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價值方面,可持續必然是加分項。

圖片來源:pexels國內冒出多個可持續新銳品牌,可持續的春天到來了?
喊了多年的口號,美妝可持續發展探索真的進入落地應用階段了?
主編大大優雅地推了推眼鏡,說道:“國外流行,但國內多數品牌還沒這個意識。”
.......(時間快進到今天)
自2021年1月1日起,最嚴“限塑令”來了,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隨著消費者對環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有意識地開始在日常生活、日所能及的事情上追求環保與可持續,終于,記者本人之前被斃掉的選題可以重見天日了!!
歐萊雅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監Jean-Marc CAZENAVE曾提到:歐萊雅集團在中國市場就不同主題做了很多消費者調研,發現中國的年輕一代在可持續發展的話題上能夠清晰闡明自己的觀點。他們會關注那些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行動的品牌,例如:品牌是否采用可持續的包裝、是否注重消費者參與度等,年輕的消費者會把這些品牌視為行業的領導者。
當然,毋庸置疑,西方發達國家由于已經過了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求經濟發展的階段,國外品牌的可持續發展意識更為顯著,文中列舉了一部分新銳代表品牌與國際大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措施,希望能為國內美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一些點撥,作為行業的一份子,我們可以怎么做,怎么還可以做得更好?
同時,我們還采訪到國內的一些有環保意識的新銳品牌,了解到它們的可持續理念與行動,可持續這條路可以去往何處?具體的可持續落地實踐會遇上什么困難嗎?
本文梳理了新銳品牌的可持續舉措、過去一年間大公司與美妝零售商的可持續不同行動,展示了行業里不同“身份”但目標相同的群體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美妝新銳把可持續放在重要位置
近兩年很多成功融資或獲得大公司和資本密切關注的國外新銳品牌都將可持續作為核心賣點。
— 國外: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21年以下這幾個可持續品牌獲得了大公司和資本的青睞,這些品牌通常圍繞著兩個方向踐行“可持續”創新:產品包裝和產品配方。
在包裝方面,不少品牌的關注點從可回收包裝轉移至再生塑料包裝,另一種解決方案是可重復使用包裝配合可替換內芯——顧客保留包裝,只需購買替換產品。而產品方面,品牌都采用純凈無毒、并以可持續方式獲得的原料。
除了獲得融資的這些品牌,國外更是有非常多的新銳品牌在成立伊始就堅持可持續發展:
-
法國天然護膚品牌 Akane于2020年底推出100%可生物降解的面霜包裝罐這種包裝罐由工業木材殘渣制成,可被工業堆肥處理,不會在土壤中出現塑料殘留物。新的包裝罐重量很輕且韌性極強,可以在運輸過程中減少二次包裝的使用。
-
新銳護膚品牌Humanrace 秉持多元化(多元族裔、多元性別)的理念,同時堅持可持續原則,產品包裝采用 50% 來自消費后的再生塑料制成。首先將回收廢棄塑料進行清洗和消毒,然后分類粉碎成薄片,再進行清洗和干燥,混合制成熔融聚合物用于制作新包裝。三款產品均采用50%回收塑料制成的綠色容器包裝,這種包裝瓶采用植物染料染色和水性涂層技術,使用完可回收。包裝可拆卸,使用完也可重復灌裝。
