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拒還迎的妙可藍多終于被蒙牛溢價拿下,這是否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還要看市場后續的反饋。

圖片來源:pexels
對于自己認定的目標,蒙牛還是“咬的死死的”。這種堅持不懈終于有了回報。12月14日,蒙牛花了30億元人民幣,終于把被稱為“國內奶酪第一股”的妙可藍多拿下!
據妙可藍多12月13日晚公告稱,本次交易,蒙牛以29.71元/股、總價30億元,使用現金形式認購妙可藍多不超過10097.61萬股的股票。交易完成后,蒙牛將成為妙可藍多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持股將達23.80%,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為第二大股東。
對于這一交易,很多人心里應該和虎嗅一樣有些疑惑,畢竟蒙牛在8月份被妙可藍多“放過鴿子”。
所以,在這件事上,蒙牛稍微略顯被動、處于相對弱勢一方。即便這樣,蒙牛還是要買,首先,蒙牛自身經營的奶酪業務發展不佳;其次,妙可藍多在國內市場奶酪頭部位置,正好彌補自身奶酪業務;最后,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蒙牛想要開拓第二大企業營收來源,目前蒙牛最大營收來源是液態奶,相當于單腿獨舞的大象。
蒙牛吃定這塊兒奶酪
據蒙牛財報顯示,液態奶業務占收入85%以上,是蒙牛主要年度收益來源,而冰淇淋、奶粉產品和其他業務都是虧損狀態。
開源證券指出,國內乳制品消費已進入低速增長的成熟期,核心的液態奶消費量已基本穩定在3300萬噸左右,消費結構正由液態奶向更加營養、健康的酸奶和奶酪等升級。西式餐飲文化的普及帶來了奶酪消費場景增加,國內奶酪行業規模迅速從2004年的4.03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65.49億元。
開源證券還稱,近年來,奶酪行業推出了再制奶酪和兒童零食的大單品奶酪棒,并且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目前,我國奶酪行業規模僅百億水平,但隨著我國乳制品行業規模的穩步提升以及乳制品消費向奶酪的升級,國內奶酪市場規模千億可期。
另外,根據歐睿咨詢數據,2019 年奶酪市場規模增長65.5 億元,同比增長12%,這是中國乳制品細分品類中增幅最大的。
歐睿預測,預計2020 至2024 年,奶酪單價CAGR 達到 3%-4%,銷量 CAGR 達到 7%-8%,奶酪零售市場規模CAGR 將達到 11%-12%,2024年我國奶酪市場(零售口徑)規模將同比增長8.18%至100億元左右。
所以,蒙牛非??粗啬汤覙I務。
早在2000年前后,蒙牛就有了奶酪業務,但并不受重視。在2018年,蒙牛才開始設立奶酪事業部,主要發展零售、乳品深加工及餐飲奶酪三大業務。在設立完奶酪事業部后,同年蒙牛還聯合歐洲最大乳品企業Arla Foods引進專業餐飲品牌Arla Pro。
據財華社報道稱:在2018年上半年,蒙牛推出第一款專為中國市場定制并在蒙牛工廠生產的愛氏晨曦馬蘇里拉干酪絲,進軍高端餐飲奶酪業務。11月,推出100%丹麥原裝進口的愛氏晨曦小探險家兒童奶制品系列新品,進軍奶酪零售。
2019年,蒙牛與Arla Foods進一步協同雙方產品和渠道優勢,大力發展兒童乳酪,積極拓展餐飲渠道,并不斷提升產供銷效率。并且雙方在奶酪業務合作基礎上,還成立專注于奶酪業務的合資公司,完成奶酪“從生產加工到終端銷售的合作一體化”。
但該業務相比于專注于奶酪的百吉福、樂芝牛、安佳、卡夫、妙可藍多優勢并不明顯。在2019 年中國奶酪零售市場企業市占率中,市占率前五為百吉福、樂芝牛、安佳、卡夫、妙可藍多。國產品牌僅有妙可藍多入圍前五,蒙牛、光明排名第八、九,市占率為2.8%、0.9%,處在第二梯隊。
而入股妙可藍多,蒙牛不僅可以提前躋身第一梯隊,而且還可以借助妙可藍多品牌、渠道等優勢迅速打開奶酪市場,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在某種程度上,不出意外,面對伊利、蒙牛、三元,也是獨占奶酪市場鰲頭,這就是蒙牛的野心。
其實對于本次交易,虎嗅有2個疑問:第一、雙方有沒有內部交易人去促使這筆交易成功?第二、蒙牛有辦法讓增收不增利的妙可藍多實現逆襲嗎?
帶著這些疑問,虎嗅聯系到了蒙牛方面,對方回復:目前無法接受采訪。
這塊奶酪,它香嗎
與此同時,有一點也非常值得關注,就是妙可藍多資金與營收問題。
今年上半年,妙可藍多創始人及其內部一部分股東、包括創始人為家庭成員挪用資金,讓妙可藍多陷入內部亂動資金、亂交易等方面的負面爭論,使得有些人對妙可藍多的評價是“這是一家很妖的公司”。
此外,根據妙可藍多近5年財報,其業務增收不增利。2015年至2019年妙可藍多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81億,-1498.46萬、111.40萬元、-1357.13萬、-1219.99萬。扣非后凈利潤多年處于負值?!睹咳肇攬蟆穲蟮婪Q:妙可藍多早已陷入“只賺吆喝不賺錢”的困境。
當然,在2020年妙可藍多最新財報來看,也有所看轉。前三季度,妙可藍多營收約為18.76億,同比增長61.92%;凈利潤約為5284.47萬,同比增長348.5%;扣非凈利潤約為3943.05萬,同比增長247.93%。
時隔近4個月時間,妙可藍多向蒙牛拋售比之前更多的股份也不得不令人猜疑,是不是內部資金遇到問題。
如今,蒙?,F在是妙可藍多最大股東,妙可藍多是否可以扭轉之前負面新聞局面,是否可以改善妙可藍多增收不增利狀態,蒙牛除了思考與妙可藍多合作之后的戰略問題外,這是蒙牛當下需要思考的兩個點。
附加:關于蒙牛被“放鴿子”
此前,雙方在2017年其實就開始了多輪談判,直到今年雙方才有具體進展。
今年1月6日,蒙牛以每股14元的價格、總價2.87億元購買妙可藍多5%股份,與此同時,蒙牛作為戰略投資者增資入股公司全資子公司吉林科技,成為妙可藍多第二大股東。
在這之后,蒙牛本可以再以15.16元/股的價格,總價3.15億元認購妙可藍多2078萬股,但妙可藍多卻在8月23日晚發布公告宣布,終止此前與蒙牛集團簽訂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
這樁認購案被終止后,有媒體評價稱:“看似美好的認購最終卻像是一個炒作股價的謊言”。因為今年3月24日妙可藍多披露定增預案,“擬向東秀實業和內蒙蒙牛定增募資”消息一出,第二天3月25日,妙可藍多股價高開高走,盤中漲幅最高達22.69元,創下其股價歷史新高。截止8月23日妙可藍多暴漲近200%。
而妙可藍多當時在公告解釋稱,終止發行是綜合考慮最新監管要求、資本市場環境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提出的,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與持續穩定發展造成重大影響。蒙牛方面未做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蒙牛購買妙可藍多每股價格也上漲了10多元。每股上漲10多元,就這筆交易而言,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現在,欲拒還迎的妙可藍多終于被蒙牛溢價拿下,這是否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還要看市場后續的反饋。
本文轉載自十億消費者(ID:gjgc168),已獲授權,版權歸十億消費者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