石。
根據行業數據,就在今年,中國的六面頂壓機擁有量還要翻一番,達到3000臺,每臺設備對應年產能約為1000克拉。
不過,要獲取重新制定鉆石產業游戲規則的最大話語權、一舉打破國外巨頭在天然鉆石產業鏈源頭長達130年的高度壟斷格局,光靠一個河南,談何容易?
最重要的是,之后鉆石價格真的會狂跌,讓普通消費者撿個大便宜嗎?
03
鉆石貴,一直以來,仿冒和平價替代產品都很多,如鋯石和莫桑石。
但它們的主要成分分別為氧化鋯和碳化硅,終究是和純碳成分的鉆石不同的東西。
所以,面對這些廉價的“冒牌貨”,天然鉆石巨頭一點也不會慌,聽之任之就是了。
但人造鉆石不同,它就是鉆石。
如今,和天然鉆石在物理、化學、光學性質上完全一致的實驗室人造鉆石正在源源不斷地從河南的工廠里生產出來,成本價還只是天然鉆石的幾分之一,直接把所有人給打蒙了。
不淡定的海外天然鉆石生產商,趕緊重啟拿手好活兒 —— 在營銷概念上大做文章:
2015年,戴比爾斯聯合其他6家世界級鉆石公司成立了“鉆石制造商協會”,把那個名垂廣告史近70年的廣告語“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Diamond is forever)”給撤下來了。
新的宣傳口號,叫“Real is Rare,Real is Diamond”。
翻譯翻譯,就是:“真實是稀有的,真實是鉆石”。
考慮到“Real - 真實”這個字眼出現了兩次,該協會意欲何為,不言自明:
“天然鉆石才是真實的,代表‘真’愛。”
“實驗室出來的人造鉆石是假的啊、不值錢啊,快別買了!”
只可惜,戴比爾斯越是強調鉆石的“真實”性,越是證明人造鉆石已經對天然鉆石形成了切實的威脅。
直到2016年,已經銷售增長不濟的戴比爾斯仍在堅決抵制人工鉆石,甚至還推出了一種能夠鑒別實驗室人造鉆石的儀器。
然而,在量大、便宜、質優的人造鉆石沖擊下,那個憑一己之力將天然鉆石宣傳成稀有、高貴、永恒愛情象征的戴比爾斯公司,終于還是真香了:
2018年5月,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戴比爾斯推出了人造鉆石珠寶品牌Lightbox Jewelry,也開始賣一些由人造鉆石制成的首飾。
不過,戴比爾斯還是耍了個滑頭:
Lightbox 不賣鉆戒等婚慶珠寶,主要產品是項鏈、耳釘這種時尚飾品。
這些更適用于非正式場合的珠寶,白、藍和粉鉆的價格還都一個樣,并且1克拉只需要800美元/克拉(約合5136元)——
這個價格是當時市面上人造鉆石售價的20%,天然鉆石售價的10%。
就,擺明了要砸人造鉆石的場子,讓天然鉆石繼續做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唄。
當時,業內一片嘩然,人造鉆石的價格也急劇下降,
不過,當全球最大鉆石開采商也開始銷售人造鉆石,人造鉆石的地位已經不言而喻 ——
戴比爾斯橫行全球130年,如今他們的騙局,終于要被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逼得玩不下去了。
而人造鉆石的價格,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劇烈下降后,降幅也慢慢縮小了。
2018年7月,在最新發布的珠寶指南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使用了62年的鉆石定義進行了修改,刪除了“天然” 兩字:
在消費市場的倒逼下、在IGI、GIA等組織的配合下,大家也開始接受對人造鉆石采用和天然鉆石一樣的分級方式(即:4C);
這無疑又給人造鉆石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既然,人造鉆石就是鉆石這一點已經得到充分證明,那么,作為一種理論上可以無限量生產的科技產品,之后帶動整個鉆石行業降價也是必然趨勢。
根據貝恩咨詢《2020年全球鉆石行業報告》,人造鉆石和天然鉆石的價格比率已經從2016年的80%下降到了2020年的35%,至于批發價,更是下降到了天然鉆石的20%。
并且,2020 - 2021這2年間,河南人造鉆石的純凈度、色度等品質還在進一步升級,并且加速規?;慨a,預計價格方面還有較大的下降空間。
毫無疑問,這會進一步顛覆整個鉆石行業的格局。
人造鉆石持續增加的市場滲透率,也表明不少消費者也已經身體力行地作出了選擇:
2020年,人造鉆石產量約為750萬克拉,在全球鉆石市場的占比已經達到6%左右;
而根據數據供應商Statista估測,到2030年其市場滲透率預計能達到10%之多。
有了物美價廉的河南人造鉆石,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回過神兒來:
“人造鉆石跟天然的毫無區別,甚至純度更高、雜質更少,那我為啥要花10倍價格買天然的?”
有人說:“人造鉆石”是鉆石巨頭們的滅頂之災,而中國河南制造則給天然鉆石產業敲響了喪鐘。
這話,倒確實沒說錯。
尾聲
也許會有人問,那河南人這樣把鉆石賣出白菜價,圖啥呢?
河南人,將為全世界普通消費者培育性價比更高的鉆石,而中國人,無疑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要知道,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鉆石珠寶消費市場,并且在未來很可能成為第一大消費市場 ——
戴比爾斯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只有20%的城市居民擁有鉆石首飾(美國居民為70%),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鉆石飾品市場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不難看出,在天然鉆石巨頭的長期洗腦下,國人對鉆石的消費習慣是不好改變的。
河南人造鉆石的入局,圖的就是這個 ——
讓普通人享受不被物欲裹挾的、更加真材實料的婚姻和愛情,讓囊中羞澀的年輕人不再為區區一個飾品而掏空錢包。
這就像中國制造一貫所做的那樣:一旦入場,就要把行業用“科技顛覆”和“人民需要”的標準重新定義一遍,打掉西方在霸權時代形成的虛高價格。
圖的,就是讓咱們老百姓都能享受現代化工業品的便利,讓“高檔貨”變成每個人都用得起的平價好貨,讓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擺脫被收割的命運。
未來,河南人,會讓愛美的中國人實現“克拉自由”。
而中國制造,也會繼續對“人類共同體”做出貢獻。
參考資料:
澤平宏觀:《中國婚姻報告2021》
網易數讀:《中國人結婚到底有多貴》
婚禮紀:《2021 年中國結婚消費趨勢洞察》
培育鉆石網:《致敬中國培育鉆石發展歷程》
財經十一人:《河南人要革全球鉆石巨頭的命》
華經情報網:《2020全球及中國培育鉆石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DT財經:《被男票用人工鉆石求婚,你愿意嗎?》
力量鉆石招股書:《2021年培育鉆石行業力量鉆石分析報告:爆發中的培育鉆石新星》
本文轉載自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已獲授權,版權歸酷玩實驗室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