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鏟屎官們背后,是一片不斷成熟的新藍海。

圖片來源:unsplash
開在街角的寵物醫院,要上市了。
日前,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瑞鵬”)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納斯達克上市。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20年及2021年,新瑞鵬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寵物醫療服務平臺(就醫院數目及寵物醫療服務收入而言)。若此次成功上市,新瑞鵬將成為國內寵物醫療機構上市第一股。
3年虧損30億
觀潮新消費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新瑞鵬一家的融資金額占到整個寵物行業融資總額近7成。
可以說新瑞鵬是當之無愧的超級獨角獸,但不掙錢也是事實。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新瑞鵬的凈虧損分別為10億元、13.11億元以及11.09億元,凈虧損在總營收的占比分別為33.2%、27.4%以及25.7%,雖然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仍難掩“增收不增利”的虧損狀態,3年累計虧損超30億元。
營收方面,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新瑞鵬總收入分別為30億元、47.84億元、43.15億元,毛利潤分別為1.425億元、2.232億元、2.188億元。
目前,新瑞鵬擁有寵物醫療服務、供應鏈服務和本地生活服務三大核心業務,并逐步延伸至第三方診斷、獸醫繼續教育和行業級SaaS服務等其他業務板塊。
具體到新瑞鵬的三大主營業務,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寵物醫療服務占總營收比分別為68.3%、62.2%及52.9%;供應鏈服務分別占總營收的19.7%、26.8%及36.5%;本地生活服務為12%、11%及10.6%。
報告期內,新瑞鵬分別為約170萬名、250萬名以及220萬名活躍客戶提供寵物治療服務,分別完成約430萬例、580萬例以及470萬例醫療病例;其供應鏈服務網絡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服務全國45000家寵物商店、醫院、診所及其他場所。
新瑞鵬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的約35%將用于加強品牌、擴大在中國的寵物醫院網絡,并進一步升級寵物護理服務;約20%將用于提高供應鏈服務和本地生活服務能力;約20%將用于探索上下游業務合作機會和全球化擴張;約15%將用于研發,以加強數字化和技術;以及約10%將用于營運資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IPO前,新瑞鵬聯席董事長、總裁彭永鶴直接持有新瑞鵬31.8%的股份,高瓴資本則持有新瑞鵬35.8%的股份,高瓴合伙人李良亦擔任新瑞鵬聯席董事長一職。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資本的進入加速了新瑞鵬在寵物醫整合上的進度。最直接的體現在高瓴資本投資的700多家寵物醫院直接與瑞鵬旗下450家醫院整合,這讓新瑞鵬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寵物醫院體系。
從2016年起,高瓴就在布局寵物領域;2017年還成立了寵物投資專項基金。據IT桔子統計,高瓴持有了超過100家寵物相關企業的股權。其中,高瓴資本對大部分寵物醫院的股權是100%持有,其他的則是重倉,持股比例達50%以上。
可以說,新瑞鵬赴美IPO背后最大的贏家是高瓴資本,其次才是其創始人彭永鶴。
獸醫創業,估值300億
新瑞鵬的前身是瑞鵬集團。1998年,彭永鶴創辦了第一家寵物醫院。直到2012年,彭永鶴才走出深圳,在廣州開出了首家分院。
2015年,伴隨著消費升級,寵物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16年,瑞鵬已成為中國擁有分院最多、規模最大的寵物連鎖醫院。同年,瑞鵬加速資本運作,并于8月掛牌新三板。
瑞鵬不缺錢,但和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見面后,激發了彭永鶴的“野心”。
2018年3月,張磊向彭永鶴提出合并邀請。一番交談,離開高瓴資本辦公室之后,彭永鶴去蘇黎世度年假看雪山。廣袤而清冷的環境讓彭永鶴在遠望中回溯了自己的初衷,得出結論:想要撬動一個傳統行業的整體改變,需要一只空前的巨獸。
