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遮不住的眼睛,暗含資本“吸金”的財富密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金屬材質機械齒輪轉動,如同機械鐘表在運作,齒輪的邊緣由各種色彩的彩瞳構成,齒輪流轉間猶如靈動的雙眸。這一命名為“奇幻之眼”的裝置是HARMAY話梅店內的彩瞳專區“EYE CARE”。顧客在這里滾動齒輪,可以感受著沉浸式地選購體驗。
除了話梅,不少崛起的線下集合店都設有美瞳專區,這一現象并非偶然。在拉面、茶飲、健康食品活躍在資本舞臺之時,彩瞳也悄然登臺。
當彩瞳成為了女孩們精致妝容的第一步,裝點眼球的小元素,撐起了百億市場。如今,彩瞳的作用已不僅僅是矯正視力,而是逐漸走向美妝化。根據數據統計,超過30%的用戶是0度用戶,其佩戴彩瞳的目的在于配合妝容。
新品牌迅速崛起,近一年,可啦啦、Moody、可糖等新銳品牌融資近10億;強生、博士倫等傳統老牌隱形眼鏡也在加大彩瞳板塊投入;完美日記等美妝品牌也正跨界而來。
數據顯示,2020年彩色隱形眼鏡中國市場終端銷售額超200億。有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彩色隱形眼鏡行業市場規模可達500億元。市場變得越來越繁榮,之前魚龍混雜的行業也正經歷著大洗牌。
老牌瞄準“新金礦”
美瞳從最初的醫藥用品變成消費品,再迭代成快消品,進一步發展為美妝產品,更大的市場也在孕育之中,老品牌借助固有優勢不斷在入局。
不只有海昌、博士倫、科萊博等隱形眼鏡生產企業開始占據彩瞳市場,就連框架眼鏡品牌也玩起了“跨界”,陸續和彩瞳品牌推出聯名款。
2012年成立的LOHO作為眼鏡時尚品牌,跨界彩瞳似乎并不那么突兀。2020年,LOHO收購了彩瞳品牌「覓麗季」。覓麗季新品5月上線當天,通過達人推廣帶貨銷量就達到了4000盒;上線一個多月,618期間銷售業績進入到天貓新銳品牌店鋪第4名;截至目前,覓麗季的粉絲量超過了10萬人次。
從眼鏡到美瞳,LOHO延續了自研的基因。本質上,美瞳依然屬于醫療器械產品。LOHO在行業內積累的驗光經驗、市場基礎供應鏈體系,給了覓麗季“底氣”。但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蚣苎坨R深度依賴線下渠道,而彩瞳的復購則是在線上。
不僅渠道不同,營銷打法也發生了變化。“一開始框架眼鏡在線上主要是通過搜索引擎導流,而如今社交媒體的紅利期衍生了抖音視頻投放、小紅書種草等新思路。變的是營銷打法,不變的是對產品的執著。”覓麗季CEO陳敏對觀潮新消費表示。
LOHO長期堅持的DTC模式也形成了覓麗季的核心壁壘。一方面,在花紋的設計與迭代上,覓麗季憑借較強的供應能力可以對消費者的需求快速反應,實現每周上新;另一方面,依托LOHO集團的光學專業背景,在產量和質量上都有一定保障。
近十年來,從缺乏設計、生產專業人員到做起中國品牌,國內框架眼鏡不斷深化、不斷成長。
彩瞳的發展也是如此。早期國內品牌不斷學習,借鑒日韓品牌概念及產品設計,隨著市場的擴大,便形成了自有品牌,生產出符合國人的彩瞳產品。
然而老品牌入局新彩瞳,想要破圈關鍵因素首先在于產品力和市場教育。LOHO發現彩瞳與框架眼鏡大有不同。彩瞳直接接觸眼球,因此對產品質量安全性、健康性有著更高要求。
在LOHO看來,不論是框架眼鏡還是彩瞳,都應當是快速消費品,需要經常更換才能保證安全、衛生。覓麗季將日拋眼鏡作為主打產品,一方面確保了安全屬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復購。
不管是覓麗季還是LOHO,理念都是快速迭代。
新貴崛起,一年融資近10億
