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穿衣,而非衣穿人”,抓住這一點的服飾成分黨博主,也就掌握了流量密碼。

圖片來源:pixabay
不做上身穿搭,不求精致打光,只講成分面料,新一代服飾博主殺入大眾視野。
他們大多是擁有多年經驗的服飾從業者,鏡頭直接對準衣服本身,輸出對面料成分、版型剪裁的專業分析,便收獲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點贊量,成功闖出一條“服飾成分黨”賽道。
“這條褲子不要買!含70%的粘纖,一定縮水,能直接縮成秋褲。”“夏天買裙子,盡量不要買純聚酯的雪紡面料,上身不透氣悶汗。”“買蕾絲的衣服一定要看成分,避開100%的聚酯纖維。”早在2016年,“成分黨”的概念在美妝護膚領域嶄露頭角,帶火了煙酰胺、VC等原料成分。
現如今,“成分黨”的風也吹向了服飾博主。一批博主從面料入手,科普純棉、聚酯纖維等不同材質的衣服哪種更抗皺、哪種穿著更柔軟舒適,擊中了不少消費者的心。
據新榜編輯部觀察,今年以來,互聯網上涌現出了不少專注服裝面料測評的博主。
他們有人自稱是服裝廠老板,工廠為多家大牌代工;有人是面料從業者,深耕行業十余年;還有人自稱是紡織品化學工程師,時常分享硬核的服裝測評。
“服飾成分黨”相關賬號的粉絲增長和流量表現也稱得上可觀。以“十一講服裝”為例,該賬號3個月內全網漲粉超180萬,單條視頻在抖音的點贊量達到了201萬,還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媒轉發。
數據來源:新榜
近幾年,服飾行業一直受到熱議,女裝更是重災區,貨不對板、退貨率高等問題層出不窮。基于此背景,“服飾成分黨”得以興起,走出了一條不同于服飾穿搭博主的嶄新路徑。
那么,“服飾成分黨”博主們是如何創作內容的?又給服飾品牌帶來哪些新機會?
3個月漲粉超180萬,“服飾成分黨”博主殺出重圍
一件服裝的好與不好,細節向來至關重要。
相比于傳統的穿搭博主依賴顏值、身材和場景吸引粉絲,“服飾成分黨”從服裝版型、縫線做工、面料材質入手,主打一個“細節決定成敗”。
以博主“十一講服裝”一期主題為“衣服貴,不如顯貴”的視頻為例。
她在視頻中講到,買風衣要選領子后面有縫線底座的衣服,這種穿幾年都不會塌;麻的衣服要看衣身的纖維密度,如果很稀疏會出現嚴重的縮水問題;羽絨服要看走線情況,如果太緊顯得皺巴巴不好看。
短短一分鐘的視頻,就讓網友們學習到了不少挑選衣服的干貨。這條視頻在抖音的點贊量達到了201萬,收藏量73.3萬,在小紅書也獲贊38萬。有網友評論“好偉大的賽道,之前買衣服都沒注意過這些,踩了好多坑”。
“十一講服裝”賬號的主理人十一和嬌嬌曾在視頻中分享,兩人都是服飾行業的從業者,很容易看出一件衣服的質量高低。
圖片來源:抖音APP截圖
今年1月開始,“十一講服裝”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分享“一分鐘干貨”、“羽絨服、大衣選購技巧”、“值得買系列”等專題干貨視頻,三個月內全網漲粉超180萬,其中抖音賬號粉絲量最多,達到了124萬。
新榜旗下抖音數據工具新抖顯示,“十一講服裝”的粉絲畫像中,71.3%為女性,年齡分布以24-30歲為主,占比37.1%。
這部分年輕女性普遍有如何挑選到合適衣服的需求,加上女裝行業經常遇到貨不對板的情況,“十一講服裝”的視頻恰好戳中了她們的痛點。
在各大社交平臺,像“十一講服裝”這樣的博主還有很多,尤其是專注生活品質的小紅書,簡直成了“服裝成分黨”的主陣地。
“Tina面料測評”自稱“20余年面料人”,之前她和丈夫創業成立了兩家中高端時裝面料廠,為Coach、alexanderwang等輕奢品牌供貨,從2022年開始在互聯網分享服裝面料的內容。
圖片來源:小紅書APP截圖
與“十一講服裝”類似,“Tina面料測評”十分看重服裝的細節。
比如衛衣的袖口處是否有壓線,口袋兩側是否有加固的套節。“Tina面料測評”的每條視頻基本都會翻來覆去地研究衣服情況,大到水洗標上的面料成分,小到接口處的走線,向粉絲強調要多注意衣服的細節。
此外,“Tina面料測評”的賬號中,還有一個“云逛街”系列,專門去逛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店,挑選值得買、性價比高的服裝單品。
目前,“Tina面料測評”在全網擁有超146萬的粉絲,僅小紅書平臺的粉絲量就達到了67.7萬。
在“服裝成分黨”賽道,有博主不僅講解買衣服的干貨,還運營了穿搭,做到一條龍服務,比如在小紅書有8.3萬粉絲的“雯雯說衣服”。
圖片來源:小紅書APP截圖
不僅是擁有多年經驗的服飾從業者,專注于服飾類目的帶貨主播們也走上了“服飾成分黨”這條科普之路。
今年3月,李佳琦直播間的助播慶子在自己的小紅書賬號中開辟了“面料科普”專欄,向粉絲科普棉和混紡的區別,教大家如何看領標、水洗標和吊牌等衣服的“身份證”,單篇筆記最高獲贊821個。
圖片來源:小紅書APP截圖
30天帶貨150萬,“服飾成分黨”的商業化之路
流量與漲粉之外,“服裝成分黨”博主也憑借對面料的專業了解,挖掘出帶貨商機。