2018年,瑞鵬從新三板摘牌。同時,高瓴資本介入,將原瑞鵬寵物醫院和美聯眾合動物醫院、貝克和史東動物醫院、寵頤生、安安寵醫、芭比堂動物醫院等市面上多個寵物連鎖品牌進行整合,成為現在的新瑞鵬。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新瑞鵬通過收購、參股整合了國內大量優秀的寵物醫療企業。對行業中的人才、經驗、技術、數據和供應鏈進行了大規模開源整合。
“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在高大的平臺上,開疆拓土去賦能一個傳統行業,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快樂的時刻。”彭永鶴曾把新瑞鵬的誕生形容為「奇跡之地」,“以0-10階為發展階段的界定標準,我們現在處于第三階段。從發展目標來說,我們希望能成長為聚攏4~5萬人才的成熟企業。相對于歐美成熟的寵物醫療領域,行業標準寵物醫療的人才教育有很長的路要走。”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瑞鵬擁有23個寵物醫院品牌和1887家寵物醫院,約為國內排名第二至第十的競爭對手寵物醫院總數的3倍。截至2022年9月30日,新瑞鵬在中國的寵物醫院數量進一步增加到1942家,覆蓋全國114座城市。
目前,新瑞鵬開展包括寵物醫療保健服務、寵物美容造型、寵物商品零售、互聯網醫療、遠程診療、智慧寵物醫療、智能智造、直播電商、供應鏈、本地生活零售、獸醫及美容師繼續教育、寵物文化傳播等業務,覆蓋了寵物生態產業鏈的主要環節。
但快速發展的新瑞鵬也并非一帆風順,其旗下多家醫院曾遭行政處罰。信用中國顯示,新瑞鵬旗下深圳市瑞鵬寵物醫院有限公司翠竹分院在2022年遭到兩次行政處罰。
新瑞鵬旗下的美聯眾合動物醫院在2022年也多次遭到行政處罰。2022年8月3日和9月2日,北京美聯眾合花市動物醫院有限公司和北京美聯眾合永昌動物醫院有限公司曾被各罰1萬元,原因都是他們將人用藥品用于動物。
不斷崛起的“它經濟”
這番豪言壯語的背后,就是千億級別的寵物市場。
能在人身上消費的東西,都能在寵物身上做一遍。對90后、95后群體來說,寵物已成為他們情感生活中難以割舍的一部分。尤其是95后,成為了貓主子強勢崛起的關鍵,也成為了寵物消費中的量變。
養寵人群年輕化,也意味著寵物在家庭中的定位在悄然改變:從單純的寵物變成核心家庭成員,其需求必然拓展,從以往的“吃喝拉撒遛”,到如今開始關注寵物的健康與情感需求。
根據Mob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寵物消費洞察報告》,2022年中國寵物(犬貓)數量已經達到1.1億只,市場規模更是直逼2500億。
2022年,寵物和玩具、運動戶外、珠寶一同晉升為“新四大金剛”。據魔鏡淘系數據顯示,2022年雙11期間,淘系寵物食品及用品銷售額+預售額共計38.04億,同比增長30.87%,橫向對比其他行業,寵物行業逆勢而上。
在寵物行業中,最受資本青睞的三條賽道是寵物食品、用品和醫療三大剛需。
Z世代精致養寵的背后,寵物糧和寵物健康是重點。青桐資本研究顯示,食品和醫療始終占據著寵物行業的市場主體,前者在行業中份額占比最高達33.8%,后者的占比也有22.9%。
除了寵物食品外,寵物醫療服務行業也是千億級規模的大市場。預計到2026年,中國寵物護理市場的規模預計將達到1356億元。
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的寵物市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中美兩地的每只伴侶寵物年均醫療支出、寵物醫療滲透率和每只伴侶寵物年均看病頻次數據分別約為1100/3600元、21%/50%、1.9/3.6次每年,后者分別為前者的3.3倍、2.4倍和1.9倍。
寵物市場很大,但相對仍較為分散。占比相對較高的寵物醫療也面臨專業性參差不齊、標準化尚不完善、正規化有待建立以及經營能力欠缺、品牌性低、成本高等諸多痛點。
即便是處于龍頭地位的新瑞鵬也面臨著人工成本激增、盈利難,專業人才欠缺,行業競爭激烈等問題。市場潛力大,挑戰更大。
好在,寵物經濟正從單一飼養模式轉化為個性化消費需求,“它經濟”也走向了多元化發展。
畢竟,年輕的鏟屎官們背后,是一片不斷成熟的新藍海。
本文轉載自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已獲授權,版權歸觀潮新消費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8月24日,CBNData歷時5個月、攜手27家數據研究機構、集合5031位受訪者、匯聚100+專家意見、沉淀【23萬字】的《2022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正式發售!
此外,掃描下方二維碼,還可進入專屬社群,領取10元白皮書直減券,解鎖群友專享價。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