-
ESPA采用新的可持續發展實踐來終結浴室浪費,推出RecycleMe計劃,可以將任何品牌的空瓶送回品牌。
-
Alive&Well 是一家專門針對卷發女性使用的護發品牌,推出可重復利用包裝,消費者每 3 個月就會收到補充裝。據 Alive & Well 的調查顯示,這種包裝相對于傳統塑料瓶包裝來說,降低了 90% 的碳和能源使用率,以及 93% 的塑料使用率。
針對面膜這樣的一次性產品,也有不少新銳品牌推出可重復使用的面膜。例如,Jessica Alba、Honest Beauty推出了可重復使用的硅膠面膜、護膚品牌Dieux Skin推出了可重復使用的眼膜,Experiment Beauty的主打產品Avant Guard是可重復使用的有機硅片狀面膜,還有像醫用級祛皺貼膜品牌SiO Beauty的特色是推出各種形狀的硅膠貼膜,適合頸部、面部、肘部和手部使用,貼膜可以被重復使用15次。
— 國內:
我們看到,國內近兩年也誕生了一批利用“可持續發展”構建品牌價值的新銳品牌:
-
2020年成立的CBD護膚品牌二十研2XY表示?前品牌已制定環保公益基?計劃,空瓶回收計劃已經在微信和官網上線。目前,產品外包裝全部使?可再?材料,之后品牌將陸續推出環保藝術家合作包裝、零碳排放量計劃。
-
2020年成立的彩妝品牌奈璣子NONO NOTES通過視覺、包裝、周邊物料傳達環保理念。除唇釉和眉筆受料體形態的限制外,其他全部都是采用紙質包材,包裹著唇釉的可降解油紙、卸妝水的再生漿牛皮紙信封包裝、可以重復利用的禮品信封袋都是以循環利用為目的來定制的。品牌方表示,在物料回收端,比如從工廠到云倉這一條鏈路上,運輸中轉箱保證每個中轉箱都可以循環利用5次以上,一年下來至少可以減少1噸的碳排放(按每個紙箱37g碳排量計算)。
-
2019年成立的東方美妝品牌詩此ISPOETRY堅持可持續發展,推出可替換口紅芯。可替換概念意味著消費者既可更換小羊皮外殼,也可選擇不同色號的口紅內芯,未來品牌還將推出與消費者聯動的環?;顒印4送?,品牌使用拉鏈式快遞箱,并且采用可循環使用的定制化物流周轉箱。
-
2019年成立的微生態護膚品牌詩膚理Simply This致力于將更為環保的可替換裝運用到各個產品的開發中,比如品牌的面霜便選用了可替換內芯;有成分黑名單,不使用非可持續的爭議成分;生產中要求供應鏈企業采用國際可認證的綠色標準、通過冷配工藝來降低耗能等等。此外,品牌在國內持續植樹造林,推動“零碳計劃”,目前在四川涼山已經參與了退耕還林的車厘子果園項目。
-
2019年成立的護膚品牌MARYME的品牌理念中有一項就是做到產品的無公害,目前在潔面產品以及卸妝油的新版包裝盒開始使用環保紙張,未來品牌將會添加卸妝油的補充裝,減少瓶器的消耗。
-
2018年成立的護膚品牌優時顏UNISKIN在最近推出了一款帶有可替換內芯設計的新品精華。同時,品牌一直在產品包裝上堅持可持續發展與環保理念,比如使用甘蔗成分的環保紙張和含有大豆來源成分的環保油墨,改用封口貼代替原先的玻璃紙等措施來減少塑料的使用。品牌方表示,未來會把替換芯機制應用到更多的新產品中。
-
2018年成立的護膚品牌極地之悅MOONSEEM自創立以來,就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理念來開發每一款產品。品牌所用紙張通過環保FSC認證,植物成分的選擇會偏向可發展的原則進行采集的原料商,比如乳木果系列的乳木果是靠人工從地上撿拾的落果,既保證不破壞自然環境也能給當地人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
......
