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獨特的消費土壤和流量環境,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生態位、并制定更適合中國受眾的本土化策略,是Fenty Beauty想要深入中國市場繞不開的難題。

圖片來源:unsplash
自2019年通過天貓海外旗艦店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這個在海外位列名人美妝top1的美國彩妝品牌,一直沒有贏得它該有的聲量。
直到這次活動,在蕾哈娜的加成下,品牌再次站到了聚光燈前。線上,“蕾哈娜攤煎餅”、“蕾哈娜直播帶貨”等詞條頻頻登上熱搜,微博品牌討論量達2.4億,小紅書上#Fenty Beauty筆記達到4萬篇。飛瓜數據顯示,蕾哈娜抖音直播首秀半小時場觀超400萬、直播銷售額大漲至300萬—750萬元。
線下,活動現場人流密集,因為實行預約制,小紅書上出現了不少加價倒賣名額的帖子。女性觀眾流連在這個濃縮了“中國式網感”的體驗空間內,拍照、打卡,但比起Fenty Beauty,她們在社交媒體上更喜歡用的關鍵詞是“riri(蕾哈娜的昵稱)”。
從品牌2月官宣代言人單依純、3月進駐抖音開設官方旗艦店、4月全面進駐絲芙蘭、再到蕾哈娜本人親自造勢等動作來看,Fenty Beauty已經卯足了勁兒要啃下中國市場。
只是這次,它能復刻在歐美的成功,掘金中國嗎?
“帶貨女王”蕾哈娜,和她的商業帝國
明星搞副業的現象很常見,但如同蕾哈娜這樣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甚至登上了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的,并不多見。
而蕾哈娜本人強大的吸金能力,早在她與彪馬教科書級別的合作中就有所體現。
2014年底,業績低迷、市場地位搖搖欲墜的的彪馬,押注蕾哈娜擔任品牌女裝創意總監與品牌形象大使。
2015年6月,彪馬推出蕾哈娜設計的單品厚底經典絨面革運動鞋FENTY x PUMA Creeper,上架3個小時便售罄。在《Footwear News》2016年“年度之鞋”評選中 Creeper力壓Yeezy Boost 拿下第一。它的成功也將彪馬拉回一線品牌序列。
和如今放下身段攤煎餅、上直播間一樣,當年為了推爆Creeper,蕾哈娜傾盡全力宣傳,除了自己在各個場合對品牌的露出,圈中好友幾乎人腳一雙。
而Creeper的火爆也釋放了蕾哈娜在帶貨上的潛能。2017年,蕾哈娜與奢侈品集團LVMH下屬的美妝孵化器Kendo達成合作,推出了美妝品牌Fenty Beauty。第一個財年,Fenty Beauty全球銷售額就突破5億歐元。
Fenty Beauty的熱度,同樣與蕾哈娜全身心投入的推廣功不可沒。在Instagram上擁有1.4億粉絲的蕾哈娜不僅經常在賬號上發布品牌相關動態,還親自拍宣傳片、在各種場景下帶貨。
2023年2月,蕾哈娜在超級碗中場秀上使用Fenty Beauty定妝粉餅補妝。據 Cosmetics Business 數據,表演之后Fenty Beauty的谷歌搜索量暴漲883%。
2023超級碗中場秀,蕾哈娜3秒的補妝鏡頭
在蕾哈娜強大的“名人效應”下,Fenty Beauty以年收入4.77億英鎊(約等于人民幣44億元)、9.76的總評分,位列2023年全球十大名人美妝品牌排行榜榜首。在中國,這份年收入僅次于珀萊雅、上海家化、貝泰妮和水羊股份,位列第五。
名人美妝Top 1,但不止于名人
所謂“名人美妝”,明星創始人的流量當然是品牌前期最好的加速器,但Fenty Beauty之所以能夠長紅7年,也與它在產品、渠道、價格、推廣各個環節上的打造息息相關。
Pro Filt'r 系列粉底液
粉絲與蕾哈娜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內容;來源:Fenty Beauty官網
雖然在品牌起盤階段,明星的流量帶來了顯著紅利。但發展至今,明確的品牌宗旨、多元且創新的產品、貼近消費者的營銷策略,這些綜合在一起才是Fenty Beauty持續在市場領先的關鍵。
逐夢中國,Fenty Beauty的挑戰才剛開始
在海外,雖然Fenty Beauty仍屬于現象級的存在,但遙遙領先的地位如今似乎正受到威脅。
近憂來自于美國知名女星賽琳娜·戈麥斯的個人美妝品牌Rare Beauty。該品牌推出不到三年,年銷售額就達到5億美元,在“2023年全球十大名人美妝品牌”中位列第三。
2023年名人美妝排名;來源:cosmetify
如果把ins粉絲數作為考量名人美妝潛力的標準,賽琳娜·戈麥斯的ins粉絲數高達4.1億,是蕾哈娜的3倍。Cosmetify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最受關注的名人美妝品牌是Rare Beauty,搜索量超過Fenty Beauty。
遠慮則來自于隨著名人美妝的泛化,Fenty Beauty的獨特性正在被削弱。
越來越多名人加入搞美妝副業的陣營。據彭博社統計,過去3年市面上至少涌現出50多個名人美妝,包括美國著名女歌手碧昂絲推出的護發品牌Cécred、Lady Gaga的美妝品牌Haus Labs、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推出的男士理容品牌The Shop。
同時,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曾經為Fenty Beauty打造了品牌獨有的光環,如今,帶有創始人烙印的價值觀也成了出廠標配。比如Rare Beauty倡導自我接納、心理健康并關注慈善事業;Haus Labs以"愛自己"為理念,鼓勵消費者表達自我。
在激烈的競爭下,名人美妝的風還未吹到的中國既是一片藍海,也是Fenty Beauty成為一個全球性品牌必須要攻下的城池。
但Fenty Beauty想要逐夢中國美妝圈,并非易事。從過去5年的表現來看,品牌并沒有占住任何一條細分賽道,而是作為一個孤零零的“舶來品”存在著。數據上,Fenty Beauty海外旗艦店粉絲數為125萬,銷量過萬的產品只有2個。
如今,Fenty Beauty試圖在中國再次發力,這次它帶了更好的資源、更強大的決心,但中國美妝市場也早已天翻地覆。
中低端的價格帶里,國貨美妝強勢崛起,對海外美妝形成圍剿之勢,從近兩年e.l.f、露華濃以及NYX悉數退出中國市場可見一斑。高端線則站滿了用多年營銷投入砸出了地盤的大牌,從它們的手里搶份額,亦無異于虎口奪食。
在營銷上,中國獨特的消費土壤和流量環境,也讓名人美妝品牌擅長的DTC打法(明星社交平臺種草+官網轉化)無法直接照搬。不少VC投資人表示過:“中國消費生意線上線下玩法可以說是全球最復雜,沒有之一。”
此時此刻,它面對的是一個不同于美國的競爭氛圍、以及更加不確定的未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生態位、并制定更適合中國受眾的本土化策略,是Fenty Beauty想要深入中國市場繞不開的難題。
但好消息是,蕾哈娜的中國行,為Fenty Beauty打出了一個漂亮的開局,如何利用這張“王牌”大顯身手,則是對品牌接下來的考驗。
本文轉載自化妝品觀察 品觀(ID:pinguanjun),已獲授權,版權歸化妝品觀察 品觀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