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素破產,疫情可能只是一個催命符,輕食品類遇冷和其內部經營出問題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進入2021年的最后一個月,多數餐飲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地為明年的發展做規劃的時候,有一些餐飲企業卻倒在了新年到來之前。
前段時間,海底撈宣布關店300家,茶顏悅色宣布不定時閉店70家,引發了餐飲人的廣泛討論。近期,又有報道稱,海底撈此前內部創業孵化的品牌如在北京的人均30元的“日料店”大牟田,在鄭州開的土豆粉店喬喬的粉和在成都的撈派有面兒等,均宣布歇業或者關店,讓人驚訝不已。
一個是上市的火鍋老大,一個是知名的網紅餐飲品牌,以往給人的感覺都是活得“挺滋潤”的,想不到也撐不住了。其實,關店/閉店求生還算是比較好的狀況了,今年,還有大批餐飲品牌根本都沒有撐過來,徹底消失在公眾視野中。而最可怕的是,這可能會是接下來的常態。
雙11還曾推儲值卡,19年知名連鎖品牌宣布破產清算
通知顯示,目前,新元素已經處于嚴重經營虧損和陷入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接下來將按照相關國家法律規定,進入破產清算流程。
這則通知傳開后,立即引發業內外嘩然。
據紅餐網了解,新元素餐廳是以色拉、三明治、果汁及果昔以及多種亞洲美食和創意晚餐菜式為主的主打輕食類的美式風格餐廳。其官網顯示,新元素2002年開出第一家餐廳,之后便因為出色的產品和服務,每年都獲得由雜志讀者評出的諸多美食和服務獎項。
根據媒體報道,新元素自誕生以來,就因為其“國際范”十足在時尚之都的上海擁有廣泛的客群。據說,當時,外籍在滬高管和外企白領幾乎都是新元素的“忠實粉絲”。
從新元素的官網,紅餐網還發現,新元素一直倡導“樂觀,活力以及堅持不懈”的生活方式,曾在2008年參與了中國網球公開賽,并作為官方的食品和飲料供應商直至2011年。2017年,新元素還和網球巨星李娜合作,在武漢開出了一家以李娜命名的餐廳,以“娜樣心想”為主題,倡導健康飲食。
據其官網顯示,新元素的門店分布情況為:在上海有15家,北京9家,廣州2家,深圳2家,南京2家,蘇州1家,杭州3家,成都1家,武漢1家。今日(12月20日),紅餐網在大眾點評上搜索新元素餐廳發現,目前其在廣州、上海、北京等地的不少餐廳依然在營業狀態。
與此同時,其官網的簡介還停留在“近期還有新店陸續開幕”等消息上,官方公眾號更是在“雙11”的時候才剛剛推出了儲值卡銷售的活動。
如今,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新元素就宣布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實在令人唏噓。
品類遇冷,內部問題多多,疫情成了新元素的催命符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這么有名的連鎖品牌為什么說破產就破產了呢?對此,一些上海的餐飲人表示,“新元素屬于曾經在上海口碑不錯的品牌,自己當初還去學習過好幾次。想不到當不可抗拒的疫情來臨,依然扛不住”。
在破產通知里,新元素確實也將破產的原因歸結于疫情的影響。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餐飲品牌措手不及,不少餐廳宣布關門甚至倒閉。一部分餐飲品牌熬過了2020年,原本寄希望2021年形勢會有所好轉,結果2021年疫情仍然零星爆發,餐飲經營環境仍然不樂觀,導致這些好不容易挺過了2020年的餐飲品牌繼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新元素作為一家擁有30多家門店的品牌,特別還是做輕食的餐廳,壓力必定不小。
公開信的最后,新元素表示持有禮品卡和現金禮券的顧客,將保證提供退款服務。
不少行業人士也表示,新元素的破產應該與輕食品類大環境整體勢能下滑有關。
當初,伴隨著健康飲食以及健身等風潮,輕食品類曾一度走紅。但是好景不長,褪去資本和網紅的光環,近年來不少輕食品牌都出現了門店縮水、營收下滑,甚至關店倒閉的情況。
比如,在2016年3月獲得10萬天使輪融資的瘦沙拉,其官方公眾號在今年5月份停更,點餐頁面也顯示404not found;創立第一年就獲得了3000萬元融資、全國門店數一度突破50家的大開沙界,近幾年也一家一家的撤店;成立于2014年,初期號稱要成為“沙拉界的星巴克”的米有沙拉,在全國的門店目前只剩5家,官方微博更新也停留在2018年9月;甚至主打“高端素食沙拉”的大蔬無界,也在去年陷入關店窘境,上海、杭州門店紛紛傳來關店的消息……
沒有成熟、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是這些關店倒閉的輕食品牌的通病,也是當下輕食市場的最大痛點。加上,同行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這進一步加劇了輕食品類的洗牌。
新元素餐廳作為上海老牌的輕食品牌,自然也不可避免要受到波及,特別是在國內重口味品類的沖擊下,“吃草”其實已經很難吸引到當下的年輕人。
而除了品類發展遇冷外,新元素的倒下,還與其在經營上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關,比如品牌老化、性價比不高等。
紅餐網查詢一些資料的時候發現,很多網友反饋,新元素的出品近年來越來越不穩定。有不少人吐槽稱,前面吃的幾次都還不錯,后面卻不太好。紅餐網在廣州新元素餐廳的網友留言中發現,今年6月以來,不少網友表示新元素的菜單換了,不但菜難吃了,價格死貴分量還變少了,服務也變得不太好。
紅餐網在查詢新元素官網、官方微博和官方公眾號發現,其官網的最新動態還停留到2019年的12月,產品上新則停留在了2020年3月。
果然,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新元素就宣布進入破產清算階段,著實讓人覺得惋惜。從尋找買家到宣布破產清算,相信新元素走到這一步之前,整個品牌已經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
如果說疫情的爆發和持續,加速了新元素的“死亡”,那么其內部的一系列問題則是導致其倒下的最直接的“死因”,只是疫情讓這個問題加速暴露出來了而已。
結語
疫情的到來,改變和打破了很多大家固有的認知。
以往我們以為活得好好的餐飲品牌,可能會一夜之間消失不見;很多我們以為不差錢的餐企,可能一下子就爆出資金鏈斷裂的危機;很多大家認為名氣很大的品牌甚至老字號,可能下一秒就爆出食安問題,變得聲名狼藉。
但是,疫情又給了餐飲行業很多新的變化,不少新品類新品牌不斷涌現,它們以新模式新賣點不斷異軍突起,為這個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和機遇。
對于如新元素之類老品牌的謝幕,我們覺得遺憾惋惜,但是卻不會對這個行業失望。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本身就是這個市場的規律,而面對這個規律我們唯有做好自己,做得更好更強,才能“幸存”。
本文轉載自紅餐網(ID:hongcan18),已獲授權,版權歸紅餐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