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草機器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了我的生活,我的草坪從沒有看起來這么整齊過。”國外科技網站CNET上,一名測評博主如此說道。去年,他分別花1299美元、4099美元購入了 Segway Navimow i110N和Mammotion Luba 2 AWD 兩款智能割草機器人,前者幫助博主節省了“每周兩次、每次30-45分鐘的割草時間”,后者“堅固耐用,能夠很好地處理各種類型的草坪”。而這兩款智能割草機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來自中國:Navimow是九號公司旗下品牌“未嵐大陸”的產品,Mammotion則是松靈機器人子品牌“庫犸動力”的產品。實際上,國產品牌對于智能割草機產品的探索,遠比許多人想象中的要早。“未嵐大陸”早在2020年就已經注意到草坪維護是歐美市場的剛需,并且傳統的騎乘式、手推式割草機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一年后,2021年9月,初代無邊界智能割草機Navimow正式面世,九號公司也憑此打響了“國產智能割草機”的第一槍。Navimow智能割草機器人 圖片來源:Navimow緊接著,成立于2016年、創始團隊來自大疆、Mathworks等知名企業的松靈機器人,在2022年推出子品牌“庫犸動力”進軍智能割草機市場。同年,掃地機品牌科沃斯在2022年秋季的戰略新品會上,發布了自家首款智能割草機器人GOAT G1,并在2023年一季度上市銷售,加入了智能割草機賽道的混戰。另一家掃地機品牌追覓,雖然早在2021年內部就已經開始布局智能割草機產品,但歷經多年研發與打磨,其首款智能割草機器人Dreame roboticmover A1,于2023年才正式發布。整體而言,從2021年開始,國產科技品牌們紛紛瞄準割草機市場,并且不約而同地目標將定在“智能化”上。不少歐美用戶對于智能割草機的反饋都是“它們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自主導航系統,并配有可以遙控的App”,這兩點對于目前的機器人品類已經是標配,但是對于割草機品類而言,則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革新。依據使用方式以及運作原理的不同,以往的割草機可以分為傳統的手推、騎乘式割草機和埋線式割草機兩大類。其中手推或騎乘式割草機均需要人工參與,通過手動或駕駛的方式完成割草。埋線式割草機雖然后期不需要人工操作,但需要前期在草坪邊界預埋磁感線,以此控制割草機運轉的走向與范圍。歐洲的埋線成本在300到400歐左右,美國的埋線成本同樣高達200到300美元,此外,埋線式割草機根據可運作面積大小的差異,價格最低也要在500美元到1000美元之間,性價比其實并不高。而國內的科技企業,無論是追覓、科沃斯還是九號、松靈機器人,此前都已經在掃地機或智能底盤領域有技術積累,因此更容易過渡到智能割草機的研發上來。從底層邏輯來看,智能割草機與智能掃地機類似,都需要解決定位、導航、避障等難題,但具體到戶外草坪的使用場景,智能割草機還需要考慮到草種、草質、坡度、石子等問題,研發與測試需要的周期更長,不同廠商采取的技術路線也各有不同。九號公司采取的技術方案是RTK(Real - time kinematic,實時動態)+視覺+多傳感器,松靈機器人采取的是GPS+RTK+雷達方案,科沃斯采取的是雙目視覺方案,追覓采取的則是3D激光雷達+OmniSense 3D超傳感系統。于是,在成熟供應鏈以及智能化的雙重爆發下,歐美家庭的草坪正在被國產智能割草機們升級與重構。
出海新切口
以往,在傳統的手推式割草機行業里,瑞典的富世華和國內的寶時得是行業兩大巨頭,占據了全球大約90%的割草機市場;而如今,新興的國產智能割草機品牌,通過“智能化”的切口逐漸給割草機市場增添了新的變量。自從2023年以來,無論是九號、松靈機器人還是追覓的智能割草機在海外的銷量均有所上升。從九號2024年的三季度財報來看,去年三季度九號的總收入為42.39億元,同比增長34.75%,凈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139.07%。而這其中來自智能割草機器人品類的累計收入已經達到了5.95億元,同比增長379.28%,增速顯著。去年10月,松靈機器人子品牌庫犸科技研發的Mammotion Luba 2 AWD,還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了“2024最佳發明獎”。據了解,Mammotion配備的UltraSense AI 的實時障礙檢測功能可以識別和避開超過 120 種物體,目前已經出貨萬余臺。1Mammotion Luba 2 AWD系列 圖片來源:庫犸科技即便是產品落地較晚的追覓,今年2月8日也官宣出貨量已突破10萬臺。此前,追覓曾給2024年定下3萬臺左右的銷售目標,如今不僅超出了單年銷售目標,甚至“三年內要做到30萬”的整體目標也已經實現了三分之一。與此同時,由于智能割草機器人的需求大多來自歐美,所以該品類也自然而然成為了繼充電寶、無人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之后,國產科技品牌進入海外市場的一個新切口。有野心的中國工程師與企業家們勢必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今年1月的CES展覽上,九號、追覓、科沃斯都推出了新的型號,在導航、避障等方面的能力進一步得到了提升。而隨著越來越多玩家的產品逐漸走向成熟,智能割草機市場的競爭也正在升級。未來幾年,可能會是賽道最卷的時期,同時也是品牌們開始搶地盤的時期。除了不斷優化升級底層技術,海外銷售渠道的拓寬也將成為品牌方的重中之重。對于割草機這類硬件產品,線下渠道尤為重要。據了解,在德國,有70%的割草機通過園藝商店銷售;在法國,消費者更信賴家電賣場;而在美國,人們則更喜歡在Costco這類大型倉儲超市中進行購買類似商品。不同市場的渠道偏好,正在倒逼國產品牌們建立更為本土化的銷售渠道。以目前出貨量最高的九號為例,其早在2022就開始布局海外的線下銷售渠道,目前已經在10多個歐盟國家入駐了300多家經銷門店,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網絡。這場始于家庭草坪的"中國智造逆襲戰",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有前景。當國產割草機用技術創新打破傳統壁壘,證明的不僅是一個品類的成功,更展現了中國企業出海的新邏輯——不再靠低價競爭,而是用技術升級打開高端市場,用本土渠道實現長期扎根。這或許才是未來十年,中國科技品牌們真正該修煉的"內功"。參考資料:
中國割草機器人,在歐美草坪沖殺;品牌工廠
優必選、九號、追覓割草機器人對壘,百億美金市場戰火點燃;硬氪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awn
Two Years, Zero Regrets: My Robot Lawn Mower Experiment,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