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余的出圈方式和與資本結合的方式,只是展現了一種漢服品牌邁向大眾的方式,而這過程中,也折射出了漢服行業的諸多問題。

圖片來源:十三余官方微博
“聘聘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取自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也是漢服品牌“十三余”和“小豆蔻兒”的取名靈感來源。伴隨著古裝劇、古風游戲等文化作品的推波助瀾,漢服文化的受關注度日漸攀升,越多越多的漢服KOL和漢服品牌不斷出圈,受到消費者和資本的青睞。
近日,漢服品牌“十三余”宣布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由正心谷和B站聯合領投,泡泡瑪特跟投。熱門劇集《山河令》的劇中漢服被粉絲拍到了22萬元的天價,漢服風潮即將崛起的聲音開始不絕于耳。
根據2020年線上漢服銷售數據顯示,漢服產業總規模已超十億元,無論是品牌數量還是款式花樣、材質價格,都較發展初期有了質的飛躍。但從商業化成熟度和產業鏈完整度來看,卻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
如漢服圈氛圍、漢服品牌間的抄襲以及質量與版型問題,都是在漢服文化被推向更大舞臺之前,亟待解決的痛點。
“漢服圈papi醬”用心做設計,用腳選面料
入坑五年多,手中的漢服從三兩件擴充到了滿滿一柜,但楚雯從未認為自己走進了漢服圈。
“喜歡漢服,不喜歡漢服圈的氛圍,用圈內黑話來說,大概就是一只野袍子吧。例如向偶遇的每一位同袍行禮、穿上漢服就覺得自己在進行文化復興運動,這個圈子里的有些奇怪的規矩和想法真的挺讓人勸退的。”楚雯向鋅刻度說道。
因為不混圈子,楚雯對漢服的喜愛和選擇更加跟隨自己的心意。楚雯開始喜歡漢服的時間,要回到2016年。那時,楚雯還并不太了解漢服背后的文化,只是因為單純覺得好看,便入了坑。
楚雯回想那時候,能買的店鋪不多,買得到的也并不怎么好看。幾乎同一時間點,小豆蔻兒開創了十三余,憑借她本身在漢服圈中的人氣,十三余也算是含著金湯匙出生。
“十三余剛開業,我就成為了第一批消費者,不得不承認,十三余的特點就是真的特別好看,配色繡花組合起來后很符合現代女性的審美,就漢服本身來說有一定改良。”楚雯說,“但十三余最開始的質量也是真的很差勁,雖然后來火了慢慢開始抓品控,但還是會遇到繡花有線頭,布料拼接的地方扎人。”
在許多漢服娘心中,小豆蔻兒是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會各式盤發、性格討喜、拍視頻像在講單口相聲,甚至被冠上“漢服圈的papi醬”的外號。加上十三余的設計不錯,所以銷量能夠一直保持優勢。
但詬病十三余價高質低、布料差勁以及版型挑人等問題的聲音同樣一直存在。“買過幾次,給我感覺是用心做設計,用腳選布料的店”、“繡花部分的布料又厚又不透氣,對天氣的限制特別大,最后基本閑置”、“她家的版型都是按照她自己的身材來設計的,微胖或者身材稍微豐滿人并不適合,偶爾搞次聯名,價格還虛高得不行。”……各個社交平臺上都充斥著對十三余的質疑聲。
在楚雯的了解中,漢服圈中真正的好衣服用的都是真絲、綢緞,十三余的面料以聚酯纖維居多。入坑幾年后,楚雯對于漢服的選擇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好看,“現在主要是看材料,因為好看這一點,越來越多的店鋪能做到了。舉例來說,如果十三余的宋制褙子是聚酯纖維,而留白家的是真絲或者桑波緞,那我就會選后者。”
盡管天然材料的價格會高出不少,但是透氣程度和質感都會優秀很多,自然也成為了越來越多漢服娘的優先挑選因素。漢服行業按下加速鍵的當下,質量成為了新階段的門檻和爆發力。
賣假發、做聯名,十三余不再純粹?
