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紅書而言,如何平衡商業化和社區氛圍之間的沖突,是個不小的難題。

圖片來源:pexels
小紅書的商業化探索仍在繼續調整。
據媒體報道,小紅書公司將組建大商業板塊,柯南擔任總負責人,和之恒共同組成領導班子。小紅書的商業化廣告、交易業務的組織設置將不會發生變化,仍將是一級部門。
據悉,這一決策旨在商業化廣告業務和交易業務能夠更加深度協同,推動產品、技術、人才等資源的跨部門協作,以應對快速發展的需求。
作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社交平臺,小紅書的商業化進程一直備受市場矚目。
公開數據顯示,小紅書的商業規模從2023年的400億,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1000億,一年時間翻了2.5倍。
這也帶動了小紅書估值的快速增長。據彭博社披露,金沙江創投一份標注為今年3月的內部文件顯示,小紅書估值已躍升至260億美元,較2023年底的170億美元增長超50%,并超過其2021年創下的200億美元歷史峰值。
而作為商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告營銷和交易均為小紅書最核心的營收業務。
早在年初,小紅書便明確了2025年商業化業務的三大方向,即行業上從聚焦消費品向滿足多行業的需求擴展,重點向生活服務等行業突破;商業產品能力上,更多著力在種草投放之中的優化、種草的投后度量以及客戶生意線索的直接交付等;生態上走向更大開放,未來將直接與更多平臺、不同行業商家品牌、MCN機構等形成連接。
但如何從組織、產品和生意指標層面,與市場需求更好的匹配,似乎一直都是小紅書亟需解決,但卻始終有所欠缺的環節。
是什么阻礙了小紅書的商業化進程?
過去,“頻繁的變化”是很多代理商和MCN機構對于小紅書商業化部門的集體印象。有機構甚至直言,頻繁的架構、策略變化,甚至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增長速度。
2022年,柯南接管電商、商業化的產品和技術,開啟了對“社區流量如何轉化為交易價值”的探索;2023年8月,小紅書整合電商與直播業務,成立全新交易部,柯南兼任負責人,同時掌管商業部下屬的商業產品和技術板塊。
而如今柯南擔任大商業板塊總負責人,顯然是希望其打破小紅書“廣告”與“交易”的隔閡,將“種草”流量更高效地導向電商轉化。
而在零克互動創始人麋鹿先生sky看來,這與其說是變化,不如說是一種商業策略上的猶豫。從2019年小紅書剛剛開始啟動商業化進程開始,他就感受到了頻繁人員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人員的流動周期大都在半年到一年,前一個對接人所提供的方法論和策略,到下一個對接人這里,就不再奏效了;針對MCN的扶持政策很難落地。
“這不僅僅是人員變更的問題,其實是策略層面的舉棋不定,今天想做這個,明天想做那個,所以才導致了人員變更或者是運營策略的頻繁調整。”這其中的糾結和猶豫,也來自于商業化與社區氛圍之間的矛盾。麋鹿先生sky認為,小紅書之所以能夠獲得今天的成功,主要就是源于其在社區理念上的堅持和信仰。因此,所有業務都只能在社區這一底層邏輯上進行拓展。但如何平衡商業化和社區氛圍之間的沖突,卻是個不小的難題。
不過,作為一個在電商紅海市場中飛速發展的后起之秀,小紅書電商業務的潛力,始終被市場所期待。2023年開始以買手模式開啟電商業務,到2024年小紅書電商GMV便突破了4000億元,商家數量增長8.1倍,年銷售額破億元的商家增長3.3倍,破5000萬元的商家增長近5倍。
用兩年時間釋放了市場的期待,但回頭望去,同期的抖音電商、快手電商的規模則分別為3.5萬億元、1.39萬億元。想要追上他們的推磨,小紅書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頭部品牌的運營策略傾向,可以被視為一種風向標。從尚未開通官方賬號的始祖鳥,到開了官方賬號,但卻尚未開通官方店鋪的lululemon、cos和拉夫勞倫等知名品牌來說,相對于其他渠道每月數百萬乃至上億的銷售體量,小紅書作為一個銷售渠道,顯然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也正因如此,麋鹿先生sky向來反對品牌僅以小紅書作為單一銷售渠道。在他眼里,對于絕大部分品牌來說,淘寶天貓才是真正的基本盤,而小紅書的電商業務基因和消費心智都遠不夠成熟。在小紅書獲取有效流量,由淘寶天貓店鋪進行流量承接,這才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運營策略。
廣告和流量的邏輯變了
而對于廣告業務來說,挑戰則更為艱巨。