此前,內地美瞳市場長期被日韓等美瞳品牌占據。本土品牌的美瞳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銷售渠道也不規范。但市場經過長期地沉淀,新的變化正在發生。
2020年,彩瞳市場爆發,一批國產新品牌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資本也紛紛出手,迅速搶占美瞳賽道。
觀潮新消費根據網絡公開信息不完全整理統計,2019年至今,彩瞳品牌共發生融資15起,融資金額過十億元,真格基金、GGV紀源資本、高瓴創投、梅花創投等眾多投資機構紛紛出手。
可啦啦創始人趙松耿曾表示,近段時間以來,都是投資機構主動出擊前來投資,彩瞳賽道異?;馃?。
不缺錢的不僅僅是可啦啦,還有4iNLOOK,二者均在一年里完成了兩輪融資。最具代表性的Moody一年獲得了4輪融資。高瓴創投連續加注,成為Moody最大的投資者。
這些新品不謀而合都標準了新的消費群體,美瞳消費主要由90、95后主導,女性消費者為主,但同時男性美瞳消費增長也十分迅速。整體來看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1、花色花紋更加場景化
“偽素顏”是如今年輕消費者的突出訴求,人們不再追求大直徑,而是偏向于日?;?,場景化,如可啦啦在2018年就提出“彩瞳就是新底妝”。截止目前,累計上架花色500款以上。
陳敏也透露,作為年輕人顏值新戰場,崛起的彩瞳國貨品牌在材質、花色方面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逐年上升,不少國外品牌會和國內品牌一起學習探討。
2、包裝設計更多元
顏值成為了當下年輕人消費時考量的因素之一,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顏值,就連包裝這代消費者也沒放過。與傳統小圓瓶的彩瞳包裝相比,現在長盒包裝是時尚的,但想在眾多彩瞳品牌中脫穎而出,仍然“路漫漫其修遠兮”。
在包裝上,各大品牌也是費盡了腦汁??商峭瞥隽薈AN系列,采用了金屬罐頭的形式,拉環即可開啟包裝,極具趣味性;可啦啦與Moody則是和知名IP聯名走萌趣路線,甚至還推出了美瞳盲盒。
3、直播帶貨成主流
產品吸睛固然重要,如何做好營銷推廣也是驅動新品牌增長的內核力量。生于線上的彩瞳品牌相比于線下品牌更具天然的流量基因,小紅書、抖音、B站等平臺成為了彩瞳品牌紛紛占領的陣地。KOL讓品牌深入人心,明星帶貨也成為品牌爆紅的快速通道,“虞書欣同款”“鞠婧祎同款”也讓彩瞳品牌跟了一波借勢營銷。
4、產品創新
在安全性和舒適度之外,這一眾新品牌除了在美瞳的花紋、顏色上加強創新研發,也運用了新的“科技”。譬如,在保存液中加入更水潤舒適的玻尿酸,可啦啦還采用了醫用級防藍光防輻射,有效過濾電子產品產生的有害藍光等等。
雖然美瞳已成為當下消費領域的熱門,但仍未走出領頭羊品牌。Moody、4iNLOOK、可啦啦、可糖都搶占美瞳市場。
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徐炳東曾指出,彩瞳市場是彩妝類目下快速成長的細分賽道,有望成為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日常裝扮的重要組成部分,年輕人的需求變化可以孕育一批優秀的中國品牌。
然而彩瞳品牌是否“重營銷,輕產品”成了消費者擔心的問題。營銷花費了品牌大量的精力,產品差異化、技術壁壘等方面是否還有競爭力,品牌如何日久彌新成為新彩瞳品牌需要考慮的問題。
本土彩瞳品牌的崛起背后,暗含著中國品牌的勃勃“野心”。
彩瞳走上美妝貨架
青山資本的數據顯示,近五年,美瞳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41%,2020年中國市場終端銷售額超200億。而相比較一些國家和地區超過30%的滲透率,中國市場美瞳滲透率僅7.5%,還擁有著5至7倍的成長空間。
