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是對當下生活方式的反映,它自然不會錯過太空元素——毫無疑問,神秘和酷炫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符號。

圖片來源:pexels
穿在身上的廣告位準備好了,
嫦娥五號,快來cue我,快來,快來。
太空工業風大火
一檔由吳亦凡、吳建豪、李燦森三位潮流ICON擔任發起人的綜藝節目《潮玩人類在哪里》,最后一期的壓軸主題留給了中國航天。三位發起人組建的三大廠牌,用潮流文化結合航天精神,設計了一系列可穿、戴、用的原創產品。
吳亦凡的20限將主題設定成日常穿著的帥、酷;李燦森的頑童研習社,設計理念致敬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吳建豪的W廠牌,創造出火星度假主題。
他們使用了廓形、工裝、高腰褲、國家航天局LOGO、復合面料等多重元素,呈現太空感、科技感。視頻的彈幕上,網友評論道,我可太可了,這個設計可以直接出去穿……他們對航天感的設計很滿意。
這是一場太空元素同潮流設計之間的對話。助演嘉賓——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龍,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他說,日常生活中穿太空服有一種貴族感,因為很多人是上不了太空的,更想嘗試一下。
科學力量日益深入到日常經驗之中,塑造著人們感知現實和想象未來的方式。嫦娥五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等宇宙空間探索行動,激起年輕一代對航天文化的關注。
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就會創造潮流。航天儼然是時下潮玩最喜歡合作的設計元素。
NASA(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已經晉升為宇宙網紅。它能跟奢侈品品牌愛馬仕出聯名款包,并在佳士得拍賣出5萬美金的價格。
也能跟高街品牌H&M合作,推出幾十塊錢的T恤。
它如此普適且百搭,從服飾、包袋、鞋靴、腕表都有涉及,跟VANS、NIKE、adidas、Supreme等眾多品牌都推出過聯名款。
如果NASA稱自己是全宇宙第二潮牌,沒人稱第一。而且,NASA聯名款還能給產品帶來收藏和升值的附帶價值。
NASA跟耐克推出的聯名款Tom Sachs鞋,已經被炒到上萬。跟樂高推出的土星五號,成為樂高迷的收藏經典。安踏去年跟NASA推出的聯名款運動鞋,僅是鞋盒的售價就標注為199元。
今年也是中國航天文化破圈,崛起的一年,跨界聯名產品豐富多樣。
11月初,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之前,麥當勞趕了回熱點,跨界跟中國探月CLEP推出聯名款,邀請獨立設計師陳鵬打造了一套【探月裝備】,包括羽絨服、星空包、太空箱等產品。
陳鵬運用藍白為主色,使用CHANG.E 5(嫦娥五號)、宇航員徽章和星球臂章呈現航天元素,將太空感注入到日常穿搭中。
這些吸引年輕人的潮品,一經發售便被搶購一空。
說到最會蹭宇宙流量的消費品牌,應該是蒙牛,它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首個贊助商,一直用“中國航天員專用奶”作為宣傳。
因為航天局為宇航員制定了一套相當苛刻的食譜,“航天員專用”幾個字,雖然沒有直接寫明產品質量,卻暗涵著質量高的潛臺詞。
但憑借聯名創造高溢價的產品,當屬統一食品跟中國航天推出的聯名款禮盒——滿漢大餐,它將平平無奇的三盒方便面,賣出了99元的天價。
科技感果然自帶增值Buff。
潮流正以極度的熱情擁抱太空,這會是吸引年輕人的場景
2019年末,主打藝術商業的SKPS商場開業了。它們將佳兆業大廈的一層至四層的商場空間,打造成了潮流博物館,未來感是其中的重要主題。
