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那些從“稀有”到“豐產”的水果,都未逃離種植端一哄而上、銷售端價格腰斬的命運。

圖片來源:pexels
水果界“愛馬仕”價格腰斬
“原來論顆吃,現在論盆買的山東櫻桃,價格也腰斬了。”在繼榴蓮價格親民之后,櫻桃價格近日大跌,也沖上微博熱搜。
據了解,現在集中上市的主要是“紅燈”品種的櫻桃。在商超售價是15元/斤,相較于一個月前的售價降了六成左右。
對比一個月之前,北京地區國產櫻桃零售價格普遍在35元/斤至45元/斤左右,主要來源于煙臺、大連以及北京本地門頭溝區等。
“店里現在主要是山東煙臺和大連產地的櫻桃,山東煙臺的櫻桃體積偏小,是15元/斤左右,大連的稍微大些,顏色有點像車厘子,價格在35元/斤。”一位北京社區水果店相關負責人對《靈獸》表示,國產櫻桃銷售一般到6月底進入尾聲,在此之前,零售端的“紅燈”櫻桃等平價品種一般會跌至10元/斤左右。
“櫻桃的成熟期就在五六月份,也就是這段時間的櫻桃最便宜了。但櫻桃的運輸、保鮮成本較高,如果到店后3~5天內賣不完的話就會全部壞掉了,所以有些商家也不太愿意賣這個品類。”上述社區水果店相關負責人表示。
除了大家了解的“櫻桃好吃,樹難管理”這一特點之外,成熟后的櫻桃還有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損耗大、冷鏈運費較貴。
“零售端相比種植戶批發價格基本得翻倍。但其致命的缺點就是不好保存,而山東的大櫻桃又集中上市,價格要想賣高很難,而且不賣就會損壞,所以種植端出現滯銷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一件事。”上述社區水果店負責人表示,最近幾年來,很多種植戶為了促進銷售,增加種植利潤,也都通過微商、微店的形式將櫻桃進行售賣,以緩解滯銷問題。
同樣,近來除了櫻桃價格跳水之外,榴蓮價格“腰斬”也同樣引人注目。
廣西街頭100元5個,云南昆明部分地區單價跌破10元/個……近日,各地榴蓮的價格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直呼實現了“榴蓮自由”。
與榴蓮的情況相似,進入夏季以來,高價水果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據央視財經報道,4月份以來,芒果、菠蘿、西瓜、甜瓜、櫻桃等時令鮮果上市量增加。同時,蘋果、梨等大宗水果清庫存力度加大。
4月份,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6種水果批發均價為每公斤7.32元,環比下降0.9%,同比下降7.3%。
從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食品價格下降1.0%,其中鮮菜、蝦蟹類、牛肉、雞蛋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3.7%、2.8%、2.7%、2.3%和2.0%。
對此,業內人士預測,目前價格已接近“腰斬”的榴蓮,6月可能更便宜。
降價背后
“有超市單價不超過20元,買一個巴掌榴蓮才40元左右,真的實現了金枕榴蓮自由。”近日不少網友表示。
一位西南地區生鮮供應鏈相關人員稱,榴蓮根據品質不同有分級,今年相對于往年同期價格下降幅度較大。
“以金枕榴蓮來說,目前當地批發價A果每件(6-7個)在700元-800之間;B果700元左右一件(6-7個);有消費者稱40元左右就能買到的巴掌榴蓮,批發價是600元左右一件,一件大概有11-12個,每件凈果重量在35斤左右。”上述西南區域生鮮供應鏈相關人員對《靈獸》稱,今年各地產量都還不錯,隨著各國榴蓮陸續上市,接下來榴蓮售價或許還會下跌。
該生鮮供應鏈相關人員稱,榴蓮價格下降離不開產量增加和不同產地的榴蓮對價格的沖擊。例如,從口感上來講越南的榴蓮不如泰國,所以價格相對要更便宜一點。
從國內市場對榴蓮的需求來看,過去兩年,全球榴蓮需求同比飆升400%,其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榴蓮進口國,年進口額均超過40億美元,占全球需求的91%。2023年,中國進口142.6萬噸鮮榴蓮,增幅超七成,其中92.9萬噸來自泰國,49.3萬噸來自越南。
榴蓮價格越來越“親民”的背后,既有東南亞國家榴蓮進入集中采摘上市期,多國爭搶中國市場等因素,也與中國海南、廣西、廣東等地積極試種國產榴蓮有關。
一方面,自2022年以來,中國開始允許越南、菲律賓等東盟國家對華出口鮮榴蓮,打破了泰國“獨占”中國鮮榴蓮市場的局面。