除了以上舉例的這些品牌,還有更多的品牌開始重視可持續發展,采用FSC認證的環保紙張、印刷使用環保大豆油墨、空瓶換新、一撕得環保紙箱等動作來堅守自己的可持續價值觀。例如,營銷活動方面,橘朵、雛菊的天空、MomentZ迷之等多個品牌都有推出空瓶換新活動;一撕得紙箱2019年的年銷量就突破10億個等等,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國內外大公司多次謀求可持續變革
2020年,美國市場調研機構 NPD發布了一份有關未來十年高端美容市場的趨勢報告。未來十年,消費者對環保和可持續問題將更加關注,比如海洋問題、地球環境乃至人類本身。因此消費者對清潔環保產品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美妝企業和品牌也將生產更多對人類皮膚和自然環境都“環保”的美容產品。
消費者希望美妝企業和品牌履行環保和社會職責,因此,盡管可持續發展并非易事,但是未來十年,“可持續”將成為美妝行業的一大重心。
從2020年到現在,美妝行業的領導者們都在踐行可持續,或者宣布了未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一些規劃:
-
愛茉莉太平洋在韓國推出首個“產品加油站”,消費者可以前來補充產品,共有15款洗發水和沐浴露的選擇。補充裝的瓶身由椰子殼制成的,并且是可回收的。灌裝洗發水和沐浴露的保質期是100天,并且在重新灌裝產品之前會用紫外線LED燈對容器進行滅菌,以保證產品的新鮮度和安全性。
-
聯合利華在歐洲一商場推出重復灌裝活動,為旗下七個品牌提供三種重復灌裝形式。
-
寶潔推出新的可灌裝包裝,旗下品牌海飛絲、潘婷、Herb Essences和Aussie將于2021年推出可罐裝的新包裝。消費者可購買鋁瓶產品,再購買使用可灌裝、可循環再用的袋裝補充裝。補充裝產品在制造過程中使用的塑料和原來相比減少了60%。此外,寶潔還表示有望在2021年底之前將洗發水和護發素瓶中的原始塑料用量減少50%。
-
歐萊雅與 LanzaTech、Total 合作推出可持續包裝,將工業碳排放變成洗發水瓶。
-
漢高旗下三品牌 Nature Box、Gliss Kur 和 Syoss更新可持續包裝。
-
拜爾斯道夫兌現了將其轉換為可再填充,可重復使用或可回收包裝的承諾。拜爾斯道夫正與Sabic合作,為大眾市場化妝品包裝開發可再生塑料。首批帶有幾乎全部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認證PP包裝的產品將于2021年推出。
-
花王公布了集團中期五年計劃,表示將專注于可持續性。計劃中概述了“可持續發展是唯一途徑”的總體目標,詳細闡述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標,例如ESG投資,碳回收,積極回收以及消除傳染病的來源。
-
澳大利亞有機護膚品牌伊索 Aesop在澳大利亞 Adelaide 的一家商店內試行重復灌裝方案,消費者購買 Aesop 的四款洗面奶后,使用完可將玻璃瓶退回,進行清洗、消毒和重復灌裝。品牌的長期目標是到2030年為品牌旗下50%的產品提供重復灌裝解決方案。
......
大集團在國外可持續動作繁多,但不僅僅是國外,2020年大集團在國內也推出了一些實際性的舉措:
-
7月,京東物流與寶潔合作,在“青流日”將青流箱與上門回收結合起來,在定點投放青流循環箱,消費者購買指定的寶潔產品即可選擇使用青流箱進行配送。收到商品后,消費者可以根據青流箱上的操作提示,一鍵下單,由京東小哥免費上門回收廢棄的塑料包裝、玩具等,回收的物品將通過京東物流寄給愛回收,經過二次加工制作成桌椅后循環利用,最后由京東物流和寶潔聯名進行捐贈給希望小學。
-
自2018年歐萊雅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拉鏈式無膠帶、易撕拉、100%可降解的“綠色包裹”,2020年將綠色包裹填充物和外包裝都替換為環保可循環材料并推廣至集團在中國的所有品牌。去年雙十一共寄出2000萬+個綠色包裹,其中含500萬+個消費者一起共創的特別版涂鴉包裹;參與歐萊雅“空瓶回收計劃”的品牌包括蘭蔻、科顏氏等。以蘭蔻為例,它在中國的300多家門店都啟動了空瓶回收項目,回收了近200萬個空瓶。
不僅是國外品牌,國內也有一些規模品牌在2020年推出了環??沙掷m措施:
-
自然堂攜手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連續四年在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縣艾瑪鄉種下100萬平方米的綠麥草,并于2020年7月28日舉辦了線下種草見證儀式與線上直播。
-
林清軒在2020年4月推出地球日換購活動,消費者可以將林清軒山茶花潤膚油空瓶,在林清軒任意線下門店進行換購,還可免費獲得一瓶價值87元的山茶花潤膚油中樣。該活動上線3天,已回收了超7000個山茶花潤膚油空瓶。
-
佰草集采取的是空瓶換購現金券的形式,周期性地開放換購,顧客可憑使用過的兩個化妝品空瓶,在佰草集專柜換取價值100元的現金券,以此累計,空瓶不限品牌。同時佰草集80%以上產品都采用可回收降解外包裝,紙盒全部用再生紙制造,在產品包裝印著“支持環保,建議回收”字樣。
-
花皙蔻已將大部分產品的外包裝更替為100%可回收材料,還計劃開展空瓶回收行動,進行回收二次利用。
-
三草兩木以自然護膚為理念,也一直在為產品做減法,堅持選用自然的純植物配方,同時采用FSC認證的可再生紙和環保的大豆油墨印刷,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
......