SKPS的二層和三層,設計主題從“火星”展開,其中包括一位仿真人的智者隔著桌子和AI機器人討論火星基地建設的藝術裝置。店鋪的門店設計,也結合太空元素,比如Air Jordan店內就立著一個宇航員雕塑,還擺放著設計師以太空服手套為靈感,設計的Jordan Delta Breathe鞋子。
奢侈品牌LV以Virgil秀場的模特為原型,打造了一個3D打印模特組成的火星“旅行”商店。西班牙皮具品牌LOEWE,以英國陶藝藝術家William De Morgan為靈感的膠囊系列,兼具太空主題和冬日氣氛。
位于四層的開幕首展作品《時間的箭與環》,通過展示UVA(聯合視覺藝術家)全新創作的三件裝置藝術作品,探索了時間的線性和周期性模式之間的相互作用。
太空元素成為線下商業吸引年輕人的重要流量入口。
潮玩集合店drivepro,以太空元素作為店鋪主設計,店內陳列的商品以NASA聯名款,保時捷、蘭博基尼等聯名款為主,呈現濃厚的工業風。
它們在北京國貿商城北區的店鋪,吸引眾多小紅書博主前去打卡。
明星也愿意詮釋未來的主題。
《GQ style》2020春夏刊,邀請王一博,化身仿生人W1Bo-805,以火星為場景,詮釋環保主題。
GQ用橙紅和明黃的霓虹色調,打造賽博朋克的氛圍,而王一博染著藍色的頭發,變身科技感滿滿的仿生人。
視頻中,W1Bo—805騎在豹子般線條流暢的電動越野摩托上,藏在綠色頭盔和同色摩托車服下的身軀微微前傾,成為一道快速移動的影戲,是荒蕪如火星表面的山巖上唯一的亮色。
如果翻看近年時尚雜志的封面,你會發現眾多明星詮釋過太空主題,張藝興嘗試過科技感的項羽形象,景甜嘗試星際女戰士形象,迪麗熱巴也嘗試過太空主題。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日本作家田中芳樹在著名的太空歌劇《銀河英雄傳說》中描寫的結尾,成為人類太空探索的最經典的概括。
20世紀中期的“阿波羅”登月工程,雖然是宇航員的一小步,卻是時尚圈的一大步。
當時登月計劃的“轟動效應”不止是政治和科技等方面,整個人類都陷入了宇航熱。從1960年代未來主題,太空元素的時裝概念開始出現,在T臺上它一直是反復被使用的熱門元素。具有太空感的金屬材質、反光材質也被時尚圈拿去借鑒。
Chanel2017年的秋冬款,直接在巴黎大皇宮設立了航站樓,搭建了大型火箭裝置。老佛爺推出90多款具有未來感的服飾設計和面料。
最近幾年“要上天呀”是潮流設計的主題,連奢侈品牌也加入“天空站隊”。
Louis Vuitton 2020秋冬系列,以Heaven on Earth(人間天堂)為主題,用云朵作為主元素打造男裝系列。
藝術對天空的好奇和想象不僅僅局限于視覺,還拓展到氣味。
宇宙什么味道?
滅霸還沒來得及回答,就被一家瑞典香氛品牌BYREDO搶答了。它們推出兩款香氛產品,嘗試復刻宇宙味。
產品描述中,香氛的前調為宇宙塵埃、反物質粒子的味道;中調為星光、超新星氣味;后調為大氣層水汽、暗星云。外觀設計也遵循太空感,迷幻漸變的藍紫色玻璃瓶身,搭配暗夜磷光的字體顏色。
據YouTube博主測評,宇宙味是由前調葡萄柚、百香果;中調疑似梨和紫羅蘭,后調麝香、木質的味道混合而成??磥?,BYREDO認為宇宙的基調是果香味。
對于強調理性和科學的人而言,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宇宙應該是“憋死”的味道。作為高等有機生命體的人類,在脫離航天服的情況下,不可能在宇宙中生存,哪怕0.1秒。
于更多的人來說,宇宙是肉疼的味道。BYREDO100ml的香水售價285美元(約合1865元),香氛售價95美元(約合621元)。
但高價無法阻擋它的人氣,在官網上線1小時,它就被搶售一空。眾多博主會在ins、小紅書、YouTube發布測評。畢竟,一款具有未來感的產品,是社交平臺曬照的硬通貨。
科技進步正在加速推動人類探索太空的雄心,特斯拉CEO馬斯克,同時也是SpaceX創始人更是以火星人自居,反復提及火星穿越,人類定居火星。
潮流是對當下生活方式的反映,它自然不會錯過太空元素——毫無疑問,神秘和酷炫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符號。
本文轉載自略大參考(id:hyzibenlun),已獲授權,版權歸略大參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