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三個月,回歸 41 天,李佳琦到底做了哪些改變?又為什么變了?

圖片來源:unsplash
回歸“王座” 41 天,李佳琦的狀態似乎重返巔峰,雙十一大促,在預售階段,以 10 月 27 日一天為例,李佳琦及其助播們早在下午 5 點就開播,較其平時提前了兩個半小時,直播時長更是直逼 8 小時。
除去睡眠,李佳琦團隊一天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直播間。
與此同時,在雙十一期間,李佳琦直播間幾乎每天都會上架 200+ 鏈接,最短幾十秒就會過掉一個單品。
一切都好似從前,直播間人氣依舊,貨物上架幾秒鐘就會被搶空,各種社交平臺充斥著李佳琦回歸,雙十一搶購的火熱氣氛。
不少用戶感慨,「消失的三個月」對李佳琦來說,簡直沒有任何影響,但是運營社卻發現,李佳琦,是真的變了。
消失三個月,回歸 41 天,李佳琦到底做了哪些改變?又為什么變了?今天運營社就來聊聊……
回歸 41 天,李佳琦變了?
如果單從表面的熱度來看,李佳琦確實毫無變化,依舊穩坐淘寶一哥的寶座,復播首日直播間觀眾超過 6300 萬,首播點贊量達到 1.17 億。
在復播后,與淘寶新駐主播羅永浩之間的 PK 也沒在怕的,其數據也更勝一籌。
羅永浩在淘首次開播,當天直播間點贊量為 374.9w,同期李佳琦直播間點贊量 2.54 億,對羅呈碾壓態勢。
李佳琦的熱度更是隨著雙十一的到來達到頂峰,在雙十一預售首日,直播間觀看人次達 4.6 億,網傳更是拿下了 215 億 GMV,刷新了去年雙十一直播期間的銷售記錄。
雖然隨后美ONE 也否認了該消息。但據「一面數據」稱,李佳琦直播間銷售額能達到 146.8 億。
不過,李佳琦直播間顯然并沒有看上去那樣不動如山,其變化具體體現在兩方面:
1)助播梯隊化
首先是「人員結構」的變化,常駐李佳琦直播間的網友發現,現在助播成為了直播間預熱階段的主力軍。
在前兩個小時的直播中,李佳琦幾乎不出面,采用了“老助播帶新人”的模式,為新助播增加曝光的同時,不斷強調李佳琦的第一助播——旺旺。
比如,10 月 27 日的直播中,開播后 1 小時 20 分鐘李佳琦才出面,在此之前,都是旺旺與其他助播共同完成的。
為了增強「助播直播」的用戶心智,在直播話術上,助播也會明確強調“我們的助播場”,講自己和李佳琦所在的直播時間“劃清界限”。
在直播場外,美ONE 似乎也有意提升第一助播旺旺的曝光率。
對比 2022 年和 2021 年雙十一活動期間的宣傳界面可以發現,在今年,旺旺從輔助角色成為主力軍,不但在畫面中占到一半的位置,還作為重點人物被以白框圈出強調,視頻出鏡頻率也更高。
不僅如此,李佳琦小紅書官方賬號 @Austin李佳琦 也專門發布了助播旺旺的個人宣傳視頻,幫助她打造“逆襲變美”的人設。
在日常視頻中,還會出現有關旺旺的“搞笑合集”。比如,在小紅書上發布的一條短視頻《旺旺復仇記<李佳琦腳臭>》,就受到到了粉絲們的熱烈相應。
該視頻收到 8.8w 次點贊,而李佳琦平時發布的視頻數據,點贊量基本不過萬,兩者內容相差了近 10 倍。
這些措施也確實卓有成效,在《所有女生的offer2》播出后,旺旺的人氣也一路水漲船高,她的業務能力受到大家的認可,甚至有博主專門出視頻分析旺旺在節目中的業務能力。
除了有關節目的討論,針對旺旺“逆襲”人設的討論也較高。
例如,分析旺旺的變美史,只有 20 多個粉絲的素人博主發布相關的帖子,也能得到 150+ 個點贊和近百條評論。
從培養業務能力,到塑造人設,再到積累超高的人氣,美ONE 似乎意識了到“一家獨大”的風險,助播“旺旺們”正在成為另一個籃子里的“備選雞蛋”。
2)商品多元化
對于上架的產品,李佳琦團隊也在進行調整,除了傳統強項美妝品類,整個直播間力求商品多元化,打造線上直播間式「百貨商店」。
這種變化提現在多方面:
一方面,從當下正火的《所有女生的offer2》這檔綜藝節目里,我們不難窺探到李佳琦對于增加商品種類、數量的渴望。
在先導片的招商會中,李佳琦就打出了口號——“讓佳琦的雙十一不再是重播”。
據開菠蘿財經統計,《所有女生的offer2》等談判對象從去年的 9 個美妝品牌,擴增至今年的包含生活日化等行業的 40 多個品牌。
例如,新增了婚禮服務,以及家居產品如床墊、馬桶、安全座椅等……
另一方面,仔細對比李佳琦的雙十一攻略,用戶也能發現其對于商品品類的拓展與強調。
在去年的雙十一中,李佳琦直播間的攻略文檔火遍全網,其界面按照日期劃分,詳細的標注了價格、產品名稱、贈品等信息。
該文檔成功登上微博熱搜,獲得了 2.2 億的曝光量,是李佳琦團隊雙十一營銷策略的重要一環。
而今年這一攻略文檔則出現了較大的版式變動,雖然依舊是以日期進行劃分,但卻在首頁著重突出了不同的商品品類。
