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宜本草又以什么樣的競爭壁壘,在下滑的市場大盤中,撐起一片天地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實際上,這并不是相宜本草首次IPO。
早在2012年,相宜本草便曾嘗試IPO。據2012年招股書顯示,相宜本草共發行52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擬募集資金超7億。當時的相宜本草正處于黃金發展期,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2010年、2011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高達98.76%與78.11%,2009-2011年毛利率分別為78.65%、79.87%、80.34%,高于同業上市公司。
若成功上市,其將成為A股市場上首家主打化妝品概念的上市公司,但在2014年,由于跟投資方產生矛盾,相宜本草主動放棄了上市計劃。
“相宜本草距離IPO成功最近的時候”這是業內對相宜本草2012年IPO的普遍論點。
2020年,相宜本草再次傳出IPO消息,之后相宜本草前總裁嚴明向媒體確認了相宜本草計劃二次IPO的消息。為了此次IPO,嚴明于2020年7月離職,由原上海家化首席市場官俞巍上任相宜本草執行總裁輔助IPO,但之后業內并未傳出更新消息,疑似無果而終。
就目前的企業高管構成來看,相宜本草總經理由俞巍擔任,其負責相宜本草旗下品牌的戰略、運營、資源調配等。董事長封帥直接持有51.9%股份,前總裁嚴明直接持有12.83%股份。
而今,在首次IPO十年之后,相宜本草傳來三戰IPO的消息,疑似失利兩次的相宜本草能否三戰成功?又以什么樣的競爭壁壘,在下滑的市場大盤中,撐起一片天地呢?
IPO這些年,相宜本草做了哪些努力?
在沖擊IPO的十年里,從高管相繼離職導致內部對市場判斷失誤、頻繁更換品牌logo,到不符合品牌調性的“包裝升級”致品牌形象混亂等,相宜本草的發展可稱得上一波三折。
首次IPO受挫之后,走入下滑的相宜本草,為遏制頹勢,以2017年相宜本草前總裁嚴明回歸為節點,制定了3-5年的品牌重塑計劃,開啟了改革。但伴隨著改革的還有爭議。
品牌定位上,繼“面膜專家”“本草護膚專家”的定位之后,相宜本草重新定位為“中草藥護膚專家”,計劃通過對中國特色中草藥的深度挖掘,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
但“本草”到“中草藥”的改變,被業界吐槽有“換湯不換藥”的嫌疑,針對差異化道路,就對中草藥成分的挖掘方向而言,先有百雀羚、美膚寶、佰草集等國貨品牌占據消費心智,后有蘭蔻、雪花秀、蔚藍之美等外資品牌紛紛推出了中草藥系列,相宜本草對于“中草藥”的專攻,與主流方向有差異但競爭者也并不少。
產品矩陣上,2017年起,相宜本草開始重新梳理產品線,先是砍掉了兩個定位年輕消費市場的面膜品牌“花開”和漫畫風護膚品牌“Juicy Tango”(覺醒甜果),主品牌相宜本草拓展男士護膚、防曬、面膜等11個系列產品線,并集中資源將“紅景天”護膚線推作核心系列,希望以“紅景天”的成分IP烙印搶占消費心智。
目前在相宜本草的系列營銷下,如合作頭部主播李佳琦、抖音主播駱王宇等,相宜本草的“紅景天”IP,已達成一定聲量,不過其對于年輕化的破圈,仍處于起步階段。
而在品牌以紅景天品牌IP化深入消費心智的同時,品牌也布局了高端化市場。
2020年5月,相宜本草推出高端線“相宜本草·唐”,成為少數入駐絲芙蘭平臺的國貨美妝品牌之一。對比相宜本草常規系列29元-288元的定價,該系列價位高達220元-880元。但就目前而言,化妝品市場競爭激烈,國際集團持續布局中國市場,國貨品牌高端化之路道阻且長,而如相宜本草般,年輕化形象、科技基因并未深刻的傳統品牌,扭轉消費印象,打造高端化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渠道層面,線下,2017年相宜本草開始優化商超渠道產品線,補充、優化新品類和品牌,開拓三四線城市商超渠道,推出高端線布局絲芙蘭,通過多渠道戰略觸達廣大消費群體。
線上,2020年5月相宜本草正式從合作十幾年的麗人麗妝手中收回電商運營權,進一步整合產品、渠道、內容輸出,計劃將天貓旗艦店打造成品牌營銷陣地。
值得注意的是,同年百雀羚也從壹網壹創手中收回了電商運營權?;ヂ摼W時代,成熟品牌自身對旗艦店的把控力和運營力已不容忽視,電商自營已成為一種趨勢。而對于曾擁有9000多個銷售終端的相宜本草,對線上渠道的加碼也是一種重大轉變。
其實,三年的品牌梳理,相宜本草已有了改變,最直接的反饋在于業績,2019年5月相宜本草對外透露,2018年業績同比提升了25%。但縱使如此,距離它頂峰時期連續四年近100%的增長率,仍是相距甚遠。
這也或是相宜本草IPO二戰無果而終的重要原因。
迎功效浪潮,相宜本草押注特色中草藥成分
那么,時隔十年,相宜本草三戰IPO的勝算有多少呢?
