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不是離了擦邊球就活不下去了”。

圖片來源:Unsplash
草莽時代,或許是過去幾年劇本殺行業的一個寫照:一邊是蓬勃發展,一邊是內容良莠不齊,侵權盜版嚴重,甚至重口味、強刺激、色情擦邊球…監管到了該出手的時候。
11月17日,上海發布消息稱,近日,上海市文旅局向社會公布了上述征求意見稿,由此上海也成為全國首個將劇本殺納入備案管理的城市。
監管已就位 不意味“一棒子打死”
近日,上海文旅局發布《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備案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風口上的劇本殺,第一次直面真正意義上的監管之壓。
劇本內容是管理的一大重點。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劇本及故事情節中不得出現的十大類情形及從業單位演職人員不得實施的四大類行為,對有涉及上述內容及行為的劇本整改通過后可予以備案。
如,劇本殺使用的故事劇本、設定的故事情節不得含有宣揚淫穢、色情、賭博、暴力以及與毒品有關的違法犯罪活動,或者教唆犯罪等情形;從業人員工作中不得有表演、游戲方式恐怖、殘忍、暴力、低俗,摧殘工作人員或消費者身心健康等行為。
此外,上海還將建立并發布違規劇本的負面清單,為經營主體購置和管理劇本提供指導。
根據管理規定,密室劇本殺經營單位將成為劇本內容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須承擔起把好劇本內容第一道關的重任。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并不意味著“一棒子打死”。征求意見稿也明確,備案管理不是將行業“管小管死”的“打擊式管理”,而是通過備案工作督促企業守好安全底線、規范有序經營,淘汰一批不良內容劇本和違法經營主體,推動密室劇本殺行業向好向遠健康發展。
備案管理也不會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根據備案管理的工作要求,企業在正常經營的同時開展自審及備案工作,備案過程中發現劇本內容存在問題,文旅部門將及時通知企業整改,整改通過后的劇本即可恢復上架。如劇本內容發生變化,企業只需將更改后的劇本內容遞交文旅部門進行備案,備案過程不會影響企業的日常經營,但企業負責人在運營過程中應加強對疫情防控、設備道具等方面的安全意識。
游走“灰色地帶”
“勢必是要管起來的”。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的前夜,資深玩家李尚剛剛結束了一場長達7個小時的劇本殺。在他的記憶里,劇本殺大約起步于2017年,真正火起來是在2019年末2020年初,劇本類型也從最初的推理本延伸出情感本、陣營機制本等。
“但一直以來,劇本其實是游走在一個灰色地帶的”,李尚解釋稱,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于:劇本殺中的劇本到底算不算發行物?
有些較為受歡迎的本,印刷規模不可小覷,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沒有版號的出版物。之前沒有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印刷規模小,社會影響力小,如今行業越來越火,再加上擦邊內容的確存在,勢必是要管起來的。
伴隨著娛樂和社交的雙重屬性,劇本殺在過去幾年“大殺四方”,即便是疫情期間,行業規模也能逆勢增長。今年9月,劇本殺內容發行品牌探案筆記剛剛完成數千萬的A輪融資,而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預測,到2021年我國劇本殺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170.2億元。
但亂象也始終是劇本殺無法規避的現實問題。黃色、暴力的劇本,恐怖、荒誕的話題,盜版嚴重的劇本,讓整個行業一度被詬病。
新華社曾在《變味的“劇本殺”》中點名劇本殺,指出正能量的“劇本殺”對參與者釋放精神壓力、豐富想象力、加強人際溝通具有積極意義,但如果內容過于恐怖刺激,參與者又沒有一定辨別能力,例如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反而會造成參與者現實和劇情的角色混淆,產生心理問題。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此前劇本殺大規模涌現,實際上有它自己的問題。“我們可以預判,上海只是一個先行者,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城市進行這方面的規范,甚至不排除未來會有政府機關進行全面的市場規范,這種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上海的先行先試對于市場來說是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不過對于劇本殺的經營者而言,上海監管的出手或許不會帶來山雨欲來的“連鎖反應”。
有地方的劇本殺店鋪老板表示,影響其實并不會很大,除非監管到了非常嚴格的地步,比如會到每家店鋪查看有什么本,會開什么本,但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過對于一些新店或者小店,影響可能會大一些,因為涉及買本。而老店的本存量很大,客源也很多,基本上不擔心這個問題。
李尚也曾與北京的一家劇本殺店主聊過監管的問題,對方的回答并不慌張,在他看來,管控其實對發行方的影響會比較大,但其實很多劇本的作者都是從編劇起家的,對于內容有一定的把控能力。而且能夠看出來,整個行業這幾年也一直處于一種自我規范和約束的狀態,“他們也知道,不約束就會死得很快”。
更重要的是,在上述店家看來,這個行業“不是離了擦邊球就活不下去了”。除了血腥暴力內容之外,本身也有很多優秀的本。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其實是想通過這個游戲擴大自己的社交,需求擺在這里。
事實上,辭職期間,李尚也曾細細考察過這個行業。據他觀察,劇本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輕資產,整條產業鏈上,大概只分為作者、店家和玩家三個部分,其中作者一環可以包括美工、印刷、發行等步驟。
2019年的時候,很多店家其實是一邊做發行,一邊開店,相當于“以店養發”。因為發行初期相對容易虧損,靠開店掙的錢補貼發行虧的錢,慢慢等發行做大之后,能夠吸引一些優秀的作者進駐或者投稿,就可以靠發行“贏者通吃了”。在投入方面,幾乎只有兩大部分,房租和“本”錢。另外就是人員的投入,比如類似于主持人的DM和一些NPC的費用。
李尚對行業看得通透:至于一家店能不能經營好,除了選址、宣傳、DM(即劇本殺主持人)的專業程度以及店鋪的裝修這些基本要求之外,能不能做到有特色才是關鍵所在。如果沒有特色吸引消費者,那么消費者可能更傾向于就近或者哪里便宜去哪里,沒必要千里迢迢趕到這家店。
“現在已經不是做到及格就能活得不錯的年代了”,在李尚看來,如果有不錯的成本管控,有不錯的配套表現,一家劇本殺的店鋪可能能活,也可能盈利,但要想活得好,肯定遠遠不夠,畢竟行業已經競爭很激烈了。
本文轉載自北京商報(ID:BBT_JLHD),已獲授權,版權歸北京商報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