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果是怎么靠免費模式“上位”為短劇之王的?看劇賺錢背后的商業邏輯是什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字節最新捧的紅果短劇出海了,會火成下一個Tik Tok嗎?
如今,短劇賽道井噴,包括眾多打工人和中老年人在內的6億短劇“癡迷”人群,利用碎片時間刷豎屏“短劇、爽劇”,一刷就刷出了300億市場規模!
野蠻生長的紅果,沖擊了以付費會員制為主的長視頻平臺的市場份額。受到暴擊的“愛優騰”們進行了反擊,愛奇藝創始人龔宇曾公開炮轟短劇平臺“截胡”市場行為。
這些爭議展現出長短視頻平臺爭搶生存空間的冰山一角,也凸顯了紅果背后“靠山”的強大實力——既有字節的強大“鈔能力”,又有番茄小說的原班人馬和IP資源,更是算法之下對人性的營銷洞察,以至用免費短劇硬生生在短視頻細分賽道成功撕開一道口子。
那么,紅果是怎么靠免費模式“上位”為短劇之王呢?看劇賺錢背后的商業邏輯是什么?
本文將深度剖析讓6億打工人癡迷的紅果短劇,到底拿的是怎么樣的“霸總”劇本。
中老年鐵粉和年輕女粉,先后捧紅“爽劇”平臺紅果APP
當下,無數短劇愛好者沉浸在“短、爽、快”劇情節奏中不亦樂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短劇用戶規模已達6.62億。這大部分被紅果“吸”走。
短劇APP應用榜除了頭位的紅果,排在其后的河馬劇場、繁華劇場、快手喜番、星芽等應用的用戶規模處于千萬級、百萬級。首開免費模式的紅果迅速躥升到億級的斷層第一。
細看紅果商業模式,可以發現核心在于“邊看劇邊賺錢”,簡單來說,用“免費+現金激勵”圈住用戶,再靠廣告變現反哺內容。
具體來說,用戶刷劇時看完一定量廣告可解鎖劇集,同時看廣告攢的金幣能提現,連續幾天能拿3-5元現金。平臺還設置簽到、做任務等激勵用戶攢幣。
這套從電商學來的“網賺玩法”,對退休大爺大媽的吸引力堪比超市免費領雞蛋。
但真正讓內容方賣力干活的,是紅果的「保底+分賬」機制。用戶看廣告產生的收益,平臺與內容制作方一起分成,有獨家和非獨家兩種模式。
獨家合作方按有效觀影時長算錢,每小時保底8元,分賬比例最高30%;非獨家合作方則和平臺五五分成廣告收益。2024年超20家版權方分賬破億,頭部團隊單月進賬千萬。
據業內人士透露,紅果短劇提供的保底政策相對優厚,劇本的價格及后續分成都會比其他平臺更好。
就這樣,依靠這種“一邊免費,一邊給錢”的商業模式,這個誕生僅2年的APP,成為了短劇行業的顛覆者。
紅果崛起的過程中,經歷過三次轉折點。
2023年5月紅果開始探索模式,以抖音小程序身份試水市場,但初期的會員付費模式用戶付費率不足1%。
轉機出現在8月獨立App上線后。團隊照搬番茄小說的廣告換內容邏輯,推出一套類似的看劇賺金幣玩法,單月用戶量即從30萬猛漲到1000萬。
進入2024年迎來了內容爆發期。紅果抱上了番茄小說的大腿,把《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等熱門網文改編成短劇,同時開放第三方合作吸引數百家內容機構入駐,筑起了內容壁壘。
到今年,紅果進入了生態收割期。平臺搭起“短劇+小說+聽書”的內容矩陣,用戶靠看廣告就能免費收看收聽。其中,《家里家外》等方言短劇,單劇話題量破40億,3月分賬金額直接沖到5億元。
在空間上,紅果也實施擴張。去年底,紅果海外版Melolo在印尼、菲律賓上線,雖然配音被吐槽“塑料感”,但免費模式還是吸引20萬下載量,為出海探路。
一系列高速擴張之下,紅果短劇實現了用戶量的迅猛發展。
根據QuestMobile數據,截至2025年3月,紅果月活用戶超過1.73億,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38小時。這些數據逼近甚至超越了部分“愛優騰”。
不僅用戶增長快,紅果的用戶畫像轉變也快,從單一的中老年男性向全年齡段、全性別滲透。
早期,40-50歲的男性中年體力勞動者喜愛用紅果觀看爽劇,家庭主婦及退休群體則熱衷于通過簽到和看劇賺金幣。
放開免費和內容多樣化后,女性用戶占比提升14%,年輕用戶也快速增長40%。根據紅果熱播劇《小福星》的人群數據,最活躍的是31-40歲的用戶;性別中女性65%遠高于男性35%。
字節“鈔能力”加碼算法流量支持,捧出1.5萬庫存短劇帝國
免費,是紅果短劇吸引用戶的第一招,但不是唯一優勢,背后張一鳴字節體系的精密協同,才是紅果爆發的有力支撐。