僅從披露的數據來看,在經歷品牌重塑之后的相宜本草,近年顯露出了增長勢頭。
相宜本草執行總裁俞巍于今年1月4日透露,相宜本草在2021年實現全年同比33%的增長,按照相宜本草的規劃,其期望在2022年實現45%的同比增幅。
聚焦近年披露的大促數據。2021年雙11,相宜本草天貓官方旗艦店達成雙11首次GMV破億,同比增長139%,京東和唯品會分別實現94%、33%的增長。2022年618,相宜本草電商整體同比增長GMV 97%,天貓旗艦店GMV 同比增長120%。
同時,相宜本草也誕生了大單品。據披露,相宜本草凍干系列面膜已累計售出2000萬片,成為相宜本草的代表爆款。但值得注意的是,凍干面膜作為目前相宜本草的主要爆款,市場上的系列競品并不在少數,如薇諾娜、米蓓爾、綻妍等,其都有一定的市場口碑。并且,面膜作為引流品類,其市場競爭力有限。
不過,在2022年的雙11大促中,相宜本草的核心系列產品紅景天精華的表現,疑有接檔凍干面膜,成為爆款之勢。
因為《所有女生的offer2》中李佳琦的強力推薦,紅景天精華在10月12日的雙11提前大促中迎來了消費者的瘋狂搶購,售價198元備貨11萬組的紅景天精華秒空,僅這一個鏈接,其銷售額已達2178萬。
此外,在當下行業的科學家大戰浪潮中,聚美麗注意到,相宜本草早在2014年便要邀請了呂智加入相宜本草。
據資料顯示,呂智在13年間相繼完成北京大學化學系學士及碩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的學習,2004-2009年進入高露潔棕欖美國公司從事護發、個人護理、口腔等多種產品的研究與開發,2009-2014年以研發總監的身份任職于雅芳上海亞太研發中心,2014年以技術中心高級總監進入相宜本草,至今已晉升為公司副總裁,兼任研發負責人。
而從研發成果來看,截至2022年11月10日,相宜本草已擁有33項發明專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向好的同時,相宜本草也出現了一些問題。2021年在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的2020年上海市化妝品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監督抽查中,標稱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相宜本草”橄欖油潤手霜(型號規格:80g),凈含量標注項目不合格。
其實,相宜本草為何執著于IPO不難理解。一方面,IPO能幫助企業募集資金,進一步促進公司規范運作、資源整合,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直接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操作。
相宜本草作為本土品牌中少數曾在十年前便達成超20億營收的品牌,其“同期”拉芳家化、珀萊雅、御家匯、丸美股份等已接連上市,“被落下”的危機感,以及面對愈發卷的化妝品市場的緊迫感,上市可以說是其“緩解焦慮”和提升品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捷徑”。
總的來說,前往IPO的企業前赴后繼,但上市對于品牌的發展遠遠只是一個全新起點,至于相宜本草能否成功IPO,又能否憑借IPO的全新起點重現20GMV的輝煌,且行且看。
本文轉載自聚美麗(ID:jumeili-cn),已獲授權,版權歸聚美麗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