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營銷本質也是一種直覺型營銷。直覺型營銷就是讓你一看就懂,比如完美日記以#多巴胺女孩#為主題,針對度假、職場、音樂節、派對等場景,推出藍、粉、紫、橘四種夏日妝容搭配,從用色和文案傳遞出的張揚大膽,就能讓消費者瞬間get到多巴胺妝容的特質。所有營銷都是心理學的博弈。在心理學界劃時代的著作《思考快與慢》里,諾貝爾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將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個系統——系統1是直覺思考,屬于快決策,相當于人腦的自動駕駛,是感性腦;系統2是計算思考,屬于慢角色,大腦要仔細盤算權衡利弊,是理性腦。在品牌營銷上,調動感性腦的直覺式營銷本就是基操,因為消費本質都是一種沖動,一旦讓消費者開始思考,他的購物沖動會不斷衰減。所以,如何縮短決策路徑,是所有品牌的終極追求之一,don't make me think,堪稱業界金律。在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直覺式營銷也在加速,多巴胺營銷便是極致速度的一個代表,因為它調動的是人的生理性快感,通過對多巴胺神經元的激素刺激,直接喚起消費者愉悅、興奮、滿足等情緒,相比文化基因的潛意識,更為表層、快速和通用。比如,多巴胺營銷集中的餐飲領域,尤其是咖啡奶茶等快消品,在酷暑天氣下,可以最快速調動起消費者的身體渴望,實現所見即所得、即飲即解渴,瑞幸、庫迪、茶百道、coco、Blueglass等品牌都是扎堆推出多巴胺新品,而帶來的銷量拉動也是十分直觀。為配合新品,瑞幸等這些飲品更是把“多巴胺”擴充到周邊,小紅書上曬出瑞幸夏日五顏六色藝術家聯名紙袋的更是隨處可見……更值得深思的是,多巴胺所代表的顏色營銷其實一直都存在,為什么在這個夏天格外爆火?這背后,其實與特定的時代環境有關,疫情三年帶來的壓抑,當下生活工作壓力倍增,以及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都讓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不斷漫延,尤其對于天性樂觀的年輕人而言,更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多巴胺背后所代表的及時行樂主義,也就更切中了當下的主題,而所有流行背后都是時代情緒的驅動。如果說前些年流行的低飽和度顏色,代表了沉穩、低調和高端,那么多巴胺營銷的高飽和度顏色,就充滿了張揚、明亮和歡脫,著名時尚心理學教授凱倫派恩曾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相對歡脫的顏色,可以更大程度激發人們的積極情緒。”放棄“黑白灰”,擁抱“紅黃綠”背后,其實是年輕人心境的轉變,他們不再想假扮一個成熟的大人,而是徹底釋放心中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