比較一下可以看出,國外多個公司都有注意開始推出可重復罐裝的包裝,而國內注重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目前更多還停留在使用可回收材料、空瓶回收行動等方面。
國外零售商一向是趨勢風向標
品牌咨詢公司AG Casa的創始人Ana G. Herrera表示,“當品牌和零售商開始改變格局時,消費者將會改變。有時需要采取非常大膽的舉措,才能開始改變消費者的行為。”
2020年4月份,純凈美妝零售商Credo Beauty*要求在店內銷售的135個品牌遵循其發布的可持續包裝準則,準則將要求品牌到2023年必須用50%或更多的再生塑料或另一種非塑料材料代替原始石化塑料。如果品牌包裝確實是可回收的或可堆肥的,則需要為消費者提供明確的處理說明。零售商還敦促品牌商研究可填充系統和可重復使用的包裝解決方案。
根據Credo的可持續包裝準則,第一個也是最突出的任務是禁止面膜,濕巾和其他一次性產品——從小包裝樣本到經常帶有皮膚護理的塑料小刮刀,將于2021年6月生效。根據外媒新聞,隨著Credo出售的品牌開始適應零售商的可持續包裝準則,主流零售商或許將在此過程中受到影響。
絲芙蘭也在2020年推出新的“綠色”標簽系統“Good For”,指導消費者在店內購買1000多種采用環保包裝、可回收或采用天然、素食原料制作的產品。
美國美妝零售商Ulta Beauty于20年7月宣布推出Conscious Beauty平臺, 該平臺在純凈成分、零殘忍、純素、可持續包裝等方面設置門檻,只允許符合這些要求的品牌入駐。作為可持續發展計劃的一部分,Ulta承諾到2025年,所有出售的包裝中有50%將由回收或生物來源的材料制成,或者是可回收或可再填充的。
同時,Ulta Beauty還與循環電商平臺Loop*達成合作,Ulta還是第一家與TerraCycle的Loop計劃合作的主要美容零售商,這種關系將推動包裝流程的切實可行的改進,開始解決規模龐大的美妝廢物問題。
而國內,零售商并沒有發展到細分出專門面向純凈品牌的零售商,由于國內可持續發展風潮還未完全形成,國內傳統渠道還未見到動作,而一部分新銳美妝集合店還處于流量與實力的積蓄發展階段,只能在宣傳上往環保、可持續靠近,還沒有能像國外純凈零售商這樣直接推出準則或者措施。
但兩個大美妝零售商屈臣氏、絲芙蘭都有在國內推出部分動作。
-
屈臣氏自2014年起全面禁止其自有品牌的美容或個人護理產品使用塑料微粒,并于2020年1月延伸至全部品牌,于零售店鋪停售所有含塑料微粒成分的美容及個人護理潔膚產品。避免過度包裝及減少聚氯乙烯 (PVC)使用量,除去不必要的塑料包裝,并目標于2030年前全面淘汰PVC
-
絲芙蘭在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里,采用大量可再生材質進行道具開發,并使用經FSC認證的100%可再生購物袋及可重復利用的禮盒,大幅減少在美妝消費中產生的生態足跡。
此外,2020年,銀泰百貨和支付寶聯合推出空瓶智能回收機,除了在杭州武林銀泰投入使用以外,合肥濱湖銀泰城、武漢銀泰創意城、西安開元鐘樓店、溫州甌海銀泰等銀泰百貨門店也已落地使用。據悉,接下來,空瓶智能回收機將會陸續推廣到全國更多城市。
那么,可持續發展在國內的推行迎來春天了嗎?像可回收、可灌裝這樣的措施在國內有希望大面積推廣嗎?消費者需要教育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一些新銳品牌的創始人,從他們的回復中梳理總結了3點比較大的困難:
一方面是類似可回收、可灌裝這樣措施實際落地的困難:
對于品牌來說,可回收灌裝的包材首先肯定要確保安全性、穩定性、耐用性,因其特殊性質,結構與組件也需要專業設計,從研發到投產,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資金。
奈璣子方提出了幾個難點:產品回收后需要專業設備的處理,避免它們成為新的污染源,即使是空包材也需要更全面的消毒和清潔,比起常規的灌裝過程,勢必需要多出1個甚至多個程序,回收周期不穩定產生對貨期、成本和產品都是很重要的影響。
并且實際上,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品牌主要考慮的事,還要有原料、包材、代工廠、線下店等多方主體的一同努力。