例如,從 10 月 25 日到 11 月 1 日期間,李佳琦的文檔就以生活、潮店、家裝、母嬰、珠寶服飾、美妝、零食等 8 個品類進行了日期劃分,不斷通過“造節”來加強用戶對于品類的印象。
總的來看,對比李佳琦團隊去年與今年的營銷策略,不難發現其不斷追求產業范圍的廣度。
這其實不是李佳琦第一次追求轉型了,從曾經作為“口紅一哥”在美妝領域成功立足,到成為“淘寶一哥”不斷擴張,李佳琦團隊的野心從來不止某一個品類。
李佳琦,不得不變
從人、貨、場的邏輯來看,李佳琦直播間在前兩者均有較大的改變。從「助播階梯化」到「商品多元化」,這些變化背后的原因,運營社推測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自身:轉型迫在眉睫
美ONE 在主播培養策略上選擇單一,使得李佳琦一人獨大,通過轉型培養助播,可以分擔“個人風險”。
618 后長達近 3 個月的直播中斷,對于李佳琦這樣能夠在大促期間創造上百億成交額的主播團隊來說,損失相當慘烈,這也加速了李佳琦的轉型。
但是,李佳琦畢竟不是薇婭,不至于主播立馬消失,直接“另起爐灶”,將助播推至幕前。
這既是出于李佳琦自身“行得穩”的個人原因,但也意味著李佳琦的助播們暫時很難擺脫李佳琦的個人光環“獨立起來”,實現“一超多強”這樣的最佳場面。
為此,按照之前“小助理出圈”的路數,不斷提高助播們的曝光量,將其和李佳琦進行分割,為用戶培育「助播的商品也很優惠」的心智,是李佳琦當下的必然選擇。
2)外部:直播競爭加劇
除了自身原因,外部環境也在迫使李佳琦做出改變,來適應新環境。
① 平臺大勢
平臺其實對于頭部主播的態度一直是又愛又恨——平臺依賴于頭部主播的影響力,但同樣,頭部主播的一家獨大勢必會影響腰部及尾部主播的流量。
舉例來看,從這次的雙十一來看,據一面數據推測,熱度排名第二的蜜蜂驚喜社,銷售指數不及李佳琦的一半。
這樣的馬太效應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頭部主播擁有極大的話語權和議價權,對平臺來說充滿了不穩定的變數。
因此,「去頭部化」一定是平臺未來的大趨勢。
淘寶在這方面主要采用了兩種方式,一方面,引入新的超級主播,為頭部主播增加一定的壓力,這點,從羅永浩、俞敏洪等人紛紛入淘不難看出。
億邦動力也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得到消息,淘寶給予羅永浩 5000萬 uv 流量(Unique Visit 訪客數) 的扶持。
羅永浩在開播后,粉絲量迅速增長至 303 萬,雖然遠不及李佳琦的 7014 萬,但在短短幾天內增速相當驚人。
另一方面,淘寶也在努力地扶持腰部主播,據淘寶直播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平臺已累計產生200 個億級直播間,其中,腰部主播的月成交額在今年 5-9 月期間同比增長了 50%。
其中,就有不少已有粉絲基數的網紅轉型入淘直播。如快手帶貨“小沈龍”、“抖音達人”一栗小莎子等。
這些競爭雖暫時不會動搖李佳琦“淘寶一哥”的地位,但從長遠來看,大主播的最終的議價能力還是要取決于商家的投產比(投入與回報的比例),當商家無法繼續讓利時,大主播對于用戶的吸引力就會受到影響,流量就有可能受到蠶食。
② 自播壓力
除了平臺壓力,品牌自身也正在完善自播機制,培養消費者觀看品牌自播的習慣。
在去年沸沸揚揚的“歐萊雅事件”中,網友發現歐萊雅品牌自播間出售的面膜價格,要低于李佳琦直播間堪稱最低價的大促活動。
隨后,李佳琦表示暫停與歐萊雅的一切合作。
但是,對于品牌來說,這其實并不“傷筋動骨”,品牌甚至能夠靠著這波“黑紅”來對市場完成一波宣傳教育,幫助買家培養“要到品牌側比價”的意識。
而在淘寶發布的 2021 年度淘寶直播 TOP20 品牌榜單中,小米、雅詩蘭黛、蘭蔻等一線產品均榜上有名,這暗示著頭部商家已能夠通過自播吃到紅利。
對于“價格為王”的買家來說,品牌自播的壓力也同樣施加到李佳琦身上。
結語
復出以后,李佳琦額成績無需質疑,雙十一的最強戰績,已經證明了李佳琦的“王者歸來”。
但是,對于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來說,他更在意的顯然不是在雙十一這座上山能站多高,而是在頭部主播這條路上能走多遠。
變化,是李佳琦團隊面對環境變化做出的努力,但是這努力能否抵擋住電商洪流的浪潮,為美ONE 帶來長盛不衰的成績,我們無從得知,唯有靜觀其變。
本文轉載自運營研究社(ID:U_quan),一個讓運營人快速崛起的公眾號,你所關心的運營問題,這里都有答案。已獲授權,版權歸運營研究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