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或許正在朝著下一個三只松鼠的方向發展。

圖片來源:pexels
良品鋪子易主,武漢國資下場施救。
7月17日,良品鋪子發布公告,良品鋪子控股股東寧波漢意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及一致行動人良品投資,與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寧波漢意擬轉讓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8.01%,良品投資擬轉讓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2.99%。
合計21%的股份交易,讓長江國貿成為良品鋪子最大控股股東。企查查顯示,長江國貿是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良品鋪子的實際控制人變為武漢國資委。
在過往眾多國資獲取民企控制權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民企轉讓控制權各有所圖,有些是為了融資紓困,有些則是為了套現離場。良品鋪子表示創始人楊紅春繼續留任高管,擔任公司第二大股東。此舉也意在給市場和投資人吃下一顆定心丸。
良品鋪子在官方通稿中表示,這是一次主動選擇,是為下一個十年發展布局,依托國資資源,良品鋪子將聚焦產品創新與供應鏈整合,實現從“品質零食”向“品質食品”擴容從產品商向產業生態組織者進化。良品鋪子或許正在朝著下一個三只松鼠的方向發展。
但縱觀良品鋪子過去幾年發展,賣身首先要續命。曾經的“高端零食第一股”早已不復榮光,公司實際話事人幾經易主止血不成,良品鋪子走到了不得不斷臂求生的十字路口。
良品鋪子為何賣身
國資入場同時是良品鋪子背后的資本加速退場。在與武漢國資的轉讓中,原本在公司持股18.16%的達永有限公司與長江國貿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所轉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8.99%。長江國貿在良品鋪子的股份占比達到30%。
行業突變,管理搖擺,業績低迷,是解釋良品鋪子此番大動作的核心切口。
回看良品鋪子2024年前五年的業績,營收分別為78.94億元、93.24億元、94.4億元、80.46億元、71.5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是3.44億元、2.82億元、3.35億元、1.8億元、-0.46億元。
2025年前半年,根據良品鋪子發布的業績預期,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5億元到-0.7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3億元到-1億元。
良品鋪子的虧損規模仍在持續擴大。
良品鋪子在業績預告中解釋:公司2025年持續對產品進行優化和調整,部分產品的售價下調及產品結構的調整影響了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公司2024年至2025年持續優化門店結構,主動淘汰低效門店,店數下降使得銷售規模同比下降。此外,受到線上渠道流量費用上升的影響,2025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規模及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
同行業中,來伊份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屬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7000萬至4700萬,來伊份給出的解釋是部分區域門店典型和結構調整,直營門店店數和收入受影響。由此看出,來伊份遇到的困境和良品鋪子相似。
良品鋪子2016年上市,從線下起家,后通過電商渠道逐漸成為全國性品牌。但眾所周知,近兩年零食行業發生天翻地覆的渠道變化,線下零食量販崛起,低價心智占據絕對主導,線上抖音渠道的深度分銷模式徹底重構零食、休閑食品的線上格局。良品鋪子全都與機遇擦肩而過。
先看線下。
根據良品鋪子財報顯示,2023年底時品牌還擁有3293家門店,但2024年底就驟減到2704家。良品鋪子的主要經營陣地在持續萎縮。更進一步看,隨著零食量販崛起,良品鋪子的加盟商在持續流失,2023年加盟門店凈減少191家,2024年凈關店366家。
但2023年開始良品鋪子選擇通過開直營店來彌補加盟店的流失,2023年新開直營店455家為歷史之最,直營店總數一度達到1256家。但直營店高企的運營成本直接壓縮了良品鋪子的利潤空間,2022年至2024年,良品鋪子毛利率由27.57%降至26.14%。
截至2024年底,來伊份全國門店總數為3085家,其中直營門店1485家,加盟門店1600家。
零食品牌的線下策略,要么就大規模開店,在規模上占據優勢,要么就借助強勢渠道銷售產品。如果兩頭都不占,就很難有優勢。
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良品鋪子的營業成本都在50億以上,甚至接近60億。2024年較2023年有所下降,皆因整體銷售規模下降造成。與之對比,鹽津鋪子2024年營業成本只有36億左右。
鹽津鋪子已經不依賴自己開門店,用強勢的渠道借雞生蛋,財報中也不再公布門店的具體數量。鹽津鋪子2024年財報顯示,經銷及其他新渠道實現收入39.56億元,收入占比同比提升2.85個百分點至74.59%;電商渠道實現收入11.59億元,收入占比提升至21.86%;直營商超渠道收入占比則縮窄至3.55%。