凱度數據顯示,超過94%消費者在購物前會被種草內容影響。作為中文互聯網最重要的種草平臺,截至2025年8月,小紅書月活躍用戶數已突破3.5億。
但是隨著品牌方在營收預算上的逐步收緊,僅憑曝光量、點擊率和CPM(千人成本)等種草數據,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市場的需求。據Gartner對全球范圍內不同企業調研得出的數據,在2019年和2020年,營銷預算占總收入百分比分別為10.5%、11%,后疫情時代,這一數據在2021年至2024年分別降至6.4%、9.5%、9.1%、7.7%。
種草雖好,但僅有種草,已經遠遠不夠了。品牌們希望能“把錢花在刀刃上”,希望小紅書的種草效果能夠最終體現在ROI和銷量上。這不僅是博主和代理商們的挑戰,更是小紅書作為平臺方,必須要給出的答案。
做了多年的代理商,麋鹿先生sky坦言,小紅書目前所提出拆分人群需求,以差異化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痛點的系列方法論,是一套適用于流量增長期的打法。但隨著流量紅利不再,競爭日益加劇,這一理論已經很難給當下的運營提供有效助力了。
每個人能夠分到的流量愈發有限,因此就需要越來越精細化的人群觸達。這既需要有對消費人群有足夠的理解,更需要技術的跟進。而隨著目標消費人群越分越細,人群基數越來越小,賺錢也變得愈發困難。
這既是小紅書的難題,也是流量紅利期結束后,對傳統廣告商業策略的瓦解和重塑。
基于小紅書的流量平權和內容推薦邏輯,一個數十萬粉絲博主所發布的筆記互動數據,未必能優于千余粉絲的博主。也正因如此,在小紅書上,很多百萬及幾十萬粉絲的博主幾乎很難接到商單,而中小博主想要實現持續的接單也并不容易。
這一流量邏輯也同樣適用于明星。從董潔、章小蕙到李誕,多位明星都曾在小紅書收獲過不俗的口碑和成績。但是在以UGC(用戶生產內容)為核心的小紅書,即便是明星,也很難得到特殊待遇。董潔的直播頻次降低到每月僅有一場;章小蕙近兩個月都未在小紅書直播,并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其他電商平臺上。
不培養絕對頂流博主,不擠壓普通用戶的表達空間,這種內容至上的流量分配邏輯,顯然與商業化有所沖突?;蛟S也是在商業化目標的壓力下,趙露思通過10場有數千萬觀看量的直播,迅速成為小紅書首個粉絲數量突破2000萬的博主,這背后平臺所給予的支持與傾斜,或許也凸顯了小紅書在流量政策上的些許動搖。
畢竟,目前小紅書的營收結構仍以廣告為主,2023年其廣告收入占比接近80%。小紅書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營收首次突破10億美元,達到略高于10億美元的水平,凈利潤則飆升至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000萬美元增長了4倍。
更大的難題,還在于廣告的商業邏輯發生了改變。
“以前是看到廣告,便可產生轉化。而如今的消費決策鏈條上,可能有來自大博主的評測,也可能有來自小博主的一條筆記,還有來自素人博主的一條感悟,每個人都在漫長的決策路徑中起到了作用,每個人都是關鍵貢獻者,但每個人也都不是絕對貢獻者。”
因此,在這個日趨復雜的消費決策邏輯鏈條中,每個環節都遭遇了發展瓶頸,而平臺如果不能提出到全新的商業變現策略,那么就會始終停留在種草這個階段。
面對這一困局,小紅書開放了從“種草”到訂單轉化的通路。今年5月,小紅書先后與淘寶、京東合作,站內“種草”廣告可直接掛上外部商品鏈接,用戶點擊后直接跳轉至淘寶天貓或京東完成交易。
據悉,此次合作的數據開放程度是從未有過的,這也是雙方平臺的核心資產之一。小紅書首次開放筆記的全鏈路數據,包括閱讀、評論、點贊、收藏、分享和關注;天貓后鏈路數據包括進店、搜索進店,加購、收藏、關注和成交。
“這是用來算 ROI 的。”根據麋鹿先生sky公司的實踐經驗,參與“紅貓計劃”的品牌 ROI 可以達到4-5的水平,“雖然小紅書尚未尋找到突破現有瓶頸的方法論,但是種草能直觀看見銷售轉化率了,至少可以給品牌方交代了。"
本文轉載自消研所trendmakers(ID:trendmakers),已獲授權,版權歸消研所trendmakers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4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8000+消費者調研、100+專家智囊、3000+家企業的深度剖析為基石,從八大維度解碼市場本質,于六大視角錨定未來趨勢。這份20萬字的專業報告將成為消費產業迭代的“晴雨表”,也會是企業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長動能的戰略指南。
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