一種是直播帶貨。
據新抖、新紅數據,近30天內,“十一講服裝”和“Tina面料測評”各自在抖音、小紅書進行了直播帶貨,前者預估累計銷售額在50萬-70萬元之間,后者預估累計銷售額為150萬元。
從帶貨主題來看,兩位博主都是圍繞春夏服飾上新展開,推崇“日常穿出高級感”“服飾質感是關鍵”的消費理念。直播間上架的服飾多是設計簡約的基礎耐穿款,注重介紹天絲、亞麻等面料細節,單品價格從百元至千元均有覆蓋。
“十一講服裝”近30天抖音直播數據
“Tina面料測評”近30天小紅書直播數據
數據來源:新抖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博主的直播間內,銷量高的服飾單品并非出自知名度高的大眾品牌,而是源頭工廠店以及強調品質感的獨立設計品牌。
這種選品思維與“服飾成分黨”的賬號定位存在一定的契合度,即用專業的從業者眼光,為消費者篩選出面料性價比更高的服飾。
同時,一些新興服飾品牌也抓住機會,通過與“服飾成分黨”的合作,宣傳自家的面料優勢。
尋求差異化優勢。以女裝品牌toematoe'oh為例,其在“Tina面料測評”小紅書直播間熱銷第一的單品為79元背心,而這款在淘寶店鋪并未上架。
“服飾成分黨”博主的另一種商業變現模式,是與服飾品牌合作線下探店。
探店,本就是“服飾成分黨”起號的一種常見內容形式,評論區也經常有希望博主實地探店講解的留言。在這期間穿插與服飾品牌的合作,更為自然流暢。
據新紅數據,近30天內,“Tina面料測評”發布了9篇探店合作筆記,包括蕉下、波司登、UR等線下連鎖服飾品牌,單篇筆記最高點贊量達到7999。
“服飾成分黨”的出現,也給服飾品牌提供了博主合作的新思路,不再將內容局限于穿搭展示。
以UR為例,新紅數據顯示近30天內,UR累計在小紅書發布了4051篇種草筆記,累計互動量(點贊+收藏+評論)達到25.19萬。
在這其中,“Tina面料測評”于4月20日發布的一篇UR面料測評筆記互動量達到1.05萬,位居互動量排行的第二位,高于其他僅展示服飾穿搭的博主。
數據來源:新紅數據
“服飾成分黨”從屬于服飾博主的大類,商業變現集中在直播帶貨和短視頻合作兩種常見形式,但相較于追求花樣翻新的服飾穿搭類,“成分黨”的優勢在于專業性,讓消費者對其信服并買單。
這一點也反映到選品方面,與“服飾成分黨”合作的品牌大多強調“少而精”的品質化路線。即便是快時尚品牌,也要在其中挖掘出證明自身注重品質的款式,逐漸扭轉消費者印象。
當專業性為“服飾成分黨”帶來商機之時,意味著面料品質成為了博主帶貨的立足之本。如若遇到面料品質不對版的情況,可能會引發不同聲音的討論。
退貨率高、貨不對板,“服飾成分黨”能否解決行業痛點?
居高不下的服飾退貨率,是行業痛點,也為博主提供了另一種形式的機遇。
新榜編輯部在《從張大奕到周揚青,網紅女裝店為何紛紛倒在了雙十一前?》提到,高退貨率的背后,是服飾行業貨不對板、預售周期長等內部本質問題。
擅長面料版型分析的“服飾成分黨”博主則是在此基礎上,為消費者找到了新的買衣參考答案。但琳瑯滿目的“面料成分”,往往意味著繁雜的知識點,消費者很難僅憑一兩條視頻,就完全掌握購買服飾時需要規避的雷區。
在“十一講服裝”抖音視頻的評論區中,就有網友提出“看完腦子會了,一去店里全忘了”,博主給出的回復是,之后會考慮做更多專題視頻,幫助大家鞏固知識點,不只是逛到哪里講哪里。
某服飾行業從業者向我們說明,哪怕大衣的面料都是羊毛,但上至源頭產地、下至壓線剪裁,都會讓大衣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果。只有同時具備了解面料原理以及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才有可能做到“不買走眼”。
“衣服穿上合不合身,有沒有質感,細節是否做到位,這些都是一眼可以看出來的。不像護膚產品,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使用,還有飲食、作息等不穩定因素。”上述從業者說道。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服飾成分黨”與“護膚成分黨”的不同。
“服飾成分黨”面向的人群更為集中,基本都是24-30歲左右女性,消費理念處于由量向質的轉變期,成分、剪裁這些關鍵詞共同構成了她們對于品質生活的向往。“護膚成分黨”的受眾群體更為泛化,且各家護膚品牌主打的招牌成分不同,定位和價格也不一致,覆蓋面更廣。
就目前來看,“服裝成分黨”博主們的內容差異化不明顯,基本都是拿鏡頭懟著衣服拍疊加講解的聲音,人均服裝業“行家”,缺少鮮明的人物標簽,極易模仿。從粉絲量級來看,“服裝成分黨”中百萬博主的數量屈指可數,意味著這仍是一個小眾垂類賽道。
“服飾成分黨”的興起,是理性消費的一個縮影,也是消費者明確自身需求的一種體現。無論面料有多少種、剪裁有多少細節,服飾都只是彰顯個性的一種介質,最終的落腳點仍是人穿衣,而非衣穿人。
本文轉載自連線新榜(ID:newrankcn)已獲授權,版權歸新榜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