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地圖上都不易找到的“小地方”,靠著生產、消費鏈條的溝通與全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聯系。

圖片來源:unsplash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們。”1982年,羅大佑用一曲《鹿港小鎮》,道出了城市化進程中小鎮青年的遺失與惆悵。
但或許與你的體感不同,被符號化的縣城并未在時代的洪流里沉底。
-
山東曹縣在通過短視頻出圈前就壟斷了日本90%的棺材市場,承包了國內1/3的漢服;
-
揚州杭集鎮生產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牙刷;
-
德州市下轄的縣城寧津在國內的商用健身器材占據了70%的地位,并遠銷至美國、俄羅斯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
而佛山樂從鎮聚集了超過6000家國內外的家具經銷商,印度王室也曾來這里采購家具,小小的樂從鎮上分布著180多座規模龐大的家具城
-
名不見經傳的江蘇省灌云縣,更是生產了全國超過60%的情趣內衣,當地每50人中,就有一人從事著該行業。
大大小小的產業集群散落分布在諸多縣城之中,靠著生產、消費鏈條的溝通,那些在地圖上都不易找到的“小地方”,迅速與全國乃至世界產生了聯系。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縣城做不到
揚州杭集到阿聯酋迪拜,相距6000多公里,時差四小時。很少有人能想到,這個中國江南僅有3.5萬常駐人口的小鎮,與世界聞名的“黃金之城”之間,會產生怎樣的聯系。
在迪拜帆船酒店,這個全球唯一一家七星級酒店里,印有“LMZ”商標的酒店牙刷等待著入住客人的使用。而每年,約有超過12億支“LMZ”酒店牙刷,會從杭集啟程被送往全球的各大酒店里。
杭集是全球最大的牙刷生產基地,年產牙刷超過50億支,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環球網報道,這里的牙刷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占據國內80%的市場。全球每三支牙刷,就有一支出自這里。
杭集生產牙刷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迸發出了產業化集群的力量,1995年,就有200多家牙刷廠集聚于此,如今這一數字已超過了1600。
1995年,杭集當地人韓國平成立了之后躋身“民營企業500強”的三笑集團,五年后,他們與國際洗護用品巨頭高露潔牽手,成立了高露潔三笑公司。兩面針的牙刷生產線也在杭集落地,巔峰時期,兩面針生產的酒店牙刷,能占據一半左右的國內市場。
巨頭公司的崛起和進駐,讓杭集的產業集群效應被持續放大。除了上述公司,倍加潔、山鷹紙業(提供酒店用品包裝)等本土或外來上市公司;江蘇歐配、羅來雅等酒店細分用品的行業龍頭紛紛涌入杭集,酒店用品相關企業數量也早已突破了2000家。
產業的高度集中,自然會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而傳統制造業驚人的造富能力,也在杭集人身上得到了體現——人均GDP28.2萬元,甚至比深圳還要高。
對財富的渴望,是人們投身商業實踐最原初的動力,借由商業,人類又得以擺脫土地的約束,不斷締造出一個又一個金錢神話。1986年,社會學家費孝通曾提出了著名的“晉江模式”,一言以蔽之便是:內涵于晉江僑屬中深厚的拓外傳統和強烈要求改變貧窮現狀的致富愿望。
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在晉江地區一直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多年不斷地傳唱過程中,這句話也成了晉江人縱橫商海的座右銘。
晉江締造出了一片鞋服、紡織工業的江山。1992年晉江撤縣設市,轄13個鎮、6個街道,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17.6萬,僑胞和港澳臺同胞300多萬,外來人口103萬人,故有“海內外500萬晉江人”之說。今年上半年,晉江工業產值超過了3000億,其中紡織業產值比增達25.4%,鞋服行業增長16%,是當地絕對的龍頭產業。
