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盲盒蒙塵”到“熹妃回宮”,泡泡瑪特究竟做對了什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泡泡瑪特,是懂“甄嬛學”的。
曾經憑借“潮玩IP+盲盒”的模式,泡泡瑪特一度“寵冠六宮”,“入娃圈”者不計其數。有玩家為買盲盒“斥資”數萬元,花費可購買一輛捷達;還有“土豪流玩家”為了收集隱藏款沖實體商店里“端箱”,直接購滿12*12=144個盲盒??墒钱敓崆橥藚s后,家里那面放滿Molly的潮玩墻,早就落滿灰塵,無人問津。
今年,泡泡瑪特靠熱門IP Labubu高調“歸來”,上演了一場“熹妃回宮”。
受到以泰國為首的東南亞市場影響,Labubu搪膠毛絨掛件在中國大陸的官方渠道“一盒難求”。曾經搶盲盒的勢頭再度上演,不少人為了補貨后第一時間搶購,蹲守門店、品牌直播間,甚至是自動販賣機。
映射在數據上,從泡泡瑪特發布的業績報告來看,2024上半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45.6億元,同比增長62.0%,經調整后凈利10.2億元,同比增長90.1%。具體來看,中國內地市場營收32.1億元,同比增長31.5%;東南亞市場成績格外亮眼,同比增長478.3%。
王寧曾許下的“在海外再造一個泡泡瑪特”目標即將實現。從“盲盒蒙塵”到“熹妃回宮”,泡泡瑪特究竟做對了什么?
“上位”之路
將時針扭轉回2016年,那一年潮玩IP尚處于藍海。借助盲盒出道的Molly,一舉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時尚單品,迅速風靡全國,銷量也呈指數型增長。
當時盲盒有多火?送朋友禮物時,倘若你能送一套Molly,就代表著你既潮又有品味,引起朋友圈“哇”聲一片;二手市場上,一只Molly限量MEGA能炒出20萬天價,泡泡瑪特成了如“塑料茅臺”般的存在。
為什么對這件事著迷,大多數人是出于被Molly個性化的形象打動,更多的人,則處于對“抽盲盒”玩法的興趣。用王寧的話說,泡泡瑪特盲盒販賣的是5-10分鐘的多巴胺。
從本質上看,抽盲盒其實是靠 “成癮性”帶動的消費,有潮玩愛好者表示“從2019年入坑Molly系列盲盒,為了湊齊144款,一共購買了300多個盲盒,最讓她著迷的是,抽中隱藏款時的快樂。”
新鮮感總有消退的那一天,很快,“潮玩第一股”陷入困局。2022年,泡泡瑪特,遇到了上市以來第一次利潤滑鐵盧,疫情之下,以線下零售為主的泡泡瑪特,利潤下滑了45.85%。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深陷進退兩難的境地,于內,“炒作”的質疑聲如影隨形,“盲盒質量”一直被詬病,“Molly”依賴癥始終未得到解決。于外,“盲盒經濟”蛋糕越來越大,TOP TOY、MedicomToy等同賽道的新興潮玩公司快速崛起,潮玩市場迎來更多玩家,市場同質化愈發嚴重。
為了尋找“第二增長線”,泡泡瑪特不斷尋找新故事。幾年間,泡泡瑪特形成了以Molly為首的四大經典IP,平均每季度推出1-2個新系列,每個系列又分別包含12個款式。此外,泡泡瑪特還進行了諸多嘗試投資了主題樂園,進軍電影領域等等,但從銷售數據來看,當家IP Molly的增長接近停滯,接棒者增速明顯不佳。
2023年是泡泡瑪特“回宮之路”的轉折點。在這一過程中,海外市場無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市場,上演著似曾相識的一幕:一大批玩家通宵排隊,只為搶到限量款;售價99元的隱藏款,被炒至近十倍的價格;在TIKTOK上,拆盲盒成為新潮流。他們搶購的單品是一個長著銳齒和兔耳、擅長搞怪的精靈玩偶,也就是泡泡瑪特旗下IP Labubu。
從國內起家到國際掘金,從潮玩IP到毛絨玩具,泡泡瑪特路走寬了。
療愈經濟“紅利”
從Molly到Labubu、ZIMOMO,為何泡泡瑪特總能造就社交網絡的頂流?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經濟學》中指出,人均GDP被看作經濟產出效率的刻畫指標,用以說明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衡量經濟發展長期變動。而在經濟學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一個國家人均GDP到達一萬美元時,這個國家文化產業會迎來大發展。
1913年美國人均GDP首次達到1萬美元,迎來了好萊塢的黃金時代;1930年,丹麥首次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樂高橫空出世;以此類推,日本產生的是動漫產業,中國發展的則是電影、潮玩、二次元等等。
當收入超過了溫飽,消費就超越了物質的范疇。也就說,無論是Molly盲盒,還是當下爆火的Lububu,甚至是iELLYCAT,本質上沒有優劣,都是悅己經濟的產物。泡泡瑪特其實是踩中了時代的節拍。
如果翻閱Molly和Labubu的相關評論區,會發現每個人喜歡它們的緣由不同,但核心要義有三:丑萌(人格化)、豐富(系列感)和陪伴(治愈經濟)。
-
“人格化”,有靈魂、有性格
-
“系列化”,每個IP都是一個子宇宙
-
“療愈力”,成年人的阿貝貝
-
造星策略,將“名人效應”和“獨特價值”貫徹到底
下一個5年能否續寫增長神話?
本文轉載自新消費101(ID:xinxiaofei101),已獲授權,版權歸新消費101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現貨熱銷中,398元包郵到家!
2023年,是中國的消費提振年,也是中國消費品牌在整體復蘇態勢下的重啟之年。雖然疫情的影響逐漸褪去,但時代給予品牌的挑戰并未消減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訪華潮”再次印證了中國這塊市場的吸引力和重要性,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企業已進入全面競爭的新階段。
中國消費品牌究竟該如何理解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如何識別與捕捉各個要素釋放出的信號?又如何在謹慎應變中實現韌性生長?
從“看長”“向真”再到“應變”,歷時130+天,CBNData重磅輸出《2023中國消費品牌增長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共計超20萬字,現貨正在熱銷中!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