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秀粉:在選秀的坑里不停地仰臥起坐。

圖片來源:THE9官博
當代秀粉:在選秀的坑里不停地仰臥起坐。
前一秒還在吐槽6檔選秀節目,700個選手,而秀粉就300人;后一秒立刻又真香打臉,對著露出的新選手大喊“我可以”了。畢竟,這700人當中,大概有500張是老面孔。
從2018年到2021年,轉眼之間,內娛限定偶像團已經做了9個了。目前在役4個——《創造營2019》的R1SE(男子)、《青春有你2》出道的女子偶像組合THE9、《少年之名》的S.K.Y天空少年以及《創造營2020》的硬糖少女。
四個組合,情況各異,在新人們即將洶涌而來的2021,他們還能承受多大的沖擊?而新來的,又標題改成:2021選秀大戰又起,在役限定團們還好嗎?能否再造內娛“偶像”神話?
桃系或鵝系,背靠大樹究竟好不好乘涼?
選秀江湖,歷經4載,各家都有參與,但桃鵝(愛奇藝、騰訊)優勢顯著,劃分了陣地。
桃系有雖然遺憾但難以超越的NINEPERCENT和蔡徐坤,鵝系也手握著曾經輝煌的當家頭牌火箭少女和頂流楊超越,盡管均已經解散,但說起來都是吹起偶像產業風口的中流砥柱。內娛偶像江湖,避不開的樣本案例。
已解散的輝煌與落寞,不是今日的要點,在役的存活情況幾何,才是娛sir想要關心的。畢竟,2021年的6檔選秀,意味著內娛靠綜藝做“限定團”的現象,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于偶像市場和產業之中。
如果,按照內娛選秀綜藝來給限定團劃分代際,那目前一代NINEPERCENT、火箭少女、二代中的UNINE、新風暴、Blackace均已經解散;在役的限定團還有:R1SE(屬于二代)、三代的THE9、硬糖少女和S.K.Y。
這邊是塌房帶來的熱度和討論的瞬間燦爛,那邊是群像得到高度評價之后的熱度難續。在過去的2020年,鵝系R1SE與桃系THE9,基本上不相上下。而優酷,在做選秀和做團這件事情上,大概沒有天分。
而就目前在役的桃鵝家兩個組合,都有達到出圈水平的選手——周震南和虞書欣,巧合的是,兩位限定團頭部,還幾乎遇到了同樣的爭議——“老賴”事件,之后周震南顯著低調,虞書欣這邊在經過上一周的道歉之后,估計也只能冷處理一段時間。
倘若沒有那么多的花邊與塌房故事,R1SE的確算得上是除一代團外,發展較為均衡的限定團之一了。
有一說一,在役一年半,成員們營業態度尚算積極,鵝廠也算努力喂養了——一年半的時候3張團體專輯,2個小團綜,一個大團綜,自家方便安排的節目也安排了不少。
比起桃系其運營之有心無力,從NPC開始到THE9,始終都難逃“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的責備。THE9整體的情況,透著一股“你能行就行,你不行我也管不了”的放養:THE9的自6月18日于湖南衛視“拼多多直播夜”上演成團出道首秀后,便鮮有團體舞臺的呈現。
撇開藝人管理問題,在業務運作上,做團,總是被吐槽倒閉的哇唧唧哇倒沒有想象中那么無能。
只不過,相比之下,2020年女團的運營,似乎更為艱難,在出道即包攬10+代言的通稿之下,硬糖少女與火箭少女的差距,肉眼可見。
而硬糖少女,幾乎成了晚會少女,2020年7月份成團,目前發布了一張組合音樂EP《硬糖定律》,除了自家幾乎秀人都能上的綜藝,多數時候都混跡在各大晚會現場:
江蘇衛視99聚劃算夜、江蘇衛視快手一千零一夜晚會湖南衛視天貓雙十一開幕盛典、湖南衛視拼多多1111晚會2020和平精英國際冠軍杯決賽直播、湖南衛視雙十二晚會、星光大賞、中央電視臺跨年晚會、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等等。
4個團34位成員,在役限定團的尷尬處境,都論證了選秀綜藝的熱度,并非來源于或最終也不能成就偶像組合的價值,節目是節目,團是團的尷尬也依然難以避免。而那么多“出道2年,歸來仍是素人”的故事,也讓限定團的模式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質疑——成團真的有價值嗎?還不是都快變成晚會通告表演嘉賓了?
代際斷層顯著、只能“熱”在選秀綜藝里,內娛還有必要做限定團嗎?