同樣是“鞋城”的還有溫州。神曲《江南皮革廠倒閉了》,讓“帶著小姨子跑路”的溫州老板黃鶴火遍了大江南北,但溫州下轄的永嘉縣恐怕并沒有多少人熟悉。奧康、報喜鳥和紅蜻蜓三個品牌,或許比他們的所在地永嘉更有名。三家鞋服企業均為上市公司,奧康國際的市值達到32.4億、紅蜻蜓市值與奧康接近,報喜鳥市值則達到57億。
“中國家具看廣東,廣東家具看佛山”,僅在一條名為佛山大道南的街上,上百座大大小小的家具城排布在道路兩側,綿延數十公里,這條“十里長街”就是佛山家具行業的縮影。
據“億邦動力網”報道,佛山市的家具制造企業約8000家,其中年銷售額達到2000萬規模以上企業472家,國內市場20%的家具產品出自這里,家具制造和材料交易的上下游產業鏈交易額超過了1000億元。
佛山市的家具產業,主要集中在順德區的龍江鎮和樂從鎮,前者是制造重鎮,后者主要負責商貿。那條有名的“十里長街”,就位于樂從鎮轄區內。
超過6000家國內外經銷商聚集于小小的樂從鎮,操著各種語言的商人,游走在裝飾的“富麗堂皇”的家具城里,據說印度王室也曾來這里采購家具,揮金如土。目前,樂從鎮上分布著180多座規模龐大的家具城,總經營面積超過了400萬平方米。
樂從鎮的產業集群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人敏銳地發現,運輸大型家具的貨車總會經一條國道穿城而過,當時的道路兩旁都還是魚塘,人們就在上面搭起了水鄉特有的吊腳樓,形成了簡易但連片的市場。直至90年代政府統一規劃、改造,最終形成了如今的盛況。
歷史傳承的手工業制造傳統、毗鄰港澳臺,承接產業轉移和外貿重任的特殊區位優勢以及敏銳大膽的創業者,這些因素共同締造了中國沿海一帶縣域產業的繁榮。
雖然,百強縣、千億縣城大多集中在長三角一帶,呈現出“南強北弱,東多西少”的格局,但在北方內陸的一些小城鎮里,還是孕育出了極富特色的產業。
疫情期間,美國著名饒舌女星Cardi B曾在其社交媒體上表示,美國應該和中國搞好關系,不然自己從中國訂購的假發都無法收貨。而中國最大的假發生產地,便是河南許昌。
三國時期,許昌曾是曹魏的都城所在。隨著歷史的演進,這里在政治上走上了衰落,直到2016年之前,還只是一個小縣城。兩千年前的政治榮光早已不在,但如今的許昌卻因另一個身份將影響力擴展到更廣闊的遠方——世界假發之都。
許昌常住人口約430萬,而小小的假發,足足養活了其中的30萬人。據《人物》報道,許昌供應了全球一半的假發,平均每天在全球銷售4萬套。以此數據,意味著平均每兩秒鐘,就有一頂來自許昌的假發被銷往世界各地。
如今的許昌,對世界來說可謂真正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非洲是許昌假發的主要銷售地區之一 ,在《人物》的報道中提到,一家僅有20個工人的家族式工廠,一年可以在非洲賣出8萬頂假發。在位于南非Sandton City中心曼德拉廣場的假發店里,一頂28英寸假發賣可以賣到7500南非蘭特,這相當于當地人一個月的平均工資。疫情禁運期間,不光Cardi B拿不到假發,更多非洲的假發用戶和商家,同樣陷入焦慮。
生活于小城許昌的老百姓,也在不經意之間與世界產生了奇妙的聯系。一些當地村民,甚至不知道非洲的具體地理位置,但能對前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使用許昌假發如數家珍。雖然在下意識中,因為膚色米歇爾被他們劃定為了非洲人。
在物理距離上毫無關聯的人們,跟隨著商路的拓展,實現了跨越時空的“神交”。
健身早已是都市年輕人常見的消費行為,常擼鐵的人,一定對動感單車、劃船機等器械不陌生。殊不知,這些隱藏在各種寫字樓、商業區的“時尚”器材,大多來自寧津這個山東德州市下轄的縣城。據藍鯨財經報道,出自寧津的商用健身器材,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高達70%,還遠銷至美國、印度、俄羅斯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健身器材制造,已是這個小縣城的支柱產業。僅20年時間,其市場規模達到了300億的體量。根據《大眾日報》報道,寧津縣年營收達到2000萬元以上規模的健身器材企業就有169家。
縣域經濟的新土壤
互聯網的全面下沉,更肥沃了縣域經濟的土壤,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創業夢想。
去年,阿里研究院發布了《2020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據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共有5425個淘寶村、1756個淘寶鎮,這些淘寶村和淘寶鎮的網店交易額達到一萬億元量級,其中做到億元交易額的村莊就有七百余個。