其中,目前越南全國榴蓮種植面積超過11萬公頃,年產量達85萬噸。泰國政府部門此前預測,由于果農不斷擴大榴蓮種植面積,全國2023至2024年度的榴蓮產量將增加15.3%。
同時,過去受限于運輸、倉儲等條件,產自東南亞國家的熱帶水果難以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如今,跨境冷鏈物流體系和電商平臺快速發展,各項通關便利條件和措施不斷出臺,使得榴蓮等熱帶水果進入中國市場更加高效便捷,也助力了東南亞國家對華出口生鮮產品的運輸效率大幅提高。
以泰國榴蓮為例,過去進入中國需要海運約7天、公路運輸需要約5天,而現如今只需3天左右。
據泰國媒體報道,從泰國瑪達普站開往中國廣州的“榴蓮班列”,已打破從泰國運輸水果至中國所需時間的最快紀錄。
另一方面,本土榴蓮開啟積極試種。其中,海南榴蓮的種植面積已接近4萬畝,今年的產量較去年已提升兩至三倍,達到200噸左右。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目前海南榴蓮種植面積大概4萬畝,產量200噸左右,但根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2023年全年中國進口榴蓮約140萬噸,相比起來國產榴蓮占比現在還比較小,目前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有限。
與此同時,隨著榴蓮的逐步平價化,使其應用場景也更加豐富,既可以直接售賣,還可以成為蛋糕、冰激凌、披薩等日常食品的配料。
從高價水果走向平價食材的,不僅僅是榴蓮,曾經被視為消費能力衡量標準的陽光玫瑰葡萄、車厘子,價格也在逐年走低。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除了種植、物流技術的迭代,還有種植面積的大幅增加,讓這些曾經的高價水果的價格開始持續下降。
比如,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者對陽光玫瑰葡萄、榴蓮、車厘子等明星水果的需求高漲,大量嗅到商機的中國商人開始試種。以車厘子為例,不少中國商人前往智利種植車厘子,而隨著中國種植商與智利本土種植商的激烈競爭,當地的種植面積在逐步擴張,也進一步使得這類水果價格開始跳水。
未來更“卷”
“物以稀為貴,當一個稀有品類出現,并受到消費者追捧時,伴隨著的是大家的蜂擁而至,種植端會迅速跟進。”上述生鮮供應鏈負責人表示。
以陽光玫瑰葡萄為例,在最初引入國內時,售價一度達到300余元/千克,消費端的火爆,引發種植端商戶蜂擁而至。
據相關行研數據顯示,2016 年全國陽光玫瑰的種植面積為10.01萬畝,而到了 2021年,種植面積則達到了31.21萬畝,五年增幅高達211.79%。
供應量的快速加大,讓陽光玫瑰葡萄售價一路走低。有部分地區為了快速銷貨,不斷將報價壓低,甚至達到個位數一斤,這導致整體的市場行情都在下行,進而嚴重透支市場。
對此,業內人士對《靈獸》稱,很多種植戶為了追求利潤蜂擁而至,但有一些種植戶無法滿足規范化種植要求,他們只希望盡快抓住風口實現收益,在當下“科技技術”的輔助下,要想實現豐產并不難,很多種植戶只要自己種出來的產品“與君類似”,而忽略整體品質,更遠離種植標準,由此導致大量參差不齊的產品涌入市場,價格也不得已退步,從而破壞了一個高檔水果品牌原有的口碑和市場。
細數下來,國內那些從“稀有”到“豐產”的水果,都未逃離這種一哄而上的命運。
除了上游種植端,在面臨產區集中上市的品類,在銷售端市場可能會更“卷”。
以榴蓮為例,業內預計未來6月至8月會有更多泰國南部產區的榴蓮進入市場,價格大幅波動也導致有些中間商承壓。
有中間收購商對媒體表示,5月中旬,自己從泰國當地果農手上收購榴蓮再運回中國銷售,已經出現價格“倒掛”的情況。
該中間商收購商稱,今年泰國東部收購榴蓮的市場價格大約是18元/公斤,這一價格相比去年其實更貴,而其國內批發市場批發商的價格卻比去年低,綜合計算各種成本費用后已處于虧損狀態。
此外,今年,泰國東部榴蓮因氣候原因提前上市,而同期越南榴蓮進入中國市場的數量明顯增加,使得市場競爭加劇。
在新發地經營水果生意十余年的王先生對《靈獸》稱,雖然今年榴蓮量多價格低,但依舊感覺生意難做。“從北京來看,大家的從業環境并不太給力,消費者在購買高價水果時依舊是比較謹慎的狀態。”
本文轉載自靈獸(ID:lingshouke),已獲授權,版權歸靈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