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期間銷量回暖,日本美妝下一個增長機會在哪?

圖片來源:pexels
一方面,從雙11美妝相關TOP榜表現看,在天貓搶先購全周期(10.21 20:00-10.24 20:00)的快消、美妝榜單中,SK-II、CPB肌膚之鑰擠進TOP10。
另一方面,從近期日妝企業披露的三季報數據來看,芳珂集團旗下品牌FANCL陷入增長困境、Attenir艾天然在中國的跨境電子商務銷售低迷;資生堂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仍面臨挑戰。
可以看到,在雙11期間,日系美妝品牌已有回暖之跡。資生堂集團也稱,“中國市場正在從以大型促銷為中心的增長,向更基于消費者的雙重需求的品牌可持續增長轉變。CPB肌膚之鑰、NARS均有所增長。”
結合11月7日資生堂集團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來看,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仍然陷入增長困境。
“受旅游零售、中國市場、美洲市場核心營業利潤疲軟拖累,其他核心品牌出現負增長。”資生堂集團在財報中如是寫道。
具體來看,資生堂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銷售額為72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持平;核心營業利潤為27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同比下滑26%;營業利潤為2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億元),下跌92%。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營業利潤,相較2024年上半年虧損的27.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3億元),已有好轉。
其中,2024年Q3銷售額為214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同比下滑6%;核心營業利潤為8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億元),下跌7%;營業利潤下降60%。
資生堂集團在財報中指出,在2024年累計的前三季度中,地緣政治風險高漲、物價高漲、匯率波動上升等帶來的前景不確定性持續存在。中國經濟增長減速,且歐洲持續緩慢增長。雖然經濟穩步發展,但個人消費勢頭有所減弱,因此,對未來的警戒感要提高。
自救見效?CPB、NARS在華增長了
從品牌端來看,除去香水和防曬品類,其他品牌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態勢。
具體來看,資生堂品牌、NARS、CPB肌膚之鑰、醉象,分別下滑7%、5%、2%、10%,而IPSA茵芙莎大跌21%。
就品牌表現來看,資生堂集團與大部分國際美妝集團呈現同樣境況,香水品類呈現增長,而高端護膚品牌出現下滑,也進一步印證了部分高端美妝面臨賣不動的難題。
再按照市場劃分來看,日本市場呈現兩位數增長,EMEA市場轉為負增長,而旅游零售、中國市場單季度又呈現負增長。
其中,日本市場銷售額為21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8億元),同比增長10.2%;營業利潤為18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億元)。日本市場的增長主要是通過實施經營改革計劃“Mirai shift NIPPON 2025”繼續推進盈利性改善。
呈現增長的市場還有歐洲市場、亞太市場、美洲市場,分別增長10.9%、9.1%、6.8%,其中,亞太市場部分國家和地區增長放緩,但以泰國為中心保持增長,得益于資生堂品牌、CPB肌膚之鑰帶動了整體的增長。
而中國市場銷售額為173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1億元),同比下降2.4%;核心營業利潤增長32.3%。
不可否認的是,核污水排海事件、以及對整體經濟信心減弱帶來的挑戰性宏觀環境影響,讓資生堂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失去了活力。
但前文也提到,資生堂集團稱中國市場正在從以大型促銷為中心的增長。CPB肌膚之鑰、NARS由此均有所增長,而資生堂品牌則繼續面臨挑戰。
再對比近幾年業績來看,受去年核廢水影響,資生堂集團從2023年Q3銷售額急速縮水,而今年Q3銷售額更是近幾個季度以來最低值,從側面反映了,資生堂集團處于轉型改革的陣痛期。
整體來看,雖然今年Q3銷售額仍未恢復,甚至部分核心品牌呈現負增長,但去年一直處于陰霾的中國市場總算有回暖跡象,對于資生堂集團來說,這也算是好消息。
另外,在雙11大促的推動下,資生堂集團或也有望在2024年全年財報中看到中國市場重回增長。
排名上升,日妝要反攻搶位了?
過去一年,日妝一直呈現失勢狀態,“核污染水影響”成為日系美妝企業財報中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去年雙11大促,資生堂品牌首次跌出天貓美妝品牌成交榜TOP10的榜單。而2021年、2022年,資生堂品牌還分別位列榜單第5名、第7名。
雖然今年雙11大促還未結束,但從目前日系美妝整體的位次排名情況來看,日系美妝品牌似乎有回暖之跡。
1.資生堂在雙11有望重進前十?
從天貓美妝榜單來看,在預售首日與搶先購全周期成交榜對比中,SK-II、資生堂、肌膚之鑰排名均上升,其中,SK-11排名從TOP17升至TOP8。
同時,在天貓雙11快消行業累計成交榜中(2024年10月21日20:00-11月3日24:00),SK-II排名第8、CPB排名第10、資生堂排名第17。
另據抖音電商數據顯示,美妝日化行業品牌商家的雙11正式期開門紅戰績榜單中,資生堂位列第2、肌膚之鑰排第5。
從上述種種表現來看,似乎日系美妝迎來回暖之兆,資生堂品牌也或可能重新回到天貓雙11成交榜前十。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9月,國家外交部官網發布《中日雙方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達成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其中提到,將逐步恢復符合規準的日本水產品進口。
△圖源:國家外交部官網
對日系化妝品企業來說,此前因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導致的產品信任度下降,或能因此次《共識》的達成,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日系美妝品牌有望在中國市場實現復蘇和增長。
2.資生堂等高端美妝在華熄火?
曾經,高端美妝作為歐萊雅集團、雅詩蘭黛增長引擎的主要來源,給國際美妝企業帶來了不小助力。而資生堂集團或許正是看到了前景,也瞄準了高端化路徑。
近年來,資生堂集團通過一系列戰略調整,如加強高端品牌布局、收購新品牌等,提升高端產品線的銷售額占比。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資生堂集團高端美妝的銷售額占比已從2020年的47%提升到61%。
據悉,今年6月底,資生堂集團徹底告別在1959年開創的個人護理業務。其宣布已與私募股權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權益法關聯公司FineToday Holdings Co.,Ltd.(以下簡稱:FineToday集團)的股份所有權轉讓給東方美容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同時,在最新中期戰略“SHIFT 2025 and Beyond”中,資生堂集團再次強調加強對品牌、創新和人才三個優先領域的投資,高端化仍是集團的重點方向。
從目前品牌矩陣來看,資生堂集團在中國運營超過20個品牌(含跨境電商),其中高檔化妝品包括肌膚之鑰、醉象、茵芙莎等。
但近兩年,尤其是今年以來,在眾多國際美妝企業財報中,高端美妝已從增長的引擎變成難啃的骨頭,這點在中國市場尤為明顯,因此,對于資生堂集團來說,想要做好高端美妝生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具體來看,資生堂孵化的新銳高端護膚品牌BAUM葆木今年7月在天貓閉店;IPSA茵芙莎品牌被爆料頻繁撤柜。
對此,資生堂中國方面曾向媒體回應稱,“IPSA茵芙莎品牌正在就線下業務部分作正常的布局調整,以更好地順應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
今年以來,資生堂集團在人事變動、品牌調整方面的動作也頗為頻繁,這一些列動作背后呈現出其想要改變業績下滑的困境。
總的來看,資生堂集團相較去年Q4的慘狀,已有回暖之勢,只是想重回過往巔峰已很難,當下對資生堂等日系美妝而言,更重要的是重建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本文轉載自聚美麗(ID:jumeili-cn),已獲授權,版權歸聚美麗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