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萌寵盛行的時代,為啥“它經濟”就能夠直擊消費者的痛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麥當勞最近又玩出萌寵新花樣了。
旗下品牌麥咖啡推出盲盒咖啡新品,2000000份「萌寵蛋白霜」 只送不賣,只要購買任意麥咖啡大杯飲品,就隨機送出萌寵盲盒,
盲盒中的貓貓狗狗一共有7款,5個常規款+2個隱藏款,隱藏款抽到的概率僅為0.69%。不僅如此,這些小可愛都是用蛋白液和糖霜打發制成,純手工制作,每個都是獨一無二。
為了將可愛進行到底,麥咖啡提前預熱圣誕季,從紙袋到杯托,都換上了萌寵新衣
線上線下也與消費者進行可愛聯動,線下門店設置專門的拍照打卡區,線上參與官微#麥咖啡盲盒咖啡#話題,曬出萌寵蛋白霜即有機會贏得感謝金。
當軟萌的萌寵蛋白霜躺在咖啡里,像在愜意的仰頭泡溫泉,隨機抽中的可愛,又有誰能夠拒絕?
另外,自12月7日起,麥當勞還將會推出買指定套餐送“貓窩”的萌寵活動,雖然目前官微還未正式宣布,但在玩萌寵營銷上,麥當勞可以說是一向很擅長。
在去年大薯日,麥當勞推出“以薯消暑”周邊,五款“喵喵薯夾”硅膠指套盲盒,賣萌解鎖恰薯條新方式的同時也成功抓住了消費者的心。
其實搭載萌寵營銷的這班順風車,不僅有麥當勞,還有曾經讓消費者徹夜排隊購買的星巴克貓爪杯;完美日記與李佳琦的狗狗Never合作的“小狗盤”;奈雪的茶在去年年底上線的貓爪包……在萌寵營銷這條路上,還有很多品牌絡繹不絕。
在萌寵盛行的時代,為啥“它經濟”就能夠直擊消費者的痛點?
大衛·奧格威曾提出廣告創意中“3B原則”:Beauty美女、Beast動物、Baby嬰兒,以此為表現手段,最容易贏得消費者的注意和喜歡。
隨著當下都市單身青年群體的壯大,寵物成了一種精神寄托。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58.4%單身人群有養寵物,37.1%的受訪者將寵物看成自己的朋友,超過4成把寵物當親人。
當都市打工人卸下一天的疲憊回到小窩,嗷嗷待哺的萌寵也許是緩解生活壓力的力量源泉。
2019年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做了一項研究發現,rua貓rua狗的人唾液皮質醇水平會降低,即使是線上觀看也會出現這種現象,長期和萌寵互動能讓人的焦慮抑郁程度有所緩解,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當“擼貓”、“吸狗”成為一種熱潮,品牌一旦和軟萌可愛的寵物相結合,其實給消費者帶來的更多是治愈的感覺。
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推動的是萌寵經濟的發展,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市場規模將接近6000億元。
所以在當下寵物市場上,就衍生出像寵物糧食、寵物醫院、寵物美容、寵物培訓,甚至寵物殯葬行業的發展。
品牌的發展也需要不斷借力,當萌寵的可愛和品牌的調性完美契合,消費者就很難拒絕有顏又有趣的產品。
青島啤酒曾推出過一款如同夜晚般神秘的“夜貓子啤酒”,以貓咪為主角,上演一場與啤酒有關的博物館奇幻夜,獻給貪戀夜晚、深夜未眠的年輕人,將品牌的好感值拉滿。
還有維達紙巾,雖然在產品質量上已經做到位,但如何在眾多生活紙巾品牌中突圍,還需要不斷增添產品附加值,讓紙巾變得好玩,除了滿足人們的功能需求,還能滿足精神需求、社交需求。
科特勒曾說“成功人格化的品牌形象就是品牌方最好的公關”。
當品牌玩萌寵營銷的時候,品牌逐漸賦予了寵物人格。不僅營銷的方式萌寵化,很多企業的品牌形象也逐漸“萌寵化”了。
比如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品牌名,大都是和寵物掛了勾,甚至還有一些品牌的logo。如騰訊的“企鵝”,網易的“考拉”,京東的“狗”,還有像天貓、搜狗、途牛、飛豬等自帶動物屬性的品牌名。
誠然,寵物與生俱來的軟萌感似乎更容易與人們形成情感聯結,于品牌而言,借用寵物的特殊屬性更容易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關聯性,也更具有識別性。
雖然萌寵營銷正成為品牌營銷的新風尚,也更容易的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但是品牌也需考慮萌寵是否與自身產品調性及品牌策略相貼近,從而避免盲目跟風導致營銷起反作用。
本文轉載自BotF未來品牌(ID:BrandoftheFuture),已獲授權,版權歸BotF未來品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好文章,點個贊
版權提示
轉載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請于文首標明來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內容,請聯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