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茶飲行業的紅利期已過,站在十字路口的茶飲品牌們,試圖尋找新的增量。

圖片來源:pexels
新茶飲的日子越來越難了。
最近,新茶飲品牌們結成聯盟一致硬剛外賣平臺,宣布取消美團外賣滿減折扣活動,包括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等茶飲品牌,從11月1日起將滿減調整為“50減1”、“70減1”或直接取消。
品牌們一致退出均因利潤越來越低。
在奶茶聯盟滿減爭議兩周過后,鈦媒體APP查看美團外賣,發現蜜雪冰城、茶百道、書亦燒仙草的門店滿減均改為50減1,喜茶、樂樂茶仍然完全取消滿減活動,奈雪的茶是70減1。
今年以來,以奈雪、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們開啟了一波降價潮,隨著國內茶飲行業的紅利期已過,眼下的茶飲品牌們,走到了營收與利潤增長變緩的關鍵節點。
越來越“卷”的新茶飲們,難賺錢了
降價潮、縮減門店、布局出海、開放加盟、攻入下沉市場,現在又一致“對抗”外賣平臺,新茶飲們動作不斷的背后,是茶飲行業在國內野蠻生長的紅利已過。
艾媒咨詢數據統計,2022-2025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約為8.46%,與2016-2021年的76.06%相比下滑明顯。
資本雖未遇冷,但也在放慢腳步。2022年上半年,茶飲賽道仍有近20起融資發生,但均不同于往年動輒十億級別的單筆融資金額。
根據美團發布的《2022茶飲品類發展報告》顯示,從2020年到2022年,茶飲品牌在一線及新一線市場的門店數量發展日益飽和,并有逐年下沉的趨勢。新茶飲品牌在一二線城市的市場也已趨近飽和,急需在下沉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
《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指出,未來2到3年,新茶飲市場收入增速會階段性放緩,原因之一就是下沉市場的盤整、西部北部市場的開發。如何獲取新增量成為當前品牌們共同面臨的困境。
茶飲品牌們也走上了各自的分岔口。
新茶飲第一股、堅持直營模式的奈雪的茶繼續走在虧損的邊緣。半年報顯示,奈雪的茶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45億元,同比下降3.8%,經調整凈虧損2.4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0.48億元盈利下降了618.75%。上半年,降價后的奈雪的茶客單價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8元。但半年報顯示,奈雪的茶上半年平均單店日訂單量卻由去年同期的488.9筆下滑為346.2筆。
蜜雪冰城則在下沉市場繼續悶聲發大財,其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蜜雪冰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66億元、46.80億元、103.51億元和24.3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45億元、6.32億元、19.10億元和3.9億元。
相比新茶飲行業下游的品牌業績放緩,陷入虧損困境,多家茶飲行業的上游供應商卻在準備上市。奈雪的茶、茶百道、 滬上阿姨等茶飲品牌的供應商田野股份今年計劃在北交所掛牌上市,從2019年到2021年,田野股份的營收從2.90億元增長到4.5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 27.04%、26.48% 和 29.16%,歸母凈利潤則分別約為 2432 萬元、2100 萬元和 6517萬元。
不過,受到疫情和原材料上漲的影響,“植脂末第一股”,擁有CoCo都可、85°C、滬上阿姨、古茗、益禾堂、蜜雪冰城、茶百道等茶飲品牌客戶的佳禾食品,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卻出現下滑,上半年凈利下滑近五成。
半年報顯示,佳禾食品上半年營收為9.61億元,同比下滑13.32%;凈利潤為3361.54萬元,同比下滑到53.32%。而近年來,佳禾食品的毛利率其實也在逐年下滑。
一個很大的因素在于,消費者對茶飲產品的健康需求不斷提高,佳禾食品將新的利潤增長點轉向了主營業務植脂末之外的植物基和咖啡業務。
站在十字路口,尋求新的增量
