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一份“最快扭虧為盈財報”后,近日達美樂中國宣布第700家門店落地溫州。必勝客不甘示弱,緊急祭出“2026年2萬店”目標,年凈增400-500家新店,有了入華33年“頂峰配速”。而棒約翰則在今年加速邁向千店。
躁動的不止美國三大披薩巨頭。“高端意大利披薩”比薩瑪尚諾Pizza Marzano,今年謹慎試水加盟。本土品牌陣營中,尊寶比薩高調“沖刺萬店”,至尊披薩、樂凱撒、比格比薩動作頻頻。
火熱開店外,卯足勁battle的披薩們還大打營銷牌。會員日大戰、瘋狂聯名營銷、車身廣告,多維轟炸。
披薩品類在華30年,經歷了外資品牌獨大、中外品牌混戰,如今已進入寡頭競爭賽段,“剩者為王”,紛紛出招。
開店熱和營銷熱背后,披薩“最低頻的洋快餐品類”標簽被撕掉了嗎?披薩為何能走出“洋快餐冷宮”?低頻消費、場景限制、同質化的難題,解決了嗎?
2009年,樂凱撒以“榴蓮披薩首創者”、“榴蓮披薩一哥”出道。或許因為榴蓮披薩過于極端和異類,樂凱撒獨占單品紅利5~6年之后,才引發業界瘋狂模仿。
2015年后,必勝客、達美樂、尊寶比薩、比格比薩等,先后推出榴蓮披薩。噱頭和力度拉滿,披薩消費語境逐漸“邪門”——點披薩幾乎等同于點榴蓮披薩。而一些不喜歡榴蓮的人,則被排擠在披薩消費之外。
披薩腦袋們呼喚更多元的味道。于是,無論主打意式披薩還是美式披薩,各品牌都不再一味猛推榴蓮披薩,而是強調更豐富的披薩口味,以拉高消費頻次。
普遍認為,現代披薩于16世紀起源于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 Naples)。因此,意式披薩,被認為是血統正宗、品質、美味的代表。
一則餅底薄脆;二則醬汁少和食材精,細品簡單的食材組合經過高溫炙烤的味道和香氣;三則拒絕使用水果,否則無異于加了菠蘿果肉的“夏威夷披薩”。
上述三者在中國做“意式披薩”,強調餅底薄脆,同時不同程度地融入中國、意大利、美國元素。
定位“高端手工意大利薄披薩”的瑪尚諾,人均消費110元左右。2021年其入華15周年慶典宣傳片,高調打出“就要薄出位”、“薄”學大師、輕“薄”生活、意式休閑等理念。
用料苛刻,諸如水牛芝士、番茄醬、帕爾瑪火腿等全部源自意大利。制作工藝強調傳統,保留了意式手工拋餅做法。
圖片來源:瑪尚諾披薩
在“薄底少料”的基礎上,瑪尚諾持續引入中國本土食材做“國潮披薩”。2022年初推出脆皮北京烤鴨比薩、有魚的魚香肉絲比薩等5款國潮風新品。同時,也少量運用美式元素推出夏威夷披薩、美式臘腸披薩。
韓國速度披薩,于2014年在北京落地中國首店,人均消費90元左右。官方資料顯示,產品靈感源于意大利,用意式火爐烤制工藝,做融合意式、韓式、美式風味的披薩,妥妥的“雜糅異國文化雜糅狂魔”。
圖片來源:小紅書@速度披薩長春店
樂凱撒人均消費63元左右,在本土品牌中算是價位較高。其主張“手工現拍意式餅底”,但并不過分強調。相反,樂凱撒毫不掩飾對美式披薩元素的喜愛。不僅持續強調“榴蓮披薩首創者”,還有多款其他“水果披薩”,包括夏威夷披薩、夏日菠菠意式肉醬披薩、牛油果薯角滑蛋披薩。BBQ烤雞披薩會用美式BBQ醬和泰式辣醬混搭,還有美式土豆培根披薩。
圖片來源:微博@樂凱撒樂凱撒披薩Lacesar
此外,450多家店的瑪格麗塔、200多家店的三只熊披薩,也都標榜各自的意式披薩基因,但產品風味卻都以美式為主。
