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股價達到歷史新高,但實控人家族股票卻頻頻減持。面對外界質疑,桃李面包只字未提。

圖片來源:桃李面包天貓旗艦店
20日,桃李面包如期公布了半年報,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7.08%、37.54%的增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五年凈利潤增速起伏不定,但這已經是桃李面包營收增速連續下滑的第四個年頭,并且也是首次跌破兩位數。
春節后桃李面包股價從34.5元最高上漲至65.77元,漲幅超過90%,半年報公布后出現回調,截至8月20日收盤,公司報收62.2元,跌幅達3.07%。
面包悄悄漲價?營收增速連續四年下滑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食品企業業績都有不錯的增長,桃李面包也不例外,從8月20日披露的半年報來看,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27.39億和4.18億,同比增長7.08%、37.54%。
單獨來看的話,近4成的凈利潤增長似乎還不錯,但與歷史業績縱向比較后,貓妹發現,2015年上市后,桃李面包共披露了五份業績中報,歸母凈利潤增速起伏不定,而營收增速卻持續下降,由28.53%降至如今的7.08%。
從半年報來看,上半年桃李面包的營收依然主要來自核心產品“桃李”品牌的面包及糕點,占比超過99%,較上年同期增加7.22%,這更多源自疫情宅家期間對于面包類早餐需求的增加,而針對上半年的端午節推出的粽子產品,則銷售收入同比減少26.04%。
一季度和半年報都顯示出,桃李面包凈利潤增長率遠高于營業收入,貓妹注意到,這可能主要歸因于毛利率的增長。2019年末時,桃李面包的面包及糕點業務毛利率才39.63%,半年報時已經增長到42.38%,一季報時達到43.2%。
在營業收入增長7.08%的同時,桃李面包營業成本只增加了2.18%,公司對于營業成本的相對下降解釋為報告期內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變更及疫情期間國家對社保費用階段性政策。
不過,除此之外,在微博等平臺,貓妹也注意到有消費者提出對于桃李面包悄然漲價的質疑,這可能也是帶動業績增長的原因之一,對此貓妹多次致電桃李面包,截至發稿電話也未能接通。
近半營收來自東北,南方子公司扎堆虧損
桃李面包依托打造“桃李”品牌面包,以醇熟、奶棒的明星產品貢獻主要營收,最早桃李面包在東北成立,只在區域范圍內銷售,2015年上市后開始加速向全國范圍擴張。
不過從半年報來看,東北地區依然是桃李面包的第一大收入來源地,大約貢獻46%以上營收,華北、華東地區緊隨其后,營收占比分別為24.8%和20.83%。
但不得不說,桃李面包的主要陣地還是在北方,根據界面新聞援引的《2020年中國面包行業數據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面包行業規模達到2400億,并在10年間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
但事實上,我國面包行業集中度并不高,即使擁有大街小巷熟知的“桃李”品牌,桃李面包的市場占有率也并不高,而面包行業中更多的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小企業。
半年報中,桃李面包披露了37家主要子公司業績情況,其中17家處在虧損狀態,虧損前幾名的分別是上海桃李、江蘇桃李、武漢桃李、廈門桃李和深圳桃李,而主要盈利子公司意料之中聚集在東北地區。
近年,桃李面包的擴張之路也并不那么順利,為了不斷擴大產品覆蓋范圍,桃李面包選擇吸納更多經銷商,2020年上半年公司經銷商同比增加108家,凈增加65家,報告期末經銷商數量達到719家。
但同時桃李面包銷售費用率也節節攀升,從上市時的12%左右增長至21%,其中除了人工成本之外,最多的就是產品配送及服務費用,上半年增至3.3億。
此外,達利食品也于2018年末切入短保面包領域,三只松鼠等電商品牌也紛紛推出面包系列產品,不過在互動易上,董秘表示電商品牌的長保面包并不會對公司造成太大影響。
股東瘋狂減持,上市后套現至少23億
與業績一樣,桃李面包的股價也在近期達到了歷史新高,年內桃李面包股價的峰谷值相差近1倍,而2018年之后公司股價也是第一次重新超過60元,而與此同時,實控人家族減持的消息更是接連不斷。
桃李面包是絕對的家族企業,剛上市時,吳學群、吳學亮、吳志剛、盛雅莉及吳學東共同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77.86%。
其中吳志剛與盛雅莉為夫妻關系,如今已85歲高齡的創始人吳志剛退位之后,吳氏三兄弟成為公司的實際管理人,而其余幾名自然人股東也與實控人家族有關聯。
2018年,上市三年后的桃李面包迎來解禁期,此后各路股東們減持的消息也是一刻不停。
第一年先是高管減持不斷,截止2018年末時,監事關立新減持套現165.71萬,高管譚秀坤減持套現281.16萬。
而從第二年開始,股東們也紛紛加入減持的隊列,1月時吳志剛、盛利、盛雅萍三人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1.28%股份,套現2.54億。4-7月,盛雅莉、吳學東和肖蜀巖、吳志道分別減持1.9959%和0.0974%股份,套現4.71億和2649.35萬。11月時,吳志剛再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2%,套現5.29億。
除此之外,2019年9月桃李面包曾公開發行公司可轉換債券,控股股東吳學群、吳學亮、盛雅莉及吳學東4人配售份額達到55.27%。
值得一提的是,債券上市交易的第一天,盛雅莉就減持了所有份額,而截至2019年末時,吳學群之外的3人基本都全額清倉減持,只有吳學亮在兩次減持后,勉強還留有0.44%份額,貓妹粗略計算了一下,減持可轉債三人合計套現至少3.51億。
2020年剛開年,吳學亮就將剩余0.44%份額也減持了,同時吳學群也沒忍住減持了9.55%,按期間最低價計算,此次減持合計套現也有2.67億。
債券減持的同時,股權減持也沒閑著,2020年2月吳志剛減持了公司2%股份,套現4.54億,5月又同盛龍一起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73%股份,套現4.97億,同一時間,吳志道等6為股東也減持套現826萬,至此上半年的減持略微告一段落。
8月20日,與半年報一起,桃李面包又發布了一份新的股東減持計劃,據公告顯示,此次吳學東、盛雅莉、盛龍等三人計劃減持不超過2%,而盛杰等4位一致行動人計劃最多減持0.076%,如此看來桃李家族的減持還遠沒有結束。
半年報時,桃李家族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份額已經降至66.23%,上市以來,累計套現至少23億。
在此前對于外界多方面質疑時,桃李面包澄清了經銷商等問題,唯有股東頻繁減持只字未提。
本文轉載自貓財經(ID:maocaijing),已獲授權,版權歸貓財經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