一方面,洞察消費趨勢的轉變啟用了“免費”模式,以霸總、中老年題材等“男頻”“女頻”等豐富題材收割受眾,一方面,以看劇做任務賺金幣等刺激人性的營銷手法,第三則是抖音最擅長的算法以及流量分發機制,做了數據和技術的底層支撐。
藝恩數據《2025短劇用戶內容消費洞察》,短劇偏向吸引女性的題材
紅果核心團隊正是當年打造番茄小說的原班人馬,實際負責人為張超,曾經主導番茄小說的崛起。
2019年張超將免費閱讀模式引入網文市場,通過“廣告變現+用戶激勵”策略,超越了以晉江、閱文為代表的傳統網文平臺的付費模式,四年時間讓番茄小說用戶突破5億,成為用戶數第一的閱讀平臺。
張超團隊把這種經驗直接移植到了紅果短劇的運營中,讓網文變劇本再變短劇,形成了流水線模式。
紅果1.5萬多部短劇中,超60%改編自番茄小說IP,比如,《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黑蓮花上位手冊》等爆款均源于小說改編。制作方也從中大獲利好,拿番茄IP改編,版權費只要1.5萬-10萬,比原創劇本省事還賺得多。
紅果用戶覆蓋面之所以越來越廣,其中一個重大關鍵點是抖音的算法引擎實行了精準導流。據了解,目前抖音全站點的日均7億活躍用戶,成為了紅果的加油站。因此,用戶刷抖音時會頻繁看到短劇精彩片段(切片廣告),支持一鍵跳轉下載紅果APP,體現了抖音強大支持力。
更關鍵的是字節集團強大的“鈔能力”。為獲得足夠豐富和優質的內容,字節不惜大量燒錢,提供優厚的保底分成吸引制作方。
在最近的4月22日,字節加碼了新政策,單本劇本保底最高12萬,分成提至20%,審核通過預付最高5萬。同時還低價批量采購優質存量劇,豐富片庫。
在字節體系的扶持下,紅果短劇的更新速度驚人,每月增加上千部新劇,這相當于長視頻平臺(愛優騰芒B)和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等平臺一年的量。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紅果的市場份額,應該占據了免費短劇大盤的半壁江山以上。
免費“鯰魚”打穿愛優騰付費墻,短劇市場下一站怎么玩?
紅果的野蠻生長,把短劇市場從付費泥潭里拽了出來,但也動了愛優騰芒們的“乳酪”。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被譽為當年最賺錢的賽道之一。
紅果等免費短劇的崛起,給長期實行會員付費制的愛優騰芒們形成了時間和金錢雙面暴擊——用戶在紅果停留越久,長視頻消費必然減少。有統計,愛優騰的會員付費制覆蓋用戶不足1億,而短劇6億用戶大部分被紅果吸走。
去年,愛奇藝、芒果超媒、騰訊、優酷的營收與凈利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騰訊在第三季度財報中明確指出,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數量為 1.16 億,較上一季度略微下降 0.85%。
這正是歸結于紅果免費短劇們打穿了長視頻“付費墻”根基。
由此,愛優騰們也坐不住了,紛紛入局短劇市場,其中愛奇藝是最急切的一個。去年,愛奇藝創始人龔宇直接喊話,“全行業都應該做微短劇,而不是把它當成洪水猛獸”。
誘人的收益,以及為應對紅果的威脅,包括愛奇藝、優酷、騰訊等多家頭部平臺先后宣布短劇項目,阿里、京東、美團、小紅書等電商平臺也在加碼短劇。2024年數據顯示,全網上線的短劇已達3.5萬部。
迅速擴張的短劇市場也引起不少爭議。愛奇藝與紅果關于“簽排他協議”的紛爭,以及年初時,紅果被點名存在“明顯違反管理要求的微短劇”,下架了上百部短劇,種種失控現象令行業進入冷靜反思。
于紅果自身,更現實的挑戰是成本壓力。有頭部劇本價格炒到10萬+,分賬支出占營收60%,一旦廣告主縮緊預算,這套燒錢模式就可能踩剎車。
盡管如此,紅果已完成護城河的搭建,在字節的鈔能力和流量矩陣支持下。
回顧紅果短劇的崛起,可以說它的成功原因,在于準確捕捉到“搬磚打工人”目標群體的碎片娛樂需求,用免費模式降低體驗門檻,吸引用戶用注意力(及鈔票)的投票,從而改變了短視頻行業格局。
那么,之后的碎片化時代,誰想抓牢注意力經濟的鑰匙,得打磨出更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才能成為下一個破局者了。
本文轉載自私域流量觀察(ID:wangongdigital),已獲授權,版權歸私域流量觀察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