漢服在近兩年中在政策支持下得到大力推廣,加之大商家聯合走秀等活動,市場需求不斷爆發,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品牌。但十三余這個既算不上資深老店,也被頻頻詬病形制和材質問題,但卻算得上是在資本市場中走得最為順暢的一家漢服品牌。
投資機構與十三余在受眾上的契合度,讓更多圈層的人開始對十三余有了更多的期待。
事實上,小豆蔻兒與十三余的發展歷程中有很多跡象可循,從一家小眾網店變身資本寵兒,并非一朝一夕。
發展初期,小豆蔻兒將流量變現的方式其實并非漢服,而是售賣假發片的組合裝,這也源于她最初吸引粉絲的一大原因是其能夠完成各式各樣的編發造型。隨后,小豆蔻兒又與當時簽約的MCN機構北京達人說瞄準了國風衛衣這塊空白市場。
由于漢服的設計、制作門檻較高,而衛衣只需要找到現成的衛衣板,印上一些圖案或logo,便能夠很快面世銷售。并且當時國風衛衣在市面上并不多,小豆蔻兒的粉絲粘性又較高,很快,小豆蔻兒和公司便賺到了流量變現的第一桶金。
再后來,歷經了漢服抄襲風波和公司的觀念相悖之后,小豆蔻兒自掏腰包100萬和公司解約,并且帶走十三余店鋪重新經營,才有了如今的十三余。
十三余的出圈,一定程度上與頻頻跨界聯名有關。據鋅刻度了解,早在2018年,十三余就與網易手游《繪真·妙筆千山》合作推出游戲聯名款服裝。
近兩年,更是先后與影視劇《清平樂》、動漫《魔卡少女櫻》、游戲《王者榮耀》、《江南百景圖》以及古風歌手銀臨等IP聯名。
在十三余天貓旗艦店中,目前仍在銷售的聯名款就有40個。其中,與《清平樂》、銀臨的系列聯名款銷量較高,但與《王者榮耀》聯名推出的瑤遇見神鹿、嫦娥露花倒影、武則天倪克斯神諭、王昭君鳳凰于飛等系列則在圈外熱度不低。
十三余與《清平樂》、《王者榮耀》等IP聯名
聯名這一營銷手段對于各個行業的品牌來說,都是一種成本較低、收益較高的方式,同時也是品牌快速打破消費者刻板印象的一個捷徑。
但從漢服圈來看,一些聯名款的出現的確帶動了部分徘徊于圈外的消費者產生購物欲望甚至入圈,可部分并不恰當的聯名與隨之水漲船高的價格,卻讓不少圈內人頗有微詞。
例如十三余與《魔卡少女櫻》的聯名,遭到不少粉絲詬病“看似華麗,但實際上只是硬將一些華麗的元素堆疊起來體現魔卡少女櫻的少女心。真的大可不必,要不是吊帶上有個夢之杖,我完全看不出和小櫻有什么關系,居然也可以賣上千元?”
與《王者榮耀》的聯名也而因為清一色的齊胸襦裙,讓消費者吐槽一點都不走心,像個四不像。
如此種種,十三余似乎已經被漢服同袍們視作一家不純粹的漢服店了。
抄襲、低質,商家把撈快錢寫在臉上
有人認為買十三余就是為設計花錢、對情懷買單,但也有人認為十三余與其他網紅服裝店一個性質,只是套上了漢服的外殼。
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十三余的出圈方式和與資本結合的方式,只是展現了一種漢服品牌邁向大眾的方式,而這過程中,也折射出了漢服行業的諸多問題。
“講真,現在的漢服發展其實已經讓我有點看不懂了。商家和消費者都在成倍數增長,但是款式卻越來越雷同,差不多的設計和花里胡哨的元素,配上根本沒有仔細研究的版型,商家圖和買家秀可以說是毫不相干。”一位漢服娘樂笙向鋅刻度抱怨道。
樂笙認為,無論目前漢服輻射的受眾是否低齡,但未來一定是會朝著更注重材質的方向優勝劣汰。拼設計固然重要,但質量優劣也是構成粉絲是否回購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樂笙還提到,由于近兩年漢服文化的走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因此也開始涌現一大批新興漢服店,但其中很多品牌“撈快錢”、“割韭菜”的目的都寫在了臉上。
正因如此,造成了漢服行業如今變得魚龍混雜,抄襲現象越演越烈。“偷摸抄個差不多的配色,抄個差不多的繡花,或者東拼西湊之后標上原創,都是現在普遍的現象。”楚雯對鋅刻度說道。但對于剛入圈的小白或者只是想買一件漢服,并不想深入了解的消費者來說,很容易買到這類漢服,這于宣傳漢服文化來說,有害無益。
至于一些老店,《靖之元:東?!纷髡?ldquo;呆蛙”則在知乎上表達過自己的看法:“老店不等于靠譜,有時候船大難掉頭,尤其是早年就不是特別嚴謹考究的店鋪,越發展越會暴露出更多問題。畢竟漢服運動興起至今只有十幾年的時間,很多考據不正確和臆造的產物被當做漢服來賣來用,后期不吸收新知識就會造成知識斷網。”
除此之外,漢服的生產工期也是一個問題,一套衣服等上一個月都是很正常的事。這與整個行業的供應鏈仍然不夠成熟有著緊密聯系,即便當前漢服收到資本的熱捧,但仍然屬于藍海市場,無論是消費者規模還是總銷量依舊難以與大眾化的必需品相比,因此從設計、生產、銷售和售后都還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間。
漢服本就屬于在原來文物的基礎上進行一定地復原,一直以來沒有一個標準,也沒有一個正式的說法,整體來說都在摸索。但隨著十三余這樣擁有網紅元素,又頻頻跨界,搭上B站、泡泡瑪特等資本快車的品牌站在聚光燈下,勢必會引發漢服文化進一步破圈。
只是到時,行業缺乏規范化標準、產品同質化嚴重,制作周期長、工藝復雜、設計成本高、商業模式不成熟等也將暴露得越發明顯。
“腳踏實地的做原創設計,用更好的面料、進行更便于穿脫的改良、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做適合更多人的版型……”楚雯和樂笙都期待著漢服產業未來能夠用良性地方式走向更大的舞臺。
本文轉載自鋅刻度(ID:znkedu),已獲授權,版權歸鋅刻度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