新茶飲越來越卷,今年產品層出不窮甚至卷到養生概念的“人參水”“熬夜水”,過往未被重視的地方、新中式茶館都成為熱議重點。站在十字路口的茶飲品牌們,試圖尋找新的增量。
靠著加盟生意做大的蜜雪冰城即將赴A股上市,其發布的財報業績亮眼。蜜雪冰城并不依賴傳統的加盟費盈利模式,加盟費只占營收比重的一小部分,更大的占比是制茶設備、原材料、數字化系統甚至是小到吸管和打包袋等費用。營收與利潤的主要來源也是對加盟商的供貨與設備費用。
今年一季度,蜜雪冰城僅向加盟商銷售食材就獲得了17.56億元的收入,貢獻了72%的營收。2021年和今年上半年,蜜雪冰城來自食材和包裝材料業務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7%和88%。
招股書披露,蜜雪銷售的包裝材料主要為公司從外部第三方采購成品后直接銷售。2021年,僅賣吸管就獲得了3.06億元的營收,以銷售均價0.1元/根計算,一年賣出了超30億根。
美團發布的《2022茶飲品類發展報告》顯示,從2020年到2022年,茶飲市場的連鎖化率從41.2%上漲到55.29%。而加盟生意也成為曾經的中高端茶飲品牌探尋盈利的第二條路。
率先降價的喜茶,關閉了全部的喜小茶門店,最近開始開放加盟,走蜜雪冰城的“加盟”路線,一步步發力更下沉市場,擴大門店和營收規模。近一年來,喜茶已經連續進入哈爾濱、長春、淮安、龍巖、襄陽、臨沂等新的二三線城市。公開資料顯示,截止10月7日,喜茶有850家門店,奈雪的茶有986家門店。開放加盟或將讓喜茶更快達到千店規模。
從原料到品類的組合,一杯茶飲產品能做到的創新差異越來越小,茶飲品牌的上新頻次呈現放緩趨勢。據《2022中國飲品行業產品報告》,2020年,喜茶上新43款新品、奈雪的茶上新37款新品、古茗上新47款新品,而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變為72、44、87。據紅餐品牌研究院統計,喜茶、奈雪、古茗在今年1-10月的上新數量分別是31、29、24。
一杯茶飲的創新空間接近天花板,背后的供應鏈布局便成為茶飲品牌“降本增效”的老生常談。一杯茶飲中的原料有茶葉、牛奶、鮮果、小料和糖這樣多個供應環節相互配合形成優勢降低成本。
品牌們開始或深溯到原材料最上游,自建茶園、共建果園種植和生產,來保障原材料的持續、穩定供應,優化采購成本,或成立自己的供應鏈公司,或參股整個茶飲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達到聯動效應。
而數字化,越來越成為供應鏈的核心。據鈦媒體了解,喜茶研發的一套原料需求量預測和新品庫存管理的數字化工具,動態監控銷量、原料需求量、供應鏈整體庫存的信息,來提升供應鏈的運營效率,以促進產品研發和上新節奏。
這也意味著,茶飲品牌們需要提高原料供應的柔性化和靈活性,協同上下游整體,將供應鏈所有數據共享,從原料供應、倉儲物流、?店運輸到選址、產品調整、用戶調研等每個環節,在同一平臺可視化,加快供應鏈響應速度。
在美團外賣、餓了么第三方平臺之外,茶飲品牌通過自建數字化渠道增加銷售場景,自建小程序、私域及APP,擴大?店營運效率。同時,能夠準確洞察用戶數據,監測銷量趨勢和商品表現,獲得專屬數據資產,自建會員體系管理,提升用戶黏性。
據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此前透露,從2020年年初開始,奈雪分階段落地數字化戰術,通過小程序點單、第三方外賣平臺、微信商城、直播、天貓旗艦店等線上渠道,加速線上線下融合。
從2021年上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奈雪的茶線上訂單收入占比從72.2%漲到80.1%。通過數字化/自動化改造措施、人力優化措施和租金談判等方式,在供應鏈方面持續優化,緩解門店經營壓力,以提升門店盈利能力。
但有分析師告訴鈦媒體APP,第三方平臺大多會比自有平臺的優惠力度更大,而消費者通常會選擇優惠力度更大的那一方。“尤其對消費者來說,從優惠角度來說,當前還是美團外賣、餓了么等主流平臺上優惠更大,品牌自有小程序更多的是觸達,當前真正能把自己的小程序和數字化平臺做的比較好的品牌也非常少,所以最終還是會淪為一個比價的競爭。”
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以瑞幸咖啡為代表的通過數字化運營自建小程序、私域社群營銷獲客和裂變,吸引流量和用戶復購。不過,不同于咖啡賽道正處在更為廣闊的發展紅利,茶飲行業品牌們的線下開店速度已經開始放緩。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未來,關于茶飲品牌的更多想象力,或將也歸于線上銷售場景的數字化身上。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