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個月,有12個企業或品牌跨界入局寵物行業,寵物賽道的潛力巨大。

圖片來源:unsplash
多方關注下,國內寵物行業目前到底有多“熱”?哪些賽道值得投入?哪些品牌跑出了特色?圍繞這些問題,CBNData本篇文章將通過數據和訪談,為你展示當下國內寵物市場的現狀與機遇。
寵物入局熱:寵物消費高速增長,智能硬件成新風口
公開資料顯示,相對美國100多年的寵物行業發展史,我國寵物行業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各地相繼推出《限制養犬規定》,政策由“禁養”變為“限養”,此后寵物數量逐漸積累攀升,行業開始起步。1993年,瑪氏狗糧低價進入中國,開始培養中國人給寵物喂食專用糧的習慣。
2000年以后,隨著人均GDP增長、寵物消費觀念改變,一批規?;就翆櫸锲髽I涌現,行業快速發展。根據平安證券統計,2010到2020年,我國寵物(犬貓)消費規模從140億元增長到2065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6490億元。歐睿國際更是預測,2022-2027年,寵物行業將保持16%的高復合增速,前景廣闊。
圖片來源:平安證券《寵物行業系列研究報告一:從美日經驗看我國寵物行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土寵物消費在疫情的沖擊下,依然呈現出巨大活力。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顯示,2023年愿意增加寵物消費的受訪者增加了7%,Z世代逐漸成為養寵主力人群后,他們愿意付出更多金錢來以提升養寵體驗。布蘭德創始人曹佳也告訴CBNData,其20到25歲的核心用戶雖然剛剛步入職場,但卻是“寧愿自己少吃點,也要讓寵物吃得好”。
蓬勃的寵物消費,也驅使更多玩家前來分一杯羹,讓這一領域的創業徹底熱了起來。CBNData通過復盤2023年寵物企業注冊數量和創投兩個數據,找到了一些行業趨勢。
企業注冊數量方面,根據天眼查數據,2023年1-8月,全國共新增寵物企業(存續/在業)約164萬家,超過2022年全年新注冊數83.2萬家。
具體到各省市來看,因持續受益于海南免稅政策優惠紅利,前8個月海南新增寵物相關企業超過41萬家,數量最多;其余除西部少數地區外,企業注冊數量均已上萬。
在創投層面,烯牛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共有188家寵物相關企業/品牌獲得投資。按照融資輪次來看,除了已上市的11家企業,處于融資早期的企業有92家,接近半數。近些年寵物創業活躍,更多初創企業能憑借產品、渠道或理念等特色卡位,獲得資本的青睞。
從所在地來看,融資企業多集中在沿海一帶。除北京、上海向來都是熱門地區,相關企業在山東、廣東、江蘇、浙江多個城市也吸引了不少寵物企業入駐,例如深圳的寵物智能硬件公司霍曼科技、杭州的功能性寵物食品品牌BRIGHT布蘭德、知名代工廠漢歐的母公司臨沂帥克寵物等。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后資本對寵物行業的關注度也有提高。2020年前后兩個完整自然年融資企業數量之和相差近一半,2023年前8個月,相關融資企業數量也已經來到26個,直逼2019年全年數量。
從細分領域的投融資情況,也能嗅到寵物行業創業的轉變趨勢。形式類似于“寵物界小紅書的”寵物社交產品在2020年前還有3起融資,2020年后卻銷聲匿跡;2021年開始,寵物醫療、寵物智能硬件投資事件分別增長約108%和367%,成為寵物行業中融資數量增長最快的兩個賽道。隨著人們對養寵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相信上述兩個領域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寵物消費“熱”到線上后,同質化怎么解決?
國內寵物行業的“入局熱”在線上渠道表現的尤為明顯。以寵物食品為例,根據德勤統計2016年到2021年,中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為21%,占比61%,預計2026年占比將達到72%。在這其中,本土寵物品牌貢獻了大多數增長,并對海外品牌形成擠壓之勢。
圖片來源:德勤《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白皮書》
寵物國貨崛起從各電商渠道的銷售排名中也可見端倪。根據第三方公開資料整理數據,8月天貓寵物食品及用品品類銷售額排名TOP20中,除了天貓超市、天貓國際、天天特賣和皇家4個店鋪,其余16家均為本土品牌,其中12家都有售賣寵物食品。
主糧品類各個品牌的廝殺則更為激烈。以貓主糧為例,天貓8月銷售額TOP100的品牌中,超過7成是本土品牌店鋪。在抖音,國貨強勢的局面也在延續。飛瓜數據顯示,8月貓主糧和狗主糧品牌銷售額TOP50品牌中,分別僅有7個和3個海外品牌。
盡管國內寵物市場參與玩家眾多,但行業同質化競爭正加劇,缺少擁有絕對競爭力的頭部本土品牌。亞寵研究院《2022寵物行業藍皮書》顯示,2021年我國寵物市場份額前10的企業市占率均為個位數,且其中本土僅有華興、中寵兩家老牌企業在列,二者都是代工起家,旗下品牌力狼、Wanpy頑皮雖也有一定名氣,但市占率依然不足3%。因此,當前本土新銳品牌想要脫穎而出,著重打出特色心智或許更具可操作性。
圖片來源:《寵物行業藍皮書:2022中國寵物行業發展報告》
圖片來源:寵物營銷界公眾號
圖片來源:阿飛和巴弟天貓旗艦店(左),誠實一口天貓旗艦店(右)
經歷從無到有,再到如今的野蠻生長時期,寵物行業只用了20多年。想要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打出差異化,首先還要保證兩個字——安全,在這一點上,國內消費者又對本土品牌尤其嚴格。但在曹佳看來這并不是壞事:“只有準入門檻變高,才能讓品牌的專業性和投入度提高。”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