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0 日,在交個朋友直播間,羅永浩官宣其新創業公司名為「Thin Red Line」(翻譯為細紅線,未公布正式中文名),創業方向劍指 AR 領域。不僅如此,羅永浩本人在交個朋友直播間里欲廣納賢才,招聘產品經理和設計師。在「Thin Red Line」的官網中配圖為一條細紅線,配有一句話:An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Directly in the Platform-level Revolution(直接參與平臺級革命的機會)。關于 AR 的生意,各家大廠動作也一直不斷:國內有騰訊、字節等大廠收購 AR 公司;海外有Meta(原 Facebook),Google 等大力進軍元宇宙,也做 AR 相關業務。而羅永浩試圖和大廠爭搶生意,到底怎么回事呢?接下來,運營社就聊聊,臨近五十歲的羅老師又開始折騰什么新業務?又在搶誰的生意呢?
“細紅線”,羅永浩的新船票
「Thin Red Line」官網相關聯的企業為“北京細紅線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早在 2018 年就已成立,且股東信息上并未顯示羅永浩。據天眼查顯示,北京細紅線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 10 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徐寒(曾任老羅英語培訓學校副總、錘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徐寒、黃賀(北京交個朋友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聯合控股,持股比例分別為99%、1%。
“細紅線”也是是個英國的俚語,thin red line,意思很簡單 —— “背水一戰”,在 17 年的發布會上,羅老師也展示了這篇英軍拼死抵抗俄軍沖鋒的油畫作品。阻擋在排山倒海般沖殺而來的俄軍騎兵與英軍基地之間的,只有“一道細細的紅線”而老羅究竟對這個“細紅線戰役”有多中意呢?錘子就推出過堅果Pro 細紅線特別版,之后的堅果Pro2 也有細紅線版,細紅線指的是手機中框的切割線條。除此之外,羅永浩曾發微博支持,由 Smartisan Studio 設計,歸屬于錘子科技前總裁@彭錦洲 的創業項目小野電子煙,旗下有一款產品也叫細紅線。而此番創業,羅永浩再次搬出了這個“細紅線”的名稱,可見其在老羅心中的份量。
羅永浩,究竟要搶誰的生意?
在 6 月 13 日,羅永浩發布微博表示,“真還傳“接近尾聲,自己要再創業,是一家 AR 科技公司。給不了解 AR 的用戶科普一下:AR ( Augment Reality 增強現實),一般可分為硬件、內容、平臺 3 大領域。
硬件:AR 眼鏡、AR 平板電腦等...;內容:AR 游戲、應用 AR 的各類 App...;平臺:類似于 iOS、安卓的 AR 操作系統、計算平臺。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虎嗅智庫
不少用戶可能會發出疑問,那羅老師究竟要做那個領域和方向的 AR 呢?在@晚點LatePost 的文章中,羅老師明確表示,AR 就是下一代計算平臺:
我們覺得 VR 的本質更像是游戲主機,它可能是史上最暢銷的游戲機。我們相信 AR 就是下一代計算平臺,這在科技界很大程度上也是共識了,并不是我們的創見。
也就是說,羅老師可能想打造出類似“ iPhone+iOS ”一樣的東西,即既有 AR 的硬件也有配套的軟件平臺,想要成為下一個時代的“開創者”。具體是什么產品形態呢?羅永浩在@晚點LatePost 采訪中表示,商業機密不能透露。而運營社猜測,羅老師想做的「平臺性產品」很可能是類似 AR 眼鏡的產品,不僅有硬件,還有一套完備的軟件平臺為用戶提供相對應的服務。外界有一種說法,AR 眼鏡或許可以成為突破智能手機交互形式的一種產品。我們不妨想想,某一天你帶著 AR 眼鏡逛超市,所有映入眼簾的食品都自動彈出熱量、生產日期、做飯等信息,而不需要你再打開手機 App 去查詢。而類似 AR 眼鏡的產品形態和羅老師目前透露的出的創業信息算是不謀而合。那目前在 AR 這條賽道上,羅永浩到底有多少對手呢?在國內,不論是字節、騰訊、阿里等投資頻繁的互聯網大廠,還有華為、小米、OPPO 等手機廠商都開始進攻 AR領域:
字節在 2022 年 1 月,披露投資“李未可”團隊,該團隊主要布局虛擬數字人和 AR 眼鏡領域;騰訊在 2022 年 3 月,披露投資 AR 眼鏡廠商蜂巢科技;阿里在 2022 年 4 月,宣布投資 AR 眼鏡制造商 Nreal;小米在 2021 年 9 月,發布智能眼鏡概念視頻;華為在 2021 年 12 月,發布第三代華為智能眼鏡,可以用來聽歌、接聽電話等;OPPO 在 2022 年 3 月,開售智能眼鏡 OPPO Air Glass,支持天氣提醒、實時翻譯等功能……
從目前公開媒體報道和信息看,大廠們都試圖爭搶下一個科技新風口,進軍 AR 提前占領有利地位,而羅永浩要面對的,顯示是資金雄厚、人才儲備更強的大廠。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闖出一番天地,初創企業著實不容易。而像 Google、微軟、蘋果、Meta(原名Facebook)、Snap 等海外科技巨頭在 AR 硬件、軟件、系統等方面,也早早布局。但心態積極的羅老師,在談及目前大廠在 AR 業務上的發展境況時說道,可能目前他現在的敵人只有蘋果,因為:
“大的科技公司基本上沒有 all-in AR 的,唯一號稱重兵做 AR 的只有蘋果。”
從硬件上,雖然蘋果一直沒有明確表示自己要出 AR 眼鏡,不過長期跟蹤蘋果的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和行業分析師 @郭明池 都說蘋果將在明年發布 AR/MR(Mixed Reality 混合現實技術)眼鏡。從開發生態上,蘋果自 2017 年以來一直在推進的 AR 應用開發工具包 —— ARKit,WWDC 2022 期間蘋果首次向開發者展示了用于在 iOS 設備上構建 AR 應用程序的改進版本 Apple ARKit 6 工具包。不過,即便對手是大廠蘋果,羅老師仍非常自信:
“新世界的主宰者幾乎從來都不是舊世界的霸主。”
AR領域,“行業冥燈”還奏效么?
互聯網上關于羅永浩創業冥燈的熱梗一直存在,他本人也回應過:“我完全不同意這種說法,它更多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巧合。”再度創業,羅永浩盯上的這塊 AR 蛋糕,前景到底怎么樣?“行業冥燈”還會奏效嗎?@劉潤 曾分享過一個觀點,當一個新技術、新產品出現后,一個公司能否存活的關鍵在是否可以跨越“死亡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