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 11戰爭已然打響,圍繞“最低價”的競爭本質上也就是流量的競爭,可在流量為王的當下,頭部主播憑借巨大的流量優勢,一步步將商家們的話語權稀釋。
圖片來源:Pexels
依稀記得最初始的雙11,是在頭天晚上熬夜到11日的凌晨00時00分,電商平臺的商家們才開始解開購買的按鈕,用戶們則是瘋狂點擊屏幕搶購心儀已久的產品。那時的雙11還有一個搞笑的外號「光棍節」。
可能是由于直播帶貨的興起和參與,平臺與平臺之間的交鋒變成了三雄爭霸,競爭愈發激烈。不知從何時起,雙11活動不斷提前,從1個星期、半個月,直至15年個年頭后的現在,1個月前各大平臺和主播們就開始搖著雙11的大旗,拉起全民狂歡的序幕。
商場如戰場,更別說在這個對于直播電商行業來說不亞于年終考核的關鍵階段,整個行業都在上演著主播們瘋狂奪食,平臺們竭力護食的戲碼。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雙11開幕式的主角由平臺轉換成了各大主播,圍繞雙11的「戰事」,后者幾乎包攬了近1個星期來微博熱搜的半壁江山,不過耐人尋味的是,上熱搜并不是因為亮眼的帶貨數據,而是「翻車」現場。
下面鞭牛士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最近幾位因帶貨翻車而登上熱搜的大主播。
李佳琦涉嫌「二選一」行為
如果說主播占據了熱搜的半壁江山,李佳琦可以說一人獨自抗下了半壁江山的一半。
24日,京東采銷人員在朋友圈指責李佳琦與品牌方海氏公司簽署底價協議,京東自掏腰包補貼海氏旗下某款烤箱產品,但因價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間售價,被海氏集團發函違約,并被要求賠償巨額違約金。
即使李佳琦MCN機構美ONE和海氏集團均發表聲明澄清此事,但隨著美ONE一張合同被曝光,李佳琦瞬間就成了眾矢之的。
合同中寫道:品牌需要保證其通過指定達人在本合同框架下雙方約定的所有推廣服務下提供的促銷力度為保證期限內在保證范圍內的同等條件下最大力度。
盡管業內人事表示類似的合同普遍存在,并不是李佳琦獨自享有,但顯然也有不合理之處。同時,經過花西子的言語風波后,李佳琦在大眾心中還在“留用察看”階段,好家伙,又“犯事”了,怨氣再次爆發,隨之而來的就是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
客觀來講,明明只是平臺與商家之間的糾紛問題,李佳琦莫名其妙被點名,還被曝光合同,有點躺槍的無辜。
但誰讓你是具有更強話語權的強勢方呢,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雪上加霜的是,瘋狂小楊哥當日正在直播時,某款產品突然遭到下架。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大楊哥怒指李佳琦控價控庫存,導致某品牌產品多數被下架,原因就是價格比李佳琦低。
小楊哥的現身說法,更加坐實了李佳琦的“霸道”。
要么怎么說是一波三折呢。
小楊哥的開炮還沒完,李佳琦又被知名打假人王海發難。當日,王海發布視頻稱,消費者在李佳琦直播間購買的“鴛鴦金樓”和田玉項鏈為假貨。經過送檢,鑒定結果為碳酸鹽-透閃石質玉項鏈,與宣稱時的材質根本不符。
在化妝品領域叱咤風云的李佳琦對玉石顯然不夠專業,在面對王海的質疑,只留下一句:以品牌方回應為準。
隨后,鴛鴦金樓表示,售出的和田玉項鏈通過了多家國內權威的玉石質檢機構的復檢,產品品質沒問題。同時還稱,關于網友發帖及非正常消費者的投訴索賠,已保存并固定相關證據,并將依法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
感情這是鴛鴦金樓被質檢機構坑了,也成了受害人,而李佳琦早已哭暈在廁所。
不過這波也難辭其咎,誰讓你涉足了不了解的領域呢。
10月24日,李佳琦因為三件事三度登上熱搜,堪稱人生中「黑色星期二」。
賈乃亮帶貨美容儀線上比線下貴1600元
近日,明星賈乃亮被指割消費者韭菜,其直播間美容儀AMIRO覓光膠原炮第一代產品預估到手價4599元,與京東、天貓等官方店鋪相同。然而在線下的山姆超市里,該產品日常售價僅為2999元,比線上低1600元。
我把你當家人,你把我當韭菜。巨大的差價引起了粉絲們的憤慨,紛紛脫粉。
關于此事,覓光客服隨后回應道,賈乃亮直播間銷售的是二代產品,所以價格會有所不同。
即使看起來是一場誤會,但客服的回應并未取得太多效果,是不是誤會粉絲早已離去不關心了,反之對直播間和品牌失去信任成了既定事實。
小楊哥被指低俗帶貨
近日,小楊哥女徒弟「紅綠燈的黃」在直播間帶貨YSL品牌的氣墊,期間,女徒弟披頭散發,表情猙獰,還有不雅的舉動,讓人感覺不適,引發網友熱議。
本來只是一次小面積的爭議,按照公關套路出面道個歉送個福利基本就能將風波偃旗息鼓,但是有網友發現,小楊哥過往帶貨言論低俗更甚于徒弟,觀感極差。
往小了說,小楊哥是一名超級主播,往大了說就是公眾人物,其任何不規范的一言一行就會被無限放大,最后全網吃瓜和不吃瓜的紛沓而至,更多以前低俗的內容被扒出,再被全網指責批斗。
前幾天還是向李佳琦開炮的「正義者」,誰想到才沒幾日自己又深陷輿論泥沼,成為了直播界的「做怪者」。
事件發生后,瘋狂小楊哥直播間的就停止了直播,上一次直播時間停留在了26日。至于何時復播,小楊哥方面表示有可能是本周三,但還不確定。
雙11戰爭已然打響,圍繞「最低價」的競爭本質上也就是流量的競爭,在人口紅利見頂,消費低迷的背景下,不論是平臺還是主播,都對用戶增長充滿了焦慮和渴望,因此,掌握議價權等于掌握了流量。
理論上來講,品牌方參與了產品的設計、研發、營銷等全鏈路環節,在定價和議價上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可在流量為王的當下,頭部主播憑借巨大的流量優勢,一步步將商家們的話語權稀釋。所以,我們上述才能看到涉嫌「二選一」的霸王合同出現。
可現實問題是,這樣不僅會讓商家陷入利潤微薄的財務危機中,主播還需要承擔不正當競爭的「罵」名和反壟斷的法律風險,利或弊值得主播們思考。
此外,主播做為公眾人物,博眼球式的直播方式注定要「翻車」,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愛惜羽毛方可走的長遠。
本文轉載自鞭牛士(ID:bianews8),已獲授權,版權歸鞭牛士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