可見,“薄脆餅底”更像是意式披薩品牌標配式“溢價工具”,而實際上意式披薩的落地都有折中的成分。在中國這個龐大但不算成熟的市場,傳統意式披薩多少有些清湯寡水的距離感,難以做成百店、千店規模。
美式披薩源于意式披薩,但卻演變出別樣風格。餅底厚實耐嚼,卷邊還有爆漿感;醬汁濃厚,拉絲才迷人;一口下去要吃到全是料,才夠帶勁爽快。
必勝客、達美樂、棒約翰們,憑借資本化、連鎖規?;痊F代商業經營方式,讓美式披薩紅遍全球。三者在中國,人均消費60~70元。
美式披薩,通過提供超多SKU來實現差異化競爭。傳統意式披薩,只有薄脆餅底,SKU普遍較少,瑪尚諾、樂凱撒都在20款以內。而必勝客、達美樂常規餅底就有鐵盤、薄脆、手拍,還有多款卷邊餅底。多風味、多餅底,“一天一款不重樣”。
具體看,必勝客的7款餅底和卷邊,可以組合出接近50款口味披薩。而達美樂的SKU堪稱“瘋狂”,33款風味披薩,分別可以搭配16種餅底,相當于一共有500多種吃法,“豐富到讓米國原版披薩目瞪口呆”。
圖片來源:達美樂小程序
在不斷豐富披薩產品的口味選擇基礎上,品牌們同時采用其他方式,進一步拉高消費頻次。
比如,披薩之外的其他產品相當豐富,普遍涉及面飯、沙拉、小食、湯類、飲品、甜品/面包、烤肉/牛排等細分類別。這些產品通常價格友好,順手帶一件可以作為披薩的配餐,也可以單點作為主餐。由于披薩總有卡路里超標、上火之感,多元餐食組合強化了品牌的“健康形象”。
花式產品創新調動了味蕾,加大套餐場景營銷(比如一人食、小歡聚、家庭/親子餐、團餐),讓吃披薩這件事,從產品需求甚至是從快餐需求,延伸到場景需求,進一步打破“正餐不夠正式,下午茶又太飽”的品類尷尬。
價格誘惑是最奏效的消費驅動力,因此會員日和會員卡折扣營銷是必選項。各品牌的會員日設置,通常在周二至周四的“打工攻堅期”。達美樂“接二連三會員日”披薩七折?,斏兄Z“開心星期二”披薩半價。
必勝客更是推出周二五折尊享卡、充值優惠卡、滿39元免費配送的宅享卡、百勝會通吃年卡等會員卡種,制造“隨時都能薅羊毛”的效果。
而味道多元化、健康屬性加強、折扣優惠這些“新信號”,能夠被大眾廣泛接收到,得益于另外一個福兮禍兮的助推因素:疫情之下的外賣紅利。
疫情三年,“吃披薩就點外賣”幾乎成了披薩消費者的共同默契。
達美樂中國特許經營商達勢股份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外賣占比分別達74.5%、73.2%和72.2%,以“30分鐘達”穩占“披薩外賣之王”寶座。必勝客“非堂食業務”銷售占比,從2021年的36%提升至2022年的52%。
而外賣業務占比70%的尊寶比薩,在2023年疫情開放之初,就在廣州穿行的公交車身上打出巨幅廣告,“點比薩外賣,就選尊寶”。
圖片來源:小紅書@尊寶比薩
披薩消費外賣為王,但它們的線下門店擴張同樣迅猛。顯然,在中國市場,餐飲堂食與外賣不可割裂、相輔相成。只是,不同品牌的門店邏輯,各有不同。
其中一派玩家做重場景,不僅可補充“外賣前置倉”的密度,還能通過“體驗溢價”促成高客單消費。
極海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必勝客中國年均拓店約280家;而今年前9個月,新增門店已超過240家,目前門店總數超3200家。
規模不斷膨脹的必勝客,計劃重點開“衛星店”,將門店投資回報周期縮短至兩年左右,同時加密了商圈門店,提升外賣市場份額。
必勝客更吸引眼球的是,做重門店場景,有助于維持人均約75元的消費水平。近年來,必勝客不定期“批量上新”聯名店、主題店,制造到店消費的新理由。
