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入局,人人都想成為“下一個lululemon”。

圖片來源:pixabay
近幾年,瑜伽服,特別是瑜伽褲越來越火。而且在穿著場景上,除了瑜伽館、健身房,瑜伽服也逐漸成為時尚單品走入尋常生活。
被lululemon(露露樂蒙)激活的中國瑜伽服市場持續蓬勃向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品牌入局——安踏收購MAIA ACTIVE、男士瑜伽Vuori開出中國首店……賽道的擁擠指數與日俱增。
安踏“買買買”,這次盯上瑜伽服品牌
10月16日,安踏體育發布自愿性公告稱,集團通過一家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在2023年10月13日與瑪伊婭服飾(MAIA ACTIVE)的若干股東分別訂立若干買賣協議。
根據公告內容,安踏購入了瑪MAIA ACTIVE75.13%的股本權益。在收購事項完成后,MAIA ACTIVE將成為安踏集團間接非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
MAIA ACTIVE創立于2016年,通過科技運動面料和更適合亞洲女性的版型系統,打造高品質的女性運動服飾,尤其是瑜伽服飾。
電商起家的MAIA ACTIVE于2019年在上海新天地時尚開設首家線下門店,并于2022年9月在上海新天地時尚Ⅱ開設全國首家旗艦店。今年7月,品牌在上海東平路開出首家街區式零售旗艦店,也是面積最大的門店。截至2023年8月底,品牌在國內擁有39家直營門店。
該品牌創立至今,共拿下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華人文化、華創資本等機構。最新一輪融資為2021年12月,由百麗國際戰略投資近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2022年,MAIA ACTIVE營收超過5億元,且實現盈利。
安踏體育在公告中表示,MAIA ACTIVE業務在女性消費者中,尤其是在瑜伽運動品類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建立了消費者品牌心智,具備未來增長潛力。對于安踏來說,收購事項能夠彌補其在女性業務板塊的不足,進一步強化品牌組合。
事實上,這并不是安踏首次探索瑜伽服賽道。安踏旗下的多家品牌在此前就已經布局瑜伽產品線。例如,主打休閑潮流的FILA在去年加入了運動元素,推出「拿鐵女孩」系列,產品覆蓋瑜伽場景;戶外高端品牌迪桑特DESCENTE圍繞女性室內訓練,推出“動線BodyFlex”系列,上線運動Bra、運動Legging等產品。
此次收購MAIA ACTIVE,也是安踏對女性運動市場的又一次探索。
瑜伽服成香餑餑,運動大牌虎視眈眈
可以看到,在安踏收購MAIA ACTIVE之前,瑜伽服賽道就已經站有各類背景不同的競爭者。
穩坐頭部的當屬lululemon。今年是lululemon進入中國市場的十周年,憑借高品質與貴價的高舉高打,其已經成為瑜伽褲中的天花板。
根據lululemon公布的2023財年第二季度財報,中國已經成為lululemon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期內銷售額同比大漲61%,主要得益于門店規模的擴大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持續增長。目前,lululemon在中國擁有107家門店,在本財年計劃在全球開設的35家門店中,大部分將在中國開設。
lululemon的商業成功,讓人看到了瑜伽服乃至女性運動市場的廣闊前景。
國際運動品牌方面,NIKE在2019年就推出了首個瑜伽系列產品,并上線了瑜伽課程,研發新面料,推出首個孕婦專屬系列。今年,NIKE再度推出Zenvy放空系列和Go怒放系列緊身褲,為女性提供兼備功能與個性化的產品選擇。
阿迪達斯、彪馬等也都在上線瑜伽品類的同時,配套推出瑜伽課程、瑜伽活動。
國內運動品牌也不甘示弱。李寧在2021年重新整合女子運動產品線,將原有的產品延伸到熱門運動項目瑜伽中的緊身褲、運動內衣等類目。361°打造了“女子健身局”等自有IP賽事,不久前還接連推出“新肌褲3.0”“新動褲1.0”等多款產品,進一步服務瑜伽、塑形等運動需求。
除去傳統運動品牌,新興品牌們也不斷涌現,在百元價格帶上成為消費者的性價比之選。
從電商渠道跑出的瑜伽服新銳,有專注小眾運動、充滿科技感的「粒子狂熱」、主打“全場景多元化科技運動服飾”的魔力薇薇(MOLY VIVI)等,它們在拿到億元的大額融資后,紛紛布局線下開出門店。
隨著越來越多品牌入局,人人都想成為“下一個lululemon”。從現實角度出發,這并非易事。一方面,中國細分市場競爭激烈,前有國內外運動巨頭的加速布局,后有新面孔的不斷誕生,想要一家獨大不容易。另一方面,消費者更為理性,實用性與性價比成為首要考量因素,單純靠講品牌故事恐怕難以站穩腳跟。
向男性用戶拓展。尋找新的突破口
為了探尋新增長突破口,從創新產品、更迭場景,到營銷推廣、社群體驗,瑜伽服賽道的各類玩家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在這其中,我們也注意到有不少品牌將男性用戶作為新的發力點。盡管目前瑜伽服的消費主力為女性消費者,但同樣也有品牌將目光聚焦到了尚且小眾但潛力無限的男性瑜伽市場,試圖塑造品牌新的增長引擎。
近日,有著「男版lululemon」之稱的北美運動休閑服品牌Vuori在上海靜安嘉里中心開設的中國乃至亞洲首家線下快閃店正式開業,這也是繼2022年品牌入駐天貓平臺之后,正式落地切入中國市場。該店于今年8月中旬開始試營業,限定6個月,并計劃在明年春季開設固定線下店鋪。
Vuori創立的初衷是為了彌補男性瑜伽市場的空白,其產品緊密結合中產男性的需求。獨特的定位使其在發展過程中拿下了數輪融資,最大的一筆是軟銀愿景基金在2021年重注的4億美元。
隨著品牌不斷擴大,Vuori產品已經延伸至訓練、跑步、沖浪等多個領域,同時也面向女性市場。
Vuori所對標的lululemon,近年來也將目光鎖定了一眾中產男性。
早在2015年,lululemon推出了一款名為ABC的男褲,廣受男性用戶歡迎,并為全年增加了15%的銷售業績。結合最新財報數據來看,在如今lululemon的收入結構中,近三年男士產品收入占比一直在24%上下。在2022年lululemon 宣布的未來五年增長計劃(2022-2026)中其曾提出,到 2026 年,男裝產品線實現 1 倍以上的增長。
種種跡象表明,瑜伽服里的“他經濟”仍有待挖掘的潛力。只不過,國內這一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以男性為主打標簽的瑜伽服品牌需要通過更多的營銷手段來搶占該細分領域的用戶心智,打動消費者為之買單。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