國人對美的追求提升了,化妝成為女性消費者的日常。美妝品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花西子、完美日記、半畝花田等國貨美妝品牌乘風而起,取悅了當下“重性價比”的年輕群體。
彩瞳作為年輕人化妝的組成部分,美妝品牌也不愿意錯過。
完美日記在SKU的擴張上向來迅速,DTC(品牌直達客戶)模式是完美日記的選品思路,其推出的新品都是緊扣消費者所需,如今延伸到了彩瞳這杯羹上。
年初,完美日記與昕琦科技合作,推出的彩瞳產品已在微信小程序商城“完子之家”上線。完美日記還表示,在過往的消費者調研中,顧客對于彩色隱形眼鏡類產品的需求一直高漲。其實很早,完美日記就開始著手推進開發彩色隱形眼鏡類產品。
不過和美瞳品牌不同,完美日記更多的是拓寬品類。
除完美日記外,4iNLOOK與橘朵的合作聯名也進一步讓人重新考慮美妝與彩瞳的關系。不同的妝容搭配不同的彩瞳,為消費者不僅提供產品,還有解決方案。
當彩瞳隨著美妝進入顏值時代的行列,銷售陣地也開始從眼鏡店轉移向了美妝店。不僅入駐聯名合作的美妝專柜,近年火起來的美妝集合店也開始搶占“山頭”。
美妝集合店HARWAY話梅推出了彩瞳專屬陳列空間EYE CARE。除了銷售彩瞳產品外,EYE CARE還提供眼部相關護理和驗光服務,打造了一站式的購物體驗。此外,話梅還配備了專業的驗光師幫助消費者確定合適的度數。
美妝與彩瞳的結合讓用戶更具體驗感,大大滿足了消費者的悅己心理。彩瞳風生水起,是否能吹出下一個“完美日記”?
顏值新戰場
其實,彩瞳早已不是新品類,可為什么活了這么多年,直到2020年才瞬間爆發?
可啦啦對觀潮新消費分析道,一方面,疫情期間戴口罩使得女生對眼妝的關注明顯超過口紅,彩瞳被賦予眼妝點睛之筆的重任。
另一方面,新興短視頻媒介讓彩瞳佩戴效果更直觀,用戶所見即所得,線上購買的便捷化讓增量用戶嘗試成本降低。
再加上,國產彩瞳品牌玩家增多,催生了整個市場的繁榮。資本也看好彩瞳這個高門檻、高復購、高生命周期的黃金賽道,在去年接連投資,猛火添旺柴。
彩瞳從“非主流”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經歷了從小眾細分到主流大眾,從微商、代購、格子鋪到專業的彩瞳垂直電商平臺的多維轉變。目前國內彩瞳品牌呈現一定程度的同質化,用戶對彩瞳品類的認知大于品牌。盡管如此,市場仍在走向專業化、正規化。
正如其他國潮品牌的興起,彩瞳國內市場的爆發也得益于社交內容平臺的更迭與消費者思想觀念的轉變。與品牌相比,性價比更被消費者所看重。而當前國內彩瞳品牌集中度較低,這才使得Moody、4iNLOOK、可糖等國產彩瞳品牌迎來了“春天”。
雖然彩瞳與美妝的關系日益緊密,但彩瞳的屬性仍然決定其不能完全“美妝化”。
整體來看,國內彩瞳還處在早期階段,但這絕對不是一家獨大的市場,或將形成多個頭部品牌集中化的格局。隨著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彩瞳所發揮的價值也會越來越立體,這些不同側面都蘊藏著機會。
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美瞳行業市場規??蛇_500億元。這意味著行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更大的爆發,更高的滲透率正在走來。
本文轉載自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已獲授權,版權歸觀潮新消費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