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飛科扭虧為盈?如何在激烈競爭中重返高增長軌道?如何在剃須刀之外再找到穩固的“護城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人的上市公司”
營收增速向好的背后
而飛科電器的營收增速之所以“由負轉正”,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第一主業“個護電器”的營收在上漲。
根據財報,2021年飛科的個護電器業務營收達到36.9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3.25億元增長11.24%。
而在此前兩個年度,飛科的個護電器業務營收增速分別為-5.34%和-3.02%。
除此之外,最近3個年度,飛科的個護電器業務為公司貢獻的營收比重均不低于91%,依次為91.22%、93.19%和92.36%。
此外,飛科的營收增長率向好也跟其生活電器業務營收增加有關。
財報顯示,2021年飛科的生活電器業務營收為1.7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5億元上漲23.06%。
而且,在過去的3個年度里,飛科的生活電器業務為公司貢獻的營收比例一直在4%以上,分別為6.04%、4.06%和4.44%。
最后,飛科電器的營收增速改善還跟其產品銷售均價上升有關。根據財報,2021年飛科剃須刀產品的銷售均價較2020年同期提升了25.23個百分點。
連續4年扣非凈利負增長
當然,飛科電器扣非凈利潤增長疲軟還跟其自產電動剃須刀的直接材料成本上漲有關。
根據飛科電器往期財報,2021年該公司自產電動剃須刀的直接材料成本為8.9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98億元上漲近30%,達到28.30%。
而且,此前3個年度飛科自產電動剃須刀的直接材料成本增速“有正有負”,平均增速為1.77%。
此外,飛科自產電動剃須刀直接人工成本的上升也抑制了其扣非凈利潤的增長。
飛科電器披露的財報信息顯示,2021年該公司自產電動剃須刀的直接人工成本為1.3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13億元增長超過20%,達到20.51%。
而且,此前3個年度飛科自產電動剃須刀的直接人工成本增速“有正有負”,平均增速達3.68%。
「子彈財觀」還觀察到,飛科電器扣非凈利潤“漲不動”跟其自產電動剃須刀制造費用的增加有關。
根據已公開的財報,2021年飛科自產電動剃須刀的制造費用為0.1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0.11億元上漲10.96%。
最后,飛科電器扣非凈利潤持續下滑跟其所處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有關。
飛科電器不僅要直面來自飛利浦、吉列、博朗等海外品牌的競爭,也要抵御來自小米、華為等巨頭的沖擊,還要應對來自奔騰、超人等國內品牌的圍追堵截。
顯然,飛科電器所在的主業領域競爭尤為激烈,而市場的強競爭勢必會推高企業的營運成本,進而攤薄其利潤。
事實上,令飛科電器“心煩”的不止扣非凈利潤的表現不佳,還包括其電動剃須刀庫存量的增加。
據飛科電器此前披露的財報顯示,2017年該公司電動剃須刀的庫存量僅為409.06萬只,到了2021年,這一數值已飆升至801.69萬只。換言之,僅4年時間,飛科電動剃須刀的庫存量便增加了392.63萬只,翻了近一倍。
除了飛科電動剃須刀,其電吹風的庫存量也呈總體上漲的趨勢。根據財報,2017年飛科電吹風的庫存量為217.27萬只,到了2021年,這一數值被更新為272.20萬只,增長25.28%。
如果把庫存看作壓力,那么庫存增加相當于壓力增加。按照這個邏輯,飛科電動剃須刀和電吹風庫存量的激增,意味著公司清理舊庫存所釋放的壓力遠不及其新庫存帶來的新壓力。
事實上,庫存超過一段時間之后就要進行減值,因為超過時間的庫存產品必須低價處理,而中間的損失就一定要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在此之外,飛科電器也面臨口碑信譽下滑的狀況?!缸訌椮斢^」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涉及飛科電器的投訴合計達到90條,而網友們對飛科電器的投訴主要為產品質量差、售后服務差、退款難以及不發貨等。
值得一提的是,飛科電器還曾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被相關監管部門點名。
2017年6月,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的《2016年廣東省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等6種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顯示,飛科卷發器在連續騷擾電壓這一項目中不合格;
同年11月,上海市消保委發布了對25款智能掃地機器人的測試結果,飛科電器一款型號為FC9601的產品在測試過程中發生了故障;
同年12月,贛州市工商局官網發布的2017年度流通領域小家電類商品質量抽檢結果顯示,飛科電器一款型號為FS623的電動剃須刀因標志和說明不符合標準被判定為不合格;
2019年1月,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了2018年第一階段電動剃須刀抽檢結果,其中,標稱“上海飛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博銳電動剃須刀(2018.04.25 PS168)樣品被檢出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60項目不合格。
不僅如此,飛科電器也陷入現金流吃緊的窘境。財報顯示,2021年飛科電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79億元減少24.33%。
而且,此前3個年度除了2020年飛科電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增速為正值,其他兩個年度的這一數值均為負,分別為-35.47%和-15.64%。
結語
不可否認,曾憑借低價、供應鏈等優勢,飛科打敗了松下、吉列和飛利浦三大國際剃須刀品牌,奪下中國剃須刀行業第一寶座。
但如今飛科扣非凈利潤持續負增長、庫存不斷增加、現金流還吃緊等利空信號,不禁讓外界對這家國產剃須刀品牌的未來萌生出擔憂的情緒。
如何讓飛科扭虧為盈?如何在激烈競爭中重返高增長軌道?如何在剃須刀之外再找到穩固的“護城河”?這些都成為李丐騰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并要盡快做出有效的調整措施,否則飛科恐難再高飛。
CBNData行業社群會員免費招募啦!
人脈拓展 資源對接 情報分享 影響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掃碼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