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實現的前提是流量,只有低價和流量良性互補,才能長久貫徹,眼下京東最需要的解決的,仍然是流量從何而來的問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趕著雙11的余溫,“忙碌”的京東迎來了自己的三季報。
作為劉強東回歸,推行“低價”策略后的首個雙11,今年的京東頗有存在感。從與海氏和李佳琦直播間大打口水戰,再到采銷直播間出圈,幾乎每一個京東人都形容“這是自己經歷過的最繁忙的大促”。
伴隨三季報發布,一則重磅人事調整也浮出水面——京東集團CEO許冉將接替辛利軍,兼任京東零售的CEO。這距離她成為集團CEO剛過去6個月,距離辛利軍成為京東零售CEO也不過2年。
除卻管理層和組織架構的頻繁調整,京東的股價也在這一年經歷著巨變,年初至今跌幅超過了5成,組織變革帶來的陣痛遠比想象中強烈。
但剛過去這個三季報,京東似乎頂住了壓力,在財報發布前夕調低預期后,京東Q3的表現基本符合市場預期,集團收入2477億元,同比增長1.7%,大力推行低價下,京東零售的經營利潤率并未出現大滑坡,5.2%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這使得本季度的經營利潤增長近7%,算是不錯的亮點。
盡管競爭加劇且增長放緩,但京東的利潤并沒有受到太多影響,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市場對公司長期利潤前景的擔憂。這從京東近期的股價修復中也看的出來。
在“低預期”的三季報前瞻傳出后兩天,京東的股價一度跌去10%,但此后京東股價從低點反彈了近25%,多位投資人士都告訴36氪,“市場對京東還是過分低估了”。
在3年2度更換CEO后,外界最大的關心是,京東零售還是否會繼續“低價”策略,CEO許冉在財報會上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零售在整體戰略上不會有大的變化”。
此外,許冉也感謝了辛利軍對京東零售過去兩年作出的貢獻,并表示自己會努力推進零售與其他業務板塊的協同,繼續推進零售“成本、效率、體驗”的核心戰略。
財報平穩落地,京東美股股價昨夜也大漲7%,報收28.59美金/股,市值450億美金。
低價紅利有待釋放
京東零售收入細分
圖片來源:財報
新CEO將把京東零售帶向哪里?
伴隨三季報出爐的,還有一項重大的人士調整——京東集團CEO許冉將接替原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成為新的京東零售掌門人。
這一調整還是多少讓人意外。作為在京東呆了12年的老兵,辛利軍在2021年9月臨危受命,接替已經退休的徐雷成為京東零售的CEO,并從年初開始帶領團隊推進“低價”策略。
在618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辛利軍還表示,“自己當初在接到任命時沒有推脫,感覺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但他也透露,相比此前在京東擔任的職位,京東零售CEO是壓力最大、也最具挑戰的。
一位接近辛利軍的京東中層評價他“性格溫和,很少發脾氣,喜歡歷史和軍事,在內部講話中也經常引用歷史典故”,另一位內部人士則表示“因為是銷售出身,老辛多少帶著銷售思維,相比劉強東和徐雷,他的前瞻性和戰略定力相對欠缺”。
對于辛利軍的調整,不少內部人表示驚訝。據36氪了解,今年京東618和雙11的表現都略超過內部預期,增速也跑過了社零大盤。“調整后,低價策略會不會繼續推進?”有京東零售的員工擔心,“零售的組織變革還沒徹底落地,老大就又換了。”
但36氪得到的消息時,對于“低價”策略京東在短期內不會動搖,“這是老劉的意志,無論是誰做CEO都必須堅決推進”。許冉在財報會上也重申了這一點——“零售在整體戰略上不會有大的變化”。
從CFO成為集團CEO,再到兼任京東零售的CEO,許冉的任命背后,是劉強東對于零售業務的重視,他渴望這個占集團收入超85%的業務可以與集團更好的協同,也希望CFO出身的許冉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幫助京東把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要知道,這是時隔多年后,京東再度讓同一人擔任集團和零售的CEO,上一個是劉強東自己。
對于低價要如何走,劉強東給出的答案是——不一味的低價補貼,而是通過優化履約成本“節省”出可以用于補貼的“經費”,以及通過規模效應讓商家在“降價的同時效益最大化。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京東陷入增長遲緩時,仍能保持不錯的利潤率。這一點在三季度體現得淋漓盡致——京東零售本季度的經營利潤高達 110 億,比預期高出超 10 億,經營利潤達到 5.2%,創歷史新高。
除卻并無重大促銷的季節性因素,這背后的隱含因素有兩個:京東推行的低價補貼,大部分被傳導到生態鏈條上;百億補貼目前的GMV占比不高,對京東的利潤稀釋有限。
在度過拓規模的第一階段后,如今的京東百億補貼已經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即豐富單個坑位的競標商家,從而把價格卷到更低,但這遠比拓規模要難得。采銷直播間在這個雙11開始打出聲量,這是京東實行低價以來,難得被市場認可的舉動。
但我們要強調的是,低價實現的前提是流量,只有低價和流量良性互補,才能長久貫徹。眼下京東最需要的解決的,仍然是流量從何而來的問題。
本文轉載自36氪未來消費(ID:lslb168),已獲授權,版權歸36氪未來消費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