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高業績高市值,一邊是子公司陷入營銷爭議,穩健醫療可謂冰火兩重天。

圖片來源:pixabay
一邊是高業績高市值,一邊是子公司陷入營銷爭議,穩健醫療可謂冰火兩重天。1月11日晚,全棉時代母公司穩健醫療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5億-39.5億元,同比增長568%-623%。
對于業績暴增的原因,穩健醫療在公告中披露稱,疫情期間,醫用防護用品在線上、線下渠道、境內和境外市場銷售額均大幅提高。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全棉水刺無紡布原材料廣泛應用于手術衣、隔離衣、防護服、口罩等產品,既解決了原材料的緊缺困難,又因其實現規?;a,而使得產品成本下降,進一步有效提升了全年業績。
伴隨亮眼業績的同時,穩健醫療市值不斷躥高。截至1月11日收盤,穩健醫療市值達75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穩健醫療高業績增長的同時,旗下子公司全棉時代正因為廣告內容被指侮辱女性、不尊重女性沖上熱搜。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看來,疫情期間,隨著防護用品需求的激增,穩健醫療業績得以大幅增長,隨著疫的控制,市場對于防護用具需求將會平穩,穩健醫療高增長也會出現回落回歸平穩。
關于穩健醫療市值增長,董事長李建曾對外表示:“疫情暴發后業務的增長速度確實不可想象,但也很難長期維持這樣的高速運轉,對穩健醫療來說,未來的發展肯定還是依托于現有業務。”
根據穩健醫療此前發布的招股說明書,公司主要營收依靠旗下全棉時代健康生活消費品業務。2017至2019年,穩健醫療分別實現營收34.98億元、38.39億元、45.75億元,同比增長36.63%、9.76%和19.16%。其中,全棉時代業務范疇內的健康生活消費品營收占比分別為62.37%、62.93%、67.18%。
而“醫用敷料”業務占比在不斷下降。2017年至2019年,該業務銷售金額分別為10.95億元、11.63億元、11.89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始終不足32%,且逐步降低,到了2019年,下降為25.99%。
值得一提的是,穩健醫療未來依托的主要業務因質量問題頻頻被通報。2019年12月31日,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全棉時代產品不合格;2020年5月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全棉時代“全棉防霧霾口罩”防護效果不合格。此外,穩健醫療曾在招股說明書總提到,2013-2015年間公司分別受到來自環保、食品藥品監督、稅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海關等部門接連16次違規處罰。
徐雄俊表示,產品本身質量永遠都是企業取勝的關鍵,對于穩健醫療而言,應該不斷加大產品質量的把控以及新產品研發上的投入,以此不斷開拓市場。
相比較產品研發,穩健醫療在銷售費用方面的投入卻在逐年增加,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穩健醫療的銷售費用分別為8.38億元、10.41億元、13.56億元,主要包括職工薪酬、門店租賃費、運費、傭金、電商推廣費等。同時,其上市所募集金額近一半也將用于營銷項目。
本文轉載自北京商報,已獲授權,版權歸北京商報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