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在中國,全球美妝行業都在從“輕松增長”邁入“復雜的新階段”。

圖片來源:pexels
不僅僅在中國,全球美妝行業都在從“輕松增長”邁入“復雜的新階段”。
近日,麥肯錫聯合時尚商業評論BOF發布了《The State of Fashion:Beauty》2025年度報告,對當下全球美妝市場進行了深度描摹和預言。
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美妝市場規模為4410億美元,盡管近兩年全球經濟存在著不穩定性,但2022-2024年間美妝市場仍然獲得了7%的增長,而接下來,麥肯錫預測全球增速將跌至5%(2024-2030年)。
此外,不同的地區、類目之間的分化將進一步加大,地緣沖突、市場飽和、消費者價值敏感度提升這三個因素共同作用了這一結果。
當曾經清晰的成功公式,變成難以破解的謎題,所有人都只能以更審慎的姿態挖掘不曾被留意的增長機會。
區域分化:美妝巨頭尋找下一個中國
2024年,中國美妝市場在全球的占比為15%,是歐洲(24%)、北美洲(21%)之后的第三大市場。
2019-2024年,中國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3%,整體表現不如全球(4%),但這個數字由涇渭分明的兩條曲線組成:2019-2021這三年間,中國以13%的增速領先所有地區,但邁過疫情的關鍵一年后,中國市場開始急轉直下,2021-2024年復合增速跌落至-3%,4年間中國美妝市場丟掉63.3億美元,也就是454億元。
2024年,國內化妝品類零售額為4357億元,同比下滑1.1%,進一步印證了行業的“寒意”。
各集團的財報反應亦是如此:2024年,全球美妝前十大巨頭中有6家公司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受挫。在2025年2月的財報業績會議上,歐萊雅首席執行官葉鴻慕認為:中國市場將會是未來最大的未知數。
麥肯錫預測:接下來,中國市場的增速將為1%-4%,高位與低位取決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是否帶來持續不確定性,以及消費者美妝消費意愿的恢復。
當曾經的香餑餑變成燙手山芋,美妝巨頭一邊回到成熟的消費市場(如北美地區),一邊尋找下一個中國。
以11%的增速引領全球市場的中東和非洲,以及新興亞太地區中的印度引起了眾多巨頭的注意。
2024年,歐萊雅、聯合利華、高絲紛紛加大對新興地區的投資力度。聯合利華的動作最為激進,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投資了7個印度品牌。
品類機會:香水領跑,“美”的邊界重構
從全球范圍內看,護膚依然是美妝的第一大品類,占比高達41%,隨后依次是護發(21%)、彩妝(19%)、香水香氛(19%)。
但是,2019-2024年間,香水香氛增速最高,達到8%。并且麥肯錫預計:2024~2030年,香水將繼續以4~6%的高增長率引領美妝市場的增長。
過去這幾年,香水香氛的高增和高端美妝的下滑形成鮮明對比。高盛研報曾指出:2021-2024年,中國高端美妝市場復合增長率為-3%。2024年歐萊雅的高檔化妝品部同比增長僅為2.7%,為四大部門最低。
反之,手握香水的美妝巨頭則“聞香止跌”。2024年,雅詩蘭黛所有業務線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只有香水業務同比增長1%;西班牙香水巨頭PUIG 增長11.3%,香水和時裝業務增速達13.6%。
而放眼國內,香氛正以其低滲透率、高增長空間的屬性吸引著頭部品牌入局:毛戈平、珀萊雅均已備案多款香水,韓束也宣布入局香氛賽道,并將于年底推新。
此外,隨著消費者對美的定義擴大化,健康、防曬、個護、醫美成為新的高潛力品類。
以下幾個數據說明了這一點:在過去一年中,全球有11%的消費者接受過注射型醫美,28%的人對此感興趣;過去半年內,44%的消費者在身體護理上的花費超過35美元;41%的消費者最近服用過美容補充劑,接近一半的非使用者對此感到有興趣。
從涂抹到口服、再到注射,代表的是不同成分的吸收效率,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對于功效型、確定性的需求不斷增長。未來,美妝與醫美、美妝與大健康的跨界融合會加速重構行業生態,一個新的“美麗”時代正在到來。
增長引擎:銷量取代價格
報告向所有試圖提高利潤的美妝品牌揭示了一個殘酷事實: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的“真實價值”,未來,美妝產品價格上漲的空間所剩無幾,增長將主要來自銷量。

漲價,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美妝品牌們提振業績的利器,但是近兩年,幾乎所有品牌的溢價能力都在經受考驗。
2024年雅詩蘭黛在中國宣布了2次漲價,但是亞太區銷售額下滑超10%,歐萊雅旗下的高端護膚品牌伊索,今年5月激進的漲價策略同樣引發了大量消費者不滿。
誠然,在消費趨冷的大環境下,所有非必需的“溢價”,都會遭到更加嚴苛的審視,但這并不總是意味著消費者一定會選擇最便宜的產品。
麥肯錫將美妝市場分成了五種價格帶:奢華(Luxury)、高端(Prestige)、入門級高端(Entry prestige)、大眾精品(Masstige)、大眾(Mass)。
每一個品牌的競爭力在于比同等水位的品牌更具產品力或價格力,而非一味“向下沉淪”。比如擁有奢華彩妝質感、但定價中等的Charlotte Tilbury、擁有蕾哈娜這一明星光環但價格可接近的Fenty beauty、品質和功效不輸大牌、同樣擁有品牌溢價的珀萊雅,均屬此列。
很長時間以來,美妝行業都被認為是經濟下行時期的黃金賽道,但是當下的時代情緒、消費心態正在發生變化。
6月10日,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一件LABUBU雕塑以108萬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LABUBU最高成交價。證明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錢包正轉向情緒溢價型消費。
美妝行業也是如此,接下來,對價值、差異化和個性的關注,將是眼下這個略顯平靜的市場唯一可觸碰的新機會。
本文轉載自化妝品觀察 品觀(ID:pinguanjun)已獲授權,版權歸化妝品觀察 品觀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