今年6月,必勝客第3000家店落地,主打度假風主題。9月份的33周年慶典之際,在全國推出18家全新代言人王鶴棣主題餐廳。而眼下,必勝客英雄聯名主題店又在強勢吸粉到店消費。
圖片來源:微博@必勝客中國
棒約翰繼2022年初由新東家方源資本入主后,計劃從以外賣為主轉為堂食與外賣并重,重點升級大店、煥新門店環境。比格披薩,定位為披薩為主的自助餐綜合餐廳,今年6月9店齊開,9月5店齊開……打造溫暖原木風披薩空間。
同樣是做重場景,主打意式披薩的品牌如瑪尚諾(人均約110元)、樂凱撒(人均約63元)、速度披薩(人均約90元),走起精英路線,弱化披薩的快餐屬性,用空間溢價維持理想客單消費。
瑪尚諾主打一店一設計。比如,廣州高德置地春廣場是太空艙設計元素,北京中駿世界城店則是意式復古風,上海日月光廣場今年9月煥新為田園風。但門店主色、廚師條紋衫等關鍵視覺點,始終是藍白相間的標志性意大利配色。不僅如此,瑪尚諾還堅持設置半開放式廚房,讓消費者可觀賞到手工拋轉餅底等傳統意式披薩工藝。
圖片來源:瑪尚諾披薩官網
而樂凱撒和韓國速度披薩的門店邏輯是,做成潮流社交“打卡點”。
2021年,樂凱撒開始轉型“新一代生活方式品牌”,全面升級門店風格。其中,廣州保利廣場店,融入陽光、海洋,呈現都市里的地中海風格門店。
露營主題店,在深圳華僑城創意園快閃上演,又在深圳福田COCO Park店永久落地。另有窯爐現烤店快閃店、“榴蓮聚樂部”等店型,引發打卡潮。
圖源:樂凱撒披薩公眾號
“雜糅文化包裝狂魔”韓國速度披薩,門店以美國公路文化為主題,融合夜店風、工業風、潮牌風,讓到店就餐盡可能有吸引力。
另一派披薩玩家剛好相反,主打做輕門店場景,服務于“外賣為主,堂食為輔”的競爭策略。
達勢股份稱,達美樂中國未來將以年均200~300家速度沖刺,至2025年預計突破1200家。
極海數據顯示,達美樂兼顧商場、社區、辦公場三種選址,門店特征普遍是強后廚+少座位。以廣州保利時光里店為例,廚房面積占比約3/4,座位區僅占1/4。
這是因為,達美樂SKU繁多且始終奉行“30分鐘必達否則免費送披薩券”的“DNA式承諾”,后廚騰挪空間足夠才能確保效率。達美樂的門店,首先是“外賣前置倉”,其次才是堂食店。
尊寶比薩門店的“輕”更加極致。大多是15~30㎡的小店,配備2-3人,集中在租金較低的社區、街邊、商場地下層。低成本門店模式,疊加0元加盟模式,尊寶比薩快速膨脹成披薩界的社區王者和下沉王者。
極海數據顯示,2021年尊寶比薩門店數還不到400家,到今年9月已突破2500家。其中80%門店位于社區場景,3~5線城市占比突破30%。未來還“將以月增百家的速度在向萬店邁進”,不斷加大外賣業務陣地。
盡管尊寶比薩已快速下沉,但3~5線城市仍是披薩品類廝殺的未來主戰場。
得益于麥當勞、塔斯汀、肯德基、正新雞排、德克士等品牌多年的市場教育,漢堡和炸雞這兩大洋快餐單品,下沉程度已經相當高。
而披薩單品仍然高度集中在二線以上城市。3500家店的必勝客,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不足30%。700家店的達美樂,三線城市門店數為個位數,并且未來一段時間,達美樂的發展重心仍聚焦高線城市。
有機遇,也有挑戰。雖然瑪尚諾、樂凱撒等意式披薩品牌已在嘗試,但于整個品類而言,弱化披薩的快餐屬性,仍然比較難。
正因此,即便是高線城市的普通白領,花費60~70元吃一頓達美樂、必勝客、樂凱的頻率,大大低于花費30元以內整一頓中式快餐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