此外,品牌的可持續要求或許可以倒逼工廠進行可持續改革,詩膚理品牌表示,它們對生產的嚴苛態度就有推動工廠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極地之悅也表示,就這一部分國內目前會相對滯后于其他國家,但是如果有更多企業愿意為推動這變革而買單,中國作為制造大國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另一方面,成本也是個難關:
在回收過程中產生的人力與費用,這些也需要品牌方去考量和決策。
確實,這是品牌需要在權衡的,一邊是長期價值,一邊是成本與利益,而對一些新生的新銳品牌來說,更可能是關乎明天的生死問題。
但我們還是期待,對于那些已經有一定規模、并已步入穩定發展的品牌,可以考慮可持續發展之路。
就像NPD副總裁兼美妝行業顧問 Larissa Jensen說得那樣,“盡管踐行可持續發展,研發可持續產品的成本很高,但是從長期來看,放棄研發可持續產品的成本將更高。”
最后的最后,消費者也需要進行教育:
有品牌表示,國內大部分消費者其實會比較偏好精美繁復的包裝,并且具體落地到需要消費者一起參與的環節,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護膚品牌MomentZ迷之創始人莎莎拿具體產品舉例說道:“我們的產品是沒有塑封的,同時運輸無法保證完全無塵,偶爾產品外包裝會在運輸過程中碰灰,沒有塑封消費者可能會存疑這是不是新產品,但目前我們也是在考慮更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可能會通過紙張和設計去解決。”
不少新銳品牌都一致認為,從產品出發,對消費者教育會更有說服力。
詩膚理創始人也從品牌自身出發,她說道:“因為目前我們是國內首家使用可替換包裝的品牌,包材方案還并不是特別成熟,會遇到一些其他包材不會出現的新問題。比如少數客戶在收到益生霜的時候可能會遇到替換裝與瓶身旋的不是特別緊的情況,這也是需要我們需要不斷去優化解決的一個問題。”
在奈璣子看來,在產品回收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建立起消費者對回收者的信任,也要制定一個最簡單便捷的回收形式。“對于占了絕大多數的美妝意識剛剛覺醒的消費者來說,似乎過于超前了。我們需要先培養這種意識,使它成為一種需求。”
而在詩膚理看來,在消費者教育這件事上也是順其自然,目前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擁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了,而且品牌相信這也會是一個社會發展所趨的大方向。“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可持續發展并不是我們的一個商業賣點,所以我們并不是想‘教育消費者’,而是想為這些已經有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或者未來會被這種觀念所影響的消費者們提供一個‘志同道合’的產品選擇而已。”
結語:
從國內外大集團、零售商和新銳的一些動作反饋中可以看到,隨消費者的可持續意識不斷高漲,能減少環境浪費的可持續品牌會越來越受歡迎已形成共識。我們可以看到,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品牌積極順應綠色環保風潮。
雖然國內的可持續發展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但已有不少品牌在這條路上不斷摸索,國內的這些可持續新銳品牌也有一些是成立伊始就積極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品牌。
可持續發展已成全球普世價值觀,在國內雖還是星星之火,但終將燎原。
2021年3月,聚美麗將攜手帝斯曼召開一場關于可持續議題的大討論,可持續與個人護理將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 敬請期待~
本文轉載自聚美麗(ID:jumeili-cn),已獲授權,版權歸聚美麗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