電商正在成為縣域經濟新的風向標和助推力,不同于傳統制造工廠的財富分配機制,財富積累不再屬于極少數的幸運者,更多普通個體也擁有了曾經渴望不可及的機遇。
灌云曾是江蘇有名的貧困縣,然而到2020年初,當地個體工商戶高達59796家,注冊率為77.74%??h城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家庭手工作坊式的代工廠,讓這里的批發零售行業得到飛速發展,人均創收甚至能達到每月6000-8000元。而其中,情趣內衣產業更是灌云縣手工業生態中的核心,源源不斷地供應著全國一大半的情趣內衣市場。
早在2016年雙十一,淘寶全網銷售的情趣內衣就有六成來自灌云,次年雙十一,銷量更是突破了1.5億,同比增幅超過了30%。
2020年初,新華日報報道稱,灌云縣具有一定規模的情趣內衣生產廠家和銷售網點就超過600多家。僅有1538平方公里的縣城,密密麻麻分布著3000多家淘寶系網點,每年銷售額近20億元,每天至少向全國乃至全球寄出2000余萬件快遞包裹。這里就像一個巨大的“欲望”加工廠,滿足著人性,也制造了希望。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情趣內衣大王”雷瑞叢——2008年,還在上高中的雷瑞叢在幫母親盯淘寶店鋪時發現了商機,通過從相對開放的大城市廣州進貨,進而轉手倒賣,開啟了情趣內衣這一“隱秘”的生意,并在大一那年賺到了人生中第一個一百萬。在這個過程中,雷瑞叢辦起了工廠,而他身邊的親朋好友,則開始找他進貨,紛紛開起淘寶店賣情趣內衣。
幾年時間下來,公司每年能完成5000萬營業額。灌云縣也成了“情趣內衣之都”,幾乎這里每50人中,就有一人從事該行業。雷瑞叢公司90%的產品都銷往海外。而美國、日韓、歐洲、中東甚至朝鮮的大部分情趣內衣也都來自灌云縣。
如今,情趣內衣市場依然是以線上為主導,而雷瑞叢的關注點,也從早期的款式、質量轉變為品牌的建立。這個小縣城,還將繼續為人們提供著荷爾蒙。
互聯網正在不斷地放大著個體欲望和愛好,哪怕再小眾,也有可能在流量的催熟下形成集聚。
章子怡廢寢忘食地看開蚌直播,將一個冷門的行業帶出了圈,這個產業背后的城市,也因此逐漸浮出水面。
浙江諸暨四面環山,這個并不靠海的小城,竟是中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殖、加工和貿易中心,擁有中國最大的珍珠和珍珠飾品市場。超過40萬畝的養殖面積,為全球提供了約73%的淡水珍珠產量,每年的總交易額超過了300億元。
而直播帶貨的興起,更是將諸暨珍珠的銷量和價格帶上了一個臺階。到2021年5月,諸暨已累計培育珍珠網絡店鋪3000家,產品通過線上渠道銷往了超過108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諸暨珍珠線上銷售額高達147億元。
曾在諸暨山下湖做了三十多年珍珠生意的詹鑫達被譽為“直播開蚌第一人”,2016年他首次創立了這樣一種直播內容。據“開菠蘿財經”報道,“珍珠哥”詹鑫達在巔峰期一周就能漲4萬粉,30萬人同時觀看開蚌,開播僅半年就創造了3000萬銷售額。
直播開蚌火了,下山湖周邊的直播間也瘋長了起來,一家當地珍珠批發商接受“開菠蘿財經”時表示,“小小的山下湖,在淘寶就有超過一千個直播間。”
觀眾“上頭”、粉絲買賬,一塊小小的手機屏幕,帶動了一個垂直的小眾產業走出諸暨。
當人們對中國經濟的觀察,過分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互聯網、高新科技行業時,殊不知更廣闊的縣域小城,集中了與日常生活最息息相關的龐大產業集群。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說:“以縣際競爭為代表的地區間競爭,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猛發展的根本原因”,遍布中國版圖的無數縣城,通過招商引資、土地利用、發展工業和制造業,既解決了地方就業問題,又帶來經濟增長。
據賽迪報告,僅占國土面積2%、人口數量7%的綜合實力百強縣城,連手締造的經濟生產總量占據了GDP的10%。而全國共計1800余個縣和縣級市,經濟總量更是達到了全國的40%。
這些“隱秘而偉大”的角落,也正是經濟的活力所在。
本文轉載自真探AlphaSeeker(ID:deep_insights),已獲授權,版權歸真探AlphaSeeker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