——成團真的有價值嗎?
搞了三代限定團的內娛,一直在試圖回答這個問題,那些打歌節目、團綜等等。
但節目之后,限定團們的成績單并沒有給出屬于團體價值的優異成績。
團體商務合作(不包含推廣)數量與質量均弱于成員當中的頭部選手個人的情況; 偶像市場,唯粉數量與粘性顯著高于團體,粉絲們的付費意愿在個人上更有優勢;同一團體,成員之間商業價值差距顯著、斷層明顯,即便出道后,也是陪跑。
以R1SE為例,整體商務合作數量的分類上個人>小分隊>團體代言。
周震南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不完全統計,從出道至今,他手里握著的17個代言,其中個人商務合作13個,3個小分隊合作,而僅有1個完整的團體代言。
THE9這邊,情況也差不太多。C位劉雨昕,嚴格意義上的團體商務2個,個人合作11個,小分隊2個;話題中心人物虞書欣的個人商務合作4個,小分隊2個,團體2個。
這一點在影視劇綜的分布上更加顯著。在被曝“父親是老賴”事件之前,2020年,周震南共計參與了10部綜藝的錄制;虞書欣個人,2020年已播電視劇3部,2021年待播電視劇2部,無論項目體量大小,角色均在3番以內;加上即將在2021年播出的《青春有你3》,參與的綜藝多達6部。
——也就是說,對本就是贏家而言,如果站在“頭部選手拖飛機”的角度,成團的意義在哪里?難以判斷。畢竟,就成團后的商務和影視劇綜情況而言,熱門選手孔雪兒都只能算是陪跑之人。而這個斷層問題,在已經解散的火箭少女當中更加明顯。
但,有意思的是,對于2020年在役四大團當中存在感最弱的SKY和硬糖少女,全員跟著團體行動,無論是商務代言還是影視劇綜和舞臺的情況,個人資源幾乎全無。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硬糖少女除了希林娜依·高在個人代言、綜藝上稍有水花之外,也只有劉些寧有一個巴黎歐萊雅清潤大使的個人商務,其他四位,基本都沒有個人商務的拓展。
S.K.Y天空少年的情況更加嚴重,商務合作數量最多的李希侃(9個),個人商務3個,團體4個,小分隊2個。
最后一名林陌,既無個人商務也沒有小分隊合作,只有團體的兩個體驗官、一個大使和一個代言人。
——因此,如果只站在出道為目標和末位成員的角度來看,目前在役4個限定組合的資源聊勝于無,成團當然還是有價值的。
而如今,日漸突出的還有代際斷層——新鮮度與粉絲熱情逐年下降。
宮里的人如此之多。“一代不如一代”的評述也當然會出現在這些訓練周期越來越短的選秀偶像們身上。
盧梭在《愛彌兒》中提道:“任何一個閃耀的王國,都處在沒落之中。”崛起的過程即是衰退的過程,偶像產業也一樣。
從掀起偶像巨浪的巨C蔡徐坤——4787萬票,到周震南的3709萬,再到劉雨昕的1735萬,光是出道C位票數的嚴重縮水,從NPC按照出道位就可代稱選手名字的程度到如今搞不清R1SE最后一位是誰的變化,就已經足以說明選秀限定組合這個偶像神話故事的衰退跡象。
但另一個角度,相關數據統計:
《青春有你2》淘汰的第十名乃萬,在2020年,獲得近20個品牌商務(不統計推廣)合作,舞臺節目演出超過30個,共計發行了12首單曲,2張EP。
這很矛盾,一方面,成團是選秀節目的目標,可另一方面,團,卻未能帶給成團選手相應匹配的熱度與資源,出道的還不如淘汰的。
我們當然都知道,大部分選手上節目也不過抱著賺一把曝光和熱度的目標,可成團這個明面上的“獎勵”如果難以兌換成事實性的轉化,各大平臺和經紀公司難不成要換一種玩法:
安排沒所謂的選手出道,讓頭部選手卡位淘汰?
在不斷的拔苗助長當中,偶像組合的價值劣勢越加凸顯,綜藝熱度向偶像團體平移的希冀,或許從一開始就神話。偶像的黃金列車,無論吹地多么天花亂墜,漫天流量也不過須臾之間,內娛偶像團體夢,依然還是只能交給時間和玄學。
而就孜孜不倦的練習生們個人情況而言,偶像和偶像團的游戲,無論成團不成團,本質邏輯就是贏者通吃。
本文轉載自娛樂產業(ID:yulechanye),已獲授權,版權歸娛樂產業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