這里還有個插曲,2023年良品鋪子著手投資趙一鳴零食等量販渠道,但10月良品鋪子把趙一鳴3%的股份轉讓給黑蟻資本后,趙一鳴和零食很忙就宣布合并,零食量販也正式邁進萬店時代。良品鋪子直接錯過了零食行業最大的變革機遇。
打不過就加入,鹽津鋪子倒是借助零食量販渠道重獲增長,2023年,鹽津鋪子在零食量販渠道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為20%,根據華福證券研報,僅零食很忙就給鹽津鋪子貢獻了總收入12%的業績比例。
開店不成,良品鋪子同時還在降價。從2023年11月起,當時剛上任的新董事長、總經理楊銀芬下了一劑猛藥,良品鋪子各渠道300款產品將同步實施降價,平均降價幅度為22%,最高降幅為45%。但代工模式與零食量販的白牌模式相比依然在成本端毫無優勢。當良品鋪子的堅果賣30元時,在量販零食店只需要不到一半的價格,品牌身上那點高端濾鏡頃刻間就蕩然無存。
再看線上。
比良品鋪子覺醒更早,做得更徹底的是同為高端零食品牌的三只松鼠。白牌思路,抖音中小達人的全面分銷,“先顧規模,后管利潤”的搏命打法,讓同樣深陷困境的三只松鼠徹底走出低谷。有了收入規模,才有能在供應鏈端做更深的布局,從而徹底擺脫代工成本的桎梏。
在一個毫無門檻的行業打價格戰,要么就做得徹底,要么就做商業模式上的革新,在原有基礎上做小修小補,不僅無益,甚至會把品牌進一步拖向深淵。
始終無法止頹勢的良品鋪子,開始在管理層上動手術。據剁椒了解,良品鋪子內部人事管理較為混亂,后續上臺的高管甚至沒有從零食行業一線經驗,背景相對外行。
今年3月,職業經理人程虹接人董事長,學院派教授來當CEO,良品鋪子創始系老人全面退居二線。2025年3月,良品鋪子將業務版圖從休閑零食類目擴展至全品類食品,據剁椒了解,更因程虹在農業領域的資源積累,開始賣起橙子及橙子的衍生產品。今年5月更是賣起小龍蝦。
在整體的業務思路沒有規劃清楚,對行業變化洞悉不夠深入的前提下一味擴大業務范疇,只能加重企業經營負擔。2025年半年數據就足以說明問題。
國資入場,何去何從
堅果、零食、休閑食品,毫無疑問進入了異常慘烈的同質化競爭時代,產品創新幾乎沒有什么空間。市面上出現一個爆款,就會有無數品牌、白牌跟進。行業能比拼的只有價格。而價格競爭的背后,是供應鏈能力的極致較量。
在接受《華夏日報》采訪時,嘉世咨詢合伙人李應濤表示良品鋪子短期內最大的短板是供應鏈能力滯后。“供應鏈是食品、服裝、茶飲等行業長期發展的關鍵競爭壁壘,短期內,企業或許能通過營銷、渠道擴張、產品創新獲得增長和市場份額,但從長期來看,若無法對上游供應鏈形成有效控制,就難以在行業中立足。”
三只松鼠是更早意識到這一點的品牌。今年5月的發布會上,三只松鼠宣布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與幾十家供應鏈工廠達成合作,并在安徽弋江、無為、天津武清、四川簡陽等地建立全品類集約供應基地與自主制造基地。
以此為依托,三只松鼠才能不僅做零食,還做衛生巾、生活用品,還能開線下的全品類超市。當然,三只松鼠走得更極致,他們干脆甩掉了身上品牌商的標簽,承認自己就是一家供應鏈公司。
良品鋪子引入長江國貿后,在公告中表示:雙方未來將強化供應鏈協同,通過“供應鏈+品牌+渠道”深度協同,助力良品鋪子從“品質零食”到“品質食品”的生態轉型。
良品鋪子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而且他們選擇的路徑目前來看是正確的。畢竟,進入2025年后零食量販模式的大規模增長按下停止鍵,原本的量販零食業態開始大規模轉型全品類超市。但零食乃至食品行業的底層邏輯沒有變,就是在優化供應鏈能力基礎上的低價競爭。
事實上,最近幾年,國資大規模在A股“掃貨”的現象很普遍。其中不少公司都寄希望借助國資能力補強供應鏈實力。例如華潤三九收購天士力,雙方將發揮中藥產業鏈協同效應,增強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十堰市國資取得久量股份(從事LED照明產品生產)控制權,目的是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是武漢市政府打造的大型國際貿易平臺企業。該公司旗下擁有多家子公司,包括武漢金控現代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武漢經發糧食物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武漢市國際交流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以及武漢陽邏港口服務有限公司。集團注冊資本高達80億元,業務涵蓋冷鏈、糧食、有色金屬及跨境電商等多個領域。
充足的資金,明確的產業整合訴求,更直接的資源推動力,這些都是良品鋪子當下急需的重生要素。良品鋪子在公告中提到,要建立“一品一鏈一園”的全鏈條產業生態體系,靠企業現在的經營狀況想要獨立、快速完成幾乎是不現實的。
國資給良品鋪子提供原材料、供應鏈層面的支援,而對良品鋪子來說,更關鍵地或許是放下所謂“高端零食”的面子,用靈活的姿態重新回到當下的零食行業競爭中,通過優勢資源探索更高的成本空間,以“硬折扣”的思路重新跟上消費趨勢。
國資給良品鋪子解決了活下來的問題,就能能否重回牌桌,和量販零食、三只松鼠,以及更多藏在水下的白牌近身肉搏,就看民企和國企之間在經營效率、資源配置、組織管理層面的配合程度了。
本文轉載自剁椒Spicy(ID:ylwanjia),已獲授權,版權歸剁椒Spicy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