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們嘗試主動擺脫“大牌依賴癥”,以“小眾獵手”姿態開辟新的細分賽道,新銳調性、健康概念品牌正在獲得巨頭們的關注。

圖片來源:Unsplash
撰文 | 米婭
主編 | 付慶榮
搶投中國小眾本土美妝,國際巨頭誰都不想輸。
LVMH老板Bernard Arnault家族持股40%的L Catterton路威凱騰(全球最大的消費投資基金),2023年入局了2個小眾國貨美妝品牌,有肌膚光學專業底妝品牌【blank me】、兒童護膚品牌【Hi!papa海龜爸爸】。
雅詩蘭黛先后投資周揚青創立的【CODEMINT紈素之膚】、本土高端香氛品牌【melt season】。而歐萊雅繼香氛品牌【聞獻DOCUMENTS】之后,去年9月又投了生物科技公司【杉海創新】。
低調的開云,終浮出水面。芳療功效護膚品牌【馥郁滿鋪AromeManpo】天使輪千萬元級融資,由消費共創基金獨家投資。這個基金背后,站著凱輝、開云、歐萊雅和保樂力加“豪華陣營”。
可見,國際巨頭揭開了一個小眾新世界。原因何在?省錢至上的消費周期里,誰在“冒險”購買充滿不確定性的小眾國貨呢?
LVMH、歐萊雅、雅詩蘭黛,搶當“小眾獵手”
嗅到國貨小眾美妝賽道機遇,中國本土VC搶先一步。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9年新興國貨美妝融資案例,僅寥寥數筆,當時的主角是【完美日記】、【HARMAY話梅】。2020年,賽道融資數暴增至48起,2021年達至巔峰84起,80%以上是小眾品牌,億元級融資有28起。
但囿于小眾,這些品牌依舊是個小透明式存在。直到LVMH、開云、歐萊雅、雅詩蘭黛巨頭集體殺入,它們瞄準的國貨小眾美妝一戰成名。
從緊盯國際知名成熟品牌,全資收購或大幅控股;到蜻蜓點水式的押寶中國小眾美妝,國際巨頭投資邏輯的層層轉變,預示著一些行業“風向性”變化。
歐萊雅、雅詩蘭黛,全球第一、第二大美妝集團的成長史,就是一部投資收購史。
歐萊雅、雅詩蘭黛集團旗下,品牌總數分別約40個、30個,其中半數是收購而來。覆蓋頂級、高端、大眾、開架品牌(價格相對較低但品質和口碑不輸高端)多個梯隊,品類涉及彩妝、護膚、護發、身體護理等。
1964年收購蘭蔻后,歐萊雅麾下陸續收入赫蓮娜、植村秀、卡詩、阿瑪尼、華倫天奴、YSL、科顏氏、美寶蓮等品牌。而雅詩蘭黛則于1995年拿下頂奢護膚品牌 LA MER,還有彩妝品牌Bobbi Brown、MAC,開啟收購之路,此后鮮少自創品牌。
早期這些投資標的,都是知名成熟品牌,普遍源于歐洲、美國、日韓地區,根植于歷史悠久、成熟且完善的產業鏈,自身品牌效應、產品實力、盈利能力都在線,無異于“孩子生下來就會跑”。
為快速擴張新業務,“扼殺”競爭對手、壟斷行業,歐萊雅、雅詩蘭黛均不吝斥巨資全資收購或大比例控股這些成熟的國際名牌。
圖片來源:WIN商業地產頭條
可歐美日韓“優質獵物”的選擇愈見稀缺,巨頭們嘗試主動擺脫“大牌依賴癥”,以“小眾獵手”姿態開辟新的細分賽道。
犀利的目光開始在全球圍獵新興小眾品牌,已涉及美妝、護膚、護發、香氛等多個細分賽道。其中,全球數二的商品消費市場——中國,新銳調性、健康概念品牌,深得巨頭之心。
雅詩蘭黛2023年進行了3筆投資,網絡紅人周揚青創立的【CODEMINT紈素之膚】,定位純凈美妝;東方沙龍香【melt season】,頗似“中國版Asope”。此類品牌還有,被L Catterton納入投資組合的兒童護膚的【Hi!papa海龜爸爸】。
上游前沿科技創新型企業,備受巨頭青睞。資生堂和L Catterton先后于2022年、2023年投資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企業創健醫療,歐萊雅則入局了生物科技公司杉海創新。
在投資路徑上,巨頭們一改“扼殺式并購”,轉為相對溫和的風險投資、小比例控股。歐萊雅最早于2003年就開始投資中國品牌,先后收購了【小護士】、【羽西】、【美即】,而近兩年對【聞獻DOCUMENTS】、【杉海創新】,均是少數股權投資。雅詩蘭黛對【melt season】、【CODEMINT紈素之膚】是戰略投資。
不難看出,當本土VC普遍變得保守,姍姍來遲的國際巨頭的異常活躍,尤為顯眼。
小眾火爆的國貨美妝進階博弈
小眾國貨美妝品牌,更準確的界定是:還沒有大范圍破圈,卻擁有一定數量的狂熱擁躉者。
這些國貨品牌,官方社交渠道、線上店鋪,粉絲量從幾千到幾萬。當下的熱門融資品牌如【blank me】、【海龜爸爸】、【melt season】,多輪資本寵兒如【溪木源】、【PMPM環球配方】、【C咖】、【聽研BIOLAB】,粉絲規模“體面”一些,但也普遍不過20~30萬。
可跳脫出純粹的流量思維,這些在多輪洗牌中存活下來的小眾品牌,皆手握幾把硬核刷子。
成分競爭白熱化:配方師、硬核科普
品牌格調和精神內核進階
氪金小眾國貨美妝,到底值不值?
01
頂級原料、硬核成分,不等于“有效”
圖片來源:WIN商業地產頭條
02
小眾格調、探索樂趣,都是易碎品
03
規模的野望,不是資本想想就能成
本文轉載自WIN商業地產頭條(ID:Dtoutiao),已獲授權,版權歸WIN商業地產頭條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火熱預售中,限時直降140元!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正式開啟預售!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